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市马铃薯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

2022-11-22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7期
关键词:覆土薯块切块

张 伟

(吉林省长春农业博览园,长春 130117)

长春处于东北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主要地形为河谷平原、高平原与低山丘陵。年均降雨量600~700 mm,年均温4.6℃,全年无霜期150 天左右,土地肥沃,农业生产规模较大。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但耗水较大。长春地区降雨量偏低,受基岩类型影响,地下水较贫乏,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可积极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马铃薯生产。

一、播前准备

1、品种选择

结合地区气候条件与土壤类型,精心选择马铃薯品种。吉薯一号、春薯5 号等早熟品种与延薯4 号、春薯3 号等中晚熟品种适宜在长春地区栽培。

2、催芽

播前25 天在15℃左右室内避光催芽,快速打破薯块的休眠期。薯块萌发后,幼芽达到1 cm 即可播种工作。

3、切块

切块前对种薯进行精细化筛选,剔除有机械损伤、病害或腐烂的薯块薯。每个薯块质量控制在25~35 g,避免切块过小,否则不能满足苗期生长养分需求,每个薯块保留2 个健康芽眼。薯块侧芽、顶芽萌发速度不同,尽量分开播种,否则会造成田间长势不一致[1]。

4、拌种

种薯切块后用70%甲基硫菌灵粉剂、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与滑石粉等进行拌种处理,混合后的药剂与种薯混合均匀,即可降低薯块的水分流失速度,又有助于形成愈伤组织。

二、整地施肥

1、选地整地

尽量在砂壤土种植马铃薯,确保地块结构疏松、土层深厚、团粒结构良好。前茬以豆科作物和禾本科作物为佳,禁止连作,前茬也不可是茄科作物,否则病虫害发生率较高。秋季深耕,耕深一般20~25 cm。

2、施肥

为提高施肥效率,主要施用腐熟农家肥,配合施用化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科学确定施肥量。一般每吨鲜薯需纯氮5 kg、磷肥2 kg、钾肥10 kg。深耕时,每亩一次性施入腐熟农家肥4000 kg。播种时施入磷肥与60%氮肥、钾肥,马铃薯生长追施剩余肥料[2]。

三、选择与安装滴灌设备

结合地块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滴灌设备型号与规格。深耕时铺设地下主管道,播种时安装水泵、肥料系统、过滤系统等首部设备,播种后安装地上支管道、滴灌管等。连接滴灌管前需先连通主管道、支管道与首部,连通后开启水泵对管道进行冲洗,避免管内存在管材碎屑、杂物等。最后连接滴灌管,试运行时仔细检查,避免跑冒滴漏等问题。

四、播种

1、播种时间

根据气候条件、马铃薯生长特性等科学确定播种时间。通常,10 cm 深土层温度保持在10℃左右时播种,长春地区一般在4~5 月。

两个绑匪当然想不到,此时他们的行踪已经被警方掌控。等他们分赃后回到家不久,就被抓获归案。警方了解到,操东北口音的绑匪叫王勇,在北京靠开黑车拉活儿为生。拉活儿的过程中听说杨凯是个大富豪,有个上大学的女儿,就动了绑架的恶念。他找来自己的初中同学胡伟,以送土特产和送快递为名试图绑架杨梅,均告失败。王勇以维修电话为名骗开门绑架了杨梅。为确保绑架成功,王勇准备了两部轿车,伪造了两个假车牌,中途换车防止被追踪。经过审判后,一审法院以绑架罪判处王勇有期徒刑13年,判处胡伟有期徒刑10年。胡伟以量刑过重为由提起上诉,今年8月20日,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

2、播种密度

结合地块土壤类型、水肥条件以及品种特性等,合理调整播种密度。早熟品种披张度较小,可适当扩大栽培密度。中晚熟品种块茎较大,对生长空间要求较高,需适当降低栽培密度。目前,高垄覆膜机械化播种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可调整为垄距90 cm、株距20 cm,每亩播种3500 株左右。

3、机械播种

运用一体化播种可提高播种作业效率,播种前检查种薯箱、肥料箱等,彻底清理各种杂物,避免发生卡堵。需注意的是,不要在种箱内填满种薯,按照10 cm 标准控制种薯与种箱口的距离。

4、播种深度

通常播种深度在8~10 cm,过深会延长出芽时间,缩短植株生长期,降低光和效率;过浅生长后期块茎易暴露,导致马铃薯品质受到影响。

五、田间管理

1、覆土

播种后20 天左右逐渐出芽,可利用覆土机械按照2~3 cm标准进行中耕覆土。传统的抠膜放苗技术较复杂,不及时抠膜易出现烧苗问题。机械覆土实施难度较小,能够有效节约时间和人力资源,苗芽生长中即可将膜顶破,形成较小膜眼,避免烧苗问题。同时,控制膜下水分蒸发速率,可达到节水目的。幼苗15 cm 高时需再次覆土,确保薯块不会从土面拱出。

2、避免旺长

马铃薯苗高达到25 cm 后,可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避免植株旺长。一般喷施2 次,间隔保持在15 天左右,即可控制地上部分的营养消耗,促使薯块养分积累,大幅度提高大薯率。需根据使用说明严格控制药液浓度,浓度过高会减弱植株长势,缩小光合叶面积,影响整体产量。

3、水肥施用

(1)浇水

造墒播种,幼芽出土前一般不再浇灌。出苗后浇透水,确保出齐苗。铺设滴灌带后,结合苗株长势、土壤墒情制定浇水计划。开花结薯期马铃薯的水分需求较大,需及时浇灌。田间出现积水需及时排出,避免忽干忽涝。收获前1 周内彻底停止浇水。

马铃薯生长中需较多钾肥,结薯期内可滴灌时同步追施2 次硫酸钾冲施肥。追肥前,清水冲刷管道,避免杂质堵塞。施肥后再滴灌一段时间清水进行冲刷,避免生长青苔等。田间出现缺素症状时,及时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

六、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1)早疫病

早疫病易出现在生长后期,造成叶子干枯。可发病前交替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与25%阿米西达1500 倍液,预防2~3 次,间隔在1 周左右。发病后,可喷施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等药物,连续喷施2~3 次,间隔也保持在1 周左右[3]。

(2)病毒病

发生病毒病会造成严重减产,温度、传毒昆虫以及马铃薯品种直接影响病毒病的发生,温度条件影响发病程度。需推广整薯播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避免细菌、病毒传播,又可控制块茎内的水分与养分损失。一般出苗20 天左右会逐渐发病,需密切关注苗株长势,及时拔除病株。病毒病主要通过蚜虫传播,蚜虫高发期可喷洒40%乐果乳剂2000 倍液防治。

(3)环腐病

环腐病易造成死株、烂薯等问题,导致马铃薯产量、品质降低。精心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马铃薯品种,切块时做好切刀消毒工作,播种前用95%敌克松、7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等药物进行拌种处理。

2、虫害防治

(1)斑潜蝇

斑潜蝇主要取食马铃薯叶片,导致叶片蒸发失水,田间成虫数量较多1 周左右即可造成马铃薯大面积死亡。可在马铃薯地块周围种植斑潜蝇敏感作物,如蚕豆等,降低田间虫口基数。发棵期、薯块膨大期可交替喷施90%杀虫丹原粉、1.8%害极灭乳油等药剂,持续5 次,间隔保持在1 周左右,能够有效控制斑潜蝇虫害。

(2)蚜虫

蚜虫会吸取马铃薯植株汁液,导致大量养分消耗,同时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可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联苯菊酯乳油兑水药液进行防治。

七、结语

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能够减少水肥资源消耗,还可以增强水肥供给的精准性,进而达到节能增效的目标。需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引导农户民认识水肥一体化的技术优势,推动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覆土薯块切块
比萨切块
红薯储藏期受害诊断技术及预防办法
马铃薯种薯催芽切块技术
随园食单——黄芽菜炒鸡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南北差异大到你想象不到
蚯蚓堆肥在双孢蘑菇覆土中的应用试验
不同覆盖物对水稻钵苗育秧出苗率及秧苗素质的影响
食用菌覆土栽培的利与弊
生活垃圾填埋场N2O释放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