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农业发展路径分析
——以黑龙江省为例

2022-11-22钟艳东赵胜雪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数字农业

钟艳东,赵胜雪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在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数字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式是多学科多产业交叉融合的经济发展形式,具有一定的虚拟性,是网络科技和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未来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1 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发展的概况

2020年开始,国家倡导数据中心、5G网络等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数字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契机,黑龙江省把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形式,这些都是数字农业发展的基础。黑龙江省出台了《“数字龙江”发展规划(2019-2025年)》,在规划的指引下,黑龙江省从政策、要素、大数据、科技平台和产业联动等角度共同推动数字经济的全方位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农业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黑龙江省利用数字经济发展的契机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委指出“要抢抓机遇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农业成为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先选择,在“数字农业建设工程”的要求下,黑龙江省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农业强省,且部分市县及垦区在资源禀赋优势的支撑下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黑龙江省大力开展数字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的试点,成效显著。典型的数字化应用建设为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包括1个数据中心,18个云平台和数个业务子系统,为数字农业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基础。在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发展与数字农业发展结合紧密,起步早发展快,其中北大荒集团利用先期积累的数字农业发展经验,在数字经济大范围渗透的过程中快速增强,增加值超过70亿元,数字经济与农业的结合率达到13.95% ,与全国农业数字经济与现代农业结合率相比高出5.75% 。在粮食生产和流通方面,云产业公司的成立和运营对黑龙江省重点推进“数字化粮食供应链”平台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

2 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数字农业的发展是数字经济的一部分,因此,数字经济能否顺利推进关系着数字农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个性问题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数字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政府财政资金有限,而且以小农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占比很高。虽然黑龙江垦区在数字农业发展方面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广大小农户对数字农业的了解甚少,政府能投入到小农户参与数字农业发展方面的资金十分有限。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有限的地方政府财力,尤其是县级财政资金的不足,对数字农业在网络设施建设和维护等方面的投入力不从心,数字农业应用平台,如质量安全追溯和物联网应用平台的建设速度缓慢,前景堪忧。另一方面,除黑龙江垦区外,广大小农户因数字农业建设资金壁垒高,见效缓慢且维护的技术和成本要求高等原因,根本没有投入建设数字农业的积极性,即使有也是简单设备的应用,无法形成系统化的投入和应用。

2.2 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进程滞后

数字农业要求数字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的融合,不但包括生产环节,还包括仓储、物流、加工、销售等内容[2]。伴随着我国在大数据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等与农业信息技术相关的技术进入到快速普及的阶段,数字经济形态初步形成,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在此方面走在了前列。但黑龙江省数字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垦区,无论从规模和完备程度,黑龙江垦区都是数字农业的排头兵,广大的农村地区,数字技术的应用则很有限。各市县虽然基本都建立了电商产业园,但这主要服务于农产品的销售,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对智能设备的使用很少,靠天吃饭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在农产品流通环节,智能化管理技术缺失,农业数据采集系统滞后,农产品销售仍然是以传统的销售方式为主,电商服务深入乡村能力有待加强。因此,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过程的结合程度低,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进程慢都将阻碍数字农业的顺利推进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2.3 数字农业人才匮乏

数字农业要求参与到数字农业中的主体具备数字技术应用、智能设备维护和数据信息采集、分析等能力,这是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相融合的客观要求[3]。黑龙江省农业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农村常住人口中务农人口所占比例很低,年轻一代多数进城务工。因此,真正务农的老龄化人口能够适应数字农业的占比就更低了。此外,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角度来看,黑龙江省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大户等主体,因自身财力有限,所掌握的数字化信息有限,愿意开展数字农业且有能力开展数字农业的专门人才较少,而且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农户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从事数字农业的人才。另外,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数字农业人才也同样匮乏,即使培养了或者招聘到了相关人才,想要留住人才难度也很大。因此,黑龙江省如何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年轻务农人口从事非农产业的情况下破局数字农业发展的难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影响着数字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4 数字农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数字农业本身便是创新的结果,只有不断创新,数字农业的向前发展和推进才能有不竭的动力,才能健康发展。黑龙江省在数字农业技术创新方面创新动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小农户占主导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决定了创新的先天不足。小农户面对市场时处于绝对劣势地位,抵御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也因此,小农户在农业经营中的自保情绪普遍,没有动力开展数字农业技术的创新。其次,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对较多,但这些企业中多数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且精深加工能力有限,处于行业前沿的领军企业少,而数字农业技术应用刚刚起步,企业利用现有技术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严重不足,也可以说很少有企业具备技术再创新的实力,这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最后,黑龙江省数字农业中的技术设备以引进为主,开发为辅。虽然有哈工大这样的全国知名高校,但与农业的结合还远远不够,发挥技术开发优势进而实现技术引领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数字农业的创新动力潜力有待挖掘。

3 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发展对策

3.1 加大数字农业资金投入力度

数字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离不开政策,从国家层面来说,政策扶持必不可少,我国目前出台了一系列数字经济和数字农业发展建设相关政策。对于黑龙江省来说,政策保障同样不能少,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资金的投入[4]。黑龙江省财政资金紧张,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也同样不充裕,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到农业发展当中。因此,黑龙江省在数字农业推进过程中同样可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数字农业领域,推动社会资本与地方政府合作,给予社会资本主体在发展数字农业过程中的税收和费用的减免优惠,为社会资本牵线搭桥,将小农户引入到数字农业发展中。其次,黑龙江省要从有限的财政资金中划拨出最低资金数额用于数字农业的发展,实现专款专用。对地方财政同样制定相关的专款账户,定期检查,不足部分限期补齐,实现全省上下共同推动数字农业发展的格局。最后,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贷款、融资等多种方式发展数字农业,形成数字农业发展以农为主,自主发展的格局。

3.2 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进程

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所有环节,是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具体体现,因此,要实现数字农业要以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为目标,实现所有环节的大数据可得,数字技术可用,信息化可行,智能化可控的目标。黑龙江省土地资源丰富,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为了推动数字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应该以“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服务”为特征的智慧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农业知识智慧服务体系和智慧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为最终的目标。以黑龙江垦区的数字农业发展作为引领,实现农业生产环节的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自主作业系统和智能服务系统的应用。在农产品产后实现智能仓储控温、智能加工、智能检测等一系列的产后管理应用。在农产品的销售环节,利用现有的电商产业园开展多种形式的电子商务,实现农产品销售网络化,真正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进程,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和数字技术的全方位深度融合。

3.3 加强数字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黑龙江省近几年人才外流严重,农业领域同样如此,在数字农业的引领下,农业领域应该凭借发展的契机积极引进数字农业的专门人才,而且要争取留住人才。人才引进之外,黑龙江省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结合市县的实际,培养培育自己的人才队伍。首先,黑龙江省在引进人才过程中要以“引智”为重点,重点引进数字技术硬件维护、软件升级、物联网技术应用与信息技术交互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争取“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其次,引进创新人才团队,实现数字农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人才团队的引进以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为主,以技术应用与维护团队为辅,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高,转化效益好的目标。最后,培育培养一批农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实现数字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黑龙江省理工农类院校众多,科研院所技术实力雄厚,依托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一批农业技术实用人才,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有志于数字农业发展的小农户。这要求市县做好长期培育培养的基础工作,不能半途而废,为顺利落实数字农业技术的应用做好人才储备。

3.4 鼓励数字农业技术创新

数字农业是农业数字化的过程,也是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过程,是产业融合与信贷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过程。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不解决,数字农业的持续推进将受到很大影响。因此,首先针对小农户无力开展数字农业技术创新这一问题,黑龙江省应该加大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从中树立一部分数字农业开展好的典型,带动其余小农户开展数字农业应用与创新。其次,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说,由政府牵线搭桥,实现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开展定制化的数字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为企业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不仅可以让企业获益,又可以推动数字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发挥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

4 结束语

数字农业的发展既需要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更需要政府高层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既需要农业企业的积极配合,更需要小农户的积极参与。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不但要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性,还要在数字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方面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数字经济离不开数字化应用,在农业领域,黑龙江省启动了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但我们仍要看到黑龙江省当前面临着资金、技术和人才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全省上下一心,需要政府、企业、农户的通力合作,从而实现黑龙江省数字农业的快速推进,最终实现推动黑龙江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数字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答数字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数字看G20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成双成对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