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藕混养高产高效新技术

2022-11-23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4期
关键词:投饵生石灰鱼种

宋 锦

(山东省宁阳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泰安 271400)

格式池就是将硬化藕池用房瓦、硬板等隔成一个个2-4m2的小格,格内植藕,平均每亩水面产藕0.5万kg,产鱼400-450kg,每亩纯效益1万元以上。该项目适合农村千家万户大力发展,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能改善市场供应,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前景。下面将宁阳县农业农村局在鹤山乡35个村进行试验推广的技术经验介绍如下。

1.技术原理

将藕池分隔成若干小方格,大大增加了池内硬壁面积,而藕鞭结藕是其碰上硬壁时膨涨开始积累营养的结果,硬壁面积大大增加,藕产量自然提高。

2.藕池的选择与建设

2.1 藕池的选择

单块藕田面积以5亩为宜,最大面积不宜超过10亩,最小面积不低于2亩;藕田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且排水方便。

2.2 藕池建设

藕池类型不同建设方式略有不同。

2.2.1 单砖走墙隔离型

就像建单砖墙房子一样垒砌单砖墙,单砖墙将整个池子分割成为“田”字格,每个“田”字格面积为2-4 m2,墙高60cm,埋入土内40 cm,高出池内上表层土20 cm。

2.2.2 石灰混凝土结构房瓦隔离型

石灰和黄土三七开或者四六开,然后放入一成左右的砂石,再倒入一点桐油和糯米浆,进行充分搅拌之后,用木槌不断敲打直至凝固坚硬,表面光滑,池底就形成了。在池底上面铺上20cm厚的土层,池内灌入适量水,将房瓦插入土层,形成一个个2-4m2的小格。

2.2.3 塑料薄膜铺底房瓦隔离型,以及塑料薄板、水泥板隔离型

一般藕池面积1-3亩,以1-1.5亩为最好,池深0.8-1.2 m为宜。池子建好后,回填35-40 cm厚的肥沃土壤作为藕的着生层,并施入基肥,然后用房瓦、水泥板、塑料板、石膏石棉瓦或其它硬板,隔成2-4 m2的小格,隔板在土内埋入40cm,高出池内土层20cm,隔板高度60-70cm,藕池交叉设置进排水口,安装上拦,并在池内设置“―”或“+”型鱼沟,鱼沟宽1.0m,深0.5-1.0m,面积约占池面积的15%。实践证明,方格大,产量低;方格小,一次性投入较大,但产量很高。

以上3种建设方法中,对池塘采取硬化处理,是区别于传统植藕方法的技术关键。总的建设共性要求是“三硬一肥”,既硬底、硬壁、硬界格,底质肥沃,确保藕茎在硬化结构的肥沃底质中生长。具体可选择沿河、湖或水库库区等靠近水源、通风透光的地方建设池塘。池塘面积以5亩为宜,最大面积不宜超过10亩,最小面积不低于2亩;池塘深度90-100cm,挖好后将池底及四周池壁夯实(对沙土土质在夯实前要铺埋好塑料薄膜,铺埋深度为20-25cm,以防池塘使用后裂缝漏水、漏肥),然后池底用4cm厚的水泥砂浆抹平,池壁用5cm厚的水泥板或砖、石、水泥铺砌护坡,坡比为1:2.5。

2.3 施足基肥

莲藕喜欢大肥,丰厚的回填土、粪肥是获得池藕高产的关键,施肥应以施基肥为主,施追肥为辅;施有机肥为主,施化肥为辅。亩用充分发酵的有机肥2000 kg左右,硫铵10-15 kg,尿素5-10 kg,硝酸钾3-7 kg,过磷酸钙5-10 kg。化肥应兑水泼洒,尽量避免直接撒入鱼沟,以免伤害鱼类。施基肥后,每亩用50 kg生石灰化浆全池均匀泼洒,以改良土壤,增加钙肥量,调节池泥的酸碱度,同时起到杀灭病害的作用。

2.4 冬春季节池塘准备

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池底塘泥能够为莲藕生长提供营养,但也是有害病菌滋生藏匿之所,同时耗氧量高,是威胁鱼藕安全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采取措施既能保持塘泥有机质含量的丰富,又可减少或杜绝病害的发生。目前,既生态环保又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晒塘、耕塘、生石灰消毒三种措施的综合使用。利用冬春季节晴天多阴天少的特性,在冬春季节或种植莲藕前的20~30天,将池水排干,晾晒塘底7~10天,然后每亩洒生石灰25~30千克,每7~10天将塘底翻耕1次,连耕2次,使生石灰与塘泥充分混合。阳光的紫外线和生石灰的强碱性能够消毒杀菌,塘泥翻耕能够使塘泥更加充分地接收阳光照射,使有机质尽量充分地转化为营养盐类。三种措施综合使用既可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又能降低有机物分解耗氧量。

一般高产高效的鱼藕混养池塘,莲藕生长发育各时期所需营养均处于比较丰富的状态。在藕芽生长期,主藕或子藕的藕节可为藕芽生长提供营养;在茎叶生长期和结藕结实期,不仅池塘底泥或前期施用的基肥为莲藕的生长提供营养,而且养殖鱼类的残饵、粪便等也成为莲藕的营养物质。随着莲藕茎叶、藕体的生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鱼类的生长也在同步进行,鱼类产生的残饵、粪便也愈来愈多。因此,池塘鱼藕混养模式主要针对养殖鱼类进行管理。

3.种藕前准备工作

宜选择新鲜、粗壮、芽旺、节细、无断芽、无病无伤的优质白莲藕作种。每株种藕最好具有三节完整的藕身,并带有1-2个子藕。也可以用子藕作种,但子藕要粗壮,至少有2节以上充分成熟的藕身,且顶芽完整。藕种可用20 mg/kg的奈乙酸浸泡40 min,采用地膜育苗繁殖方法,15天后定植,可使池藕提早上市,能提高产量15%以上。地膜育苗繁殖方法,就是采用温床提前育苗,南侧的东西墙高约20 cm,北侧东西墙高约70 cm,南北侧墙呈坡型,墙上表面覆盖地膜。藕种放入温床保持一定温湿度,藕牙生长出2-3 cm约需15天的时间。

3.1 栽种时间

当气温回升到12 ℃-15 ℃以上时栽植。过早地温低,种藕容易烂;过晚芽子长,易折断。山东省一般在清明前后栽植为宜。

3.2 方法与用量

首先将藕池内的土壤、粪肥耕匀耙细,然后栽藕。池内植藕每2m2用种藕1枝或子藕2枝,一般亩用种量320-380 kg。栽藕种芽端稍低,后部稍翘,成20-30度倾斜,离地平面5-8 cm,恰好是第一次进水的深度。

4.鱼种放养

4.1 放养时间

一般水温稳定在8℃-10℃时即可放养,投放胡子鲶鱼种时,应待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方可放养。

4.2 放养种类

一般来说,凡在池塘中可养殖的鱼类在藕田中均可养殖,主要有草、鲢、鳙、鲤、鲫、鲂等。另外,胡子鲶、彭泽鲫等生长较快的鱼类,是藕田养殖的良好对象。以单养胡子鲶为好。由于藕田水面中光线较差,温度较低,水体中浮游生物较少,主养鱼不宜选择滤食性的鲢、鳙鱼,应以吃食性鱼类为主,滤食性鱼类为辅。

4.3 放养密度

应根据鱼的种类、放养规格、水质水源状况及管理水平决定,一般放养大规格鱼种200-300尾/亩,放养革胡子鲶鱼种600-800尾/亩。

4.4 搭配比例

鱼种放养比例一般为草鱼70%,鲤鱼15%,鲢、鳙5%,其它10%;或鲤鱼70%,草鱼15%,鲢10%,鳙5%。胡子鲶、彭泽鲫适宜单养。值得注意的是在藕长出两片立叶前,不能放养大规格草鱼种,以免草鱼吃掉藕叶。

5.管理技术

5.1 水位调节

春季,为了提高水温和地温,应使水浅些,可保持在10 cm左右,以后随水温的升高,逐渐加深,鱼沟水深可0.8-1.0 m。注水时要采取量少次多的方式,以保持良好的水质。

5.2 合理追肥

追肥要根据莲藕的长势及投喂饲料的多少、水质的肥廋而定,若植株长势不旺,池塘投喂饲料较少,可适量多施肥。反之则少施或不施肥,一般情况下,采取“四期”追肥法,在莲藕生长旺季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各追肥1次,第一次追肥在莲藕生长出2片立叶时进行,每亩施尿素4 kg、过磷酸钙10 kg;第二次追肥在莲藕生长出3片立叶并开始分枝时进行,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0 kg;第三次追肥在莲藕长出终止叶开始坐果时进行,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5 kg。最后一次追肥在荷叶长满时,每亩施硫铵10-15 kg,或尿素5-10 kg。或每亩施用尿素5-10kg,过磷酸钙10 kg或钾肥20 kg。

5.3 除草摘叶

莲藕在生长过程中,特别是生长前期,杂草较多,需要及时除去。在管理中期还要经常疏叶,折断过多的花蕾,使阳光透入水中。

5.4 科学调节水位与水质

良好的水质既是鱼类生长的先决环境条件,也是莲藕生长重要因素。夏季因自然降水的汇入稀释池水,会造成水体透明度过高;或阴雨连绵天气导致鱼类摄食不旺、残饵量大,造成水体有机质含量过高,出现水质恶化的征兆。无论是水体透明度过高还是水质恶化,均对鱼藕生长极为不利。不仅会导致鱼类生长迟滞,甚至危及鱼类的生命,还会导致莲藕病害的发生。高产高效的鱼藕混养塘莲藕的茎叶占据水体较大空间,与单养鱼类的池塘相比,鱼类的生活空间相对减少。因此,鱼藕混养塘水体透明度一般要高于单养鱼的水体,池水透明度以45~50厘米为宜。池水透明度低于45厘米,说明有机质含量过高,将会影响鱼类生长,需换注新水;池水透明度高于50厘米,说明水体缺肥,将会影响莲藕生长,需要施肥。

换注新水要采取先排后灌方式,先将池水外排,然后注入新鲜水体。并在排水时将排水设备的进水口深入池塘底部,尽量外排溶氧较少、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底层水体,换水量要以池水不淹没大多数立叶为准。鱼藕混养池塘施肥,为减少有机质分解耗氧,一般不追施有机肥,以追施无机肥为主,每次每亩追施尿素20千克、磷肥15千克、硫酸钾5千克。为使无机肥与塘泥充分混合,无机肥可做成泥团,沉入塘底,大暑之后不再追肥。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调节、控制好不同的水位,既可满足藕、鱼在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要求,又可大大降低水的用量。在日常管理中,水位的调节要遵循前后浅、中期深的原则。在载种初期和立秋后的坐果期,水位保持在20-30cm为宜;在藕鱼生长旺胜的夏季,水位保持在30-40cm为宜。在整个生长期内,每15-20天泼洒1次生石灰水,生石灰用量为每次7-8 kg,以保持池塘水质的弱碱性环境。

5.5 饲料投喂

为使鱼类快速生长,获得较高产量,必须合理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养殖革胡子鲶时,应投喂动物内脏如鸡肠子等,保证鱼类能及时吃到新鲜、优质、量足的饲料。投饵区虽然没有栽种莲藕,但藕鞭会在底泥中伸延至投饵区,生发藕芽、藕叶,发现藕芽、藕叶长出水面时,要及时人工去除。在投饵区进行定质、定时、定量投喂。4~5月日投饵量为2%~4%,水温较高、鱼类生长、代谢、食欲最旺的6~8月日投饵量为5%~6%,后期水温逐渐降低日投饵量随之减少。4~5月日投喂次数2~3次,6~8月4~5次,9~10月1~3次。

5.6 病害防治

鱼藕混养塘病虫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养殖期间禁用任何农药,做好消毒工作。夏季每20天左右全池泼洒生石灰乳浆(10千克/亩)1次,每年消毒次数为5~7次。莲藕病害主要有腐烂病、叶枯病、褐斑病等。腐烂病:在栽培前向池内投放适量的生石灰可起预防作用,也可直接喷洒8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溶液。叶枯病: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800倍溶液喷洒,边续2-3次。褐斑病:防治同叶枯病。病虫害主要有蚜虫、斜纹蛾、地蛆等,斜纹蛾,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1000倍溶液于夜晚喷洒。

鱼病防治以防为主, 一是选择优质鱼种、适时投放鱼苗,投放鱼种应选择规格齐整、鱼体有光泽、游动活泼、溯水性强、身躯肥满、鳞片与鳍条完整无损、无畸形的健康鱼种。适时放养在春季水温稳定在8-10℃时即可放养,放养时应选择晴好天气,地点应选择在藕池避风向阳处,将盛鱼容器放入水中稍倾斜,让鱼自行游入池中,减小对鱼种的应激。二是鱼种、养殖工具消毒在放养前都应对鱼苗进行鱼体消毒处理,以防止把病原体带入鱼塘。消毒采用药浴法,常用3-5%食盐水浸泡5-15 分钟或高锰酸钾15-20ppm浸泡10-15 分钟。同时投饵用具、食台等工具应该在使用前经阳光曝晒1-2天,也可用高浓度的漂白粉、氯制剂等溶液浸泡消毒,防止鱼病的传播。具体鱼病包括细菌性、寄生虫性疾病:对于鱼类肠炎、烂鳃、赤皮等细菌性疾病,经常将一些消毒后并剁碎的马齿菜、韭菜拌入饵料中进行投喂,可起到预防细菌性疾病的作用。发病时,每100千克饲料中拌入100~150克大蒜素,连喂7天有疗效;对于锚头鳋、鱼鲺等寄生虫疾病,每亩水面用牛血或猪血 5千克,拌入饲料中全池泼洒投喂,隔天1次,连续投喂3次有疗效;在进水口处经常性浸放松树针8~10捆,可杀灭锚头鳋和鱼虱等寄生虫。

猜你喜欢

投饵生石灰鱼种
不同生石灰用量对早熟马铃薯生长及土壤pH的影响
生石灰对辽东南地区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古老鱼种重返伊利诺伊州水域
观赏鱼喂食须知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冬放鱼种技术
消毒巧用生石灰
巧用生石灰消毒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
高效养鱼投饵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