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学习共同体下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

2022-11-25广西南宁市南湖小学530000特级教师张永红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24期
关键词:特级教师研修共同体

广西南宁市南湖小学(530000)特级教师张永红

1978年,教育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发了《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后,各地普遍开展了评选特级教师的工作。特级教师被誉为师德的楷模、育人的典范和教学的专家,而组织建立特级教师工作室,以发挥特级教师专业上的先锋引领作用,并促进其专业再生长,这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一个重要举措。

而当下,一些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普遍存在以下五个问题:一是工作室定位不明确和专业引领不够;二是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制度不成熟;三是工作室行政管理与自主发展的融合度不高;四是工作室建设区域和城乡学科发展不平衡;五是工作室建设增值性、发展性不明显。

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从“专业学习共同体”下的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方面开展研究,探索特级教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成效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以有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特征定位特级教师工作室,明确其组织发展方向与功能辐射指向,科学开展组织建构

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教师职业和学校工作中出现的术语,其核心概念是“共同体”,其重点不仅关注个体教师的专业学习,更关注同一共同体范围内的专业学习。特级教师工作室就属于这一类型的组织,其组建的初衷与发展目标均指向“促进团队成员专业发展与团队专业的区域引领和辐射”。

但工作室定位不明确和专业引领不够的问题是当下工作室建设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如何破解该难题?研究表明,有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具有八个特征:共同的价值观与愿景、对学生学习的集体责任感、着眼于治学的通力合作、个人与集体的专业学习、反思性专业探索、开放性的交流和伙伴关系、包容的成员资格、相互信任和尊重与支持。故此,以有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定位特级教师工作室,可以令其组织发展方向与功能辐射指向更为明确,组织建构更为科学与合理。

(一)“共同的价值观与愿景”是有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关键特征,更是团队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统一发展的远景目标。鉴于特级教师工作室是一个主要以发挥特级教师专业上的先锋引领作用为主要功能的团队组织,所以,从共同的价值观与愿景这一特征出发,工作室甄选成员的前提条件应认同工作室主持人所秉持的信念,且愿为团队发展的愿景共同努力。

(二)“对学生学习的集体责任感”和“着眼于治学的通力合作”这两个重要特征,它们指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团队活动的目标应是“治学”;二是对活动目标的达成应更加依靠集体团队而不是个体;三是在团队的相互学习活动中,合作是一项关键的特征。结合特级教师是“教学的专家”这一个人学术专业特征与政府组建工作室的初衷,工作室作为一个专业团队,其研究的目标不仅指向学科的教学研究,还应指向团队集体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团队的引领功能。

(三)“个人与集体的专业学习”和“反思性专业探索”这两个有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特征显示:专业学习至关重要,能促进团队、个人与集体的提高,但从个人学习转向集体学习,特别是转向反思性专业探索,不可或缺。为此,以主持人为引领和组织,针对学科教学,聚焦课堂、聚焦教师、聚焦学生,紧扣学科教学问题的解决,设立问题解决的专题研究项目,开展主题学习、研究和实践、反思,是工作室主要的活动内容。而集体学习效度与研究质量,是评价工作室发展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开放性的交流和伙伴关系”作为有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特征,意味着共同体要放远眼光,突破组织局限,获得外部支持或关注,并组织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所以,特级教师工作室不应是一个封闭式的团队,应积极获得外部的支持,开展联合学习与研究,如与其他特级教师工作室建立联合研究关系或合作联盟组织,在所在学校或一些区域建立专业联动研究或引领辐射的合作关系等。

(五)“包容的成员资格”则体现出有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突出特性,涉及组织成员的吸纳与延伸。根据特级教师工作室设置的初衷——“利用该学术组织,促进团队及辐射区域的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尤其是城乡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以及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工作室应在成员的结构上体现出兼容性:既有主持人所在学校的成员,又有学校所在区域其他学校的成员;既有城市教师,又有乡村教师;既有骨干教师,又有年轻教师。

(六)“相互信任和尊重与支持”指向共同体良好关系的建立,专业的信任、尊重、关怀、平等……对共同体的成长尤为重要。故此,工作室的人际氛围营造也应是主持人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综上所述,有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特征下的特级教师工作室,在团队组建模式与发展上,应体现团队性、综合性、开放性、兼容性等特征。

二、将工作室主持人“集中管理与自主发展”相结合,强化组织保障,规范工作室发展路径,以实现特级教师工作室的科学管理

“培养一个专家、带动一门学科(领域)、引领一个团队、结出一批成果、建设一批资源、辐射一个区域”,这“六个一”的目标或类似目标,往往是各省市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建立特级教师工作室的主要目标指向。而这样的目标实现,仅仅依靠特级教师工作室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因此,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考核与评估以及引导、协调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当下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制度不够成熟以及工作室行政管理与自主发展的融合问题,秉持“政府组织建设管理+工作室自主发展实践”一体化发展原则,以工作室主持人“集中管理与自主发展”相结合,推进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改革,促进特级教师工作室组织的管理与进阶发展,是当前特级教师建设与管理优化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而抓住“个人与集体的专业学习”和“反思性专业探索”这两个有效的学习共同体重要特征彰显的联结点,即“专业生长与辐射”这一行政管理与自主发展的交互点和一致性目标,建立“双向奔赴式”的特级教师工作室行政管理模式,即以规范管理为纲,以定期训督评为导,以孵化平台搭建为抓手,建构政府组织管理与工作室自主发展一体化特级教师工作室发展与运营模式,就能实现行政管理与自主发展的有机融合,实现“双向奔赴”的一致性目标。

但现今出台的各类行政部门相关管理办法和建设实施方案,多为行政管理部门单向指向的管理类别,如制定工作室管理办法,一般只从“特级教师工作室的申报”“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考核”“工作经费与使用保障”三方面对特级教师工作室的管理做出了一些管理规定,缺乏对工作室的运行管理制度建设和工作室专业发展定位要求、专业研究指向要求、专业引领层面的要求以及相关管理评估细则标准等。而对特级教师工作室的考评,缺乏过程性评价与及结果评价的具体标准等。

如何强化组织保障,规范工作室发展路径,以明确行政管理部门和特级教师工作室建设“双向奔赴”的一致性目标呢?行政管理部门要结合工作室专业研究发展定位引领,制订特级教师工作室建设与实施管理办法,细化指令性评价的要求与办法,引导各工作室的管理规范和发展规划以及运作方案的制订。这样,既实现制度管人,促进各工作室常规管理的规范,又实现行政保障,助推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一)从制度建设以及专业研究发展目标等方面,制订工作室管理规范,突出工作室建设本质属性——师培模式。可以从四方面引导建立工作室管理规范:工作室管理制度与成员考核办法、工作室年段(三年)发展规划、工作室年度学术研究活动计划与团队成员专业发展计划、工作室年度学术研究活动总结与团队成员发展阶段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行政部门对工作室的管理规范引导,重在纲领条目的规范,而具体的实施策略与发展目标计划的制订,应充分地下放给各工作室自主拟制,以突出鲜明个性,发挥专项特长,符合区域研究的实际。各主持人可依据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的规范管理形式。

(二)从研训与评估两方面,制定特级教师工作室管理规范,完善过程管理与成果展评,利用可视化、可量化的任务驱动管理,突出工作室管理本质目标——专业发展与辐射引领的导向性。

1.建立工作室群体集中研训制度,并结合教改导向与特级教师发展情况,建立特级教师群体“一年一训”制,以定期集中培训促进特级教师群体持续学习与研究,为专业发展层级递增奠定基础。

2.结合教改趋势,依据学科教学一线实际问题解决需要,建立特级教师专项课题研究申报与验收评估制度,为特级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学科研究主渠道,助力特级教师寻求第二发展曲线。

3.建立特级教师群体再发展激励机制,突破发展瓶颈问题,以实现最大化服务教学一线的专业研究需求和专业发展引领。

一是设置“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评估层级,以“自我检视+年度汇报”的方式,开展各工作室年度学术研究活动计划与团队成员专业发展计划落实检查,以常规评检促落实,并设置如“年度优秀讲坛”等,以“优秀”示范引路。(2)以“工作室年段(三年)发展规划”落实评估为依托,开展工作室年段(三年)发展目标达成评估;从“精神鼓励”至“物质奖励”等层面建立激励表彰制度,促进持续发展。三是建立工作室成果交流与学术主题研讨交流活动制度,定期举办如“特级教师成果年度论坛”“基础教育名师月月谈”等成果宣讲与推广示范活动等。四是搭建特级教师成果孵化平台,建立特级教师工作室学术研究专项成果申报、专家培育、成果验收评估与宣讲推广制度,激励培育教育家型人才。

4.以“项目申报式审批与验收”等方式,建立特级教师工作室年度专项经费拨付与管理制度,确保工作室学术专项研究工作经费使用得当。

三、以工作室群体“个体生长与团队发展”相结合,实施研修活动“两并轨”,有效激发工作室内生动力,促进工作室良性运行,提升工作室发展后劲,扩大专业辐射与影响

以有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建构为目标的特级教师工作室,有效的研修活动,是工作室成员个体生长与团队发展相结合的切入点。抓住此切入点,可以有效解决工作室建设增值性、发展性问题,突破工作室建设区域和城乡学科发展不平衡的瓶颈问题。

(一)结合个体生长与团队发展,依据工作室实际,以下列常态化的研修方式,实现工作室主题研训同行并轨,研训一体。

1.课题研修式。

这类研修模式,是将工作室视为一个阶段性的科研单位,结合工作室所在区域学科教学研究专项问题的解决探究,立项课题,集智聚力,克难攻坚,开展序列实践探索,提升成员的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能力,产生科研成果,服务区域教育教学工作。

2.主题研修式。

这种研修模式,一般依托工作室主持人的教学主张或教育教学成果的成熟提炼与全面推广而开展的研修活动。

3.任务驱动研修式。

这种研修模式通常是以具体的任务推动工作室的研修活动。

上述三种模式的运用,也可以依据实际综合运用,但应关注“四有”原则:一有“教学主张(问题及解决策略或模式)宣讲”为研训内容主旨;二有“示例课例展评”为研训活动支撑;三有“同质迁移演绎”为研训实践主旋律;四有“教学主张理论提升(问题及解决策略或模式完善)”为研训提升成果。

(二)以特级教师工作室或特级教师联盟合作团队和成员所在单位、所在区域或送教帮扶的区域为联结,以下列纵横联动的研修模式,实现工作室主题育人、城乡并轨、共生发展的目标。

1.多元联动研修式。

这种研修模式,主张工作室不局限于内部研修,而是同时辐射带动所在区域共同开展研修活动,或与外部力量联合,增强研修的力量,开拓研修的视野,提升研究的深度,扩大辐射引领的广度。主要应用在特级教师工作室与所在学校单位(基地校)、所在学区、所在城区乃至市区等区域的联动发展共同体的建构上,也可体现在与高校、学会等学术机构的联动上。

多元联动研修式,除了有特级教师工作室自身的多元联动,还有来自行政部门组织的大区域主题联动的研修模式,这种模式更利于大区域的研究力量的联合,其专业的引领和辐射面更广。

2.送教帮扶研修式。

这种研修模式既是工作室责任也是常态化的研修模式。送教下乡、送培到校、进校诊断和对薄弱区域(学校)开展支持帮扶等研训活动,能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上述两种模式的运用,一要建立在工作室主题研究研训同行并轨的基础上;二要解决城乡远程“同框”共研的问题和送教帮扶实效提升问题。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网络观摩研讨模式,解决城乡同步并轨远程“同框”共研实效问题。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机遇。在农村教育信息化紧锣密鼓建设的当下,改变传统的团队教研形式,引入城乡远程教研联动,是当前城乡教育帮扶的一种新型模式。当下城乡远程教研联动,一般采用简易录播环境下的城乡同步网络互动课堂、基于远程录播+平台互动的空中课堂和网络教研平台。各类平台与技术的运用,会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的优化发展而进步。

(2)关注“三要”,解决送教帮扶研修式应用实效提升问题。

“送教帮扶”是当前“以城带乡”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工作室以送教帮扶研修形式实现育人城乡同步并轨的主要策略。要提升其应用实效,应做到下面“三要”。一要瞄准问题,“送”“需”统一。送教活动,一般以授课、讲座、研讨等形式开展。“送”的一定是自己擅长的高质量的内容。受援学校或区域一般“需”的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一般性的研讨课应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并进行现场诊断、评课、议课等。为此,工作室要提升送教帮扶研修式这种纵横联动研修模式应用,“送”与“需”要相统一,要精准把握受援学校在学科教学方面的具体问题,在深度研修中提升实效。二要循序渐进,建立长久机制。要确保送教帮扶研修式应用的持续性和长效性,除了工作室要树立行动自觉意识、要依据受援对象的实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育行政部门在送教下乡上的组织管理机制与制度亦要完善。三要多元参与,形式多样。多元联动研修式应用中,一是工作室要吸纳乡镇骨干教师成员;二是依据受援学校或区域实际需求,以单学科或多学科组成的特级教师联盟合作团队为帮扶主体,以多形式开展送教帮扶研修式活动。

猜你喜欢

特级教师研修共同体
立足“四个一”,关注园本研修中的教师立场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爱的共同体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