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个结合” 推进产权交易标准化

2022-11-25仲崇玉庄文明

农村经营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赣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

仲崇玉 庄文明

加强交易市场标准化建设,是保证农村产权公开公平公正交易、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客观要求,是实行阳光操作、强化“三资”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基层权力微腐败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农村要素流转、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为此,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抓住被列入省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有利契机,围绕试验目标任务,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注重“五个”结合,着力完善交易市场体系。2017年以来,全区累计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成交易项目13862个,交易额20.5亿元,交易溢价15165万元,溢价率为7.4%,取得了显著成效。

抓好“五个”结合

阵地与体系建设相结合。2017年5月起,全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按照“区为中心、镇为基础、村为补充”三级配套要求和“七有八统一”的标准打造,建成完整的交易市场体系。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属于非营利性国有企业法人,交易场所637平方米,从业人员7名,市场交易设施配套功能齐全;15个镇依托农经中心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服务场所面积突破3000平方米,服务人员58名;456个村设有产权交易服务点,村会计作为产权交易信息员,负责村内产权交易信息收集、汇总、上报等服务工作。与此同时,区投资135.68万元,统一为区产权交易中心和15个镇交易服务中心分别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区、镇产权交易中心语音、图像、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实现区镇两级联控。该系统有三大作用:一是指挥更便捷。区产权交易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各镇交易中心交易实况,便于对镇交易中心进行监督。二是纠错更迅速。视频监控系统录存所有交易情况,交易出现异议,可以随时调取查看。三是互动更直接。区镇通过系统召开视频会议,进行视频对话,提高工作效率。区产权交易中心整合调度全区产权交易服务资源,根据需要及时介入镇产权交易,直接主持或现场鉴证交易。

管理与服务发展相结合。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全区一方面按照农村“三资”监管、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财务、农村股权管理要求,推动管理具体化、公开化、精准化。另一方面又把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现代农业园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区、家庭农场合作示范区锁定为产权交易服务主要对象。全区546个家庭农场、803个农民合作社和2525个农业种养大户被纳入产权交易“信息库”。2017年以来全区通过产权交易市场流转土地28万亩,其中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7万亩,流转给经营大户9万亩,流转给家庭农场8万亩,流转给农民合作社4万亩。

就地与异地交易相结合。为规范产权交易工作,兼顾效率与公平,赣榆区明确规定50万元以下的项目,可在招标主体所在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报名与交易,50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在区交易中心交易。同时对交易环境复杂,预计可能产生交易舞弊、引发矛盾的项目,不受交易额限制,一律到区交易中心交易,发挥区产权交易中心优势,确保交易规范顺利进行。

规范与廉政建设相结合。按照江苏省纪委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交易“应进必进”的要求,区委办、政府办印发了《赣榆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责任追究办法》,区纪委与农工办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镇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定进场交易范围、品种、权限,明确违规交易问责规定。2017年以来,区、镇纪检监察部门和农工办组织人员进行督查,对全区产权交易实施全程监管,及时责令限期整改问题。对未依规进场交易及违规操作的责任人进行党纪处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织密了阳光作业“一张网”,纪检监察部门介入监督筑牢了严防暗箱操作“防火墙”,在产权交易过程中发挥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线上与线下交易相结合。近年来,结合新冠疫情防控要求,为有效扩大农村产权交易项目的知晓率,在更大范围促进公开透明,解决投标人因亲情等因素抹不开情面的弊端,赣榆区在抓好线下交易的同时,探索推行了线上交易。对一些适宜的项目采取线上交易的方式,线上报名、线上公开、线上交易。2021年以来,全区线上交易项目1061个,占交易项目的21.4%;交易额26329万元,占交易总额的54.6%;交易溢价2366万元,溢价率9.9%,收到了良好效果。

实现“五个标准化”目标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成效显著,实现了“五个标准化”目标。

交易场所建设标准化。一是交易单位名称。区为“赣榆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镇统一为“赣榆区××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交易中心面积不低于120平方米,其中营业厅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相关标识标牌统一制作、统一悬挂。二是交易功能区设置。设有交易大厅、服务窗口、办公室、评标室、洽谈室、档案室等功能区,提供交易全流程服务。三是办公设备配置。区镇配备监控设备(158万元配齐15个镇视频监控系统)、电话、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电子显示屏等办公用品。

交易制度建设标准化。统一制定《工作职责》《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监督人员守则》《开标须知》《开标程序》《评委守则》《保密制度》《交易信息发布管理规定》《档案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并悬挂在营业厅相应功能区。

交易人员配置标准化。按照“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服务优”的总体要求配备人员,其中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调配专职或者兼职工作人员不低于3名,全区共配备人员58名。交易人员通过参加业务培训,系统掌握土地法规、合同法规、财务管理、招投标管理等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电脑、打印机等信息化办公设备,胜任网站后台管理等工作。

交易操作程序标准化。一是提出交易申请。由转出方向所在区、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提交产权流转申请材料,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进行初审。二是进行前置审核。根据产权类型,委托相关职能部门对产权流转申请材料依法进行审查、产权查档和权属确认。三是发布流转信息。审核通过后,由区、镇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利用网络等公共媒体,发布产权流转信息,公布时间不少于一周。四是审查受让方资料。受让方申请受让产权,提交相关材料,镇农村产权交易机构进行资格审查。五是组织产权交易。区、镇农村产权交易机构依据资格审查合格的受让方情况,组织进行交易。六是确认交易结果并公示。由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和相关方共同签发成交确认书,交易结果及时公示,时间至少一周以上。七是签订交易合同。转出方与受让方签订产权流转交易合同。八是出具交易鉴证。转出方与受让方向区、镇农村产权交易机构提交鉴证所需材料,经区、镇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审核合格后,由交易机构出具交易鉴证书。

交易文书档案标准化。区统一印制使用“交易指南、交易登记表、交易活动场所安排表、农村产权交易情况告知书、交易报名登记表、投标企业资格审查表、开标签到表、开标会记录表、中标结果公示、中标通知书、成交确认书”等文本,统一使用档案管理机构规定的档案盒收集整理交易档案。

猜你喜欢

赣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赣榆与我
尼泊尔首家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正式运营
纠纷调解知多少
繁华尽落看古城
My Hometown
基于可交易产权的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无形资产产权交易关键问题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