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树缩叶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2022-11-22李士金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7期
关键词:幼果侵染几率

李士金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 济宁 272600)

关健词:桃树;缩叶病;症状;发病规律;防治

桃树缩叶病在世界范围内均可出现,初次发病在19 世纪初期。全国各地桃树种植中均有可能发生缩叶病,春季较为潮湿的区域病害问题较严重,干旱地区发病几率相对较小。桃树缩叶病危害桃树果实,发病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影响桃树产量,也不利于第2 年的花芽分化。

济宁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晴寒,年平均气温13.3~14.1℃,平均无霜期199 天,平均降水量597~820 mm,适合桃树生长发育。应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桃树缩叶病发生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合适的预防方案,为桃树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一、桃树缩叶病症状表现

桃树缩叶病会给桃树的幼嫩组织造成危害,侵染嫩叶、嫩梢或者幼果等,症状表现如下:

1、侵染嫩叶

嫩叶受到危害时会出现叶片卷曲,颜色转为红色。叶片开展后卷曲的严重程度会提高,整体出现波纹状凹凸,严重时导致叶片严重变形。病原菌侵染后,叶片较肥大且厚度不均,质地松脆,变为淡黄色或者红褐色。发病后期,叶片上会出现灰白色粉状物,为病菌的子囊层,最后造成叶片脱落。先长出来的叶片受害最严重,反之则受害较轻。如果新梢没有受到病害影响,只有叶片受到危害,后续抽芽时仍然可以生长出健康新叶[1]。

2、侵染嫩梢

当新梢受到病害影响时,颜色呈现出黄绿色,病部位置肥大肿胀,节间缩短,叶片呈簇生状态。发病严重时,树梢姿态扭曲,生长停滞,最后整个枝干都会枯死。

3、侵染花和幼果

花朵和幼果染病不易被察觉,病害侵染后会造成花和幼果脱落;部分没有脱落会表现出果实发育不均匀,果实上方出现黄色的隆起块状斑,果实表面经常出现龟裂,也会在短时间内脱落。

二、桃树缩叶病发病规律

1、病原菌及其特点

引发桃树缩叶病出现的病原菌主要是畸形外囊菌,会在10~30℃环境下生长,20℃为其适宜生长温度,10~16℃时侵染寄生宿主。厚壁芽孢子较耐寒,存活时间较长,30℃环境中可生存长达140 天,15℃时生存时间可达1 年以上。

2、侵染循环

病菌越夏、越冬分别以子囊孢子和厚壁芽孢子的方式越冬,也可以在土壤内部越冬,次年春天桃芽开始生长时,孢子侵染嫩叶或嫩梢。一般孢子从叶片背面开始入侵,给叶片内部组织造成破坏。子囊孢子可以利用侵染丝给寄主造成危害。芽孢子具备接合功能,完成接合后会再次萌发出侵染丝,入侵到寄主内部。

病原菌进入到叶肉组织内部后会产生大量菌丝和活性物质,促进寄主细胞的异常分裂,增加孢壁厚度。叶肉的栅状和海绵组织分别向垂直和水平方向分裂;表皮细胞的分裂和海绵组织相似,均是水平分裂,使叶面积扩大,是正常叶片的2 倍以上,叶肉厚度增加,颜色改变,质地变脆。

进入发病中期后,叶片表面会出现子囊层,外部条件合适时会持续芽殖,可能出现侵染再循环,但是危害并不明显。通常在4 月上旬发病,5 月进入盛发阶段,6 月后气温上升后病害逐渐减轻。

3、影响因素

(1)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是引发病害的关键因素之一,温度较低、频繁降雨、空气湿度较高,有利于越冬孢子萌发;同时,萌芽展叶所需时间延长,侵染时间也会增加,病害发生较严重。病菌芽殖生长的较佳温度为20℃,最低和最高温度分别为10℃、30℃;温度较低时发病几率较高,温度上升则发病几率降低[2]。低温时,桃树生长速度较慢,自身的抗病害能力较低,有利于病菌侵染。气温上升时,桃树生长速度加快,自身抗性明显提升,可减少染病几率。

(2)品种因素

不同桃树品种抵抗缩叶病的能力不同,通常早熟品种发生缩叶病的几率较高,中晚熟品种则较低。一般金桃、阿尔巴特易发病,且发病后症状严重;菊早生以及早生水蜜等也易感病,应根据当地的流行特点选择合适品种。

(3)栽培管理因素

水肥管理、修剪管理都是影响缩叶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管理不到位会影响桃树的生长环境,幼树发病几率较高。

三、桃树缩叶病防治措施

桃树缩叶病防治中应以预防为重点,降低病害发生几率,能够有效降低种植管理成本投入。现阶段病害防治难度较大,应综合使用多种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新建桃园应选择产量高、品质优良且可以抵抗缩叶病的品种,能够有效降低后期病害的出现几率,利用桃树自身抗性减少病害侵染。栽培前需消毒土壤,并通过深翻晾晒和药物方式消灭土壤中存在的病原菌。根据桃树生长情况进行整形和修剪,改善桃园内部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发现病害枝叶立即剪除,并统一带出果园深埋或焚烧处理,有效避免病害蔓延。结果阶段应进行土壤管理、水肥管理、修剪管理等,保证桃树可以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以及水分供应,提高桃树长势。发病较严重时应定期追肥、浇水,以增强树势,防止后期结果受到病害影响。

2、化学防治

可以选择在桃树休眠季节使用3~5 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病原菌侵染。春季后,桃芽开始进入膨大期,是防治缩叶病的关键阶段。可以使用0.3~0.5 度石硫合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进行防治。桃树3~6 月生长较快,展叶后可以选择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井冈霉素水剂500 倍液进行防治。应注意交替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发病后可以使用代森锰锌600 倍液+叶面肥磷酸二氢钾进行防治,同时需添加1%~3%尿素,每间隔7~14 天给药1 次,给药2~3 次即可[3]。

四、结语

桃树果实汁液较多,种植中极易受各种病害侵染。缩叶病是常见病害之一,可通过不同方式传播,严重影响桃树生长。应选择抗病害品种,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定期进行修剪和整理,确保桃树健康生长,提高自身的抗病害能力。根据桃树缩叶病的发生规律,选择合适时间用药预防效果较好。病害发生后及时针对性用药,避免病害蔓延传播。

猜你喜欢

幼果侵染几率
阳光玫瑰葡萄幼果被太阳晒红现象的原因分析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苹果疏花疏果“三步走法”
枯萎镰刀病菌侵染西瓜幼苗的过程特征
花期和幼果期低温对玉露蟠桃花果器官的影响
做一辈子硬骨头
引种滨梅菌根侵染特性研究
柑橘不同幼果大小与其生长发育动态及品质的相关性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幼苗侵染及生物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