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措施

2022-11-22阿依丁热西坦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7期
关键词:草原养殖生态

阿依丁·热西坦

(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00)

近年来,随着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农牧民的动物养殖数量显著增加,不规范、过量、超载放牧使草场生态环境逐渐变差,加上不科学的开发利用,使草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荒漠化、沙漠化进程逐渐加快,优质牧场面积呈锐减态势。同时,草原蝗虫、鼠害的发生流行率呈逐年增加态势,大量优质牧草被啃食,降低草场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对周边的生产环境构成了严重危害。

在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需充分认识草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构建综合性动态化保护方案。

一、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

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净化空气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确保畜牧养殖产业发展

新疆地区有着悠久的牲畜养殖历史,以牛羊养殖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在当地的畜牧养殖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草场中营养价值全面的牧草能够满足牛羊等草食类动物的生长发育所需,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提升了养殖效益,促进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1]。

2、调节小气候

草场上的植物能够阻止阳光直射地面,防止地表温度过高,避免水分大量流失。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使周边空气湿度大大增加,降低了高温的不良影响。此外,牧草在进行光合作用中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二、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草原资源监测监督

(1)构建草原资源监测体系

加快国土“三调”数据与草原数据对接融合,构建草原资源“一张图”。建立草原资源网格化管理体系,以县为单位统筹整合草原管护力量,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确保每块草原有草管员管理。建立林长制信息平台,探索建立“互联网+”草原资源实时监控网络,积极构建“天空地网”立体监测网络体系。

(2)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统筹草原监测技术力量,提升综合监测数据采集和信息核实能力,积极探索新技术、新设备在草原资源监测保护中的应用。组织开展草原综合监测,加强技术培训,统一监测技术标准,规范技术流程,提高监测水平。

(3)强化草原资源监管

持续开展“天上看、地面查、网络传”的草原督查,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脆弱区、重点违法领域问题的监管,强化草原督查制度化、规范化,加强生态护林(草)员选聘管理。

(4)加强安全生产监测管理

严格落实各级草原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和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针对行业特点和季节气候变化,建立安全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形成常态化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及时化解安全生产风险隐患。

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持续做好监管队伍和一线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在加强常态化日常安全生产监管的同时,健全完善应对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突能力[2]。

2、加强草地资源保护

积极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依据第3 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科学合理划定基本草原范围,确保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草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所需最基本、最重要的草原划定为基本草原;并落实最严格的保护和管理措施,确保基本草原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

强化草原征占用管理,按照“先审后批、先批后建”的程序,依法分级做好审核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禁擅自改变草原用途。加强对草原上经营性旅游活动的管理,避免规模化养殖场、农牧民养殖棚圈等设施建设占用草原的行为。

3、大力发展草种业

开展草原种质资源普查,建立野生灌草种质资源圃与乡土灌草种质资源库。支持开展乡土优良草种驯化栽培与选育扩繁技术研究,通过野外采集、科学驯化与选育栽培,筛选出优良的乡土草种,并研发配套种植关键技术与管理模式,为草原生态修复拓宽用种来源。支持建设优良牧草种子繁育制种基地,不断提高草种自给率。加强草种质量监管,规范草种市场运营,强化草种质检,保障草种质量安全。大力发展现代草业,支持草产品加工业发展,建立完善草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广优质牧草新品种和高产高效种植、生产、加工利用技术。

4、科学规划

落实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的举措,对纳入“十四五”国家、省、市级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和重点任务,建立推进落实机制,确定建设时限,明确责任分工和目标任务,及时组织协调,解决重点草原保护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规划顺利推进。

年度下达的中央、省级和地方资金,优先用于规划中的草原保护工程建设,力争按期完成规划重点任务目标。依法依规落实国土绿化用地,积极主动与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对接,依据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安排,将草原保护工程建设精准落实到小班地块。对接国土数据库,全面落到国土三调等资源调查数据图上。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加强项目调度和日常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积极配合开展规划和重大草原保护工程建设监测评估工作,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效果。加强对本地区规划实施情况的分析判断,及时评估总结,科学评价规划实施效果。

5、加快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各地要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发挥各级财政对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政策,加强向国家部委的衔接汇报,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中央预算内建设资金,加大重要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资金支持力度。

结合政策搭建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生态建设资金,争取国际相关机构、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和赠款、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专项资助、无息贷款等,开展草原及荒漠等的保护建设。完善激励保障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采取自主投资、与政府合作、公益参与等模式参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形成资金投入合力[3]。

6、营造良好保护氛围

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省情宣传和生态保护法治教育,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各类自然公园等作为普及生态保护知识的重要阵地;依托植树节、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爱鸟周及野生动物保护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加强草原生态建设、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富民产业发展、生态文化弘扬等方面的宣传报道,不断扩大建设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推动生态工程全民共建、生态产品全民共享,创新推进全民义务保护草原尽责形式,积极营造全社会关爱草原生态、保护草原生态的良好氛围。

三、结语

草原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是长期且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农牧民和地方政府部门需明确草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构建完善的保护方案,逐渐恢复草场的生态功能,营造生物群落,起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的作用,满足当地草食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需求,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草原养殖生态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