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派京剧《穆桂英挂帅》的艺术特色和家国情怀探析

2022-11-23宁小兵李青芸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梅派穆桂英挂帅

宁小兵,李青芸

延安大学 鲁迅艺术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精髓。京剧通过它的表演、唱腔、音乐等向世人展示出自己的独特魅力。在京剧的发展进入全盛阶段之时,以梅兰芳为首的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名旦的出现,让京剧艺术的发展进入一个高潮期[1]。梅兰芳先生对待京剧艺术始终保持着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的精神,通过结合传统戏曲演唱和个人的改革创新,依照个人独特的嗓音条件造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梅派京剧”。“梅派京剧”传承至今,仍受到很多人的尊崇。《穆桂英挂帅》作为梅兰芳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不仅有梅派唱腔的艺术特色,更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在新中国刚成立背景下映射了为国为民的爱国精神,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时代价值。

一、梅派京剧及《穆桂英挂帅》介绍

(一)梅派京剧内涵及发展

梅兰芳先生是近代中国最为知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之一,梅兰芳先生对中国戏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四大花旦”之首。梅兰芳自幼系统学习京剧演唱至11岁便登台表演,其对于“旦”这一角色的把握最为精妙。梅派京剧是梅兰芳先生创立的京剧流派,梅派京剧因梅兰芳而成名。梅派京剧综合了花旦、刀马旦、青衣的表演方式,将不同的表演方式共同融合在“旦行”表演中,这一举动在京剧发展历程中具有相当高的创造性[2]。梅派京剧在唱腔、念腔、舞美、音乐、服装等表演形式上都进行了创新发展,提高了京剧艺术水平,是以温婉柔情、大气端庄的表演和唱腔而闻名于世的艺术风格体系[3]。因为梅兰芳先生表演和唱腔的独一无二,所以后人往往称之为“梅派”艺术。梅派京剧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又进行改革创新,直至今日,梅派京剧仍旧被现代表演者进行研究和学习。

(二)梅派京剧的创新艺术特点

首先,梅派京剧进行了调式改良。京剧在过去只有一个“正宫调”的调门。但是这种调门往往难度过大,还会存在诸如声音过尖、声音过窄等问题。梅兰芳先生从发声技巧入手,着重改善呼吸与共鸣的运用,把原来的调门做了降低的处理,并且对声音处理上进行改善,这样就使得声音更具有灵活性,使声音“能高能低、能文能武”[4]。改良后的音色更加具有厚实度,同时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狭窄。其次,梅派京剧大量运用饰音。例如《梅兰芳》《穆桂英挂帅》等声乐作品中的大量使用了梅派唱腔中独具特色的阻音、顿音、尾腔等等。最后,梅派京剧的整体听觉观感较为柔和。梅兰芳先生的演唱极具个人特色,声音音色十分圆润、通透,这样的演唱风格让人感觉到平缓舒适,乐句之间充满了连贯性。此外,梅兰芳先生对于节奏的要求也近乎苛刻。在散板这样没有具体速度要求的演唱中,戏曲演员可以依据自身特点来进行塑造,这样的一个原则便是梅兰芳先生所说的“有规则的自由”。

(三)梅派京剧《穆桂英挂帅》基本内容

梅派京剧的代表作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西施》《洛神》《游园惊梦》等,《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于新中国成立10周年创编的献礼京剧,其根据同名豫剧改编,不仅体现梅兰芳崇高的艺术观、家国情怀和思想境界,在此时代背景下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5]。《穆桂英挂帅》讲述了北宋时期西夏进犯中原背景下,穆桂英作为一介女将但心系国家安危,在佘太君的感召下放下对宋王的成见,发兵西夏、保家卫国的故事。《穆桂英挂帅》的主题思想是“保家卫国”的家国主义情怀,其作为国庆10周年的献礼剧,更是通过剧情的二次创编映射人民群众通过抵抗获得抗战胜利、建立新中国的时代精神[6]。1959年到1961年,《穆桂英挂帅》由梅兰芳先生带领梅剧团在各方演出,影响巨大。2014,梅派京剧《穆桂英挂帅》走进夏威夷大学肯尼迪剧院,登上国际舞台;2019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在广州剧院演出《穆桂英挂帅》;2021年,梅派京剧《穆桂英挂帅》登陆CCTV《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节目进行传播。

二、《穆桂英挂帅》的艺术特色探析

(一)戏剧结构上:二次创编剧本增强戏曲张力

“梅派京剧”在传承传统京剧艺术的演唱风格之上,吸收借鉴了京韵大鼓、昆曲等许多的戏曲艺术特色。梅兰芳先生通过对京剧“旦行”进行创新,结合个人思考,而融合产生一种更为科学性的歌唱技巧、演绎方法。在戏剧结构上,梅兰芳先生通过二次创编剧本,增强了戏剧张力。梅派京剧《穆桂英挂帅》是由豫剧创编而来,梅兰芳先生并非将豫剧原本的结构进行直接搬运,而是将剧本结构二次合理化创编,进行了添加和删减。原豫剧《穆桂英挂帅》仅有《乡居》《进京》《比武》《接印》和《发兵》五场,情节走向连贯性稍显不足、戏剧矛盾稍弱,而梅兰芳先生在此基础上加了三场戏,分别是《报警》《述旧》《点将》。除此之外,梅兰芳先生对于原豫剧的部分情节也进行了删减,为适应“梅派唱腔”的特点,除保留原豫剧《穆桂英挂帅》中“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的主题性唱词外,其他的唱词均有所改动编写,通过合理化增删、创编戏剧结构,增强戏剧的张力。

(二)唱腔应用上:西皮唱腔彰显梅派京剧特点

梅派京剧《穆桂英挂帅》全剧全部用西皮腔演唱,西皮腔更能够表达激昂的情绪和高亢的基调。西皮腔与原豫剧的梆子腔同源,因此,梅兰芳先生使用西皮唱腔,在不改变原有戏剧风味的基础上,使其更贴合角色的塑造、契合剧情的发展。在西皮唱腔的基础上,全剧散板摇板西皮唱腔有17段、原板西皮唱腔有14段、慢板西皮唱腔有1段,还有部分快板、二六板穿插其中[7]。不同的板式唱腔,表达出不同的情绪,增强了西皮唱腔的表现力。梅派唱腔中的节奏技巧和音色要求:明亮、圆润、宽甜。口型:上颚抬起、舌尖放平。演唱时要大方自然,不拖泥带水。梅派唱腔中特有的阻音、顿音、尾音等,要求演唱者在高音部分结合梅派唱腔中的通透,在中音部分结合梅派唱腔中的圆润,在低音部分结合梅派唱腔中的宽甜,使戏曲听起来声音分层有序,更具欣赏性,体现了梅派京剧的唱腔特点。

(三)表演形式上:视觉听觉融合下的梅派美学

中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中,讲究“诗言志、画传情”,即唱词要有诗歌的美感,形体表演上要有画的美感[8]。梅派京剧《穆桂英挂帅》在表演形式上便具有视觉听觉融合下的梅派美。一方面,梅派京剧在服装、化妆、身段上讲究“如画”的美感。早在梅兰芳创演《汾河湾》时,著名画家齐白石给梅兰芳的建议信件便有上百封,这促进了梅兰芳在旦角表演中的艺术性创新。梅兰芳自身多次表示,舞台上的一招一式都要有美感,而齐白石的建议和梅兰芳跟从齐白石卖画的经历,更是让梅兰芳将画的视觉美体现在舞台表演中。另一方面,听觉美体现在梅兰芳在《穆桂英挂帅》中合理的唱腔布局上,《穆桂英挂帅》全曲是由不同板式的西皮唱腔组合而成,而不同板式唱腔的布局遵循了剧情的走向。除此之外,《穆桂英挂帅》全剧在声乐力度变化上面也丰富多彩,别具特色,在“紧打慢唱”的风格中,加入了大跳、阻音、顿音、尾腔等以丰富音色。

三、《穆桂英挂帅》的家国情怀

(一)戏剧场景推进下所塑造的爱国角色

梅兰芳先生通过戏剧结构上的二次创编,增强了戏曲张力,其根据剧情和人物的规定情景进行慢、强、弱以及摧、撤、收的不同演唱,通过循序渐进的戏剧场景推进下塑造了穆桂英、佘太君等保家卫国的爱国角色。《穆桂英挂帅》全剧后面《比武》《接印》的高潮迭起,《叙旧》的低节奏,以及为将戏剧场景合理化,梅兰芳基于“减头绪”的编剧原则删除杨思乡这一人物等创编手法下,不同的节奏推进有收有放,不同的场景推进都将戏剧中忠臣的人物形象立住,杨家将三代人的英雄形象得以彰显,在国庆10周年的背景下也映射了为建立新中国英勇抗战、具有家国情怀的英雄共产党人。

(二)梅派唱腔应用下所体现的爱国情绪

不同的唱腔能够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梅兰芳先生独特的梅派唱腔,将《穆桂英挂帅》中的爱国情绪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发音的不同方式均能体现不同的情绪,发音是梅派唱腔的精髓所在,尤其是在西皮唱腔中,对字头发音的控制,更是重中之重[9]。《穆桂英挂帅》中对字头的演唱要求具有流畅性,字尾在进行发力时不能太硬,力度有始终。例如在第一人称唱词“叫侍儿快与我把戎装端整,抱帅印到校场指挥三军”中,虽然此段唱词是西皮慢板,但在“叫”和“抱”的发音上却要求发音要重,方能体现坚定不移上战场的爱国情绪。另一方面,梅派京剧在唱腔中多用饰音,装饰音在梅派唱腔里面与主音有很大的间距,音量大小和节奏的配合也是梅派唱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节奏上也是依次划分,通过饰音的表现,不仅能够充分地体现出了梅派唱腔的特点,还能将情绪进行调动,例如在“难道说我无有为国为民一片忠心”中使用尾腔,将激昂的爱国情绪进行二次调动。

(三)视听美学基调下所凸显的家国情感共鸣

戏剧作为唱念做打兼具的表演形式,观众在视觉和听觉的渲染下,得以实现情感共鸣。梅派京剧《穆桂英挂帅》通过表演形式上的视听融合,加上建国10周年的时代背景,让观众在梅派美学下实现家国共情。例如在《挂印》这场戏中,梅兰芳先生大量运用了舞蹈身段表演,并以哑剧的形式,省略了唱词,通过哑剧和舞蹈表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在京剧中加入哑剧的形式,不仅是京剧的一个创新,还考验表演者的表演功底。省略了唱词下的戏剧表演,通过舒展的视觉动作来配合节奏鼓点,在视觉上融合单纯伴奏,展现了穆桂英一代女将的飒爽形象,实现与观众之间关于家国情怀的情感共鸣。

四、结语

梅兰芳先生在民族声乐中对京剧艺术的表演、唱腔等方面都进行了借鉴,使得梅派京剧不仅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近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启蒙打下了基础。通过探析梅派京剧《穆桂英挂帅》的艺术特色和家国情怀,提高对戏曲声乐演唱及情绪表达的鉴赏力,《穆桂英挂帅》的二次创编艺术也为现代戏曲及声乐作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梅派穆桂英挂帅
《我不挂帅谁挂帅》教学设计
我与京剧大师梅葆玖交往往事
浅谈京剧梅派艺术中和之美
梅葆玖先生病逝
挂帅不合适
韩伍京剧人物画选
婺剧《穆桂英》海报
杨六郎如何“智聘”穆桂英
联以载道 心态挂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