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电工电子实验室精细化管理的应用研究

2022-11-24韩磊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电子电工精细化实验室

韩磊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225000

0 引言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无论是工科课程还是文科课程,都主要依附于理论教学,但是对于实验室教学却并不重视,再加上高校实验室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使得整个实验室的规模和管理都是较为分散的,再加上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和器材的使用率较低,放置散乱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提高整个实验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基于这种情况,为了更好地使得投资给实验室的经费能够得偿所用,维护好实验室中的设备的完好,需要不断的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加强时间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这样才能加强工科实验室的建设[1]。

1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企业管理学者提出的,提出这一概念是为了帮助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当下的资源,将资源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起来。同时精细化管理并不是一种明确的管理方法,只是引导人们养成一种认真的态度和科学严肃的做事方式,精细化管理旨在帮助人们去用“精;准;严;细”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精”指代对于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要做到精益求精,要尽自己的一切能力将事情做的尽量完美;“准”是指代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要准确、具体的去带队和执行,尽量降低错误的概率;“严”是指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要尽量做到严格和严谨,做到一丝不苟;“细”是指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应该尽力做得细致,要对事物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仔细地核对,避免某一环节的出错而影响整个事情出现较大的事故。

因此基于上述,对于精细化管理要求的四个基本要素的解释,我们基本了解了精细化管理对于人们做事的态度和方式方法的标准。因此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到实际的教学中,不断的深化改革,就能够极大程度地控制好高职院校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并且不断改善高职电子电工学校的实验室管理,提升实验室整体的管理效率和质量,为师生的科研事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2 高职院校实验室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2.1 高职实验室欠缺整体和统一的规划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我国对于职业教育的日趋重视,以及当前对于职业教育提出的各项政策的扶持可以看出,目前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而不断扩大,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的日趋改良和党中央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同时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缺少了较为统一的规划和整体性的管理,当前的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仍然是较为粗糙的,所以即使前期在实验室的管理和器材的购买以及场地的建设和维护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后期还是无法形成一个较好的科学维护和保养。

2.2 高职实验室管理机制和理念不完善

和很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电子电工实验室虽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在实验室设备和场地上已经尽量去完善了,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电子电工实验室和学校其他的实验室各自为政,使得整体的管理成本较大,效率较低,且目前高职院校的电子电工实验室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办法,在管理机制和理念上还是略显不足,因此目前的管理水平仍然较为滞后[2]。

2.3 高职实验室队伍建设落后

由于高职院校的实验室整体的职工队伍建设较为落后,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的职工是具有编制问题,很多人考上编制后在其岗位并没有谋其职责,而是每天插科打诨,且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很多都是具有裙带关系的或者是编制外的校办工厂工人,使得在素质上面参差不齐,且存在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短缺的情况。所以这些人员和专业的教师之间相比的,在待遇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并且再加上这部分人员在工作态度和效率上也是较为懈怠的,因此无法督促这部分人员能够积极地在下班之余提升自我的能力和管理素养,使得整个高职电子电工实验室在管理能力上较为缺失。

2.4 高职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

目前高职电子电工实验室在安全管理方面仍然较为落后,且缺少一定的安全管理意识,使得近五年来,在国内许多高职院校中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安全管理事故多达100多起,仅高职院校的电子电工实验室就发生实验室爆炸等事故约40起,其中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更是占比高达30%。

3 精细化管理在高职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3.1 实训室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由于高职电子电工的实验室设备普遍较多,并且各个设备之间的价值和种类等都是不同的。一般情况来说,按照价值的不同,可以将设备分为仪器类的设备、精密仪器类的设备以及易损耗的设备。这些设备在购买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评估和调查,并且应该严格执行好相关采购设备的流程,要对货物的源头进行良好的把关,对于每一台设备的质量都应该做好严格的检测,必要情况下可以对设备做好测试后再进行验收。其次,在设备购买后的后期使用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做好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对于设备的操作方法等方面都要做好及时的清查工作。这样当设备需要维修时,才可以根据当前的情况做好及时的保修工作,当设备一旦达到使用年限,及时申请报废流程[3-4]。

此外,实验室由于经常需要进行实验,且实验的失败率要远远大于实验的成功率,因此实验室需要购买和囤积大量价值较低且消耗较快的物品,这对于教师实验的成本来说也是相对较低的,在每次进行实验后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设备进行清点和统计记录工作,对于实验中已经损失或者报废的器材或材料要做好记录,并且对于相关材料和设备做好登记和相关销毁工作。但是如果遇到相对价值较高的仪器设备出现损坏现象时,应该及时向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进行报备,且对于高价值的实验设备来说,为了能够进一步缩减实验开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于各类高精实验设备的学习和研究,弄懂每个实验设备的机理和性能,这样可以加强平时对于实验设备的维护,另外设备管理人员要多好对于设备全过程的综合管理。

3.2 实验室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目前在高职院校电子电工实验室中,应该加强对于实验室安全的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具体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去改进。

第一,转变管理的观念。应该建立健全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体系和运行的体系,建立健全绩效的考核制度,同时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也不应该只是为高校师生的科研工作服务的,应该从学校的全局观念出发进行考虑 ,同时要设立好安全的设备维护系统,将管理进行更为精细化的分类,将责任落实并精确到每个管理岗位,这样一旦出现问题,便于更为精准地锁定责任主体。

第二,要积极的宣传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意识,加大宣传实验室发生火灾、爆炸及各类其他危险事故后带来的风险,从而将安全实验的主题贯穿到实验室的师生及相关工作人员心中。同时可以针对发生危险事故时的逃生及善后工作加强演练。积极开展各类实验室的安全培训及宣讲工作,约束好自己的行为,时刻保持安全实验的态度。

间接效益:(1)进行智能节电系统改造后,可节省管理人员约2人左右,今后15年时间,工资、社保等以10万/人年估算,共节省人力成本300万元。第二,空调系统在智能运行的同时,对运行状态有详细的数据记录,节省了运维人员的精力;系统依据环境需求而工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强度,间接的减少了故障率,延长空调使用寿命。与此同时每年可减少生产电力所发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空调制冷设备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排放,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第三,应该积极提高实验室的门槛,同时建立起进入实验室需要做到的相关标准,例如在进入实验室前不能带入易燃易爆的物品,不能带入零食,要穿戴简洁干净或是达到无菌的标准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保证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时能够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并且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要熟读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仪器的操作流程,同时还要签订安全实验的承诺书,这样能够较大范围的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实验。

第四,在实验室中还要完善好安全的督查机制,要通过电子电工实验室的动态检测系统,对于实验室的重点仪器设备等有一个实时的检测,同时应该时刻关注实验室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和危险因素,这样可以在可控范围内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五,应该建立健全实验室的安全应急能力措施,实验室的安全应急工作应该提早进行安全预案的准备,例如火灾应急演练、事故救援等意外情况的演练,同时还要教会师生使用灭火器、防毒面具等,以备不时之需。

第六,实验室在信息化安全上也应该加强重视,要配备好相关计算机的设施,防止实验数据和其他机密文件被盗或者泄露。

4 高职院校电子电工实验室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1 高职院校电子电工实验室的教学现状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电子电工实验室主要被分为四种常见的类型,包括电工技术室、电子技术室数字电路室、电工电子实践室。同时为了可以面向全校开设更为专业的电子电路课程以及课程配套进行的实验课程,需要为学生的教学实验及课外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同时要对目前阶段的实验室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的情况发生。

4.2 高职院校电子电工实验室引入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电子电工实验中引入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室的整体资源整合和优势,同时加强实验室的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时间课程体系的建设,但是在其中,仍然会面临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第一,在管理体制方面,目前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仍然较为落后,并且实验室的中心整合了原来的较为分散的几个实验室后合并为新的实验室,但是在管理体制上仍然沿用传统名的管理体制,使得目前的实验室管理无法和这是时代接轨,在教学任务和实验室的安排上都非常不合理,且实验室的人员和经费上也出现了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

第二,在实验室的功能上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实验室的中心设立至今仍然没有体现出较好的整合效果,且在实验室的整体发展中,由于管理的缺失,使得仍然无法满足现如今日益发展的课程的日常所需,在实验设备上仍然较为陈旧,无法为现在全新的实验提供充足的场地和最新的设备[5]。

第三,当前实验室在人员的安排上仍然非常不合理,使得实验室在教学中的地位仍然较低,很多实验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在福利待遇方面仍然较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恶性循环,由于待遇差,很多优秀的人才都不愿意留在实验室,造成当前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年龄普遍较大,且学历较低,综合素质较差,已经远远跟不上日益发展的实验室的近乎速度,不利于实验的整体创新和发展。

5 精细化管理在电工实验教学中心的具体应用

5.1 建立全新的精细化管理体制

以精细化管理理论为指导,建立“集中管理、开放共享”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进步对实验规模过小、功能相近的实验室优化整合,实现设备和人员统筹协调统一管理,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校、院、系对实验中心的管理关系。在整合的基础上扩大了实验规模,减少实验仪器的重复配置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优化实验室资源的配置,从而提高实验中心的竞争力。

5.2 加强实验人员队伍的精细化管理

①在招聘选拔过程中,要选聘责任心强、爱岗敬业、有技术专长与学科背景有能力再学习的人员进入实验中心。②健全并落实实验人员考核制度年终综合评定结果与业绩津贴挂钩,参与教学的实验人员的待遇等同于理论教师。③完善实验人员培调和晋升制度,加强实验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实验中心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鼓励实验人员进修高级学位和再学习,提升实验人员的学历水平。

5.3 落实实验中心各项精细化管理细节

针对实验中心不同类型专业实验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各项规章制度。首先建立各专业实验室管理。实验准备室管理,仪器维修和耗材管理等实验中心规章制度。其次针对学生要明确规定学生进入实验室后的各项行为准则和整个实验流程,在规范管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4 实现网络化管理

依托现代校园信息网络,建设并实行一体化的实验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将实验中心人员管理、实验设备与耗材管理、学生考勤登记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纳入其中,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实行实验中心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为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6 结语

实验教学是高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室是高职学校教育的基地。要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需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为此,各高职学校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积极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把精细的管理思想运用到实验室的工作中,这是一种尝试和探索。只有做好各项工作的各项工作,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安全、高效地开展。

猜你喜欢

电子电工精细化实验室
电子电工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发展路径研究
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