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人国里“大坑”乐

2022-11-24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张乃兰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1期
关键词:沙水挖坑大坑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 张乃兰

沙水游戏因原生态、低结构的特点而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对沙水游戏总是百玩不厌、乐在其中。沙水区内,幼儿以沙水为基本材料,借助各种工具动手操作、实践探究,进而发现沙子和水的各种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你听!他们时不时发出的惊呼声,让“小人国”里惊喜连连;你看!游戏就从他们挖沙运沙时偶然出现的“大坑”中生发了。每次自主游戏时间,幼儿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嗨翻天”,他们在游戏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解决,在解决中收获。

运沙时偶然出现的“大坑”

梓卓和几名幼儿手持小铲子,“开”着工程车,到他们常去的地方玩游戏。游戏看似简单重复,但他们却乐在其中——有的负责指挥,有的负责挖掘,有的负责运输。不知是谁提议了一句“我们快点把沙运到工地去”,几名幼儿马上就行动起来——有的幼儿往运输车上装沙,有的往小桶里装沙,有的把小盆也拿过来……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盆盆、一桶桶、一车车的沙子都装满了。为了能多装点沙子,幼儿还不忘用小铲子用力拍打。热火朝天的运沙游戏进行了一段时间,他们共同挖沙装车的地方就出现了一个大坑。幼儿围着大坑惊呼他们的“杰作”,淼淼还不断地惊叫——“哇,哇,他们都陷下去了”。过了一会儿,梓卓推着运沙的车子准备把沙子运往“工地”。因为车辆超载的缘故,车轮在沙地里行走时有些费劲,他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检查轮胎,又给工程车“加油打气”:“你是最棒的工程车,加油!”苦尽甘来,沙子终于被运送到了工地,梓卓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幼儿看着超级“大坑”,看着工地上用沙子堆成的“小山”,个个脸上充满了成就感,兴奋得手舞足蹈。

教师分析与反思:小班幼儿基本处于平行游戏的阶段,沙地游戏中幼儿“各自为政、互不干涉”。一个“坑”却巧妙地把他们“牵”在了一起。他们一起加油、一起喝彩,在挖沙、倒沙、再挖、再倒沙的过程中,初步获得了分工合作的经验。在运沙过程中,车轮陷进沙地,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这也是他们获得进步与收获的最好体现。

大坑中的惊喜

第二天的户外自主游戏开始了,幼儿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大坑”处继续他们的游戏。他们一边挖坑一边交流着今天的“计划”——把坑挖得更大一些。这时负责挖坑装沙的舒舒忽然发现了一个小贝壳,她惊喜地叫道:“快看,我找到了一个小贝壳。”大家非常羡慕舒舒能够找到小贝壳。聪雅羡慕地说:“给我看看吧!”舒舒赶紧藏起来生怕自己的小贝壳被聪雅抢走。聪雅见状生气地说道:“我不和你玩了。”舒舒很快说道:“你会还给我的,对吧?”聪雅满口答应。看了舒舒的贝壳,聪雅也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小贝壳,可是她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于是失望地对舒舒说:“我们一起挖贝壳行吗?”舒舒轻轻地点了点头。这时其他幼儿纷纷加入到寻找小贝壳的大军中……幼儿时不时把他们寻找到的宝贝——“小贝壳”拿到我面前炫耀。回到班级后我和幼儿一起进行了游戏后的分享反思,幼儿对贝壳的兴趣不减。我趁机和幼儿一起在网上了解了更多大小、形状、颜色各异的贝壳。另外,我还借助家长的力量搜集了不同种类的贝壳投放在材料区,于是晨间活动时,有的幼儿用涂料、太空泥给贝壳“大变身”,有的幼儿讨论谁的贝壳更大、谁的贝壳更多,有的幼儿悄悄向同伴说他的贝壳像扇子……

教师分析与反思:第二天的游戏中,幼儿带有明显的计划性——一起把“坑”挖得再大一些。可突然出现的小贝壳吸引了舒舒的注意,也吸引了更多幼儿加入寻找小贝壳的游戏中。教师顺势结合游戏后的分享与反思环节,运用多媒体及材料库里的各种贝壳拓展幼儿的认知,让幼儿的游戏变得更具趣味性、挑战性与知识性,同时教师巧妙将室内外游戏结合,发挥出游戏的最大价值。

大坑清洁员

一阵阵寒风带来了冬娃娃,也吹落了梧桐树上调皮的小树叶。这些小树叶像翩翩起舞的蝴蝶,飞来飞去落到地上找妈妈。几片小树叶被幼儿所挖的大坑“吸引”了,飞到大坑里安了家。幼儿来到大坑跟前开始观察落叶。梓卓说:“我们要把所有的树叶都清理干净。”航航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我们不是来挖坑的吗?”梓卓喋喋不休地开始了他的游说:“可是我们要先用铲子清理完树叶再挖坑,明不明白?”其他幼儿没有响应,他继续说:“不管树叶是多是少,我们都要把它清理干净再挖坑。”“清理完成以后再挖坑?”“先捡树叶行不行?”……见其他幼儿都不接航航的话,我忍不住问道:“为什么要坚持先把树叶清理干净?”“因为我喜欢干净的大坑。”梓卓低着头嘟着嘴说道。接着他又委屈地说:“你看扫落叶的爷爷多累呀!我们可以帮助他。”这句话一下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共鸣——“对,我们一起帮爷爷劳动,他就不累了。”其他幼儿也七嘴八舌地说道:“我们也喜欢干净。”“我们一起帮爷爷捡树叶。”听着幼儿的讨论声,我悄悄地退出了沙水区。有爱心的小家伙们都在奋力地清理着大大小小的树叶,聪明的梓卓冲我笑了笑,我回应了他一个竖起的大拇指,而他还推来小车装垃圾。时不时又有一片大树叶淘气地飘落下来,引得我那爱劳动的小宝宝们追逐嬉笑。

教师分析与反思:“小人国”的小事不简单,从几片我们忽略的落叶,幼儿能联想到“扫落叶的爷爷”并且因为“一起帮爷爷捡落叶”改变了原先坚持“先挖大坑”的想法——这让我非常惊讶和欣喜。爱在小小的幼儿的心里萌了芽,这时的我也悄悄退出游戏,因为我们的“小小清洁员”才是游戏的主宰者,这样的游戏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有情在,有趣在,同时教师也在幼儿身上学到了很多……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幼儿的学习是在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进行的。“工地运沙”“筛沙”游戏是生活经验的再现与重组,幼儿能把工地的一部分场景创造性地再现出来。当大坑中“小贝壳”的兴趣点生发出来后,游戏地点从户外迁移到室内,幼儿借助兴趣进行艺术创作、分类比较,拓展了新知识、新能力。幼儿在整个过程中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索和尝试,并在困难之时迸发智慧的火花,这让在场的教师欣喜不已。

幼儿时刻观察着大自然,总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惊喜。“小小清洁员”的游戏是幼儿观察到门卫爷爷经常打扫落叶,进而感受到爷爷劳动的辛苦所生发出的游戏。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没有因为同伴的质疑而放弃,说明幼儿具备坚持不懈的品质,同时其社会能力在这一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自觉地模仿同伴的行为。他们有的模仿他人的行为,有的模仿他人的态度,在互相碰撞中调节情绪,学会合作帮助。他们以沙为媒、以自主游戏为线,在共同体验的愉快氛围中共同成长。

教师的支持与策略

沙水区游戏给了幼儿亲近自然、释放自我的机会,因此深受幼儿的喜爱。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始终是游戏主体,教师一直是游戏的支持者——教师敏锐地发现“贝壳”这一兴趣点和生长点。和幼儿讨论时,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科普了有关贝壳的知识,同时在区域内投放丰富的贝壳材料,将游戏从室外迁移到室内,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而且推动游戏纵深发展。在“大坑清洁员”的游戏中,因幼儿的年龄小、表达能力有限,幼儿对梓卓的号召无动于衷。教师则适时地借助提问启发幼儿,但不干涉幼儿自主选择,让幼儿产生“劳动共鸣”,从而有了共同目标,这时教师悄悄退出,让幼儿的游戏继续生发。

沙水游戏是涉及幼儿各个发展领域多种经验的综合游戏,由于沙水自身的多种特点,使其极具探究价值。同时沙水材料的开放性适宜幼儿表现多种想法,使其具有探索与表现的双重特点,对小班幼儿来说非常合适。幼儿在沙水游戏中不断地思考、解决一个又一个小困难,持续获取新的经验,并将内化后的经验又灵活运用于后续的新问题之中。自始至终,幼儿都专注投入地进行游戏,没有游离和退缩,这说明有挑战性的游戏内容、丰富的游戏材料、高质量的教师陪伴,能够大大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所以我们“小人国”的小人们借沙池游戏实现了成长的大价值。

猜你喜欢

沙水挖坑大坑
挖坑
浅谈幼儿园户外沙水游戏的有效开展
去地球挖坑吧!
中班幼儿沙水游戏的有效开展
沙水初体验 乐享沙世界
猫和猪
探究在沙水游戏培养幼儿探索意识的途径
白宫天坑
园林工程便携式挖坑挖沟多用机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