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2022-11-22

好家长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研幼儿园游戏

文 许 敏

自主游戏不同于一般性游戏,是幼儿依据自身的兴趣和想法,以满足自身为目的,自我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游戏。学习品质主要指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学习品质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表现积极态度,对幼儿持续发展和情感领域都具有影响力。自主游戏具有趣味性、锻炼性、易操作性等优点,是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抓手。如何在自主游戏中渗透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值得教师思考和实践。

一、开展教研活动,突显主体地位

自主游戏也可以称之为随机游戏,即教师不参与设计基本的游戏规则,不进行基本的游戏主导,甚至不参与游戏的基本进程,仅为幼儿设计合理的游戏场所,提供必需的游戏道具,为游戏的“发生”创造必要条件。

自主游戏对幼儿来说,由于缺乏明确的引导,从而更容易突显个性,有利于教师近距离观察与了解幼儿的特点,通过幼儿自发形成的角色分工掌握幼儿的基本人格、情感满足、语言表达、情绪状况,予以适当引导。

但是,不少幼儿园对自主游戏的研究起步较晚,效果不明显。有的教师不能充分认识幼儿的主体性,将游戏视为打发时间的工具而非课程。这就导致幼儿园自主游戏难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失去了游戏的特有意义。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强调:“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在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专业素质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教研活动的重要性,依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幼儿教学不应是简单的过渡化学习,教师应该借助活动,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二、创设多项游戏,拓展幼儿的认知

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对游戏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包含对游戏活动的决定权和参与权。教师应在了解幼儿的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目前,幼儿园自主游戏种类单一。室内活动大多为做手工、唱歌、跳舞,户外活动局限于玩滑梯、蹦床等传统游戏。这样的游戏很难达到幼儿的培养目标,不利于幼儿全面地发展。教师在设计自主游戏时,应该充分考虑游戏的趣味性、科普性、创造性,引导幼儿应该在不同类型的游戏中体验、探究和成长。

在室内活动中,教师可以留有一定的自主游戏时间,创设多个游戏区,如角色扮演区、建造区、表演区,让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自行组织游戏,既能充分突显幼儿的主体性,又能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当“体育小教师”,指导他们给同伴分组、讲解游戏规则、开展游戏、相互合作。

教师还可以将户外活动分区开展,每节课安排几个不同的游戏,让幼儿根据意愿自主分组。一开始,幼儿没有树立规则意识,容易产生许多矛盾。但随着游戏的进行,幼儿能渐渐意识到规则、秩序以及团结的重要性。这种幼儿亲自体验的方式比起语言的熏陶,更能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三、注重培养时机,奠定坚实基础

学前教育是人生的起点教育,是一个独立的教育阶段。良好的学习品质是有效学习的根本,可以为幼儿入小学作好准备。《指南》中要求:“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包括“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

幼儿时期是幼儿对环境建立认知的重要阶段,幼儿园作为幼儿长时间接触的环境,承担着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任务。幼儿园自主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的想法完成游戏,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自主游戏是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方式。在自主游戏中,教师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切入点,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营造宽松的游戏氛围,引导幼儿探索游戏,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研幼儿园游戏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