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云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现状的思考

2022-11-23吴凤金

云南科技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云南旅游农业

吴凤金

(云南省乡村产业发展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4)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新的使命、新的目标、新的要求。“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时代需求与“归田园居”的文化基因相互激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应运而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首创农民、依托农业、根植农村,是“土生土长”的朝阳产业。

1 云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云南全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9 524个,其中农家乐7 812个,占82%,休闲农庄(农园)981个,占10.3%,其他731个,占7.7%。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人员达12.13万人,其中,农村从业人数达10万人,带动农户31万户,接待人次达6 975万人次。近年来,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安宁市雁塔村、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等8个村入选农业农村部“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示范县。景洪市、罗平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已经达到15条。云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凸显以下特点: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大理州编制了《大理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和重点。同时,充分挖掘和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梳理了“乡村旅游资源大数据”,认真策划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初步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

二是注重示范引领。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中,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培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典型,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2021年,景洪市和罗平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大理市双廊镇双廊村等8个村被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同时,大理州积极培育新的州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3个、示范企业5户。截止目前,大理州已累计培育认定州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21个、示范企业21户。

三是注重宣传推广。2021年云南积极参加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以“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为主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推介活动,云南共有8条精品线路入选,在全国宣传推介。在做好全国精品线路推介的同时,云南积极鼓励支持各州市开展丰富多彩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介活动,涌现出罗平油菜花、腾冲花海、漾濞核桃节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休闲农业精品景点。

四是注重财政扶持。省农业农村厅积极应对疫情挑战,多措并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争取省级财政投入21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

五是注重突出特色。云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始终重视突出乡土性、体验性、群众性和差异性,注重乡村生态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让山村青山常在、绿水常流,加强对农村人文景观和风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相继制定人文保护乡规民约,使广大游客能够切身感受回归自然,体验乡村风情的美好。文山州推出了丘北县普者黑AAAAA级风景名胜区万亩荷园、千亩玫瑰园、太阳魂文化休闲园;广南县推出山水田园·稻香八宝、砚山县枘辰坡索庄园的果蔬种植、正果农业的千亩桃园、梨园等水果采摘园等精品景点。大理市着重围绕洱海流域形成了花语牧场、夏夜星空花海、云海芳草薰衣草庄园、隐仙溪农庄、伊美农庄、陶然田舍、水花庄园等一批典型的“花海”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

表1 云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情况 单位:个

表2 云南省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六是注重助力脱贫。云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带动脱贫人口32.54万人。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一个不知名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小康村。

2 存在困难及问题

总体来说,云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依托自身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深入挖掘丰富的乡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农民生活及农业生态等资源,着力打造适应自驾游、养生游、休闲游等旅游新业态发展模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呈现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品质和扶贫效益同步提升的良好局面。但是,云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与发达省区相比,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个性化主题不多;产业链附加值不高;品牌意识不足;管理机制待完善。突出表现在:一是发展不平衡。目前,云南列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仅占全省县(市区)的1.6 %;全国254个美丽休闲乡村,云南共有8个,3.15占%。二是经营主体规模小,接待能力弱。截止到2020年,云南共有经营主体9 524个,接待游客仅为6 975万人次,而与周边四川省相比,四川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已经发展到3.1万家,接待游客3.2亿人次,带动1 034万农民就业,农民人均增收贡献达82.1元。三是带动能力弱,示范性不强。据统计,2020年云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带动农户31万户,全省仅景洪市、罗平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而四川省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能力强的休闲农庄近2 000个,培育的省级示范休闲农庄就有100家。广西2020年有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4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41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63个,上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就有756个,两个省区无论是示范县数量,还是规模体量都超过云南。四是接待人次少。据文旅部发布的《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监测报告(2019年上半年)》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达15.1亿次,四川省接待游客3.2亿人次,而云南2020年接待人次仅为6 975人次。

表3 云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收入情况 单位:个 万元

3 对策及建议

建设美丽休闲乡村是展示民俗文化、保护传统民居、建设美丽田园、发掘乡村价值、丰富乡村经济业态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休闲农业资源,应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的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思路,促进农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加快发展。要继续通过“一部手机游云南”等项目实施,加快打造智慧、健康、便利的省级全域旅游生态,助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智慧化转型升级。各级各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树立典型,积极鼓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为本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要创新发展模式,注重品牌打造。云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走规模化、集群化、特色化、规范化发展的路子。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全面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宣传好典型,积极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要加强经营主体的规范化管理,一是从顶层上加强标准制定,使其规范发展;二是要加强对经营主体人员的培训,提高经营者业务水平;三是要加强监督检查,从卫生、安全、服务等环节上督促企业守法经营。要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企业运作和社会参与的休闲农业经营与乡村旅游模式。如“农户+农户”、“公司+农户”等发展模式。要着力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采取产品开发差异化战略,挖掘休闲农业的文化底蕴,开发出适合都市人休闲消费的特色休闲农产品。如推出民族风情之旅、农俗节庆之旅、乡村休闲之旅、农事体验之旅等。要提升农家乐、采摘垂钓等传统业态,发展休闲农庄、精品民宿等高端产业等。

三是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促进休闲农业主体升级。要在休闲农业开发投资、市场开发、经营服务等方面着力推进云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方向转变,产品单一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无品牌、低效益向品牌化、高效益方向转变。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制定好发展规划,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向优势区域聚集。要搞好政策创设,破解发展痛点:研究制定休闲农业用地细则,试行休闲农业点状供地政策,破解用地瓶颈;鼓励成立休闲农业发展投资基金,探索发行休闲农业发展专项债券和保险产品,解决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出台休闲农业人才引进和培训奖补政策,吸引经营管理人才投身云南休闲农业,提高经营主体经营能力和水平,使云南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云南旅游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