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效率的方式

2022-11-22范香婷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节水用水灌溉

范香婷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甘肃 景泰 730400)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匮乏日益加重,节约用水成为各行业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据统计,我国每年农业用水量占水资源消耗的1/4,科学管理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当下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 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必要性及意义

1.1 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必要性

现阶段许多地区水资源紧缺,农业灌溉用水量逐渐增加,大量的农业灌溉用水加重了水资源紧缺程度,甚至影响到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我国当前水资源管理现状来看,政府及相关部门虽然下发了文件,但依旧难以遏制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无法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控制农业灌溉用水量,在保证正常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充分发挥管理优势,推动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1]。

1.2 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意义

1.2.1 保证用水安全 结合我国水资源分布现状来看,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点,由于区域差异性明显,再加上我国人口多,实际可应用的水资源有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2]。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对水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众多行业中,农业一直是用水消耗量较大的行业,但是我国农业种植一直以来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充分挖掘节水潜力,加强灌溉水管理,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对于我国用水安全有重要作用。

1.2.2 保证粮食安全 水资源作为粮食生产的必备要素,直接影响农业发展步伐。根据当前农业用水情况来看,用水管理水平落后、管理体系混乱等问题较严重。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用水综合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在保证农业正常生产的基础上减少水资源使用量,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同时,科学的农业灌溉还可以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能保证粮食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节水工程的长效发展[3]。

1.2.3 推动农业现代化 目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农业科技研发创新已经成为发展重点,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程度对我国农业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借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积极推行节约用水,优化种植结构,降低耗水植物的种植,有效改善地表水过度利用、地下水过度开发的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2 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灌区老化失修严重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灌溉用水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灌溉水源缺乏保障,灌溉渠道老化失修,水资源浪费严重。一些地区水利设施建设时间较长,加之受地形、人为破坏等的影响,无法有效提供灌溉用水。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模式粗放、经费不足等问题也导致水利工程无法正常运行,致使水利工程的作用未能完全发挥[4]。

2.2 水价机制不合理

当前我国农业水价机制较为落后,农业灌溉用水价格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节约用水。农户因为水价偏低而过量用水,长此以往,会导致农村水资源缺口加剧。同时,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如果上调水价,将会影响农业发展。因此,制定完善的水价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2.3 管理成效不理想

在开展地方节水灌溉时,受到主观、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在管理工作不够全面、科学,影响了农业水资源管理效率。在开展节水灌溉期间缺乏战略性指导,未能站在地区实际制定管理策略。同时,在技术方面也较为落后,没有积极引进先进的节水技术,节水灌溉管理效率低下。

2.4 缺乏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基于宏观国情、地域条件、微观因素等多种内容开展的实用性评价,也是从地区的匹配程度、实施效果等角度上展开的评价。在对节水灌溉管理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没有把实用性和有效性相互融合,未能发现节水灌溉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综合评价流于表象。因此,急需一套科学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农业灌溉用水管理进行深度评价,以推动农业用水管理水平的提高。

3 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效率的措施

3.1 及时转变落后观念,革新水资源管理理念

在开展水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落后观念,革新水资源管理理念,充分落实相关节水政策和管理措施。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要以法律为基本准则,结合有效的管理措施,实现管理目标。在开展节水灌溉期间,管理人员要明确节水灌溉要求,按照用水规划开展管理工作[5]。同时,不断向周边群众宣传节水灌溉理念,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减少对水资源浪费,缓解农业水资源缺口问题。

我国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向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但是一些地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仍然是小农生产,无法进行统一管理,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符。要打破“小农经济”,大力推行农村土地改革,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相关部门可以在农业规模化的基础上,落实农业灌溉标准化节水,通过规模化管理,有效减少大水漫灌,提升农业灌溉管理效果,缓解农业节水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

3.2 采用现代化技术,深入开展节水灌溉管理工作

为了满足水资源管理要求,管理人员要合理开展水资源整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首先,对区域水质进行分析,合理规划水资源分配方案。针对大中型的灌区,优化渠系性能,提高水资源输送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其次,在农业灌溉中,使用畦灌替代传统的漫灌。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先进灌溉技术的引进和利用,并积极倡导节水栽培种植。当前,我国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有喷灌、微灌、滴灌等[6]。喷灌的节水率能达到30%,目前主要应用在大田密植作物中,非常适合区域化控制,但是对自然条件有一定要求;微灌可以直接给作物根部提供水分,实现了“浇地”到“浇作物”的转变,适用于大部分地形,同时,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但是对水质和日常维护要求较高;滴灌具有蒸发量小、不受天气影响的特点,可以实现精确的水肥灌溉,相较于传统漫溉,水资源利用率最高可达到90%以上,并且对设备的损耗较少。当前农业用水紧张,运用高效节水灌溉,不仅能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还能提高农业产出效率。

3.3 调整种植结构,减少作物水分蒸发

在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灌溉后作物植株周边的水分并未彻底吸收,而是不断蒸发。应用覆盖薄膜可以有效减缓蒸发速度,降低蒸发率。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采用覆盖薄膜的方式,减少无效蒸发,提高水资源应用效率。例如,果园种植可以采取林下三叶草种植,有效减缓水资源蒸发,从而提升灌溉效率[7]。

实现节水灌溉,要做到技术、种植、管理的统一。此外,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对节水农作物品种的研发,减少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也是减少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途径。

3.4 建立科学的用水灌溉制度,合理制定用水价格

制定科学的灌溉用水制度,可以有效提升节水灌溉的管理水平。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采取轮灌模式,进而减少灌溉区域的总用水量;也可以在保证用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缩减用水的周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而提升农业节水灌溉管理的整体水平[8]。

合理制定用水价格是节水灌溉措施的关键内容。水资源价格的制定应当与节水灌溉管理同步进行。在制定水价之前,要实地调查当地的用水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当地的农业用水水价,激发当地农户自主节约水资源[9]。相关部门要及时引导,为农户普及节约灌溉的相关技术,推动节水农业的发展。同时,相关部门要与农户建立长期的沟通与管理机制,积极宣传节水灌溉,完善管理机制[10]。

4 结语

水资源紧缺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节水灌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更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展节水灌溉。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农户开展节水行动,落实节水灌溉。通过新颖的管理观念、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开展节水灌溉,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节水用水灌溉
坚持节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