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栽插期对水稻群体生长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2022-11-24梁秀梅杨卫建周振元罗品忠向玲洁

北方水稻 2022年5期
关键词:叶龄穗数结实率

梁秀梅,杨卫建,周振元,罗品忠,向玲洁

(泰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泰州 225400)

适宜的播种期和栽插期是机插秧水稻生产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栽培措施。前人针对播期对水稻生育的影响,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4]。本试验通过同期播种,分期移栽的方式来模拟大面积生产上因小麦让茬晚或不利气候等原因导致栽插期推迟的情况,研究不同栽插期对水稻生育期、叶龄进程、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泰兴市机插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基地概况

试验安排在泰兴市张桥镇褚陈村裕民粮食专业合作社承包田内,交通便利。基地灌排方便,田块土质为沙壤,肥力中等,前茬小麦,麦秸秆切碎大机耕翻全量还田,前茬小麦667 m2平均产量415 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迟熟中粳品种扬农稻1 号。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设3 个栽插期处理,6 月18 日、6 月23日、6 月28 日,分别记作A1、A2、A3。各处理统一于5 月28 日落谷,统一机插秧,栽插规格为30.0 cm×12.5 cm。3 个处理的大田移栽面积均为900 m2,田块之间用田埂隔开。

1.4 田间管理

1.4.1 肥料运筹 基肥667 m2施45%高浓度复合肥30 kg、常规尿素5 kg,分蘖肥分两次施用,分别667 m2施尿素7.5 kg、10 kg,穗肥667 m2施45%高浓度复合肥15 kg、尿素10 kg。全生育期施肥667 m2折合纯N 21.7 kg、P2O56.75 kg、K2O 6.75 kg。

1.4.2 水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水浆管理上,各处理一致,栽后浅水活棵,分蘖期干湿交替促分蘖,够苗时开始搁田,抽穗扬花期田间建立水层,后期干湿交替,收割前1 周断水。病虫害防治上,各处理统一根据本地植保部门发布的信息进行,防治措施与大面积生产一致。

1.5 测量项目与方法

1.5.1 测量项目 主要考察生育期、叶龄进程、茎蘖动态、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并对各处理实收测产。

1.5.2 测量方法 包括考察各处理田间长势长相情况并记载生育期;定期考察各处理的叶龄进程和茎蘖动态直至抽穗期,7 月15 日前每5 日一次,以后每7 日一次;成熟期在田间采用5 点取样法进行理论测产,收获期统一实割见实产,并取样室内测定千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插期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1 可以看出,在播种期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处理各生育阶段的日期虽略有差异,但全生育期基本一致。随着栽插期的推迟,同一品种水稻的拔节期推迟4~7 d,抽穗期推迟2~4 d,齐穗期推迟2~3 d,至成熟期时已无明显差异。

表1 不同栽插期水稻的生育期

2.2 不同栽插期对水稻叶龄进程的影响

从图1 可以看出,随着栽插期的推迟,同一品种水稻栽插期早的处理,前期叶龄进程均快于栽插期晚的处理,至7 月29 日叶龄已基本一致,3个处理的总叶片数相同。

图1 不同栽插期水稻的叶龄进程

2.3 不同栽插期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水稻的群体茎蘖消长动态是体现群体生长特征的重要指标。从图2 可以看出,随着栽插期的推迟,以相同密度移栽后的水稻在茎蘖动态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处理A2 与A1 的茎蘖动态表现基本一致,均在拔节前达到高峰苗,而后减少,直至成熟期穗数趋于稳定。同时,处理A2在各生育时期的茎蘖数均略少于A1。而处理A3在移栽后茎蘖数明显低于处理A1 和A2,这是由于超龄秧栽插过程中易形成植伤,且伴随高温天气处理A3 发生僵苗以及部分死苗现象,缓苗期偏长,导致茎蘖数降低。

图2 不同栽插期水稻的茎蘖动态

由表2 可知,处理A1、A2、A3 的茎蘖成穗率分别为72.16%、70.17%、74.79%,在茎蘖动态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处理A2 的茎蘖成穗率相比于A1降低了1.99%。而处理A3 的成穗率相对偏高,这主要是因为缓苗期偏长,导致处理A3 达到高峰苗的时间较处理A1 和A2 推迟,且高峰苗数低于其它2 个处理。

表2 不同栽插期水稻的茎蘖动态

2.4 不同栽插期对水稻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从表3 来看,同一品种水稻随着栽插期的推迟,水稻的产量呈现下降趋势,处理A2 比处理A1 晚栽5 d,产量下降6.3%;处理A3 比处理A1晚栽10 d,产量下降11.7%。就有效穗数而言,处理A1 因适期栽插,栽后返青活棵快,缓苗期短,有利于分蘖早发生,后期667 m2有效穗数也最高。就每穗总粒数而言,较早移栽的处理A1 每穗总粒数最高,处理A2 次之,A3 最低。就结实率而言,各处理间结实率无规律性变化;就千粒重而言,各处理间千粒重差异不大。

表3 不同栽插期水稻的产量及产量结构

3 讨论与结论

随着栽插期的推迟,水稻有效分蘖期缩短,造成水稻有效穗数的减少。同时,迟栽导致高位分蘖发生多,造成穗型偏小,穗粒数减少,最终导致水稻产量减少。不同栽插期的结实率虽无规律性变化,但处理A3 的结实率在3 个处理间最高,可能是由于穗数和穗粒数的减少,缓解了库器官对光合产物的竞争以及生育后期较好的温光条件能够满足籽粒的灌浆结实。

由试验结果可知,在播种期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栽插期水稻的生育期、叶龄进程差异不明显,茎蘖动态受僵苗影响有明显差异。随着栽插期的推迟,667 m2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产量呈下降趋势,结实率和千粒重无规律性变化。本试验进一步证明了水稻适期栽插有利于高产的形成,在本地区大面积生产中应克服茬口、气候等不利影响,采用较早的栽插期(6 月18 日左右)。由于本试验数据仅为1 a 试验结果,为了更科学、准确地掌握不同栽插期对水稻群体生长特征和产量的影响,需进一步试验,以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数据指导大面积生产。

猜你喜欢

叶龄穗数结实率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小麦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叶龄移栽对四倍体水稻T569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棉花叶龄动态的模拟研究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不同品种油用型牡丹的光合与生理特性及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