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2022-11-25浙江海宁市实验小学314400陆敏敏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24期
关键词:语篇导图意义

浙江海宁市实验小学(314400)陆敏敏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理念,为当前的英语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因此,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将主题意义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阅读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学习需求,有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语篇中涉及的知识点讲解清楚,还要引导学生基于语篇主题意义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一、以话题为中轴,将主题意义探究贯穿教学始终

英语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主题内容都蕴含在文本中,并以插图、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为此,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文本,把握主题意义,发现文本语言与主题意义之间的关联,将主题意义探究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1.基于教材解读,激发主题意义探究兴趣

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教师应依据学生学情、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寻求最优化的阅读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主题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对主题意义探究的兴趣。

以PEP Book1 Unit 6 Part A Let’s learn教学为例,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两个户外游戏场景,与本单元的“Happy birthday!”主题有所出入。因此,教师要基于本单元的主题和对本单元各课时的教材解读,先梳理各课时故事发展的逻辑顺序,再确定本课时的话题“The preparation for Sam’s birthday”。在准备生日聚会的过程中呈现1~5这五个数字,对本单元的主情境图进行要素重构。因为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主情境图中的部分人物和线索还没有呈现出来,所以基于本课时的话题语境,将主情境图中的其他人物进行替换,保留了Sam,Sarah,Mum三人在为生日聚会做准备的场景。这样为学生创设了符合本课时的话题语境,激发了学生学习语篇的兴趣。

2.构建思维导图,推动主题意义初体验

思维导图用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呈现文本内容及结构,能帮助学生将语篇信息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构建有效的、有逻辑顺序的知识网络体系,提高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因此,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确定语篇主题,找准阅读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推动学生对语篇主题意义的初体验。

以人教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下册Unit 6 A field trip教学为例,这课的主题是“Work quietly”,教师通过课前制作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语篇进行思考与探究。教师不一定要制作完整的思维导图,可以只出示思维导图的大致轮廓,点明中心,分支部分通过提问引发学生讨论,共同补充完整。如在这节课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什么样的场所需要安静地工作?”,学生会回答诸如教室、医院、图书馆或者电影院等场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思维导图,这样就自然而然地通过思维导图引入本课所讲的内容,让学生对本课的主题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验。

3.激活相关认知,跟进主题意义探究

一节有意义的阅读课,需要教师对语篇的主题意义进行多角度的探究。基于学生学情,在主题意义探究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应以主题探究为核心,激活学生的相关认知,理清文本的逻辑顺序,将主题意义作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以人教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 6 Read and write教学为例,围绕“Sarah和Robin参观世界机器人展”这一话题展开教学。为了激活学生对机器人的相关认知,在Pre-reading环节,教师设置Enjoy some pictures的活动。在读前聚焦语篇主题,链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展示各种各样机器人的图片,让学生回答“What are they doing?”的问题,意在通过复习旧知——现在进行时以及动词词组,引出新知——机器人会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从而为学生学习文本做好生活和知识上的铺垫。这样,聚焦话题、链接机器人展览的场景,唤醒了学生头脑中与文本内容已有的相关图示,为接下来的深度阅读做好了准备。

二、以问题为抓手,将思维品质发展融入探究过程

进行主题意义探究,离不开思维的参与。因此,教师要将问题融入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体现教学的重、难点,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为主题理解和意义探究服务。

1.创设语篇话题情境,充实文本主题内涵

语言来源于生活,形式单一的英语课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把语言融入情境中,才能绽放语言的魅力,让学生深入感知语篇的主题意义。创设有趣的语篇话题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基于情境明确语篇的话题,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对话交流。

以人教版英语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5 Part B Let’s talk教学为例,教师创设和朋友一起去商场买东西吃的情境。课上,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2~3人,其中一人为营业员,其余为顾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并结合自己平时逛街买东西的经验,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子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创设话题情境,学生能够在对话交流中理解语篇的主题意义。

又如,人教版英语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5 Dinner’s ready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用餐礼仪,并且能够初步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因此,在本课教学的最后拓展环节,笔者先通过多媒体出示加拿大Mike一家吃晚餐的图片以及中国Wu Yifan一家吃晚餐的图片,然后创设话题情境,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从而丰富了语篇主题的内涵。

2.寻找文本的逻辑线,构建语篇主题脉络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篇的分析与解读,理清语篇结构脉络,通过问题寻找语篇的逻辑主线,凸显主题意义。

以PEP Book1 Unit 6 Part A Let’s learn教学为例,首先,要明确本课时的主题与内容。本单元的主题语境是有趣的数字与数字的使用,学习one,two,three,four and five这5个数字和练唱“jump,jump,jump!”。其次,要深入探索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及要求。通过Sam生日派对前的准备及游戏活动呈现数字,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字,能正确使用数字,发现数字的趣味性和功能性。其三,要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特点。本课时以Sam的生日为背景,家人们一起精心为他准备了生日派对,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引入数字one,two,three,four and five,呈现核心句型“How many...?”及其回答。这样以生活中的两个游戏“hide and seek”“jump rope”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与巩固数字one,two,three,four and five,既图文并茂,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理解。最后,通过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为学生的语言输出预留空间。

3.设计阅读的问题链,链式推进意义理解

在深入探究语言内容和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语篇所使用的语言有深入的理解,而不能停留在表面。通过问题链的设置,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语篇主题意义的理解。

以PEP 6 Unit 6 Read and write教学为例,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设置“How many robots do they see?”“Where are they from?”“What are they doing?”等问题,形成问题链,环环相扣,贯穿全文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和思维导图的辅助,一一解决问题,从而理解了文本。在Post-reading环节,通过“What should we do in the exhibition?”“Which Robot do you like best?Why?”等开放性的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教师将这些问题与本单元的话题“Work quietly!”相连接,在提出问题之后进行追问。如在问“The canadian robot is drawing a picture”时,教师追问“What is he drawing?How is the picture?”,以引发学生思考。在讲解“Spanish robot”时,教师追问“If we want to play music with him,what should we do?”,以此连接到本单元的话题。教师围绕主题优化问题设计,形成由逻辑性到批判性再到创新性的问题链,通过讨论、分析、判断、评价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和发展思维品质的目标。

三、以活动为依托,将深度意义挖掘关联语言学习

新课程指出,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教学一定要依托语篇,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引领,开展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英语学习活动观,从整体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1.关注过程体验,探寻主题意义的深层内涵

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有层次、有梯度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获取文本信息,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目标。

仍以PEP Book1 Unit 6 Part A Let’s learn教学为例,本课时所要教授的5个数字都是在准备birthday party的场景中一一呈现的,采用了多种呈现方式。首先,从热身歌曲的聆听中呈现生日蛋糕,自然过渡到“Sam’s birthday is coming,too.”在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后,教师呈现本单元的核心句型,并通过读图引出数字one。在操练环节,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句型“I have…”以及有关动物的单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复习单词。同时,加入练唱,使操练环节更加具有趣味性。数字2~4则以听读与匹配的方式呈现,通过数三种颜色的气球学习这三个数字。最后的数字five,则通过爸爸妈妈和姐姐给Sam准备的礼物呈现,并通过猜测礼物的环节,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样教学既富有趣味性,又通过数礼物复现本课时的核心单词,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语言的输出。

2.迁移文本情境,拓展主题意义的实践外延

在学生理解主题意义的基础上,教师要迁移文本情境,并对主题进行拓展延伸。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以PEP Book 1 Unit 6 Part A Let’s learn教学为例,教师先通过“After the preparation,they want to play some games.”,引出课本中玩游戏的两个场景。在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先整体呈现1~5这五个数字,同时加入生活中其他与数字相关的游戏,引导学生总结提炼出语篇的主题意义;然后创设“玩游戏时Mike和John没有到场,Sam要打电话给他们,邀请他们过来”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通过搜集生活中见到的数字,如门牌号、车牌号、急救电话、火警电话、报警电话、公交车号、日期等,知道了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样,通过拓展升华主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实现了本课主题意义的拓展延伸。

3.链接生活主题,实现主题意义的语用功能

在学生完成语篇阅读后,教师要紧紧围绕语篇话题,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导向,将课外的生活资源与课堂语篇内容相融合,丰富主题意义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所学的语言。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课后以语篇主题为中心,通过设计思维导图、创编主题对话等途径,将自己对语篇主题意义的理解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

比如“Holidays”这一话题,涉及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课后作业或者学生的后续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此话题的主题意义,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其他的节日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呈现和表达。如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思维导图、西方节日——感恩节的思维导图等,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我最喜欢的节日”为主题进行对话创编,说说自己喜欢某个节日的理由,将主题意义融入日常生活对话和语言运用中,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围绕主题意义探究,通过问题推进、开展活动等途径,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引领学生展开深度阅读,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语篇导图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有意义的一天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生之意义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