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推新教师活动分享的小策略

2022-11-24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中心幼儿园纪伟华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1期
关键词:活动区同伴交流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中心幼儿园 纪伟华

在一次为新教师组织的活动区分享观摩中,我们发现活动趋于“走形式、走过程”,缺乏对幼儿活动经验的梳理和认知体系的建立,因此新教师无法有效推动幼儿游戏活动的深入开展。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帮助新教师梳理了一系列活动区分享交流环节的小策略,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

策略一:小组交流讨论,人人参与

小组交流可以使每位幼儿参与其中。游戏结束后,教师请幼儿自主分成小组,分享交流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发现。教师播放一段轻音乐,引导幼儿伴随轻柔的音乐自由地与同伴交流,尽情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想法和感受。与此同时,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小朋友,刚才大家在游戏中一定有许多收获和发现,请和同伴一起分享交流吧!”这时教师作为倾听者认真倾听幼儿之间的分享交流,了解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后面教师的回应、游戏的拓展、丰富幼儿的经验做好铺垫。

1.创新讨论

在每天的活动区游戏中,幼儿都会有不同的发现,教师可引导幼儿围绕创新游戏进行讨论。如,同一种材料运用在不同的地方、搭建区使用了新的搭建方法、同伴之间建立了新的游戏规则、创新了游戏内容和玩法等。教师鼓励幼儿在分组讨论游戏中创新的玩法和规则,引发同伴之间的思维碰撞,从而实现共同学习(见图1)。

图1.小组讨论创新玩法

2.问题讨论

在活动区游戏中,幼儿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在娃娃家大家都争抢着做饭、纸杯垒高时总是倒塌、搭建的天安门不对称、扎染的图案不清晰等。此时,教师不要着急介入,而要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小组分享时,请幼儿和同伴讨论游戏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策略二:记录游戏故事,回忆反思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和同伴的游戏故事用简单的线条、图案或符号记录在纸上。记录游戏故事的目的:一是让幼儿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情绪和体验;二是再次调动幼儿的思维,把自己在游戏中的直接经验记录下来;三是为幼儿集体分享交流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好充分的准备。

1.记录游戏

游戏结束后,教师第一时间请幼儿回忆:游戏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回忆游戏过程可以有效调动幼儿的思维。接着教师鼓励幼儿:“请小朋友们将游戏中发生的故事记录在纸上,可以是游戏中开心的时刻、解决问题的时刻、比赛的时刻……用简单的符号记录下来吧!”幼儿通过回忆、记录将自己的游戏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2.表达游戏

幼儿记录游戏故事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游戏过程,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多种表达方式和机会,聆听幼儿内心的见解和想法。幼儿记录完以后,教师走到幼儿身边认真倾听他们的游戏故事,同时恰当地提问、追问、回应,鼓励幼儿清楚地阐述游戏重点,并帮助幼儿在纸上记录游戏内容(见图2)。

图2.小朋友的游戏故事记录

策略三:定格游戏瞬间,场景再现

教师可充分利用电子设备(如相机、手机)记录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哇”时刻,以及游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等,以便幼儿在分享时再现游戏场景。

1.照片定格

当游戏中的作品或情节不方便直接展示时,教师可以用手机抓拍,用照片定格精彩瞬间,再在分享环节投放到大屏幕上和幼儿分享交流。如,幼儿在区角用福禄贝尔拼摆的绘本故事不便于拿起来分享,教师就可以用照片的形式向幼儿展示。幼儿边看大屏幕上的照片边分享交流,这样,所有的幼儿都能看得很清楚——利用手机、电脑、大屏幕等多媒体互动展示更加便捷。

2.视频回放

游戏中,教师利用手机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记录,在幼儿分享交流时,通过播放视频再现游戏情景,帮助幼儿回顾游戏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促使他们共同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如,在小班搭建各种各样的房子时,幼儿多次尝试垒高、围拢,但都出现了倒塌现象,一次、两次、三次……他始终没有放弃,终于把房子建起来了(见图3)。教师将这个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回放观看,让其他幼儿学习体会这位“小设计师”在搭建过程中遇到困难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这样的分享既体现了教师对幼儿活动过程的关注,也使其他幼儿懂得了遇到困难时要坚持不懈、永不言弃。

图3.视频回放幼儿搭建房子的过程

策略四:集体分享交流,共同提升

游戏结束后的集体分享交流环节不可或缺,它可以帮助幼儿共同分析、提炼、梳理游戏经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推动下次游戏深入开展。集体分享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活动情况灵活运用。

1.小小画展

游戏中,对于幼儿的绘画、手工、拼插等便于展示的作品,教师可以利用画架、黑板等简单布置成一个小小的画展,这样既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又能让幼儿感受艺术的美。请小作者到前面讲一讲、说一说,向大家分享自己创作的过程和灵感——用小画展的方式将作品展示出来更加直观,所有小朋友都能直接看到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布局是怎样的、色彩是如何搭配的等,并对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见图4)。

图4.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2.现场展示

分享交流时,个别区角的游戏以现场展示的形式进行分享会更有感染力。如幼儿在搭建区搭建的故宫,通过照片感受不到故宫的宏伟与震撼,小设计师们就可以到搭建区向其他幼儿介绍、分享他们的搭建想法和搭建过程,这样所有的幼儿都能边听介绍边欣赏宏伟壮观的“故宫”;又如,皮影区的幼儿喜欢在现场给大家表演《三打白骨精》,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表演欲望,又让其他幼儿也学习了如何合作表演皮影戏的方法(见图5)。

图5.皮影区的现场分享展示

作为新教师,要积极改变活动区分享“走形式、走过程”的现状,在组织活动时尊重幼儿的兴趣、观察幼儿的游戏、记录幼儿的故事、分享幼儿的收获,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区域分享活动,同时不断学习与反思,日积月累,就一定能收获不一样的成长。

猜你喜欢

活动区同伴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各年龄段科学活动区活动内容案例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寻找失散的同伴
寓学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