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莱州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022-11-22潘军龙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7期
关键词:莱州市心叶抗病性

潘军龙

(山东省莱州市农业农村局,山东 莱州 261400)

玉米在北方地区广泛种植,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发展,部分地区玉米种植逐渐实现规模化、产业化,为保证玉米高产高质,必须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对玉米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确保高产、高质。

一、莱州市玉米种植现状

莱州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地区,隶属烟台市,地域面积1928 km2,下辖6个街道、11个镇。莱州市总体地势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海岸线108 km,地形主要以山地、丘陵、平原等为主。当地为暖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均气温12℃,降雨量800 mm 左右,受海洋调节作用较明显。

莱州市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20 年,莱州市地区生产总值674.08 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农业产值54.98 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市粮食种植面积8.13 万hm2,其中,玉米种植面积4.6 万hm2,同比增加0.46 万hm2。全年粮食产量51.84 万吨,秋粮产量30.25 万吨。

近年来,莱州市在国家多项惠农政策扶持下,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尤其在玉米种植中,不断加大优质品种研发力度,曾7 次刷新国内夏玉米亩产记录,玉米种业发达程度位居全国前列。

2020 年8 月,选取莱州市沙河镇和土山镇12 万亩玉米种植田为病虫害防控新技术应用示范区,应用“一防双减”技术。该技术是当前较先进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将杀虫剂和杀菌剂混用,对病虫害进行一次性防治,达到减少玉米生长后期害虫基数和减轻病害发生程度的目的。

二、玉米主要病害综合防控

1、大斑病

(1)发生特征

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苞叶等部位,初期集中在植株下部叶片,表面出现较多水渍状青灰色斑点。随着病情发展,由叶脉向两边扩散,叶子边缘也会出现斑点。发病后期病斑纵裂,甚至造成叶片枯死,环境潮湿时病斑表面会有灰黑色霉层。如果玉米品种是单基因类型,则病斑较小且和叶脉平行,淡褐色或黄绿色,部分为坏死斑。

(2)防控措施

大斑病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

农业防治。优选抗病害性强的玉米品种,目前莱州市玉米种植以农大3138、鲁单15、鲁单19 等品种为主。合理轮作,结合莱州市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调整播种时间,错开病害高发期。基肥施加充足,及时培土除草,保持田间温度、湿度适宜,增强植株自身的抗病性[1]。

化学防治。玉米心叶末期至抽雄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农用抗菌素120 水剂200 倍液,10 天喷施1 次,连续2~3 次即可。玉米抽雄前后,叶子发病率在20%时施药,每亩喷施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兑水药液50~75 kg,8~10天1 次,连续2~3 次即可。

2、粗缩病

(1)发生特征

发病初期心叶基部和中脉两侧部位出现透明褪绿虚线条点,随病情加重扩散至整个叶部。叶部染病后,叶子较为僵直,心叶无法正常展开;植株生长迟缓,颜色浓绿;长至9~10 叶时植株出现矮化现象,顶部叶片簇生;大多数病株无法正常抽穗成棒,已结穗则会出现果穗畸形。

(2)防控措施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性较强品种,播种时结合地区自然环境合理使用不同品种;尽可能避开灰飞虱成虫爆发期;及时中耕除草;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深埋处理;合理施加水肥,保持玉米长势良好[2]。

化学防治。播种前拌种处理,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性;播种后用40%乙莠水胶悬剂进行土壤消毒。幼苗期发病可使用25%扑虱灵50 g/亩或5.5%植病灵800 倍液,长至5 叶时每5 天喷施1 次,连续使用2~3 次即可。

3、青枯病

(1)发生特征

玉米在灌浆末期会出现青枯病,对玉米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主要病原是镰刀菌或腐霉菌等[3]。染病后叶子突然枯萎,短时间内褪色干枯。随着病情加重,还会出现果穗下垂和苞叶枯萎症状。染病初期茎基部位变为浅灰色水渍状,后期植株倒伏死亡。

(2)防控措施

农业防治。青枯病发病较快,危害较严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优质品种非常重要,如鲁单15、鲁单19 等。

化学防治。播种前拌种,可以使用3.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按照药种质量比1:200 把种衣剂均匀包裹在种子外部,以减少病菌侵袭,提高发芽成活率。

三、玉米主要虫害综合防控

1、蓟马

(1)发生特征

玉米植株受到蓟马危害后,叶子背部会出现较多银白色条斑,伴有小污点,危害较重时叶子干枯。同时,还会造成玉米幼苗心叶破碎,影响心叶正常发育,干旱少雨季节高发。

(2)防控措施

幼苗期及时使用“农喜1 号”1000 倍液喷雾防治,可以降低蓟马发生几率,也对其他虫害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如灰飞虱成虫、瑞典秆蝇等。根据需要可以添加六高二氢钾等营养调节型增产剂,满足幼苗生长的养分需求,保证长势良好。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使用含有有机磷成分的杀虫剂,避免发生药害。

2、玉米螟

(1)发生特征

玉米螟是玉米生长中危害较大的寄生类害虫,主要啃食玉米心叶[4],可明显观察到心叶展开后有1 排小孔,并且叶脉被切断,造成玉米发育不良,植株长势弱,容出现倒伏和空秆现象,籽粒也因营养不足较干瘪,产量和品质难以保证。

(2)防控措施

收获后要及时将秸秆无害化处理,消灭越冬幼虫,减少害虫基数。可以引入玉米螟的天敌生物,如赤眼蜂、瓢虫、步行虫等;也可以是寄生幼虫,如寄生蝇、白僵菌等。玉米心叶末期使用1%辛硫磷颗粒,与5 倍细沙土混合均匀后撒入玉米喇叭口内,用药标准为1~2 kg/亩。也可以使用2.5%杀螟灵1 号颗粒剂250 g,混合细沙3~4 kg,按照每株1 g 标准撒入玉米心叶。还可玉米抽穗后使用50%辛硫磷1000 倍液,喷施或滴施在雌穗顶部和上下叶子的叶腋部位。

四、结语

玉米是莱州市优势农作物之一,在种植实践中,不断研发创新,产量大幅度提高。种植中要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因地制宜、科学防控,降低危害程度,确保玉米长势良好、优质高产。

猜你喜欢

莱州市心叶抗病性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捷克·心叶椴
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应用“德融数理” 打造“行知乐园”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我和我的家乡
十月,黎明不懂夜的痛(组诗)
“三区”叠加推动莱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莱州市着力构建『四位一体』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运行机制
杂交中稻新品种展示结果分析
心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