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园本研修的思与行

2022-11-22窦海芳

好家长 2022年8期
关键词:我园园本研修

文 窦海芳

我园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创新的研究型教师队伍,早在2006 年就成立了教师成长学校。我园现有1 名正高级特级教师和13 名市区级骨干教师,先后完成“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区域共同体的动力机制研究”等10 多项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多个课题成果获评省一、二等奖。

一、项目化园本研修的实践背景

近年来,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江苏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等省、市级建设项目在我园陆续启动。借力省、市级项目建设,我园深入思考项目化园本研修的优势和可行性,逐渐形成了以课题为引领,以项目为取向的园本研修模式。

二、项目化园本研修的初步探索

在探索项目化园本研修过程中,我园坚持“全员参与、突出重点、研训合一”三大原则,内容辐射“师德修养、教育管理、专业发展”三大维度,灵活构建“共读、共研、共写”三大路径,最大化地将课题研究、项目推进、园本研修融为一体。具体实施中,我园从以下三个方面,明晰研修方向、提升研修品质、规范研修过程。

(一)顶层设计,明晰研修方向

我园尝试建构以“素养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为主要内容的研修课程体系。其中,素养课程将师德修养作为首要内容,理论课程以主题讲座、知识竞赛、理论测试、基本功比赛等作为实施路径,实践课程以课程审议、主题沙龙、观摩指导、我的教育故事分享等作为实施路径,以努力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

(二)专业引领,提升研修品质

1.共读。一是“线上+线下”的全园共读。我园启动“我是悦读者”活动,根据项目研修的核心问题拟定共读书目,每位教师轮流担任领读者,从而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二是“线上+线下”的分级共读。在年级部长带领下,各年级在线上分别共读不同的教育著作;教师轮流主持集体备课,进行“每周好文推荐”读书交流;三是“线上+线下”的自主阅读。我园教师坚持利用寒暑假自主阅读,约定开学第一天集中交流读书心得。我园还倡导教师利用网络,进行碎片化阅读。

2.共研。一是“需求导向型”。我园梳理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组织教师参加讲座、参观考察,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丰富实践经验,感悟教育创造;二是“专家嵌入型”。我园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及时为项目化园本研修诊断把脉;三是“自助作坊型”。我园围绕项目主题申报子课题,组织教师在各自的班级展开行动研究;四是“临床实践型”。我园开设教师论坛,组织教师分享研究成果,开展互动式评价指导。

3.共写。一是播种。我园的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博客,这是每位教师的“半亩花田”。教师或抒情写意或理性思考,撰写教育随笔、学习心得、教育故事等;二是开花。我园鼓励教师及时梳理自己的教育实践,形成高质量的论文。其中,不少论文被省级刊物采用。

(三)强化教研,规范研修管理

项目化研修的最终目的是创设问题精准、研究细实、共生共进的教研文化,引领全园教师专业发展走向自信自觉。因此,我园制定了《项目化园本研修考核方案》,促进教师自主评价园本研修学习的成果和进度,实现园本研修的规范化管理。

我园项目化园本研修模式尚在探索中,仍需进一步完善。今后,我园将进一步探寻教研的广度、力度、效度和亮度,追求教研应有的问题意识、对话意识、经验意识、检验意识,彰显教研为我、为你、为大家的朴素价值,努力将幼儿园办成师幼共成长的教育高地。

猜你喜欢

我园园本研修
户外厨房诞生记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