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安县花椒产业发展中劳动力短缺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2022-11-22高鹏彦李银正刘会会

广东蚕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花椒劳动力农户

高鹏彦 姜 晶 李银正 刘会会

秦安县花椒产业发展中劳动力短缺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高鹏彦姜晶李银正刘会会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秦安县花椒栽培历史悠久,花椒产业是该地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但是,在秦安县花椒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阻碍了当地花椒产业的发展。文章对天水市秦安县花椒产业发展中的劳动力短缺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研究,分析了秦安县花椒产业劳动力短缺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天水市秦安县花椒产业可持续发展。

秦安县;花椒;花椒产业;劳动力短缺;原因;对策

秦安县属陇中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是北方花椒最适宜生长的地区之一[1]。秦安花椒颗粒大、色泽艳、麻味醇,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畅销国内外。近年来,受到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影响,秦安县花椒产业发展中出现了劳动力短缺问题,制约了当地花椒产业的发展,同时也给花椒种植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1 秦安县花椒产业劳动力供求现状

1.1 劳动力总体供不应求

在天水市秦安县花椒产业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着劳动力总体供不应求的状况。首先,秦安县花椒产业有很大的劳动力需求。在花椒种植过程中,根据调查了解到有40%以上的人认为在施肥、防病虫害、晾晒阶段劳动力需求较大,有93.8%的人认为采摘阶段是劳动力需求最大的阶段。而且在采摘期雇佣劳动力存在同期性竞争,使得花椒产业对雇佣劳动者数量需求更大。其次,秦安县花椒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劳动力供给数量严重短缺的问题,在人力需求数量最大的采摘阶段,雇佣劳动者的供给数量远远不够。调查发现,有85.26%的花椒种植户反映在花椒种植过程中存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

总体来说,每年有许多花椒种植户因采摘阶段劳动力不足而导致亏损。

1.2 劳动力阶段性供应不足

花椒产业对于劳动力需求的阶段和数量具有高度集中性,且存在劳动力的同期性竞争。花椒采收期一般都集中在7月—9月,正值酷暑,采摘环境恶劣,日工作时间长,采摘全靠手工完成,工作量大。在花椒采摘期间,椒农需要从其他县市招聘劳动者。但大部分雇佣劳动者都希望获得长期稳定的工作,而花椒产业对劳动力只有阶段性需求,因此对雇佣劳动者缺乏吸引力,每年都有许多椒农因招不到足够的雇佣劳动者而导致亏损。

1.3 花椒产业以人工劳动为主

秦安县现阶段的花椒生产过程大部分依赖人工,且由于花椒规模化生产比较少,秦安县目前仍是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为主。在采摘阶段,各家都需要大量人手帮忙采摘,一旦人手不足,就可能错过采摘周期,造成经济损失。

1.4 适龄劳动力不足

秦安县花椒产业主要靠人工劳作,且主要是具备较强种植采摘技能和劳动耐心的中年人。。然而,秦安县花椒产业中老年劳动力占比为38.9%,剩下的则是青年与中年劳动力各占30%左右。

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状况可以看出,当前秦安县花椒产业中出现了劳动力供需年龄结构不匹配的现象,即适龄劳动力不足。

2 秦安县花椒产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短缺的原因

2.1 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

由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相继出现“空心化”现象,即人口结构大变化、农业粗放经营、耕地抛荒、房屋空置、村庄衰退等现象。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年流出,使得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普遍为家中老人,农村劳动力供不应求,劳动力供求失衡严重。

在调查中发现,外出务工人员多为青年人和中年人,其占比分别达到总务工人数的59.2%和34.7%,且外出务工者的务工时间段多为3月—12月,正好是农业生产中需求劳动力的阶段,因此造成农村劳动力供给严重短缺。总体来看,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导致农村劳动力供不应求。

2.2 劳动力雇佣存在困难

2.2.1 人工成本上升

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人工成本随之上升,劳动力单位价格持续上升,劳动力雇佣出现困难。一方面,花椒在种植、采摘以及晾晒等方面都需要雇佣大量劳动者,人力资源紧张,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采摘环节的劳动力单位价格更是飞速攀升。同时,被雇佣者对于工作条件(住宿、饮食、网络等)要求越来越高,农户无法满足雇员的要求,导致劳动力雇佣存在困难。另一方面,人工成本上升,导致农户没有能力和意愿去花费高成本雇佣劳动者。就调查来看,有62.6%的人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造成了花椒产业劳动力雇佣困难。

2.2.2 劳务信息扩散不易

秦安县地形复杂,多为沟壑纵横的高山,交通不便,且农民对于信息网络掌握程度低,劳务信息扩散十分有限,这就产生了劳动力被动短缺的现象。随着花椒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由于缺乏可靠的劳务信息发布平台,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使得劳动力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秦安县每年都面临采摘人员欠缺的局面,给种植户造成经济损失。

2.2.3 劳动力雇佣期限短

由于花椒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具有阶段性特点,短期劳动力雇佣不易,导致劳动力短缺。首先,在需求方面,花椒产业发展过程的劳动力有短期、高集中的特点,农户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在短时间内会十分旺盛,需求的意愿很强。其次,在供给方面,短期雇佣使得劳动力供给的意愿不足,雇佣劳动者一般喜欢长期稳定的工作,而不是短期临时性的工作。所以,劳动力的阶段性需求使得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不平衡,最终导致劳动力短缺。

2.2.4 基础设施滞后

秦安县各个村庄的基础设施较落后、薄弱,导致当地劳动力市场不够活跃,雇佣劳动力存在一定困难,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受到黄土高原地貌的影响,秦安县农村地形相当复杂,沟壑纵横,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较大,但部分地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导致劳动力供给意愿不够强。劳动者更愿意在基础设施好的场所工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秦安县叶堡镇张洼村的主要道路是土路,没有硬化,遇到雨雪天气,路面泥泞不堪,无法使用。在访谈村民的过程中得知,每个村子能有效利用的农路十分有限,部分农路是村民自筹修建的,且修建过程相当困难。总体来说,秦安县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劳动力供给意愿不够强烈,最终导致劳动力短缺。

2.3 机械化程度低

秦安县花椒生产中机械化程度较低。近几年,秦安县花椒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产业机械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花椒种植大多数仍是家庭式的零散种植,花椒生产基本都是依靠人工、半手工、半小型机械化进行的。花椒的采摘、晾晒和施肥基本都靠人工完成,导致花椒生产效率较低。所以,秦安县花椒生产中,机械化程度低使得种植户对劳动力需求量很大,秦安县花椒生产机械化低的主要原因如下。

现有农业机械适用性较差。秦安县的花椒种植以山地为主,椒园坡度较陡峭,而且老椒园比较多。花椒种植中所用到的施肥机、耕种机、电动除草机等部分机械体型较大、适用性差。由于花椒树带刺,采摘十分困难,而使用机械采摘又容易伤到果实与树枝,影响花椒树的生长与果实的品质,这无疑加大了花椒采摘难度。目前,花椒采摘机械还在实验阶段,技术并不成熟,尚未大规模推广使用。花椒生产需要人力最多的是采摘阶段,而采摘机械应用状况不佳,不能满足花椒采摘需要,椒农对劳动力需求依然很高。

2.4 花椒树带刺,打理采摘不易

花椒果实较小,一般是用手直接采摘,或者用特殊的剪刀剪,采摘的效率很低,劳动力需求很大。花椒树上布满利刺,雇佣劳动者一般都不愿意采摘花椒,因此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调查中发现,有61.7%的农户认为是花椒树带刺导致了花椒产业劳动力短缺。

3 解决秦安县花椒产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对策

3.1 培养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目前,秦安县的花椒种植均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水利灌溉设施与道路等硬件设施不健全,农业生产受天气、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农户个体要承担很大的种植风险。虽然国家推出了“强农惠农”政策,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效益无法提升,农民收入不稳定,生产积极性不高。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是必然趋势,所以,现阶段秦安县的首要任务是将分散的个体农户联合起来,发展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是集约化农业,要求生产要素集聚,相应的管理要求也更复杂,一家一户精耕细作的小农生产方式已无法适应这种需求,必须开展规模化经营。针对秦安县的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3.1.1 做好农户思想工作,加快土地流转

农业规模化,就是要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通过采取集中租赁和股份合作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2]。秦安县目前存在大量撂荒土地,正在使用中的土地多以分散农户经营为主,阻碍了秦安县花椒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同时,需对农户加强思想教育,宣传流转的积极影响,使其主动参与土地流转。

3.1.2 培养新型经营主体

流转的土地需经营实体来管理,秦安县相关部门应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将个体农户联合起来,推进花椒种植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首先,将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在花椒种植中集中统一使用高技术、高成本的生产资料,提高生产效率;其次,保障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增收。农民对于生产成本的投入将会减少,承担的风险也会降低,对于客观因素变化不至于导致农民没有收入。

3.1.3 延长秦安县花椒种植产业链

秦安县花椒产业只停留在农民自主经营、售卖的阶段,没有成熟和固定的销售渠道,且产业链在售卖完成后也会出现中断,这中间存在很多机会成本。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可扩展产业链,开拓市场和经营渠道,降低交易成本,保证花椒销路。

3.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劳务信息扩散平台

3.2.1 增加农业资金投入,着力基础设施建设

秦安县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根据秦安县现状,政府可对全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统计,对薄弱地区进行支持。其着重点可放在农村基础道路建设上,这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且是秦安县农村面临的首要问题,可优先投入发展。近年来,政府对农村道路建设资金投入力度较大,秦安县政府可通过政府项目解决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金问题。

3.2.2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对农户的补贴力度

现阶段,秦安县农业补贴政策还不够完善,农业补贴力度甚微,对农民的帮助有限。有关部门可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及时掌握农民生产情况,提供必要补贴。在劳动力雇佣支出方面应建立专门的补贴政策,有效控制劳动力雇佣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3.2.3 建立统一的劳务信息扩散平台

针对秦安县存在的劳动力雇佣困难问题,可通过建立统一的劳务信息扩散平台解决。秦安县有关部门可在每镇设统一信息收集点,各个村设专门的数据收集人员,将系统收集的劳务需求信息发布在平台上。而在劳动力供给来源方面,秦安县可同其他市县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构建劳务信息扩散网,进行信息发布与共享,从多个渠道获得劳动力信息,使得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信息对等,促进劳动力供求平衡,解决农民劳动力雇佣困难的问题。

3.3 增加资金研发适用机械,提高机械化程度

3.3.1 提高农户认识,增加投入,加快机械化进程

农业机械化发展是与政府针对农业机械的扶持政策密不可分的。增加秦安县农业机械投资,就必须坚持以政府为导向,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对农户购置农机进行财政补贴。同时,农业信贷部门要为农机化发展提供适当的信贷额度与利率优惠,要采取租赁等灵活的经营方式,促进花椒产业机械化稳步发展。

3.3.2 促进花椒新型机械的探索开发与应用推广

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探索与开发先进适用的花椒农业机械。首先,要探索市场上易操作、经济实惠、适用性强的先进农业机械,尽量降低农业机械成本。其次,要研究开发与当地花椒生产相适应的新型农业机械,尤其是高效率、不伤椒树的花椒采摘机械。最后,要加强农户对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学习培训与掌握,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

3.4 推广适用机器,培育新型品种

3.4.1 推广适用工具,增加劳动力供给

因花椒树身带刺,采摘困难,可推广使用一些工具采摘,如剪椒器、手持式花椒采摘器,减少采摘者与花椒树枝的接触,避免采摘者在采摘过程中被刺伤。这样一来,即使没有花椒采摘经验的人也可以轻松采摘花椒,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潜在劳动力,降低农户因劳动力短缺所造成的损失。

3.4.2 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培育无刺品种

政府要加大资金支持与科技投入力度,培育新型无刺花椒品种,减少因花椒树身带刺所造成的劳动力需求大以及劳动力短缺现状,节省采摘时间和人工成本,提高采摘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4 结语

现阶段秦安县应当致力于缓解劳动力供求失衡的状况,通过培养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劳务信息扩散平台等途径减轻劳动力供求失衡对农业收入的影响,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着力发展花椒产业的机械化水平,致力于达到高产低投入,解决劳动力供求失衡带来的产业收缩与产量下降。展望未来的发展,秦安县花椒产业可以发展产业链的延伸,打造特色农产品,利用当下的网络信息和电商平台等发展特色品牌,建立竞争优势,开拓销路,实现农业收益的大幅提升。

[1]王红霞.秦安县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3):77-78.

[2]王永.农村土地流转的难点与对策探讨[J].山西农经,2021(22):73-74.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3.43

F326.12

A

2095-1205(2022)03-133-03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IETP)(202114045)

高鹏彦(2000- ),女,汉族,甘肃秦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

猜你喜欢

花椒劳动力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花椒铺就致富路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花椒用得好医生不用找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