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水疱病的综合防控技术

2022-11-24郭晓宇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水疱猪群病猪

郭晓宇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镇子梁乡便民服务中心,山西朔州 037600)

猪水疱病(Swine vesiculardisease,SVD)是一种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的主要以口部、鼻部、蹄部、腹部和乳头周围皮肤发生水疱为临床特征的猪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最早在意大利于1966 年发现,而后于1971 年在中国香港也有发现,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波兰、日本、匈牙利、罗马尼亚、瑞士、马耳他和保加利亚等国家也相继发现该病的流行。本病发生后会导致病猪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不能正常站立和行走,影响到病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养猪场提供防控本病的技术参考,以便能减少发病和避免遭受损失。

1 猪水疱病的病原简介

猪水疱病主要致病源是猪水疱病病毒(Swine Vesiculardisease Virus,SVDV)属于肠道病毒属,微RNA 病毒科,是一种电镜下呈球形,无囊膜,直径为22~30nm,感染细胞时呈晶格状排列的RNA 病毒粒子。

猪水疱病病毒相对稳定,在pH 值为5、低温或50℃放置30min 等条件下均可保持其感染性,尤其是低温条件可长期存活。并且该病毒在被污染的猪舍中可生存8 周以上,因此为该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了难度。此外,该病毒对消毒药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对乙醚也有很强的抵抗力,一般常规浓度的常用消毒药品基本不会使其在短时间内失去感染力,尤其是低温条件下消毒药品的效果更差,但经过80℃处理1min 或60℃处理30min 即可将猪水疱病病毒灭活,经1%过氧乙酸处理60 min 可将该病毒灭活,氨水也对猪水疱病病毒有很好的灭活效果。

2 猪水疱病的流行病学

2.1 猪水疱病的传染源

猪水疱病的主要传染源有患病猪、携带猪和处于潜伏期的猪。

2.2 猪水疱病的易感动物

本病的易感动物主要是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猪均易感染。实验室感染时,牛可以短暂携带猪水疱病病毒,但牛和羊均不发病。

2.3 猪水疱病的传播途径

猪水疱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首先,健康猪可通过食入受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泔水、屠宰废水和下脚料等经由消化道感染。其次,猪水疱病病毒可通过病猪的乳汁、粪便、尿液和水疱液排出体外,健康猪通过和患病猪直接接触即可感染该病。再次,健康猪可通过接触病猪接触过的运动场、猪舍垫草、饲养员等媒介间接感染该病。最后,该病还可通过鼻端皮肤、蹄部等部位的伤口进行传播。

2.4 猪水疱病的流行特点

该病可在一年四季流行,春冬两季更易发生。并且一旦猪群出现一头病猪,在5d 左右快速传播至全群,可造成75%左右的猪发病,8d 之后才稍有缓和,可在15d 左右趋于平稳[1]。一般病猪在无其他并发症时死亡率不高,耐过猪还可获得该病的免疫力。

3 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

猪水疱病潜伏期一般在2~5d,部分病例可持续到8d 甚至更久。该病可导致初生仔猪死亡,但一般若无继发感染发生,则死亡率降低。病猪发病后肌肉可持续3d 带毒,血液可持续11d 带毒,内脏、淋巴结、骨髓可持续15d 带毒,水疱皮可持续20d 带毒。可根据猪水疱病的病程特点和表现将其分为3 种类型:

3.1 典型型

具有典型症状的病猪最突出的临床特征是发生水疱,仔猪的水疱常出现在鼻盘,成年病猪的水疱主要出现在主趾和附趾的蹄冠部,并且在其鼻部、唇部、舌部甚至母猪的乳头部也可出现水疱。病猪精神沉郁,快速消瘦,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可达42℃。疾病发展大致为病情初期病变部的皮肤上皮发生肿胀,颜色苍白,随后可在48h 内快速出现水疱,水疱内充满液体,接下来水疱可在数天后快速破裂,真皮暴露,形成溃疡,颜色鲜红[2]。若病猪病情严重可见其蹄冠部皮肤和蹄壳分离、开裂,蹄壳脱落。部分病猪局部可继发细菌感染进而发生化脓性溃疡,蹄部疼痛,严重时跛行,有甚者可发展呈犬坐乃至爬行姿势。还有小部分病猪在出现水疱后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等神经症状,如表现为眼球转动、横冲直撞、转圈运动、强直性痉挛以及用鼻摩擦或咬啮用具等症状。病猪的体温会随着水疱破裂而逐渐恢复正常。一般若病猪未并发其他疾病,可不引起病猪死亡,并能较快康复,通常溃疡创面可在2 周后痊愈,但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蹄壳。

3.2 温和型

温和型的病猪感染后只有少数病猪表现出症状,一般病猪仅发生水疱,并且传播速度较慢,感染症状轻,通常不容易被察觉,多数病猪可耐过后携带免疫力。

3.3 隐性型

隐性型病猪一般是因直接或间接接触典型病猪所排出的病毒而造成,通常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不过可在感染的病猪体内检测到较高滴度的抗体。

4 猪水疱病的解剖学变化

猪水疱病最直观的病理变化为在蹄部、鼻盘、唇部、舌面和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是猪水疱病最具有特征的病理变化。其次,可在水疱破裂水疱皮脱落后,发现呈鲜红色的,伴有出血的溃疡。另外,部分病猪解剖后可在其心内膜上发现出血斑,多呈条状,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的病理变化。

5 猪水疱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

猪水疱病的组织学变化可分为非化脓性脑膜炎和脑脊髓炎两种。通常与背部相比,大脑中部的病变更加严重。镜检下可在脑膜发现较多的淋巴细胞,血管呈袖套样变,大部分是网状组织细胞,还有少部分淋巴细胞及嗜伊红细胞。可发现软化病灶出现在脑灰质和白质中,另外,镜检神经束细胞以及血管套细胞时,可在其内部见到核内包涵体,常呈酸碱两性染色。

6 猪水疱病的诊断

猪水疱病可依据其临床表现的特征性症状以及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但由于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难以和口蹄疫、猪水疱疹以及水疱性口炎区别出来,临床上如需确诊还需要通过立即采集病料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来鉴别诊断是否为猪水疱病。

6.1 柯萨奇B5 中和法

由于猪水疱病病毒和人的肠道柯萨奇B5 病毒有亲缘关系,因此可通过人肠道病毒A-H 血清与猪水疱病病毒进行中和试验,一般可使用乳鼠中和试验、细胞培养物中和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进行检测,若出现可与柯萨奇B5 有关的C 和E 两组血清中和的病毒,则可判定为猪水疱病病毒。

6.2 细胞毒性试验

首先,采集病料,通常可收集处于发病初期病猪的舌部、唇部、鼻盘和蹄部的水疱皮和水疱液,也可病死猪的脑干、扁桃体以及心肌采集作为病料。其次,进行细胞接种,猪水疱病毒可在仔猪肾细胞、PK-15 细胞、仓鼠肾原代细胞、IB-RS-2 系以及人羊膜传代细胞FL 细胞株上生长,可根据实验室条件自行选择适宜的细胞进行接种。最后,观察病变,通常接种病毒24h 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变圆,皱缩,细胞质内有颗粒形成,48h 后可见细胞全部脱落,死亡。另外,若接种至IB-RS-2 细胞系上,观察可见有4~5mm 的空斑出现在单层细胞培养物上。

6.3 动物毒性试验

可将分离的病料接种至2 日龄的乳小鼠或乳仓鼠,随后观察,可见乳鼠出现麻痹、痉挛的症状,并可在接种病料的3~10d 之内死亡,则可判定为阳性。

6.4 荧光抗体诊断

目前常采取病猪淋巴结、水疱皮或肌肉进行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该方法能够检测出猪淋巴结涂片或冰冻切片中的感染细胞,还能够检测出在水疱皮和肌肉中的病毒。

6.5 其他

一般常使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对猪水疱病和口蹄疫进行鉴别诊断,另外,ELISA、流免疫电泳试验和放射免疫试验也可进行猪水疱病的实验室诊断[3]。

7 猪水疱病的防控技术

7.1 免疫预防

目前可对猪进行免疫接种的疫苗有使用水疱皮和仓鼠传代毒制成的灭活疫苗,猪只接种后保护率可达75%以上,有时可达100%,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其次还可使用细胞培养弱毒疫苗或乳鼠化弱毒疫苗,免疫期6 个月,弱毒疫苗对猪的保护率一般可达80%以上,可起到很好的防控效果。

7.2 严格检疫

第一,严控引种检疫,在引种前应该进行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检疫,严禁引入发生过猪水疱病的养猪场和地区的种猪,防止病原体传播至无病地区。对引入种猪进行隔离饲养,待检疫合格后再合群饲养。第二,加强交易检疫,对进行交易的动物以及动物产品实施严格检疫,必要时可进行全程检疫检测。第三,加强日常检疫,养猪场应制定完善的检疫制度,并且严格执行,按期对猪群进行检疫,一旦发现本病,应立即将疫情上报给相关部门,并且快速、严格的对患病区域实施隔离封锁,严重时,可对患病猪和可能感染的猪群进行扑杀,并对病猪污染或可能污染的物品、用具进行销毁或无害化处理。

7.3 加强饲养管理

第一,养猪场应控制好猪群的饲养密度,避免饲养密度过高导致该病的发生。第二,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良好的通风,防止因环境因素造成该病的发生。第三,减少调运频率,猪群调运频繁时极易发生应激反应,易导致该病流行。第四,严格消毒,养猪场的运动场、猪舍等猪群活动场所,应使用1%~5%的过氧乙酸或5%氨水溶液进行严格消毒。另外,猪群的运输工具、运输车辆和屠宰下脚料等也要进行严格消毒。第五,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提高防范意识,及时清理猪场粪便和污染物。

8 小结

猪水疱病的综合防控应以防重于治作为指导思想,因其属于一类重大传染性疾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并且猪水疱病病毒与人的柯萨奇B5 病毒关系密切,实验室人员和猪场饲养人员也可感染猪水疱病病毒,感染该病后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因此,养殖人员和实验室人员应采取合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和处理病毒以及病猪的技术,在防控该病的同时,做好自身的防护。

猜你喜欢

水疱猪群病猪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试论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
中西药结合治疗猪高热病的临床观察
不同治疗时机对扁平苔癣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