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大”还是“侨大”
——“华侨大学”的规范性简称刍议

2022-11-22任智勇

八桂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缩略华大校名

任智勇

(华侨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

一、问题的提出

校名是一所学校的基本标识,它不仅包括学校的登记名称(即全称),还包括简称及外文译名等。和校徽、校训、校歌一样,校名(含简称)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学校的文化传统、办学理念、精神底蕴与人文内涵,彰显学校的个性和特色,反映学校的精神与风貌。

商品经济条件下,校名(含简称)还是学校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品牌标志。高校特别是名校往往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传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品格与气质,大师荟萃,人才辈出,科研实力雄厚,校园环境优美,社会贡献大,文化引领作用突出,常被视为社会的良心,在公众心里有着极高的美誉度和信任度。这种美誉度和信任度使得作为高校人格化外部标记的校名(含简称)成为教育领域的品牌。

正因为如此,国外高校特别是名校对学校的命名及校名(含简称)的保护极为重视。如哈佛大学在许多国家申请注册了商标,其申请注册的商标包括“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镌刻着拉丁文的“VE-RI-TAS(真理)”的盾形校徽以及哈佛大学多个学院的名称如“HARVARD COLLEGE”“HARVARD BUSINESS SCHOOL”“HARVARD LAWSCHOOL”等①王娜:《试析高校校名常见的法律保护方式》,《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 年第5 期。,并于1980 年成立了专门的技术与商标许可办公室,对获准注册的商标进行全面保护,详细规定了商标许可的使用范围、条件、费用及国际许可等内容②吴秋翔,王明鑫:《高校校名简称的冲突与保护途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8 年第3 期。。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校名(含简称)侵权案的屡屡发生,我国高校对校名(含简称)的管理也渐趋规范。清华大学早在1997 年9 月12 日便以“清华”和含有“清华”及清华大学英文校名的钟形图案在41、42 类提起四个商标注册申请,成为国内最早以校名(含简称)注册商标的高校,“清华”商标于2006 年还被认定为驰名商标,成为高校中的第一个驰名商标。浙江大学曾花费44 万元注册45 个大类共180 个商标,涉及简称“浙大”“ZHEDA”“求是”以及浙江大学鹰型图案等,成为国内首家申请全部45 类商标保护的高校①陈立立:《高校名称的商标保护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章程建设的启动,学校的校名简称也被纳入规范化管理。2012 年1 月1 日起实施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第二章第七条明确规定:“章程应当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载明以下内容:学校的登记名称、简称、英文译名等,学校办学地点、住所地。”②百度百科:“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B%98%E7%AD%89%E5%AD%A6%E6%A0%A1%E7%AB%A0%E7%A8%8B%E5%88%B6%E5%AE%9A%E6%9A%82%E8%A1%8C%E5%8A%9E%E6%B3%95/7135762?fr=aladdin。

华侨高等教育是中国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元素,是中国国内华侨教育系统中的最高层次③王焕芝:《国内华侨高等教育的历史及其发展》,《八桂侨刊》2010 年第1 期。。华侨大学是一所以培养华侨高级专门人才为办学使命、以“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为办学宗旨的高校,创办于1960 年,由时任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廖承志亲任校长,1983 年被中央列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2018年入选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60 余年的办学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传承、保护好创校先贤遗留下来的包括校名简称在内的无形资产,是学校领导及广大师生校友的光荣使命与责任。而传承的前提是对“华侨大学”的规范性简称这一容易忽视的问题有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二、学术回顾

国内关于高校校名简称的研究不多。在中国知网上,以篇名为“简称”“缩略”“高校”进行精确检索,共搜索到23 条结果;以“简称”“缩略”“大学”为篇名,共检索到38 条结果。将新闻、广告等文体及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剔除,实际查询到的相关论文共29 篇,其中学术期刊论文17 篇,硕士论文3 篇,报纸9 篇。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对高校名称缩略方式、缩略特点、缩略原则的研究

学者们从语言学角度对高校校名缩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方霞以1 450 例校名为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将缩略方式分为缩合式、节略式、略缩式三种,并提出大学校名缩略的基本原则即经济性、语境规避和区别性原则④方霞:《大学校名缩略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年。。陈慧、李亚娇采用共时研究的方法,分析了820 所本科院校的缩略名称,总结出提缩法、截除法和截缩法三种缩略方法,并认为缩略应遵守核义、最简化、易联想和区别性等原则⑤陈慧,李亚娇:《大学缩略名语言学研究》,《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 年第3 期。。伍和忠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简称方式为何不同进行了语言学分析,认为常见的缩略语是在强式类推、意义明确、词汇规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而定型的⑥伍和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简称为何不同?》,《学语文》2003 年第 3 期。。孙赞运用个案分析方法,将制约当代我国大学名称缩略的因素归为两类,即语义因素和包括词语排列的顺向性因素、语音因素、语境因素和历史因素等在内的社会因素⑦孙赞:《从当代我国大学名称的缩略看制约现代汉语词语缩略的因素》,《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年第12 期。。吴宇仑等通过对我国大陆和台湾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归纳出大学名称简称形式形成的四个主要制约机制,即韵律制约机制、缩合语素选择机制、尾节略机制以及区别性限制⑧吴宇仑,文桃戈,秦文珍,陶建杰,邵琛欣:《我国大学名称汉语简称形式的形成及其制约机制研究:基于实际语言的使用情况调查》,《汉字文化》2019 年第 15 期。。化玥珉以112 所“211 高校”名称为基本语料进行语法结构分析,将其分为13 种结构①化玥珉:《中国高校简称中的语言规律初探》,《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 年第5 期。。刘钦荣以755 所普通本科高校名称为研究对象,将其缩略方式分为18 类,并提出表意清楚、具有层级性、允许多种缩略形式并存等缩略原则②刘钦荣:《高校名称缩略的方式及其他》,《中州大学学报》2014 年第4 期。。朱德熠以双一流大学为样本,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高校校名简称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中国高校校名缩略语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③朱德熠:《高校校名缩略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式:以中国“双一流”大学为样本分析》,《汉字文化》2020 年第6 期。。梁述归纳分析了我国主要大学的11 种简称方式,并指出大学简称至少应当遵从的三点原则:表意明确、经济和音节和谐④梁述:《我国大学的简称研究》,《语文学刊》2013 年第3 期。。邢心艺认为,高校不同命名方式采用不同的缩略方法,含义命名高校多为截取式,性质命名高校多为紧缩式,在进行缩略时,要考虑语境、韵律、语义、领域等因素⑤邢心艺:《现代汉语中单位名称的缩略原则:以部分北京高校校名为例》,《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 年6 月16日,第3 版。。李凤霞、张莉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现代汉语缩略语词典》、《现代汉语缩略语》对我国高校简称从学校性质、专业、地区、专名等方面进行了整理⑥李凤霞、张莉:《我国高校简称综述》,《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 年第3 期。。黄长彬认为,高校简称应规范,不应随意“自创”简称,简称不能影响交际,简称不是必需的⑦黄长彬:《高校简称应规范》,《语言文字报》2020 年 4 月 29 日,第 2 版。。

(二)对高校简称争议的研究

一些学者对高校简称争议给予高度关注。吴秋翔、王明鑫指出,由于高校校名结构类似、法律规定缺失及管理漏洞导致高校简称在实际使用中发生冲突⑧吴秋翔,王明鑫:《高校校名简称的冲突与保护途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8 年第3 期。。吴斌提出高校简称应具备三个构成要件,即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应有唯一的指向性、主动使用或被动使用,已被注册商标的高校简称不能对抗合法的在先使用⑨吴斌:《高校简称可以受法律保护》,《法庭内外》2015 年第11 期。。邓海建将南京大学与南昌大学的“南大”之争斥之为“舌尖上的名校”之争,认为双方争的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声闻荫庇,争的是“名声大了好伸手”的资源话语,与中国高校的人文梦想无任何干系⑩邓海建:《高校简称,“舌尖上的名校”之争》,《工人日报》2015 年 7 月 7 日,第 3 版。。陈彬则主张,“南大”掐架体现了高校间对无形资产的日益重视,在正确的渠道上多“争一争”也无妨⑪陈彬:《高校,多争一争也无妨》,《中国科学报》2015 年 7 月 16 日,第 7 版。。吴学安认为,高校简称引发的争论,根本上是法律与习惯的交锋,各高校应当具备品牌意识,注重校名简称的独创性,打造出属于自己独有的品牌效应⑫吴学安:《高校简称之争应靠规则判明是非》,《中国知识产权报》2015 年7 月22 日,第8 版。。

(三)对高校简称的法律保护研究

虽然《民法通则》第99 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1 条肯定了高校作为非企业法人享有名称权并明确了侵权者的法律责任,但相关条款并未对高校名称权的范围作出明确界定,对权利被侵害以后如何保护也没作任何规定。

叶林威、戚昌文主张,高校名称缩写或简称是市场主体人格化的外部标记,兼具财产权益和人格利益双重属性,从学理上可以认为其属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是一种识别性标记⑬叶林威,戚昌文:《高校名称缩写及简称的法律保护》,《中华商标》2002 年第6 期。。胡乐乐认为,为了依法维护高校校名权益不受各种侵犯,高校必须要尽快将自己校名的全称与简称注册成为商标⑭胡乐乐:《论高校校名权益的注册商标保护》,《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年第1 期。。汪莉、耿艳华以法律的视角从宏观层面、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提出高校标识进行商标保护的对策和建议⑮汪莉、耿艳华:《高校标识进行商标保护的法律探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 年第5 期。。张恒瑞从山东大学与山西大学争夺“山大”简称事件谈了高校简称注册商标与合理使用问题⑯张恒瑞:《高校简称起争议商标注册谁更当之无愧》,《中国消费者报》2009 年3 月9 日,第B04 版。。阮开欣则由南京大学与南昌大学“南大”之争探讨了商标权的归属问题①阮开欣:《谁该享有“南大”校名简称的商标权》,《中国知识产权报》2015 年7 月10 日,第5 版。。王娜认为,以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名称权以及名誉权等维护高校校名是常见的高校校名法律保护方式,但均难以规制侵权行为的产生②王娜:《试析高校校名常见的法律保护方式》,《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 年第5 期。。高云鹏、于晓丽从加强立法保护、加大行政处罚、建立判例制度、强化高校自我救济意识四个方面对高校名称权法律保护提出设想③高云鹏,于晓丽:《高校名称权的法律保护》,《电子知识产权》2008 年第4 期。。孙雪惠介绍了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的高校名称保护制度,并从高校运用名称权对高校名称进行初级保护、教育部申请注册集体商标保护高校名称、高校之间建立联合商标解决高校简称权利冲突、修订《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将防御商标概念引入《商标法》等五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高校名称保护体系的建议④孙雪惠:《高校名称法律保护问题研究》,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12 年。。徐松林提出,最好的校名保护路径选择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殊标志保护法》,将高校校名纳入特殊标志的保护范围⑤徐松林:《我国高校校名应作为特殊标志予以立法保护》,《高教探索》2014 年第2 期。。青措加对西藏高校标识保护现状进行了调研,并从法律层面提出了相关保护途径⑥青措加:《论西藏高校名称权的法律保护》,《法制与社会》2019 年第26 期。。

上述研究从不同的学科视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高校简称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首先,现有研究对校名简称的形成过程缺乏研究,校名简称有官方简称与民间简称之分,当官方简称与民间简称发生矛盾时,如何协调彼此的矛盾?现有研究无人回答。其次,现有研究专注于对校名简称的语法、语音学研究,强调约定俗成,强调经济性,但对校名的规范性简称研究较少。再次,现有研究较少考察高校的历史,缺乏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即使个别论文用高校校史证明其简称,也是用“实然”分析代替其“应然”考察。本文的研究将从上述几个方面展开,力图有所突破。

三、“华大”还是“侨大”

高校校名简称按照其来源,可分为民间简称和官方简称。登记在高等学校章程或申请商标注册的校名简称通常是规范性简称,它是民间简称和官方简称的结合。从高校校名规范性简称的形成过程来看,一般是先由学校官方将酝酿的校名简称在正式场合或正式文件中提出,后在民间(指师生校友间)传播,形成共识后加以固定下来,或是先在师生校友中自发形成某种称呼,得到学校官方认可后明确下来。但由于对校名的民间简称常常以顺口、字数少、方便传播等为标准,不一定符合规范性简称的要求,使得民间简称与规范性简称时常会出现不一致。如华中科技大学民间简称“华科”,而在经教育部核准的《华中科技大学章程》里载明的简称则是“华中大”;中国人民大学在民间被称为“人大”,而在经教育部核准的《中国人民大学章程》里则放弃了简称。

自华侨大学创办以来,对它的校名简称主要有两种:一称“侨大”,一称“华大”。从简称的传播过程来看,创办初期先是由官方称“侨大”,后来这一称呼在民间得到认可,创办后期及复办以来民间改称“华大”,官方在民间的带动下也逐渐改称“华大”。虽然华侨大学在申请注册“华大”简称失败后,曾于2009 年获准将“侨大”注册为商标,但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目前称“华大”仍然是较普遍的称呼。而在尚未批准上报的《华侨大学章程(草案)》里,则根本未提及简称。“华大”还是“侨大”?这是一个问题。从文化品牌的角度来看,到底该用哪个简称?这就涉及校名简称的标准问题。

笔者认为,校名的规范性简称至少应该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一)体现办学特色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立足之本,也是文化品牌形成的根源。作为品牌基本标志物的校名简称,自然要反映其办学特色。

华侨大学因侨而立,因侨而兴。“侨”是华侨大学最大的办学特色。这主要体现在:

1.华侨大学的创办宗旨是为侨服务。20 世纪60 年代,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发生排华事件,海外华侨青年回国升学人数及愿望剧增,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情况下,毅然批准创办华侨大学。创校先贤们在各个方面都将“为侨服务”作为一条办学基本原则。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上,除了主要为国内外华侨学校培养师资外,还培养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人才、通晓东南亚国家语言文字的翻译人才、国内外侨务工作干部等①资料来源于华侨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国务院批转华侨事务委员会、教育部呈报创办华侨大学方案》(1961-11-11)。;在科系设置上,创办前期设置了亚热带作物系、艺术系、外语系印尼语专业等带有东南亚特色的科系和专业,后期又根据侨生的志趣加强了工科,适当压缩了文理科;在招生录取条件上,凡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报考华侨大学并符合录取条件的归国华侨学生,可享受“同等条件,优先录取”待遇②资料来源于华侨大学内部出版物《华侨大学五十年(1960—2010)》。;在学制和教学安排上,根据侨生知识基础较差的特点,从1962 年1 月起将学制从四年调整为五年,并在教学中贯彻“少而精”“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强化“三基”(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缩减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分小班上课,加强对侨生的课外辅导和作业面批;在生活安排上,校长廖承志曾对学生居住环境的设计工作提出要求:学生宿舍的地板要光滑,不能有钉子,以适应东南亚侨生喜欢光脚跳舞的习惯;不论男生还是女生宿舍,都要附设淋浴室,因为从热带来的侨生喜欢冲澡。

2.华侨大学复办后的办学方针是“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1978 年4 月17 日,国务院批准在“文革”中被撤销的华侨大学复办,同意华侨大学以招收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籍青年学生为主,同时也招收少部分内地学生(以归侨、侨眷子女为主);对华侨和港澳学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学生毕业后自愿选择,可以留在内地由国家统一分配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也可以到国外或港澳地区就业③资料来源于华侨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恢复暨南大学、华侨大学有关问题的请示》(1978-04-17)。。虽然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招生政策的调整等原因,复办后至今内地学生数量一直占学校大多数,海外华侨、归侨、侨眷子女所占比例较小,但学校“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一直没有变。

3.华侨大学因“侨”而实行一系列特殊的制度和政策。首先,实行董事会制度。1980 年,为加强与海外华侨、归国华侨等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获得他们对学校复办的支持,华侨大学开始实行董事会制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实行董事会制度的大学之一(另一所是同样以招收华侨学生为主的暨南大学)。1986 年修订的《董事会章程》更是向华侨大学董事会赋予了两项新增的权力:提名华侨大学校长人选,报请国务院任命;就学校办学方针、规划、教学、科研、基建、财务等重大问题,进行指导和审议④资料来源于华侨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华侨大学董事会章程(草案)》(1986-07)。。这使得华侨大学董事会具有了一定的决策权和领导权,成为拥有完整的监督、筹资、咨询三项职能的董事会。其次,实行校长负责制。1983 年6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中宣部、教育部、国侨办《关于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意见》(简称“中央24 号文件”),决定把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列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要求两所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并明确提出“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的实施,使得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得以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得以扩大,大大加快了学校的复办步伐。再次,学校实行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在招生上,学校对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外籍华人实行单独招生;对华侨、归侨子女,在招生录取时,给予特殊照顾;在招收内地的华侨、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青年时,对低于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分数线的,择优录入预科班,也招收不包分配的收费生,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升学机会。在办学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采取扩大预科,增设函授,实行多种学制,允许插班、转系、试行双学位等措施。此外,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要求、学校管理等方面,均与国内其他大学有所不同。

既然“侨”字承载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校名简称理应体现这一特色。

(二)传承历史传统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大背景下,要厘清华侨大学校名的规范性简称问题,必须从创办时期历史中寻找初心。

创办初期历史充分显示,“侨大”作为学校当时的简称得到普遍认可。这主要体现在:

1.具体负责学校创办工作的地方党委将华侨大学简称为“侨大”。华侨大学创办地定在泉州后,晋江地委(泉州撤地改市前的地方党委)成为学校创办工作最直接的领导部门。1960 年5 月21 日,晋江地委向福建省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简称“中侨委”)呈报《关于华侨大学校址的报告》,发文办理单上的抄送单位就有“侨大筹备处”这一单位。在这份汇报有关华侨大学选址过程和选址结果的重要文件的正文中,明确将“华侨大学”简称为“侨大”①资料来源于华侨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关于华侨大学校址的报告》(1960-05-21)。。

2.华侨大学在正式场合均将学校简称“侨大”。1960 年9 月28 日,华侨大学向福建省委和中侨委党组提交《华侨大学工作情况报告》,反映学校教学工作及基建工作进展情况。在汇报学校招生情况、入学侨生的思想状况时,先后七次用“侨大”来称呼学校②资料来源于华侨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华侨大学工作情况报告》(1960-09-28)。。1960 年11 月4 日,华侨大学向国务院、中侨委、教育部、福建省委、福建省人委、福建省教育厅等主送单位呈报办学史上第一份正式公函,宣布从11 月5 日起正式启用由省人委颁发的“华侨大学”铜铸图章,当时使用的文号是:侨大(60)字第字第0001 号③资料来源于华侨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公函(侨大(60)字第字第0001 号)》(1960-11-04)。。1961 年9 月19日,华侨大学向中侨委廖承志、方方主任,中央教育部,省委林一心、林修德书记主送的《关于开学工作的报告》中,也多次用“侨大”作为学校的简称④资料来源于华侨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关于开学工作的报告》(1961-09-19)。。

3.师生对华侨大学也简称“侨大”。创办时期,归国华侨学生是学校的绝对主力。他们在参加课余文体活动时,所印制的学校标识物就包括“侨大”等校名,笔者曾见过一张1963 年拍摄的学生打篮球时的照片,球衣上印有“侨大”字样。据63 级政治系校友江显锥介绍,当时学生之间日常交流或给父母亲人写信汇报学习生活情况时,都用“侨大”来称呼学校。此外,一些20 世纪60 年代在华侨大学工作生活过的教师,在追忆当时的办学情况时,也使用“侨大”两字。

(三)彰显独特性

作为一个文化品牌,品牌名称指向的唯一性是最基本的要求。高校校名简称只有具备独特性,才能与其他品牌区别开来,才能更好地保护自身的无形资产并使之增值,防止正当权益遭受侵犯。

就彰显独特性而言,简称“侨大”比“华大”更合适。原因在于:

1.“华大”的语义指向性模糊,容易与其他高校混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许多高校校名都带有“华”字。就现存的综合性大学而言,就有东华大学、南华大学、西华大学、北华大学四所;就师范类大学而言,就有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三所。还有一些大学被合并或改名后,仍然沿用以前的带“华”字的简称。这些大学在民间都被称为“华大”,尤其是华中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原华西医科大学),“华大”的简称均得到官方认可,有的甚至被获准注册为商标。查阅华中师范大学校史得知:该校是在1903 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 年美国圣公会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 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 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 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的,1951 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 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 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 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而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前身为华西医科大学,其渊源于1910 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5 个教会组织在成都华西坝创办的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综合性大学,1951 年学校更名为华西大学,1953 年再次更名为四川医学院,1985 年学校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2000 年与四川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四川大学。仅从校史名称沿革来看,这两所学校就比华侨大学更适合拥有“华大”这一简称。事实上,2010 年四川大学申请注册的“华大”商标也已获得批准。

2.“侨大”的语义指向性明确,具有唯一性。我国现有的高校中,校名中含“侨”字的高校只有两所:一所为华侨大学,另一所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原燕京华侨大学)。2013 年1 月,温州市政府常务会议曾研究以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为办学基础,由瑞安市政府与温州大学按照“校地共建,迁建转设”模式筹办温州华侨大学,后因多方面因素,温州华侨大学筹建失败①市教育局官网:“问政回复(温州华侨大学筹设目前有何进展)”,http://wlwz.wenzhou.gov.cn/wzshow_23959.html。。就现存的两所侨校而言,华侨大学创办于1960年,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华侨”命名的公立高等学府,曾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目前直属中央统战部领导,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共建的综合性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创建于2005 年,其前身是创建于1984 年的燕京华侨大学(民办高校),该校于2004 年升格为燕京华侨职业学院,2005 年11 月并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成为其直属学院。虽然燕京华侨职业学院被合并后,民间仍沿用原燕京华侨大学的简称“侨大”,但不管从创办时间、学校性质、地域性、影响力等各方面来看,华侨大学简称“侨大”,较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侨学院,更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提到“侨大”,人们自然想到的是“华侨大学”,而不是一所被合并的二级学院。

四、结语

高校校名简称是一所高校的文化品牌标志。高校要站在战略高度,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对品牌的自信,同时切实负起责任,按照品牌的规范性要求,确定并在正式场合公布校名简称,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加以宣传和引导,而不是被民间称呼所左右。可喜的是,华侨大学于2020 年3 月引发了《华侨大学无形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将校名和图形、校标和图形、主要标志物的名称和图形纳入学校无形资产管理范围,明确了无形资产管理机构及职责,对无形资产使用、处置、清查、财务管理、监督管理等事项均作出详细规定。目前,我国正在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华侨大学应该抓住这一契机认真研究梳理校名的规范性简称,并采取切实措施使创校先贤遗留下来的这一无形资产保值增值。

猜你喜欢

缩略华大校名
做好自己
大海失踪者
学生题写校名一点都不“跌份”
华大智造或将香港IPO两重关口待闯
“211”和“985”高校校名谁题写
华大:基因暴走
华大:基因暴走
校名追求“高大上”是教育的短视
这些词语你看明白了多少
缩略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