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润疆:理论逻辑、现实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2-11-22徐安玉陶文飞

关键词:中华民族新疆民族

徐安玉,陶文飞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文化是历史的见证人和诉说者,更是一个社会、一种文明的灵魂和核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要实现物质财富的发展与积累,更要涵养文化财富,实现精神文明的积淀与飞跃。文化建设的战略关键在于从提振民族自信的总体维度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谁、为谁服务的真命题。新疆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社会人文景观。针对新疆独特区情,为培育铸牢新疆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新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新突破、新发展,文化润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被正式纳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宏伟蓝图。

一、文化润疆的理论逻辑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文化润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养润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践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一招、重要一举,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润疆以文化为基石,以润为方法论,以疆为场域,构建起一条以润促生、生生不息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路。

(一)文化是基石

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时代人民的思想背景和共同记忆。用何种文化润疆,这是我们首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摒弃传统,就是丢掉历史的传承和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过程中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不可割裂的精神纽带和思想资源。只有坚守历史,才能迈向未来,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文化润疆就是要在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汲取中华文化精华、树立中华文化自信的过程中,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润人、以文育人,使新疆各族群众在感受中华文化润泽的过程中不仅做好文化传承,更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实现中华文化历史积淀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社会主义新疆形成以润促生、生生不息的良好文化环境。

文化作为社会意识领域的总体具象,是由社会存在所根本决定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社会存在的历史沿革不断发展、不断演进,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脉。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在历史长河中淘洗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族儿女集体智慧的历史性创造,既昭示了中华民族修齐治平、治乱兴邦、建功立业的璀璨历史,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的民族特征。文化是活生生的人现实生活的产物,是人的现实生活实践的凝练与总结。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成为了人民生活不可脱离的最大实际,革命文化就是中华民族革命斗争历史的高度文化凝聚,其所内蕴的思想理论、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总结和集中体现,这些不仅展现了中华儿女放眼未来、变革现实的英雄气概,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坚韧不屈、顽强勇敢的民族气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3],革命先烈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将中国的历史面貌推向了新的一页。当时代将历史的重任交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时,历史发展的脉络已然指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时代的改变带来思想的变革,历史的潮流引领发展的呼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戮力奋斗中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升华,是民族禀赋、民族意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历史表达,更是中华民族继古开今、顽强不息的精神印记和时代写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精神根基。回顾历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风雨而魂聚,饱受磨难而神凝,就在于共同的文化血脉将全体中华儿女凝结为荣辱与共、同呼吸、共命运的文化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生命共同体,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特有印记,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所在,承载着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进的价值诉求。中华文化是历代中华儿女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期进程中逐步塑造的,是反映时代精神、展现时代风貌、表现时代使命、体现时代进程的力量凝结、精神总结。通过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润疆工程,可以补精神之钙、养团结之心、益民族之魂,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社会文化氛围。

(二)“润”是方法论

文化润疆就是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文化培育、文化传播、文化教育的方式,让新疆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浓厚积淀、思想内蕴,春风化雨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树立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意识。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文化润疆是一个循序渐进、延绵不绝的过程,其关键在“润”,必须在“浸润”“滋润”“沁润”“泽润”四个方面做好、做细、做足。

“浸润”就是要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化氛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主流意识形态核心理念潜濡默化地融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促进新疆各民族实现文化的交融合流、兼容并蓄,唤醒各族群众共同的历史记忆,加深各族群众的价值共识、文化共振、思想共鸣,从而在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中汇聚起团结一心、共同奋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滋润”就是要做好政策引导,使文化润疆工程春风化雨般地浇溉、滋育灿烂炳焕、多元一体的新疆各民族文化。这不但要求做好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各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能够薪火相传、代代相承,还需要引导各民族群众树立多元一体的文化立场,将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共同的文化血脉。百川汇海,海纳百川,各民族文化汇聚于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血脉归宿和最大集合也不断哺育着各民族文化。通过引导各民族群众树立多元一体的文化立场,可以使中华文化这个总的集合成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最大依靠和内在动力,在厚植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荣辱与共的文化共识的同时,保障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沁润”就是要高举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在文化润疆的过程中用心、用情。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天然有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与需求,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更需要成员之间的关心爱护、亲近和睦。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润疆的过程中把各族群众都视为血脉相连的亲人,把各族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文化润疆需要有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的韧性和耐力,更需要将心比心、以心暖心的心灵共鸣。这一方面需要倾听民声、尊重民意,实现文化发展与各民族群众需求、需要的现实统一;另一方面也需要用心寻求各民族文化的共性以拉近各族群众间的距离,用情提升各族群众间的互信以增进各族群众间的亲睦,使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泽润”就是要做好顶层设计,搭建好文化润疆的总体构架,通过打造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造、营造文化氛围、完善文化服务,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发展、文化振兴,从而使文化润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深入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疆”是场域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心,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中,新疆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向西开放桥头堡、“三基地一通道”,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4]。在历史长河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开创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缔造了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新疆地域文化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其多元一体的特色优势,一方面,新疆地域文化具有明显的多元性,新疆各民族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观念、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又都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各民族相互理解、包容互赏,共同凝结为中华民族一体的文化血脉和精神源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新时代,新疆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历经长期奋斗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新疆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正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努力将中华文明提升到新的高度。但不容忽视的是,以“三股势力”“双泛思想”为首的境内外敌对势力正加紧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他们妄图用歪曲事实的文化毒草蛊惑、诱骗人民群众,为“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等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反文明的腐坏毒瘤谋求生存空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5]文化润疆以“疆”为场域,就要面向新疆问题,树好方向靶标,立足新疆区情,做好战略筹划。一方面要端本澄源、扬善惩恶,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有的浸润力量唤醒新疆各族人民的共有精神血脉,涵养共同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揭露“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本质,戳穿“三股势力”“双泛思想”不可告人的险恶居心,在根源层面铲除反动思想流毒的生存土壤,使中华各族儿女自觉成为抵制反动势力渗透,维护民族团结的护旗手、主力军,从而凝铸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保障文化安全的新疆稳定新长城。另一方面要融洽感情、巩固团结,在以文化沁润的内化过程促进新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和谐、友爱、团结、奋进社会文化氛围的过程中,让新疆各族群众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本归宿和精神纽带,不断增强、提升和巩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归属感,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文化润疆的现实意蕴

边疆稳,则国安,新疆的和谐稳定是关乎全中国的大事。文化润疆既是推进新疆地区工作总目标的关键一举,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路径,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关系新疆各族群众全面发展的高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蕴,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一)推进新疆地区工作总目标的关键一举

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施政统领的新疆工作总目标,既指方向又教方法,既管当前又利长远,是新疆持续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文化润疆工程是新疆地区工作总目标的重要推力,是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时代之需,是精准落实治疆政策的关键一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保障,是维护各族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基石。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6]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新疆工作总目标,是新疆今后一个时期一切工作开展必须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是探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根本基石,也是维护新疆各族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文化润疆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既是促进新疆文化繁荣的核心举措,也是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关键一举。一方面,文化润疆培元固本、正本清源的价值指向,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凝聚中华血脉、汇聚中华精神,使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意识形态领域的坚强保障。另一方面,文化润疆以文化人、以文润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举措,可以通过文化润物无声的特有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春风化雨地引导新疆各族群众包容互鉴、互学互助,唤醒血脉相连、息息相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历史记忆,形成相互吸引、相互欣赏的社会风气,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政治凝聚力、文化向心力、情感号召力,汇聚起保障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强大推动力。综合来看,文化润疆统筹兼顾新疆地区社会发展状况,以文化传承、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涵养为内核,是在今后一个时期赋予新疆文化发展势能、激活新疆文化发展动能的重要措施,是唤醒新疆各族群众精神血脉、发奋图强、拥抱未来的核心环节,是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维护新疆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一举,对圆满完成谱写中国梦新疆篇章的历史任务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路径

文化润疆是新疆地区文化传承、发展的逻辑引领和框架设计,其内涵就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涵养和丰富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从而在唤醒各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培育共有精神家园的进程中,切实树立、增强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人民群众共有理念和普遍诉求的综合反映。文化具有天然的凝聚力,可以激发社会成员捍卫共同价值、保卫共同记忆、维护共同利益的意志和决心。文化润疆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是新疆地区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和生动实践。文化润疆不断推动各民族间的交流、交融,熔铸着各族群众共同的精神血脉,铸造着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使各族群众以共有的历史记忆和情感纽带摆脱了民族、地域、阶层的狭隘界限,融汇为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到底怎么样,新疆各族人民最有发言权。”[7]新疆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新疆各族群众正置身于历史最好的时代,但事实不会直接转化为舆论,要想将新疆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转化为稳固意识形态阵地、勃兴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还需要讲好新疆故事、传播新疆声音、树立新疆形象。“一个个新疆故事,如同一把把火炬,照亮前进的道路”[7],文化润疆通过文化传承、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涵养的策略内核,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讲好新疆故事,展现新疆各民族同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荣辱与共、肝胆相照、息息相关的历史事实,揭露“三股势力”篡改历史、煽动仇恨、鼓吹分裂的丑恶行径和罪恶本质,从而激发各族人民爱党、爱国,奋然前行的伟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8],唤醒共有历史记忆,构筑共同精神家园是维护民族团结、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现实需要。文化润疆具有补精神之钙、养团结之心、益民族之魂的现实作用,可以汇聚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合力,让各族群众都切身体会到团结一心、共同奋进的民族团结意识,形铸起团结交融、百籽共生的民族团结丰碑。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保障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9]文化的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前提,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新疆的文化繁荣又是全国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基石。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润疆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对新疆地区特色和区位优势的独特发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保障。

文化润疆阐明了各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历史事实,展现了中华文化百川汇海、海纳百川的总体向度,诠释了新疆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客观事实,揭露了“三股势力”的丑恶行径和险恶用心。文化润疆在切实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展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姿态格局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激浊扬清地汇聚各族群众文化传承、文化创造的磅礴伟力,从而使中华民族以更好的姿态朝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文化润疆是以“疆”为场域的文化建设工程,通过春风化雨、绵绵有力的文化养润将新疆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为区域发展的独特优势,这些不仅可以满足新疆各族群众的文化需要,提升各族群众的精神文明水平,还可以增进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文化润疆是新疆地区文化产业独特竞争力发挥的关键,通过改善社会文化氛围、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可以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社会治理优势,从而更好、更深层次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润疆是擢升各族群众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招,通过从战略层面的高度审视、科学谋划和顶层设计,文化润疆工程构建了合理的践行框架和实践路径,使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禀赋、民族意志和继往开来、生生不息的精神印记以潜移默化、绵绵有力的方式融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坚定各族群众朝向社会主义,朝向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团结情、凝聚力,进一步唤醒各族群众的奋发之情、奋斗之意、奋进之心,从而更好地团结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来。

三、文化润疆的实践路径

文化润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把住总舵、稳住航向,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明确原则、坚守初心,必须加强网络技术运用,才能丰富形式、扩宽渠道,必须推广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构建桥梁、促进团结。这不仅是文化润疆的实践路径,更是提升效能、稳固大局的现实举措。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追随文化润疆总舵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10]纵观近代百年历程,新中国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群众朝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的坚定迈进,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文化润疆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环节,唯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把住总舵,确保正确航向。

百年奋斗史足以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根本政治保证,是各项事业踔厉奋发、砥砺奋进的根本力量支撑。新疆社会的和谐稳定、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唯有持续加强党对文化事业、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才能汇聚各族群众的磅礴伟力将新疆营造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桥头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是中华五千年文脉的传承者、发展者和倡导者,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路向,理性、客观、辩证地看待、传承、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在带领中华各族儿女携手奋进的过程中形成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优秀成果。百年来,人类社会风云变幻、波诡云谲,中国共产党担任了中国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中国文化传承的定盘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符合中国国情、新疆区情、历史大势的必由之选,是实现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根本前提。因此,文化润疆要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放在首位,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各族群众树立标杆,让各族群众既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又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守正创新、绵绵有力的文化传承者形象,将各族群众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之下,把各族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塑造各族群众成为文化润疆、文化兴疆的信仰者、践行者、奋斗者。

(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明确文化润疆原则

中国共产党作为立场坚定、特色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在人民立场上推进各项事业的繁荣进步。文化润疆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顶层设计,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原则,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陶冶各族群众的文化涵养、思想境界和精神品格,真正把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色转化为新疆地区文化传承、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强劲动能、磅礴势能。

“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11]人民是文化建设的大部队、主战力、生力军,是文化建设的动力所在和创作源泉。文化润疆必须深入人民生活,体悟人民情感,感受人民意志,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思想资源和文化原料,从而在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文化实践中,既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好、传播好、弘扬好,又能立足当下,创造出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特色的艺术瑰宝和文化作品。人民是社会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是一切形式的物质财富和文化遗产的根本源泉,文化润疆作为一项责任重大、任重道远的系统性工程,必须把焕发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放到中心环节,鼓励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事业中来。文艺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呈现和映射,社会现实是文艺作品的源头和根本,最有力量、最有温度、最能引起各族群众广泛共鸣的文艺作品所植根的必然是中华各族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奋进的生产现状、生活现实。“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2],在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原则,从人民的现实所需、现实所急出发,将为民传承、为民创造、为民抒怀作为文化建设过程的中心环节,调动各族群众在文化传承、文化建设、文化发展中的参与热情、创造激情、承续豪情,以充满人民情怀、人民本色的文艺作品传承好中华文化、中华血脉、中华精神,讲述好当代的中国价值和中国理念,使文化润疆的建设趋势同人民现实切身需要同心同向,为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疆篇章汇聚强大力量。

(三)加强网络技术运用,丰富文化润疆形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技术的发明、运用扩宽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途径,为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新的契机。文化润疆作为当代文化传承、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同互联网技术相衔接,获得合适的推广平台,形成恰当的推广渠道,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接受认同、守正创新和当代延扩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

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是事关文化润疆工程成败的关键环节,而积极性的调动发挥则需要推广平台的带动引导。目前,学校、图书馆、展览馆、电影院等文教机构和文化活动设施在文化润疆工程的推进过程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重要作用,通过创作立场坚定、内容丰富、内涵深邃、意蕴悠长的文艺作品,维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良好的社会形象,不断提升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形成了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社会主流文化氛围。随着互联网技术,特别是以5G技术为引领的新一代网络技术革命兴起以来,网络已经成为新疆各族群众无法脱离的信息获取器、文化传播器,要积极构建文化润疆的互联网载体平台,利用互联网时代文字、图片、视频传播的特殊优势,打造既富有感染力又易于传播的文化内容,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以活灵活现的体裁形式传播给各族群众,形成兼具正能量与时代性的文化润疆互联网推广主阵地。互联网不是脱离现实的无根之木、无本之水,它的最终根源仍是社会现实。对网络技术的良好运用,离不开线上线下的综合联动。在网络时代媒介化传播的大背景下,系统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发扬的特点、特色,将传统文教机构、文化活动设施积淀的成果、经验转化为网络传播内容,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综合立体式文化传播架构,更广泛、更深入、更有效地使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民族精神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润养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灵。对网络平台的合理运用,可以优化新疆地区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方式,畅通新疆同内地其他地区的沟通渠道,促进新疆与内地各地区间的人员、经济和文化双向往来,既能够更好地传播新疆故事、传播新疆声音、树立新疆形象,又能够为新疆各族群众提供一个了解、联通内地其他地区的新窗口,从而在人员流动、文化往来的过程中,革新社会文化氛围,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搭建文化润疆桥梁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历经长期奋斗结成的大家庭,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融通汇聚,是各族群众共有的鲜明底色,中华民族作为各民族共有的血脉之源、精神之基,是各族群众的根本归宿和最终归属。中华民族大家庭具有多元一体的鲜明特色,为便于家庭成员间的交流沟通、团结互信,需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共同使用的语言工具以打破障碍、促进团结。文化润疆作为“以中华文化为主线、主体、主导”[13]的系统性文化工程,需要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的沟通渠道,令各族群众超越不同文化背景的局限,实现更深层次的交流、交融,进一步树立、巩固团结一心、共同奋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责任”[14],也是文化润疆工程现实推进的方向标、导向牌。构建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础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各族群众交流互鉴、团结奋进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中华文化向更深层次发展的前提所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荣誉的标志,是凝结中华民族身份的核心,唯有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品质展开为各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转化为各族群众都能切身体会、切实理解的文化产品、文艺作品,才能唤醒广大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推广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够以语言特有的情感纽带功能破除交流障碍,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认同,使各民族在语言上沟通无碍、文化上交融互渗、情感上相互亲近。这不仅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也是将文化润疆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进一步落细落实的必由之路。文化认同作为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谐之魂,必须通过共有、共同的语言纽带,才能够加以强化和巩固[15]。文化润疆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稳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关键一招。学习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构建文化润疆的桥梁,提升文化润疆效能的现实举措,更是顺应潮流、稳固大局,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迫切需要。

综上所述, “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16],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疆的固本之举,谱写中国梦新疆篇章的长远之策。文化润疆与依法治疆、团结稳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相结合,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新疆工作总目标相衔接,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绵绵有力、久久为功的内在要求,彰显了新疆各族群众着眼文化认同、强调文化法治、提升文化底蕴的现实需要,显现了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共鸣。文化润疆以“浸润”“滋润”“沁润”“泽润”的方式弘扬中华文化、凝聚中华血脉、汇聚中华精神,唤醒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奋进的历史记忆,开显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各族群众朝向伟大祖国的情感号召力、文化向心力、政治凝聚力,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新疆民族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新疆多怪
民族万花筒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