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色遥看近却无
——跟着古诗学作文(四)

2022-11-23张晓东

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细微处草色爬山虎

〇张晓东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的这首诗,用细腻的文字勾画出初春小草身披雨滴的朦胧景象,构思新颖,别出新意。

天街小雨润如酥,准确地捕捉到春雨光滑润泽的特点;草色遥看近却无,更是从似有若无的对比中,把早春小草的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对小雨和小草的描写,启示我们写文章时要做到,于平实中落墨,在细微处拾真。

“于平实中落墨,在细微处拾真。”就是选取你最感兴趣的观察点,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现你眼中事物的特点。

请看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方法,用形象化的语言,把爬山虎描写得活灵活现。

“刚进院里,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你们看,这段文章抓住一点,细致刻画,运用比喻、拟人和想象,把景物写得很具体,写出了童真童趣。

同学们的思绪在笔尖上驰骋。静静的教室里好像在酝酿着一坛美酒,等待着同学们慢慢地把它启封。

“老师,”一名女生率先打破了平静,“您看看我写的行吗?”随后,清脆的童声响起——

家乡的春天特别会吊人的胃口,一点儿一点儿渗出的绿和一朵儿一朵儿偷偷绽放的花苞,就足足能让你等上好久好久。

绿,仿佛就是一位调色师。他把一点儿鹅黄悠闲地演变成浅黄,又不紧不慢地氤氲成浅绿……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树上的小鸟都闭上了嘴,生怕打扰了这生命的演变。

花苞呢,自然也不肯落后。在春姑娘的眷顾中悄然变化着,不留一点儿遗憾。花苞就像一位时装模特,在静静地展示着自己。又像是一个顶着浅浅粉色的小鸟的嘴,等着春天雨露的滋润呢。慢慢地、慢慢地,它开始发声了。花苞是在叫醒“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春天呢。

掌声是对小女孩最好的评价。

“你真棒!看来,你是真正地掌握了‘于平实中落墨,在细微处拾真’这种写作方法了。拟人、夸张、想象俯拾皆是,你的文章和你一样美!”

“老师,我明白了。于平实中落墨,在细微处拾真,原来这样写。等一会儿,我完善一下,马上读给您听。”

不大一会儿,那名同学登上了讲台。

“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你猜对了,我写的就是杏花。

我家小院里,一夜间,杏花就按捺不住思春的心思,探出头来东张西望。你看——有的杏花就像一个小鸟的嘴,正可劲儿叫醒春天呢;有的杏花半开半合,就像一个小铃铛,叮叮当当的,加入了春天的交响乐团;有的杏花已经完全盛开,像小姑娘的笑脸,在阳光下微笑呢。

我拾起一片杏花,嗅了嗅,便把它放进书里,我要把春天留下。

掌声和欢呼声同时响起。我想说的是,咱们一起卖杏花,可好?

掌声刚落,又一名同学已经来到讲台上。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我写的是春天的小草。

小草睡了一冬,静静地等待着春风,等待着春风吹又生呢。春风徐徐,小草偷偷地跟着春天的脚步,不经意间,它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和春天玩儿起了捉迷藏。

它们柔柔的、嫩嫩的,不停地变换着姿势。一场夜雨,又有一些小草从大地上冒了出来,浅浅的身上滚着晶莹的水珠,水珠抱着小草娇嫩的身体摇摇欲坠,让人忍不住都想扶一下。

小草是坚强的,要不然它柔弱的身躯怎么能在一夜之间顶开头顶上的泥土呢?

我对小草有了一种莫名的敬佩,趁着明媚的春光,和小草照一张合影吧。

我在竖起大拇指的同时,连忙说:“于平实中落墨,在细微处拾真。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用你们的眼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点,着墨润色。再用上拟人、夸张和想象,肯定会给你的文章增色许多。坚持下去,你们就会像小草一样,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猜你喜欢

细微处草色爬山虎
惊蛰
春天,真的来了
清明为父上坟
田园诗,走向细微处
爬山虎
爬山虎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早春
生本课堂,于细微处见精彩
于细微处雕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