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粮食(水稻)加工环节减损增效典型案例(上)

2022-11-25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湖南农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减损稻谷通风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粮食损耗浪费的要求,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推动粮食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全国粮食加工环节减损增效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并公布了全国粮食加工环节减损增效典型案例。现摘取推介的稻谷加工环节典型案例,各地根据粮食品类和市场需求合理确定加工程度,做到宜粗则粗、宜精则精。推介案例生产工艺优化,技术装备先进,加工损失率均低于2%。

一、稻谷适度加工

1.稻谷保质节能烘干 创新研发螺旋滚落保质节能环保稻谷烘干技术,即原粮通过加料斗经导流网在均匀筒内螺旋流动、翻滚,充分混合均匀进入烘烤腔内,从均匀筒内下落的稻谷直接落在均匀网上,再次均布和分散。均布的稻谷经折流板,流落在烘烤板上进行烘烤,烘干的稻谷最后通过出料管排出。稻谷在烘烤板上进行的第二次烘烤,可降低水分不均匀度,防止裂纹增加,保持稻谷被完全烘干。同时,引进燃气式锅炉,采用停机缓苏循环工艺,使高水分稻谷经3~4 次烘干缓苏循环,将稻谷缓苏时间延长,使颗粒内部和表层的水分接近平衡。采用变温干燥工艺,稻谷烘干后的累计爆腰率比传统低恒温干燥工艺低0.85%,且可缩短烘干时间,能耗仅为传统干燥工艺的85%。采用低温循环烘干技术,将稻谷烘干过程的受热温度严格控制在35℃以内,对比传统晾晒工艺,稻谷出米率提高1%~2%。

主要装备:稻谷全自动提升装备TDTD12S,120吨/天全自动烘干设备5HPDR-120,谷物低温干燥机TKD-3000。

2.稻谷科学存储 全面采用绿色低温储粮、横向通风新技术,安装智能化粮情监测系统和控温除虫系统,让粮食在一个保管周期内的损耗率从原来的0.15%下降至0.07%,容量为5000吨的单仓每年可减损4吨。全面实行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四散化”作业,通过密闭管道输送,有效避免粮食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抛洒,与未实行“四散化”作业相比,损耗降低2%。

主要装备:稻谷输送机YZ-550,稻谷进仓输送机YZ-60,毛米粮仓YZ-TDSD50,精米储料仓YZ-TDSDX55,稻谷粮仓YZ-TDSYP55。

3.粮情温控监测调整 粮库内统一配备粮温自动检测与通风控制系统,利用传感器件随时或定时采集粮温数据,按照《储粮机械通用技术规程》要求,利用粮情分析专利技术,自动计算通风上下限,进行声光报警,控制通风设备的启动、停止,完成不同的通风目的(降温、降水、调质);并可在通风过程中,随时观察通风计算的结果及粮温、大气的变化情况,使用粮情温控监测技术装备,能耗降低35%以上,整精米率提高0.5%。

4.优化砻谷装备 改进砻谷工艺,降低增碎点,应用特定硬度(90~92度)的砻谷胶辊,同时对砻谷工艺流程进行改进,两台主要砻谷机中的一台改为回砻作用,使得砻谷增碎率同比下降0.3%~0.6%。改用气动胶辊砻谷机。对比传统砻谷机使用中存在的大米破损多、稻谷与大米分离不充分、瘪稻损失大等问题,更换新型气动砻谷机后,出米率增加1.5%,碎米率减少3%。

主要装备:砻谷机MGQ51C,气动胶辊砻谷机MLGQ368。

5.稻谷润糙 优化砻谷工艺流程,在砻谷段后增加大米润糙工序,确保糙米在仓内停留24小时后再进行碾米加工,可有效降低大米加工过程的爆腰率,提高出米率及改善大米食味品质感。通过润糙工序,糙米水分保持在15%,使得整精米率从原先的40%提高到44%~45%,碎米率降低3%~5%,达到最适碾米效果。

主要装备:自动喷雾着水机LZSZ-2005,糙米均质机MNML46,钢板润糙仓(仓容约65立方米每拼装仓)。

(待续)

猜你喜欢

减损稻谷通风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煤矿通风不良的危害以及通风安全检查项目
节粮减损,讲好中国“粮”言
谦卑的稻谷
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取得十项减损共识成果
船舶机舱通风相关要求及常见关闭装置分析
人潮涌动
粮食保管过程中的损耗因素与减损对策研究
粮食入库后不同通风方式探索
稻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