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池县特色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2-11-23慕灵娟

广东蚕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食用菌生产发展

慕灵娟

华池县特色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慕灵娟

(中共华池县委党校(行政学校)甘肃庆阳745600)

食用菌生产具有低成本低投入、种植周期短、产量高、风险低等特点。近年来,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新型产业。文章介绍了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分析了影响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推动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特色产业;食用菌;发展现状;改进策略

在我国的农业产业中,食用菌凭借其高产与较高的经济价值,已成为仅次于粮食、蔬菜、水果和油料的第五大产业。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食用菌净产值高达2.85万元/亩,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各个地区都争先发展的高收益种植产业。同时,食用菌产业对于环境等各方面的要求并不严苛,一些当地农业产业中的副产品可以为种植食用菌提供利用价值[1]。例如玉米、小麦等作物的秸秆可制作成食用菌的培养介质,养殖业中产生的动物粪便在经过处理之后也能够起到高效的辅助生产作用。

1 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1 良好的基础条件

首先,自然条件适宜。华池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地处子午岭的林缘地带,气候湿润,林草茂密;属大陆性气候,冬季常吹西北风,夏季多行东南风,冬冷常晴,夏热丰雨。华池县降雨量南多北少,年平均降水量380 mm~510 mm,平均气温7.8 ℃,无霜期140 d~180 d,年日照2 213.4 h~2 540.4 h,总体呈现出偏温和、干旱、光照充足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野生真菌自然生长的理想环境,适宜种植平菇、香菇、羊肚菌等各种类型的食用菌。目前在华池县境内发现有野生菌类30多种,正在培育的菌种品种有5个。

华池县境内有四条主要河流,灌溉充足,而子午岭、二将川一带夏季气温凉爽,温差大,与河南等食用菌主产区形成季节性反差,这些都是华池县形成高效的反季节食用菌生产模式的有利条件,能够提高当地的食用菌生产水平[2]。此外,华池县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木以及秸秆等,可以作为培育食用菌的原料。充分利用农业秸秆类的副产品不仅能够获得高附加值的食用菌产品,还能推进华池县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地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1.2 较成熟的技术条件

华池县种植食用菌历史悠久,当地有不少龙头企业、食用菌种植合作社以及种植户都已经从事了多年的食用菌种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华池县接续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示范带动基础。目前,华池县内的食用菌种植品种已经由最初的平菇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涵盖香菇、羊肚菌等多个品种,其生产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且在县科技局的衔接下,与山东、天津等多地的多个科研队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上专业的科技指导进一步保障了华池县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应用发展。

1.3 良好的群众基础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以及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促使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种植业中分流出来,进行一些非农业生产活动,为当地食用菌种植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另外,华池县的农民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大多数农民不愿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多年来依靠采摘野生羊肚菌、黑木耳等食用菌并在集市上销售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食用菌种植产业具有一定的劳动密集性,能快速有效地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生活保障,帮助农民实现既能够在家门口就业,方便照顾家庭,同时又能创造收益改善生活的目标。因此,当地农民对于食用菌种植这种在农村地区用时短、收益快的优势项目认可度比较高。作为华池县政府精心选择的无公害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农业项目和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食用菌种植产业在华池县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

1.4 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人开始关注如何能够吃得更健康。食用菌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论是种类还是含量都与普通蔬菜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同时钙、钾、铁、锌、硒及维生素等含量丰富。食用菌所含有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对治疗多种疾病具有一定的功效,长期食用能够促进人体健康,符合当代人们的食品健康消费需求,因而很多人会将食用菌作为健康食品的首选,其中包括一些以食用菌为生产原材料的加工产品,例如蘑菇酱、蘑菇饼干等。近年来,食用菌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多,据有关统计,我国食用菌消费量每年增长7%,食用菌种植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2 影响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因素

2.1 再加工服务滞后,无法实现规模化管理

目前华池县食用菌产品的再加工产业发展一般,对市场营销的把控力度不足,在食用菌产销管理上未能形成畅通的供销链。受山大沟深,交通运输不便(无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因素影响,华池县内70%以上食用菌产品的销售渠道仍然局限于本县市及临近县市,对外销售渠道不通畅。同时,由于本县区在食用菌种植生产中以反季节产品为销售亮点,常常会出现在食用菌需求旺季供大于求,而淡季则相反的现象。县区内食用菌销售一般为初级鲜食,运输成本与销售成本骤升,一些再加工设施建设滞后,无法带动再加工产业的发展。而且,许多食用菌种植户为个体户,在生产管理上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与规划,导致市场动荡性强,无法形成高效的优质产业链条,难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尚未形成规模化市场效应。

2.2 初期投入大,资金补助不足

在华池县开展食用菌类生产种植需要建造温室大棚,虽然在后期可以通过销售逐步收回建棚的投资成本,但是在建棚初期所需要的一次性硬件投资资金较多。例如生产香菇的普通温室(荫棚)亩投资达40 000元,其中还不包括每棚1万棒菌棒的投资,种植户想要建造一亩温室并且完成菌棒的布置,一次性投入需要7万~8万元。此项投资资金对于刚刚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华池县的普通农民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支出。而华池县经济困难,政府虽然在食用菌产业扶持上投入了一些资金,建立了相关的企业、合作社,也建成了一些基地,但投入资金明显不足,很多农民受资金限制难以满足家庭食用菌种植生产的需求,且食用菌企业、合作社也由于资金缺乏而无力投资销售和加工升值等环节,加之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够,有些发展较好的企业在销售和再加工环节出现不顺畅、资金回笼慢等情况,种植户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总之,在经济欠发达的华池县,资金问题成为一个主要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导致食用菌产业在上规模、占市场、树品牌等各方面进展缓慢。

2.3 产业布局不合理,未打开高档市场

华池县食用菌种植户在发展食用菌产业时,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对于食用菌产业布局的前瞻性稍差,生产上有着较大的盲目性。龙头企业加工增值不充分,收购产品能力不足,订单生产能力差、数量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这些问题导致在华池县生产的食用菌只能走低端路线,种植效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且食用菌的研究和推广的技术指导人员严重不足,种植户在种植食用菌的过程中,缺乏相对专业的技术人员跟踪指导,只凭借自身的种植经验摸索前进,因而食用菌质量无法保证,导致陷入无法长期稳定供应订单而失去订单的恶性循环。

3 推动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华池县要继续充分利用自身地理环境资源,综合发展最具特色的食用菌市场。以提升农户的收益水平为目标,培养多样化的食用菌技术人才,打造出具有华池县地方特色的食用菌品牌[3]。

3.1 完善相关服务体系,促进特色产业化发展

要实现食用菌种植产业质的飞跃,就必须获得各级政府的支持,坚持走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路线。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交通运输保障。以华池通用机场、打扮梁至庆城的打庆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打破食用菌走不出华池的桎梏,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其次,相关部门应当在县内建立起多个食用菌技术指导推广机构,服务于广大食用菌种植户,提升公益性技术服务的水平。再次,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思考,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食用菌种植户创办一些食用菌经营性服务组织,鼓励其在依靠食用菌创收的同时,积极参与到食用菌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来。在推动技术服务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完善市场运营机制,打造产销联合的高效市场,为食用菌的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积极拉长产业链,除了大力生产种植,做好加工工作,还可在山庄乡、南梁镇建设香菇特色小镇,在林镇乡建设羊肚菌、木耳特色小镇。依托南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及食用菌特色产业化发展。

3.2 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在现代化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技术人才是当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华池县,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稀少,为了满足当地的食用菌种植需求,相关农业部门应当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首先,为现有的技术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使其能够专心地为华池县食用菌特色产业服务。其次,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先的地区,考察聘请优秀的一线食用菌生产技术人员,加入到华池县的食用菌种植指导工作中来,推进当地食用菌种植产业的发展。再次,到开设有食用菌种植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招聘专业优秀的学生进入当地的食用菌技术单位,培养优秀的储备人才。最后,相关农业部门可以运用扶持生产、奖励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生产一线,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在积累自身工作经验的同时,促进当地食用菌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

3.3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在成立技术推广机构之后,要积极地发挥其技术推广的作用。首先,全面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平台、各级组织的线下推介会等各种形式进行推广宣传,为种植户讲述当季食用菌种植管理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结合华池县食用菌种植的品种情况,重点宣传推广羊肚菌、香菇等华池县重点打造的食用菌品种相关种植技术。其次,为了提升食用菌产品的附加值,技术服务团队还可举办一些食用菌的保鲜、再加工技术的研讨交流和现场学习活动。在推广种植技术时,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积极引导种植户运用科学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去生产和管理食用菌,着力打造绿色健康的食用菌产品。最后,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以创新发展的理念引领食用菌产业发展,重视新技术的学习和试验推广,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入联系,引进高新的食用菌种植技术,为华池县食用菌生产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力量。

3.4 增加专项资金扶持,全面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

在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方面,政府的正确引导、食用菌市场的需求拉动以及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三者缺一不可。而在这三者的发展中,资金的投资带动占据主要地位。在政府的引导方面,相关部门可以将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投资融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食用菌产业有稳定的资金投入。同时,扩大融资规模。2022年全国两会提出要“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对于缺乏资金的华池县来说,要积极推动食用菌特色产业项目的发展,可吸纳民间资金投入,同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外来企业投资参与当地的食用菌特色产业开发,并通过与当地的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合作,加大对食用菌种植信贷资金的投入水平以及投放力度,落实相关助企纾困政策,为种植户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3.5 扶持当地龙头企业,全力打造地方知名品牌

结合当地的特征,鼓励华池县食用菌种植龙头产业发挥带头作用,全面带动当地食用菌种植生产。同时引导相关企业以及种植户个体横向开展合作,树立起以“华池高原香菇”“华池大球盖菇”“华池羊肚菌”等区域公用品牌为主导的新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以品牌发展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相关龙头企业需要为当地的香菇、羊肚菌等优秀种植食用菌产品建立起完整的地理标志认证,提升当地食用菌生产的知名度。为了增强当地的食用菌品牌效益,应当建立起完整的标准化机制以规范食用菌的生产与加工流程,从而加强对当地食用菌资源、食用菌种植品种、栽培技术以及产品质量的全面监管,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加工生产。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利用企业和食用菌发展协会等服务性组织的市场经济带动能力,在当地建立起统一的食用菌产销标准,实现种植户效益最大化。即统一标准的生产过程,统一使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地理标志,使用统一的销售商标,统一设计包装,统一质量产品标准,统一带动销售。

3.6 提升食用菌销售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

在当下华池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提升销售水平,促进当地食用菌产业从分散化种植生产转向规模化、集约化是重中之重。只有形成一定的规模,降低种植户的种植生产成本,才能够整体提升食用菌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而要提升销售水平,需要和国内能带动食用菌发展的大型企业建立起经济合作关系。大型企业在发展食用菌生产加工渠道上有一定的优势,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食用菌项目或者其他方式来与大型企业之间促成友好合作,建立起“企业+农户”的双赢合作经营模式,使当地食用菌种植户、技术推广服务机构、销售运营以及市场发展管理机构之间形成信息传递、资源共享的友好合作关系,从而全面提升华池县食用菌生产链条的经营效果和服务水平,培养出能够带动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秀企业,引领未来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向,促进华池县的食用菌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种植户提供稳定的经济收益,是产业振兴的基本举措。在华池县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是基于当地自然环境、生态要求和人民期望的优良选择。但是在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当认真考虑资金来源、技术服务、市场培育等多方面问题,逐一突破、解决,引导华池县食用菌产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全面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1]向敏.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蔬菜,2003(6):6-8.

[2]潘春彩,石朝民,袁建生,等.许昌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4(6):71-72.

[3]郭国雄,龙明树,张绍刚.贵州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食用菌,2007,26(5):61-63.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6.45

F326.13

A

2095-1205(2022)06-138-03

猜你喜欢

食用菌生产发展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教师发展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