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尾叶桉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究

2022-11-22卢明祥

广东蚕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幼树桉树林地

卢明祥

尾叶桉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究

卢明祥

(柳州市鱼峰区三伯岭林场广西柳州545006)

尾叶桉是我国华南地区栽培桉树的主要树种之一。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已经成为尾叶桉的主要栽培基地,形成了较完整的尾叶桉产业链条。尾叶桉作为多种产业的原料,在增加林业资源、促进劳动力就业、提高林业经营水平、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针对尾叶桉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尾叶桉;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尾叶桉是桃金娘科桉属常绿大乔木,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尾叶桉具有树干通直、生长速度快、木材坚硬、材质结构好、木浆优越等特点,是广西地区营造桉树人工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三伯岭林场现有森林面积中,速生桉栽植面积较大,是林场林分和用材林资源的优势树种。因此,做好尾叶桉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促进林场经营和尾叶桉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尾叶桉育苗技术

尾叶桉育苗主要包括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和组培苗等方式。目前,以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为主(尤其是营造工业用材林主要使用扦插育苗),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培育组培苗。虽然组培苗在林木生长量、产出量等指标上均较播种育苗有明显优势,但培育组培苗对技术和投入方面要求较高,大面积造林仍然采用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播种育苗和扦插育苗技术进行分析。

1.1 播种育苗技术

1.1.1 种子选择

应使用适合当地栽培的经省级部门确认优良推广的尾叶桉种子。

1.1.2 苗床处理

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或缓坡地,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整地后做高15 cm~20 cm、宽1 m的苗床,做到土壤细碎平整,无石块、坷垃。苗床间留操作步道,并挖好排水沟。床面需铺一层营养土,用过筛的火烧土、黄心土和细河沙按体积比例3∶4∶3均匀混合,平整铺于床面,厚度为5 cm[1]。播种前7 d用5%高锰酸钾溶液喷雾进行消毒。

1.1.3 播种

尾叶桉播种一般在11月至翌年3月,播种方式为撒播。播前先向苗床喷水,待水分全部渗入土壤后,将种子与细沙均匀混合后撒播在床面上,覆盖过筛的火烧土,厚度以看不见种子为宜,每平方米苗床播种量为10 g。为保持苗床土壤墒情,可在床面上再覆盖一层松针或稻草。

1.1.4 苗期管理

播种7 d后用喷雾器或细孔喷壶向苗床覆盖物上喷水一次,喷水宜轻缓以免冲出种子。播种后10 d左右可见幼苗出土,此时小心地撤去苗床上的覆盖物。幼苗出土2周后,可每7 d喷1~2次0.1%高锰酸钾溶液,预防苗期病害。待幼苗长出3~4对真叶、苗高3 cm以上时,可移入营养袋培育大苗。

营养袋可使用塑料育苗袋或无纺布育苗袋,营养土用火烧土、黄心土和过磷酸钙(体积比例为40%、55%和5%)堆沤制成。摆放好的营养袋要在移苗前2 d用0.3%高锰酸钾溶液喷雾消毒。移苗时,选择Ⅰ、Ⅱ级实生苗,用竹签小心起苗保持根系完整。移植时要做到根系舒展,栽植深度为原土痕。栽后喷淋一次定根水。

移苗后15 d可施一次0.1%复合肥液,此后每隔15 d施肥一次,浓度逐渐提高至0.3%。尾叶桉苗期易发生根腐病、猝倒病,可每15 d喷洒一次0.5%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如发生病害,应及时对症喷药,必要时拔除病苗,以防病害传播。

当苗木长至高20 cm以上、地径0.3 cm以上时,可以出圃造林。造林要对苗木进行分级,主要使用顶芽完好、根系发达、主干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Ⅰ级、Ⅱ级苗木,Ⅲ级、Ⅳ级苗即使通过延长培育期达到上述标准,也不予采用。

1.2 扦插育苗技术

1.2.1 扦插荫棚建设

扦插育苗需要提前准备好插床,使用金属材料搭建2 m~3 m高的拱圆形扦插荫棚,上盖遮光率70%的遮阳网,并在四周留好通风口。棚内地面要平整,并铺一层河沙与碎石的混合物,避免地面积水。有条件的可设置喷雾设施。

建好荫棚后,将装满扦插基质的容器整齐摆放到棚内待扦插。基质可使用75%黄心土与25%泥炭土充分混合,或用70%火烧土与30%细河沙混合制成。也可以使用黄心土做基质,基质经粉碎、过筛后装入容器,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托布津1 000倍液淋透,进行灭菌处理[2]。

1.2.2 插穗采集

采穗母树应优先选择通过组培苗培育的尾叶桉,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应做到随采随插,避免插穗失水。在早上天气阴凉时采集半木质化的嫩枝,每条插穗长10 cm,带3~4个节,保留嫩尾。采穗时需使用锋利的刀具,以保持剪口平滑。剪下的插穗要先修剪掉基部的叶片,整齐扎好后基部放入0.1%多菌灵溶液中浸泡15 min杀菌消毒,再用100 ppm吲哚丁酸溶液处理插穗促进发根[3]。

1.2.3 扦插方法

在晴天早晨或傍晚时扦插。用木棍在容器中央插孔,每袋插一根插穗,扦插深度为2 cm。插好一排后要及时喷水保湿。

1.2.4 扦插后管理

扦插后搭小拱棚保温保湿。根据基质含水情况不定时喷水。扦插至生根期间,每3 d喷水1次,坚持勤喷少量的原则。待插穗生根后要减少喷水次数,同时加大每次喷水量,以促进苗木根系发育。结合喷水施杀菌剂1次,预防病害。

待插穗根系穿透容器外壁后,可对苗木进行分级,移床、炼苗,并加强水肥管理。一般移床35 d~45 d后即可出圃造林。

2 尾叶桉造林技术

2.1 造林地选择

尾叶桉喜光、喜湿、耐瘠薄,对低温抵抗力弱,适宜在广西大部分海拔3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栽植。造林地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性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为宜,土壤以酸性或微酸性的红壤、赤红壤为宜,以低山、丘陵的阳坡和半阳坡为宜。

三伯岭林场地貌以丘陵为主,多土岭,海拔在200 m~400 m,坡度低于30°。土壤以红壤为主。年平均气温20.3 ℃,年均降雨量1 280 mm~1 420 mm,雨热同季,为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比较适合尾叶桉的生长。

2.2 林地整理

造林前一年冬季整地。对杂灌木较多的荒地、迹地,整地前要全面砍除林地上的杂草杂灌。坡度低于15°的造林地可机耕全垦或带垦,垦深30 cm以上。坡度大于15°的造林地进行穴垦,穴规格为60 cm×50 cm×40 cm。穴垦要沿山体等高线进行作业,按“品”字形排列栽植穴。

2.3 造林密度

尾叶桉造林以宽行窄株为原则。按照轮伐期为7年来规划,使用实生苗造林,株行距为2 m×3 m或1.5~2.0 m×4.0 m;使用扦插苗或组培苗造林,株行距以2.5 m×3.0 m为宜[4]。

2.4 栽植

尾叶桉造林可在任一季节进行,但以春季成活率最好。一般在2~4月幼树快速生长期造林。栽植前,先在栽植穴底部施复合肥0.25 kg或施钙镁磷肥0.5 kg,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有机肥作基肥,每穴施海肥1 kg加土杂肥2 kg[5]。施基肥后回填部分表土,以使肥料与苗木根系隔离,避免烧根。

栽植时,去掉容器苗的容器,避免损伤苗木根系。把苗木直立于穴中央,舒展根系,两埋分层填土、分层压实。回填至穴面后,踩实土壤再盖一层细浮土。栽植后10 d进行查苗,遇死苗、被害苗要及时用同期苗木补植,以确保造林成活率。

3 抚育管理技术

3.1 松土除草

造林当年应在杂草茂盛时除草一次。坡度较大的林地可进行人工除草,地势平坦的林地可进行机械除草。割除的杂草杂灌可铺放在林地表面任其腐烂,但要注意堆放不可过高以免影响其他抚育工作。造林第2~3年每年除草2次,分别在3月—4月、7月—8月进行。杂草过于茂盛时可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结合除草进行松土。一般每年2次,连续松土3年。地势平坦的林地可采用全面松土或带状松土,坡度较大的林地采用穴状松土。松土深度随幼树生长而逐渐增加。结合松土逐步扩穴,在苗木周围培成5 cm高的土坎,以充分利用降雨。松土除草作业时,要避免损伤苗木。

3.2 科学施肥

在尾叶桉人工林经营过程中,一度存在对施肥工作认识不足的现象,导致有机肥施用不足、施肥随意性较大、肥料营养构成不全面、重施单一肥料等问题长期存在,不仅影响了尾叶桉的健康生长,也对林地土壤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影响了林场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影响尾叶桉栽培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需要有关人员高度重视。近年来,在尾叶桉抚育管理中,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腐殖酸型尾叶桉专用肥,并采用DRIS法对尾叶桉林地施肥工作及营养供应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推动了尾叶桉施肥工作水平和肥料利用率的提升[6]。

尾叶桉对“全量施肥”反应显著,因此,采用腐殖酸型专用肥或氮、磷、钾复混肥追肥效果显著[7]。造林当年可不施肥,造林第二年,结合除草每株施用专用肥0.2 kg。造林第三年每株施用专用肥0.25 kg,造林第4年每株施用专用肥0.25 kg。施肥采用穴施,在幼树基部上坡30 cm处挖30 cm深的施肥坑,施肥后覆土。

4 病虫害防治技术

4.1 病害防治

尾叶桉病害主要发生于幼林期,影响幼树的正常生长,甚至造成幼树成片死亡,严重威胁着尾叶桉造林。因此,要切实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4.1.1 桉树青枯病

桉树青枯病是由青枯假单胞菌引发的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尾叶桉幼树。病原菌常通过植株机械损伤、地表径流、株间连根侵入树体,7月—9月高温多雨期为该病害的高发期。感病幼树按地上部发病症状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类型。

急性型受害幼树叶片快速萎蔫失水,干枯的叶片悬挂于树枝上,呈典型的“青枯”症状。枝条表皮出现黑褐色条纹或斑块,严重时导致枝条脱落。发病后期枝干木质部坏死,根部皮层脱落坏死。急性型桉树青枯病可导致幼树快速死亡,从发病到整株枯死仅需2周~3周。

慢性型受害幼树表现出植株矮小、树势衰弱,下部叶片褪绿并逐渐变成紫红色,然后向上部叶片蔓延,直到叶片干枯脱落,枝条最终变成褐色并坏死,发病严重时整株死亡。慢性型桉树青枯病病程较长,从发病到整株枯死一般为3~6周[8]。

防治桉树青枯病,要以预防为主要原则。首先,要加强检疫,禁止带菌苗木、木制品、造林材料等进入造林地;其次,要选择抗青枯病的尾叶桉品种,增强林木抗病能力。同时,避免在种植过花生、烟草、木棉等易带菌作物的林地育苗和造林;再次,在高温多雨季节要做好排水工作,以免林地出现积水。加强抚育管理,适度间伐,增强林间通风透光性能;最后,一旦发现感染桉树青枯病的植株,要及时连根拔除并带离林地进行烧毁,并用生石灰或含1%有效氯漂白粉溶液对病株栽植穴进行消毒,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

4.1.2 桉树焦枯病

桉树焦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对尾叶桉苗木和幼树均有危害。该病害是病原菌利用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植株叶片、嫩枝的伤口侵入,或者直接穿透枝叶的表皮细胞进行侵染。受害植株发病后会在3 d左右掉落大部分叶片,8 d左右出现枝条干枯,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死亡。该病害常发生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尤其在夏秋多雨时节,林间空气湿度大时发病严重,林地排水不良、造林密度大的区域易发病。

防治桉树焦枯病,首先要选好造林地,以低山、丘陵的阳坡、半阳坡为佳。如果要在低洼谷地造林,需提前挖好排水沟,避免林地积水;其次,育苗时,要选择未发生过病害的地块作苗圃,并对苗床土壤进行有效消毒;再次,造林时要根据立地条件、品种特性等科学设置栽植密度,保持林间通透性;最后,当植株发病时,要及时清理病枝、病叶并带出林地烧毁,对林分用速克灵600倍液、瑞毒雾锰锌800倍液喷雾,交替用药[9]。

4.2 虫害防治

4.2.1 白蚁

白蚁是尾叶桉主要的害虫之一,对新造林3年以内的幼林危害尤其严重,因此,做好白蚁的防治工作对保护尾叶桉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白蚁通常以尾叶桉根部、茎部、枝干等为食,被害植株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树木长势较弱,生长不良,严重的会造成植株死亡。

防治白蚁,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是人工防治。可以在造林前探明林地内的白蚁巢,进行人工挖掘,杀灭白蚁。在造林及松土除草工作中,要清除杂草杂灌的根部,减少白蚁的食物来源;二是生物防治。在造林时,用绿僵菌药液浸泡苗木根系,可有效防治白蚁;三是药剂防治。可在林地土壤中埋入用蔗渣、食粮和农药拌成的毒饵,或在林地上投放白蚁诱杀包,毒杀白蚁。可在尾叶桉根部地表施3%呋喃丹颗粒剂5 g,从而有效杀灭白蚁。

4.2.2 枝瘿姬小蜂

枝瘿姬小蜂是桉树林高危入侵生物,主要危害尾叶桉苗木和幼树,造成苗木倒伏、叶片脱落、枝梢枯死等现象,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枯死。枝瘿姬小蜂对一年龄幼树危害最重,植株受害率可达100%,严重则会导致无法成林,这是影响尾叶桉造林成活率及后期生长缓慢、林木产量下降的主要虫害。

防治枝瘿姬小蜂,最重要的措施是栽培抗虫害品种。目前,国内抗枝瘿姬小蜂的尾叶桉高抗优良品系主要是通过独立淘汰法筛选出来的高抗、优质、速生无性系,用这些优良品系逐步替换易感尾叶桉品种,可以实现大面积尾叶桉林分的抗虫效应,减少该害虫对林分的侵害程度[10]。在育苗过程中,苗期使用虫线清、吡虫啉等内吸杀虫剂复配,对苗木进行包扎或低浓度喷雾,可有效预防该害虫的侵入。此外,当尾叶桉林分发生严重虫害时,可对重发区域进行主伐改造,集中烧毁林地上的剩余物,栽植其他品种,以提高林地利用率。

5 结语

尾叶桉是优良的用材林树种,也是林区林分改造、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树种之一。广西拥有丰富的尾叶桉资源,但现阶段尾叶桉栽培中仍存在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等问题。文章主要针对苗木培育、造林及病虫害防治的部分技术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1]陈海清.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措施探讨[J].农家科技,2018(12):86.

[2]龚旭萍.尾叶桉栽培技术与病虫害治理研究[J].绿色科技,2018(7):84-85.

[3]李强.尾叶桉的不同扦插育苗基质试验[J].热带林业,2018,46(1):10-11.

[4]张加实.良种桉速生丰产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4(5):72-73.

[5]韦英克.尾叶桉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J].吉林农业,2011(7):207,211.

[6]莫才贤,罗颖,卢文智.桉树人工林施肥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18(14):88-89.

[7]任忠秀,包雪梅,于家伊,等.我国桉树人工施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桉树科技,2013(4):52-59.

[8]马春梅.关于尾叶桉病虫害的防治[J].农家参谋,2017(6):31.

[9]韦明源.林场尾叶桉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策略探讨[J].林业科学,2018(22):195.

[10]王伟.桉树对枝瘿姬小蜂抗性及其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3.39

S763.7;S792.39

A

2095-1205(2022)03-120-03

卢明祥(1979- ),男,汉族,广西柳江县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技术。

猜你喜欢

幼树桉树林地
森林里的纵火犯
Summer Is Coming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整形修剪技术
桉树会引发白血病?
浅谈林地的特性及其重要地位
现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