APP下载

广西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发展与展望

2022-11-25梁朋光栾会燕吴小建赵承刚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加工业保鲜广西

梁朋光,栾会燕,唐 杰,吴小建,赵承刚*

(1.烟台黄金职业学院,山东烟台 264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 3.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

农产品加工业是指基于农林牧渔产品及加工产品展开的工业生产活动[1]。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相关行业共有12个,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烟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制品、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木材机加工制品业、服饰鞋帽制造业及家具制造业等[2]。农产品加工业即食品工业,由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构成。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加工或再加工技术即农产品加工技术。

1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概况

广西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是全国最大的火龙果、柿饼、芒果、金橘、罗汉果、茉莉花、木薯、食糖和秋冬菜等的生产基地,油茶、米粉等特色食品在国内知名度较高。以往由于农产品加工规模较小,生产出的产品多是珍品、样品和展品,市场覆盖率较低。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断加快,国内多个地区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农产品加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广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最终目的,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原则,推进广西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广西已初步构建带状分布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与集群,如桂北果蔬加工、桂中南现代中药加工、桂西南香料加工、桂中烟草加工、桂西林产品加工及桂南水产品加工等[3],有效地将广西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1 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广西经济支柱产业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奠定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近几年,广西以农村致富、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核心,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稳定发展。2021年,广西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 187.90亿元,同比增加6.7%,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达到1.62∶1.00。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 492家,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293家,总数比2020年增长64.6%。广西年销售收入2 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1 900多家,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58家。因此,广西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支柱产业。

1.2 以农副食品加工为主线构建特色农产品加工体系

农副食品加工业为12个广西农产品加工行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尤其是2004年以后,农副食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在20%以上。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基本上完成了以中药、桑蚕、烟草、水产品、果蔬、肉类及制糖业等为核心的农产品加工体系的构建,其中制糖业占据主要地位。广西食糖生产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在我国制糖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广东制糖工业加工体系健全,出现很多影响力较大的集团企业和品牌,如凤糖生化、南宁糖业、南华糖业及农垦糖业等。

1.3 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

产业化经营是经国内外实践证实的现代化农业和农业加工业最主流的发展模式,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需由龙头企业引领。广西洋浦南华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糖业集团有限公司获2019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100强企业称号。目前,广西拥有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分别为31家和235家。龙头企业实现了广西农产品加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使产品结构得到改善,推进初级农产品发展为精深加工农产品,传统工艺发展为现代化工艺,产生了一批畅销品牌,如甲天下牛奶、南方黑芝麻糊、两面针牙膏、花红中药药片、三金牌西瓜霜及金花牌茉莉花茶等[4]。目前,广西农产品类地理标志商标达28个,获农业农村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有600多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58个,广西农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品种不断丰富。

近年来,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融合、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形成了“农旅结合”“产村互动”的发展新格局和“南菜北运”的流通网络体系。虽然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已取得了一定的“喜人局面”,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①广西主要农产品持续增多,但农产品附加价值及加工率却并未提高,整体转化率约为65%,远低于全国68%的平均水平,农产品精深加工率更低,果蔬、畜禽、水产品深加工率不到10%。②广西农产品产业集聚度不高,农产品加工园区少,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难以形成。③企业不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力,很多企业仍停留在贴牌代工阶段,严重缺少自主品牌等。因此,要将广西的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还需进一步发展。

2 广西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获得的成果

以保证食品安全卫生、满足人们膳食结构营养需求、实现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及产品资源利用率等层面为出发点,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装备和加工技术提出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目前,广西农产品加工有关的研究单位、高校、企业等在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创新性突破和成果,主要体现在贮藏保鲜技术、酒发酵技术、节能提质干燥技术和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

2.1 贮藏保鲜技术

贮藏保鲜技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荔枝、龙眼、香蕉等大宗特色水果采后贮运环境下膜劣变关键酶基因调控果实衰老的机制。同时,在改进传统保鲜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多种新型无公害、绿色物理保鲜技术,包括栅栏技术、气调保鲜、减压保藏、臭氧保鲜和可食性包装膜等新型贮藏保鲜技术;还研究了微生物拮抗保鲜、天然提取物保鲜、生物酶保鲜等新技术,开发了安全无毒、有效、成本适宜的复合型生物保鲜剂。此外,集成农产品机械采收技术、农产品清洗技术、分级自动化技术、农产品包装新材料、新型防腐包装技术、运输中机械损伤控制技术和无损伤检测技术等的使用解决了农产品采后商品化生产的关键问题,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农产品原有的外观、风味与营养,延长了水果货架期。

2.2 酒发酵技术

以广西大宗特色水果为代表,集成多菌种混合发酵、低温微氧发酵、固定化酶快速发酵等高新加工技术应用于果酒、果醋和发酵饮料系列新产品开发(如桑果酒、香蕉酒、甘蔗醋和荔枝发酵饮料),在确保产品品质稳定的前提下,缩短了发酵时间。结合基因敲除技术,定向选育了发酵微生物,深入研究了影响发酵果酒品质的因素,为改良果酒品质提供新方向。利用高压均质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等新型杀菌技术,提高发酵产品的稳定性,且最大限度保留了产品功能性物质、风味、色泽及新鲜度。

2.3 节能提质干燥技术

以广西大宗特色农产品为代表,针对干燥过程中的易褐变等问题,开发和优化了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蓄热智能干燥、冷热交变干燥、真空低温油炸和非油炸膨化干燥等设备和技术,利用这些新型干燥组合技术,确定了最佳干燥工艺,生产制作水果干制品(果干、果脯、果粉)、蔬菜干制品(脱水蔬菜、蔬菜粉、即食休闲蔬菜)、食用菌干制品和速溶茶等产品。干燥后的干制品结构完整、质地适中、保留特有风味,且干燥时间短、效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5]。

2.4 精深加工技术

采用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低共熔溶剂提取、超滤分离纯化和液质联用等技术,鉴定农产品及其副产物中多种活性成分(如多酚、多糖、生物碱)的化学结构,确定了其抗氧化、降血糖、降压、抗炎和抗癌等功能活性,为功能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优化和集成了复合酶解、微胶囊技术、膜分离、超滤膜分离、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和超微纳米粉碎等新技术和设备,开发研制了以农产品及其副产物功能性提取物为主导的精深加工新产品,如多糖降血糖咀嚼片、超微纳米粉、硒多糖(硒蛋白)提取物等。

3 广西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的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部分地区已形成了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特色鲜明的加工基地,逐步缓解了集群地区的“三农”问题。农产品加工业一端连接产地和市场,一端连接农民和市民,是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加工技术是农产品加工的灵魂,先进的农产品加工设备与加工技术决定农产品加工能否高速发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广西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是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使技术创新在产业中迅速成长并不断得到强化是关系到农产品加工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研究技术创新对促进广西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广西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力不断提升,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产业总产值、利润、就业率等方面的增加。例如,利用贮藏保鲜、酒发酵、节能提质干燥和精深加工等新技术和设备,建立龙眼采后保鲜、龙眼果干、龙眼速溶粉、龙眼果酒和龙眼果醋等生产示范线和示范基地,新增产值3.8亿元,新增利润5 600多万元。

4 广西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发展展望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广西开展农产品工业发展处于很好的时期。未来,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应重点围绕蔗糖、林产、茧丝绸、粮油、畜禽产品、水产品、茶叶、中药材、水果、蔬菜和食用菌等十一大类特色优势产业,结合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及休闲农业3个产业,明确发展方向、产业布局和产品要求。面向国内外市场,要做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工作,不断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在营养、安全、便捷、品质、多样及数量等方面的要求,充分发挥广西农业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发展,不断延长广西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

猜你喜欢

加工业保鲜广西
1—10月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下降3.7%
《保鲜与加工》编委会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现状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爱情保鲜术
如何保鲜一颗松茸?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对长治市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