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鹅常见传染病特点、临床症状及诊断和防治

2022-11-22叶龙平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鹅群小鹅雏鹅

叶龙平

(江苏省句容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12400)

鹅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禽之一,在我国饲养历史悠久。鹅养殖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我国南方水草丰富,是鹅重要养殖区域。不同地区饲养品种不同,狮头鹅,四川白鹅和普洱等品种,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随着我国鹅养殖量逐渐上升,其常见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为减少养鹅经济损失,本文就鹅常见传染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防治等进行归纳总结。

1 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Goslin-plague Virus,GPV)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最早由扬州大学(原苏北农学院)家禽传染病学家方定一发现和分离。

小鹅瘟基本发生在雏鹅,一般为7~20 日龄,其中5~15 日龄高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达90%以上[1]。不同品种的雏鹅均可感染,且日龄越小,雏鹅死亡率越高。日龄大的雏鹅感染后病情温和,超过半数可自行康复。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在大流行后的2~3 年内不会再次爆发,可能是种鹅耐过后免疫力增强,产生母源抗体使雏鹅免疫。流行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春夏之交,而此时也是雏鹅正常大量孵化的季节。小鹅瘟传染源主要是病鹅、带毒鹅的粪便和分泌物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和饲养环境等。该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

小鹅瘟潜伏期一般为3~5d,按照临床症状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3 类。1 周龄内的雏鹅一般患最急性,无征兆忽然昏迷或死亡,或病鹅出现精神呆滞、衰弱、倒地乱划等症状。一旦出现最急性临床症状,该病在雏鹅群内传播迅速,几天内即可蔓延至全群,且死亡率高达95%以上。1~2 周龄的雏鹅常患急性小鹅瘟且临床症状显著。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降低甚至废绝、严重腹泻,粪便呈灰白色或淡黄绿色、肛门处有粪便玷污,喙部与脚蹼颜色明显变深,部分雏鹅病死前可能出现抽搐现象。发病初期病鹅主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随后出现拒食,精神不振甩头呼吸急促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病鹅会出现头伏地、肢体麻痹、抽搐、扭颈、仰头等症状。2周龄以上的雏鹅感染后少数能自愈,但可能出现生长不良现象。2 周龄以上的雏鹅通常感染症状为亚急性型。病鹅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行动困难、食欲低、机体消瘦、腹泻等,病程时间为5~7d 甚至更长,少数病鹅可自行恢复。恢复后的病鹅表现为生长不良。

小鹅瘟的诊断可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进行初步判定。对病死鹅尸体进行病理解剖可发现:病鹅肠道血管扩张,十二指肠内分泌大量黄色黏液。另外,小肠后段变粗,肠壁变薄。除此之外,肝脏、胆囊、肾脏肿大,肝脏呈现棕黄色。胰腺颜色变暗,部分病鹅还伴有白点出现。心脏颜色变淡,法式囊内部有明显的渗出物,大脑血管出现充血现象。初步诊断后可通过病毒分离鉴定或单克隆抗体检测而确诊。

小鹅瘟的防治不能依赖抗生素,一旦发现有症状的病鹅或已经确诊的病鹅要及时隔离,并对环境进行消毒。目前临床上可使用抗小鹅瘟高免血清对患病雏鹅进行治疗,每只注射1~2ml。在疾病流行区域内最有效的方式是在母鹅产蛋前进行疫苗接种,新出壳的雏鹅在出壳48h 内应尽快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从而减少该病的发生。现有的小鹅瘟疫苗每年只需要注射1 次,保护率高达96%。另外,还可加强对种蛋和环境的消毒,从而切断传播途径。

2 禽流感

禽流感由正黏病毒科的禽流感病毒引起,禽流感病毒抵抗力弱,不耐热,对常用的消毒剂十分敏感。

禽流感一般为接触性传染,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多在秋冬季爆发,带毒鹅的排泄物和受感染的水源、饲料、器具都是传染源。该病可造成鹅呼吸系统疾病及生产性能下降。

该病具有少则数小时,多则21d 的潜伏期。禽流感患病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嗜睡、反应迟钝、眼结膜出血[1],甚至失明、头部肿大、呼吸困难、脚蹼发绀出血等,部分病鹅会出现扭头、抽搐、头部痉挛、腹泻等症状。

可根据禽流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红眼)、剖检进行初步诊断,也可以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或血清学检查。

一旦发生禽流感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地区相关规定对发病鹅群进行严格隔离、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清空后对鹅场进行全面的消毒和清理。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温度、饲养密度等应激,以增强鹅群免疫力和抗逆性,鹅场定期消毒,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接种。

3 禽霍乱

禽霍乱又称为禽出血性败血症或摇头瘟,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该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磺胺类等药物都很敏感。

不同日龄的鹅都能感染,雏鹅最为敏感。一年四季均可爆发,但一般在秋季最经常爆发。一般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消化道即摄食和饮水途径,呼吸道即飞沫、尘埃,皮肤上的伤口也可能是传染途径。

禽霍乱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最急性病鹅可能无症状即忽然死亡。急性病鹅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口鼻出现黏液,出现症状后2~3d 死亡。慢性病鹅腹泻、消瘦、关节肿胀而跛行,一般不会死亡,但长期难以恢复[2]。

禽霍乱患病鹅一般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诊断多依靠实验室检验,细菌分离后培养。

饲养管理严格要求,严禁家禽混养,避免相互感染。可用禽霍乱氢氧化铝甲醛苗和禽霍乱弱病毒疫苗进行接种,或口服禽霍乱弱毒疫苗,饮用5d 后产生免疫力,对体弱或患有其他疾病的病鹅一般不使用该疫苗。因为该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等均很敏感,所以药物治疗也很有效果。

4 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又称为蛋子瘟或卵黄性腹膜炎,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常见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常用的消毒剂都能杀死该病原。

该病多在产蛋母鹅中流行,产蛋高峰期发病最多,产蛋停止后该病也停止流行。该病可导致膜输卵管发炎、卵黄破裂、卵子变形。该病流行后常造成母鹅成批死亡。公鹅也可能感染该病,并通过配种传染,但公鹅因为身体强壮一般不会因本病而死亡。

临床症状:母鹅在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鹅蛋蛋壳软、薄,产蛋量下降。母鹅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行动迟缓、肛门处的羽毛上沾有大量污物,排泄物中混有蛋清、蛋白或卵黄小块。随着病情的发展,后期会出现食欲废绝、机体消瘦、产蛋停止、腹部肿胀、脱水甚至死亡。母鹅发病率一般在20%左右,死亡率最高能达到70%以上,只有少数患病母鹅能不依赖治疗自愈,但自愈后一般不能产蛋。患病公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阴茎充血、肿大。表面出现黄色结节,剥除后出现溃疡,严重的甚至阴茎不能缩回体内,阴茎表面有黑色结痂面,同时失去交配功能[3]。

根据产蛋季流行即可推断出是患有该病,而且该病主要病变出现在卵巢、输卵管和腹腔,由此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或在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和提纯进行诊断。

该病的防治主要依靠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如土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预防该病还可通过疫苗注射及配种前对公鹅进行逐一检查,将外生殖器出现病变的公鹅直接淘汰,或进行更为安全的人工授精。

5 鹅副黏病毒病

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是由鹅黏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疾病。该病对鹅机体危害较大,可造成鹅大批死亡,尤其对雏鹅致死率高达90%以上。该病严重危害我国鹅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鹅副黏病毒病对任何年龄阶段的鹅都具有易感性,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随着鹅日龄的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下降。鹅黏病毒除感染鹅外,对鸡同样具有较高的感染性。患病鹅及其分泌物和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均为该病的传染源,健康鹅群在接触污染物后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患鹅临床症状的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缩头垂翅、食欲下降甚至废绝、饮水量增加、排黄绿色粪便、行动困难等。部分病鹅还会出现咳嗽、甩头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鹅出现流出水样液体、仰头、抽搐、扭颈等症状。通常雏鹅发病后1~3d 内出现死亡,日龄大的鹅病程较雏鹅稍长,一般为3~5d。

目前对鹅副黏病毒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一旦发病,需立即将病鹅进行隔离或无公害化处理。同时,健康鹅群紧急接种鹅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苗及干扰素,从而避免该病的大规模爆发。

6 水禽里默氏杆菌病

水禽里默氏杆菌病又被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该病在鹅群内具有一定的地方性流行特点。病鹅通常出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脑膜炎等病理特征,且发病率死亡率较高。

该病具有1~3d 的潜伏期,部分病毒潜伏期较长。根据病程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及慢性型4 类。最急性型发病初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病鹅表现为突然死亡。急性型常发生于14~21 日龄的幼鹅,患病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窦腔炎、精神不振、面部红肿、呼吸困难等。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主要发生于1 月龄以上的青年鹅。病鹅主要表现为面部肿胀、窦腔炎、食欲下降、精神不振、运动困难,严重的会出现呼吸急促。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的病鹅通常死亡率较低。

对于患病鹅群可通过使用多西环素或氟苯尼考进行治疗,每日喂药2 次,连续喂食5~7d,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另外,应改善鹅舍环境,及时清除粪便等污染物,定期更换垫料,做好舍内通风工作,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同时,不可过密饲养。为降低该病的发生率,新生雏鹅在10 日龄左右应进行水禽里默氏杆菌病灭活疫苗的接种。接种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二次免疫。目前市面上的疫苗主要为水剂灭活苗或油乳剂灭活苗,由于水禽里默氏杆菌病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象严重,因此可选择二联苗进行预防接种[4]。

7 总结

综上所述,鹅小鹅瘟、禽流感、大肠杆菌病等传染性疾病对鹅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具有严重的危害。为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概率,减少养殖损失,养殖人员应熟练掌握各项传染病的临床症状。一旦发现疾病,立即采取有效对策,避免疾病大规模爆发。

猜你喜欢

鹅群小鹅雏鹅
被鹅追
鹅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二十年后,暖心归来
瘸腿小鹅
浅谈雏鹅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放鹅娃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与育雏方法
阿健的小鹅
农村养雏鹅糊肛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