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高效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2022-11-22穆天龙

广东蚕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精饲料圈舍牛群

穆天龙

肉牛高效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穆天龙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畜牧兽医站云南昭通657200)

文章从犊牛饲养管理、育成牛饲养管理、青年牛养殖管理、哺乳母牛饲养管理及肉牛育肥养殖管理等方面入手,探讨了肉牛高效养殖管理技术要点,以保证肉牛健康发育,从而促进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肉牛;高效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近几年,为了更好地带动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对各个村集体开展产业扶持,加大项目圈舍,使得规模化肉牛养殖业的发展不断壮大,肉牛养殖已经成为基层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在肉牛养殖管理过程中,由于大多农民群众长期以传统的养殖方式为主,均存在养殖效益不佳、养殖管理效率低下、疫病高发的问题,为此,需要根据肉牛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进行针对性的探讨,引导养殖户掌握现代化的养殖管理技术,规范其养殖行为,确保将高效养殖管理技术充分应用到肉牛养殖的各个环节,促进肉牛健康生长发育,发挥肉牛品种的生产特征,为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1 犊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是指出生0—6月龄阶段的牛群。这个阶段的牛群生长发育速度相对较快,饲料利用率更高,养殖管理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后期的育肥养殖效果。因此,在养殖管理期间,应该从科学管理、科学营养调配等方面入手。

1.1 新生犊牛的管理

繁殖母牛进入生产阶段之后,应将其安排在专用的产房当中等待生产。整个生产过程中切勿过度人为干预,让母牛正常分娩。如果母牛分娩时间过长,存在严重的难产现象,需妥善做好人工助产工作。犊牛出生之后,接产人员及时将其口腔鼻腔当中的黏液去除,防止犊牛出现窒息或者假性死亡,然后,在距离脐部3 cm~5 cm处进行断脐处理,将脐带当中的血液挤干净,并用碘酒进行消毒处理。在整个接产处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避免病原通过伤口入侵,导致犊牛生长发育不良。犊牛出生之后要尽快吃上初乳,吃足初乳[1],一般在出生0.5 h内引导犊牛吃上初乳。肉用犊牛一般采用带犊哺乳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人工哺乳的方法。人工哺乳时应该选择特制的奶瓶、奶桶或奶盆,要做好哺乳设备的相应消毒工作,保证犊牛能够及时吃上初乳。在犊牛养殖管理期间,要保证整个圈舍干燥整洁,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确保光照充足,保证犊牛有充足的活动时间,充分接受光照,促使机体合成维生素D,并且要保障圈舍具有冬暖夏凉、防寒保暖的特征,干燥整洁,在地面上铺上柔软的垫草。为了方便日后的育肥养殖和科学管理,犊牛7日龄要及时进行去角。冬春季节需每个月对圈舍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处理,夏秋季节需每月消毒两次以上,消毒药品要保证轮换交替使用,防止病原产生耐药性。

1.2 犊牛科学饲喂

当犊牛生长到一周龄之后,为了更好地锻炼瘤胃的消化功能,使犊牛能够早日断奶,可以向牛群提供优质的青干草,让犊牛自由采食,从而刺激牛胃的生长发育,犊牛生长到15日龄之后可以补充少量的哺乳阶段的精饲料,在补充过程中,先将精饲料用温开水泡开,泡软之后将饲料涂抹在牛群的鼻镜上,让其自由舔食,诱导犊牛采食哺乳阶段的饲料。30日龄的犊牛每天精饲料的采食量控制在200 g~250 g。60日龄的犊牛每天精饲料的采食量控制在400 g~500 g。犊牛出生20日龄之后,可以在饲料当中添加适量的胡萝卜、甜菜等青绿多汁饲料,保证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的科学供给,混合精饲料当中可以每天添加20 g左右的甜菜丝或者萝卜丝[2]。60日龄犊牛的采食量增加到0.5 kg~1 kg,在犊牛两月龄开始投喂青贮饲料,初次投喂量一般控制在100 g~150 g,避免同味过多造成犊牛出现腹泻,当生长到90日龄之后,青贮饲料的添加量要增加到1 kg~1.5 kg。

2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2.1 育成牛的科学管理

育成牛阶段,生长速度相对较快,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最高,这个时期要做好整个群体的分群管理工作。分群处理之前应该根据牛群的年龄及个体大小进行妥善有效的分群,一般将7—12月龄的牛划分成小育成牛,13—18月龄划分成大育成牛,另外,也需要将公牛和母牛分开养殖,防止牛群之间过早交配,降低种牛的繁殖效率。育成阶段应该注重加强牛群的运动,要保证育成牛每天至少运动2 h以上,一般采用自由活动的方式,在气温最高的时间段将育成牛赶到运动场,让牛群自由运动,自由采食,充分地反刍。每天对牛群体表进行1次~2次的刷试处理,每次3 min~5 min,这样能够刺激牛机体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3],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体表寄生虫病,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

2.2 育成牛的饲养

育成牛在喂养过程中主要以优质的青干草、青贮饲料为主,保证精饲料的营养价值全面,蛋白质、钙、磷元素添加合理。育成牛阶段每天投喂精饲料1.5 kg~2 kg,优质青干草1 kg~2 kg,青贮饲料8 kg~10 kg。育成牛养殖期间所使用的精饲料配方是由40%~50%的玉米、15%~20%的麸皮、20%~30%的豆粕或者豆饼、1%的食盐和5%的预混料组成,饲料营养价值全面,氨基酸丰富。

3 青年牛的饲养管理

3.1 青年牛的管理

18月龄到初产阶段的母牛被称为青年牛,这个阶段要注重保护好牛群的体表卫生,避免遭受体表寄生虫的威胁,经常刷试牛群体表,每天刷拭1次~2次,每次5 min~10 min,提高人畜的亲和力,方便于生产之后更好地接产和日后的管理。青年阶段的牛群,一定要做好针对性的运动管理,要保证牛群每天运动1 h~2 h,防止母牛进入妊娠中后期后,由于膘情过大、胎儿过大,出现难产或者胎位不正的情况。妊娠阶段要定期对母牛的乳房进行按摩,每天按摩乳房两次,每次2 min~5 min,促进乳腺管的生长发育,加速血液循环,同时还需严格控制好养殖密度,防止拥挤与碰撞[4]。放牧过程中不能惊吓到青年牛,禁止向牛群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不可让牛群饮用死水、冷水或者带有冰碴的饮用水。

3.2 青年牛的饲养

青年阶段的母牛,在妊娠前5个月要严格控制饲料的营养价值,与育成牛的差异性不大,一般每天投喂精饲料1.5 kg~2 kg。母牛进行第1次配种之后要做好妊娠检查工作,配种成功的牛群需安置在圈舍当中单独养殖管理。妊娠7个月之后,尤其是进入妊娠中后期,一定要保证饲料的营养价值全面,逐渐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精饲料的投喂量一般控制在每天2 kg~2.5 kg,青干草控制在每天2 kg~3 kg,青贮饲料控制在每天6 kg~10 kg。青年牛在妊娠中后期应根据其膘情适当控制饲喂量,若膘情不好,则应该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但是精饲料的投喂量每天不能超过3 kg;若膘情相对较好,则个体肥胖应该减少精饲料的投喂,防止中后期因为个体过于肥胖引起难产,产下死胎,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4 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4.1 哺乳母牛的管理

繁殖母牛产后3 d内应该做好生殖器官的针对性检查,连续3 d注射产后康,在饮用水当中添加红糖,加速血液循环,保障母牛能够快速将肠道当中的恶露排出。一般哺乳母牛产后40 d~60 d配种最为适宜,因为生产之后繁殖母牛的卵巢恢复需要30 d,子宫完全恢复需要25 d~45 d。养殖场的哺乳母牛,夏天主要以户外放牧为主,让牛群在天然的草场采食牧草,降低精饲料的投喂量,节约养殖成本。冬春季节采用圈养养殖模式,适当向牛群增加精饲料,同时这个阶段还需要向牛群提供各种微量元素添加剂和食盐,防止由于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缺乏,出现异食癖、产后瘫痪或者产后发不发情、发情不规律的现象[5]。

4.2 哺乳母牛的饲养

繁殖母牛在产前3 d应该减少精饲料的投喂量,分娩当天禁止投喂精饲料,避免产后出现乳房炎,产后1 h让牛群饮用麸皮水,并在麸皮水当中添加适量的食盐。麸皮水通常由清水15 kg、麸皮1.5 kg、食盐0.15 kg、红糖0.5 kg组成,这样能够加速血液循环,保障母牛更好地泌乳。产后3 d之后,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进入产奶高峰期,要保证繁殖母牛每天能够采食精饲料2 kg~3 kg,青干草2 kg~3 kg,轻重饲料8 kg~10 kg,精饲料配方是由玉米60%、麸皮15%、豆粕20%、预混料4%、食盐1%组成。

5 育肥牛饲养管理

5.1 品种选择

肉牛在育肥养殖过程中,需根据育肥要求与市场需求科学选择育肥牛品种,一般以杂交肉牛为主,其次是本地的架子牛。要保证杂交牛的年龄在1岁~1.5岁,本地架子牛在2岁~4岁,体重在200 kg~300 kg,经过6个月的育肥其能够达到400 kg~500 kg。育肥牛要保证体格粗壮,眼睛炯炯有神,耳朵敏感,鼻腔湿润有汗珠,四肢健壮,不存在蹄部疾病,生产性能良好。1.5岁以下的架子牛要保证高度在1.1 m,体重150 kg以上,两岁以上的高度在1.2 m,体重在250 kg以上。

5.2 育肥前的准备工作

新引进的肉牛在进入养殖场后需隔离养殖两周以上,以更好地适应周边环境,引进当天可以让牛群饮用少量的清洁饮水,并在饮水中添加0.5%的高锰酸钾溶液,起到消毒中和毒素的作用,不添加饲料,第2 d可以让牛群采食适量的粗饲料。引进的第4 d应做好称重、防疫、驱虫、健胃处理,每天观察牛群的采食情况和精神状态,观察是否存在异样。环境消毒一般选择使用0.3%的过氧乙酸溶液逐头进行,并加强环境的有效清理。选择使用硝氯芬、伊维菌素、阿维菌素、丙硫醚唑、阿苯达唑等驱虫类药物驱杀体内的肝片吸虫、线虫及体表寄生虫。隔离养殖一周之后,可以让牛群口服健胃散,体重在250 kg以下的育肥牛,每次使用250 g,体重250 kg以上的育肥牛,每次使用500 g,根据牛群的采食欲望和消化情况,适当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

5.3 育肥养殖

肉牛在育肥养殖期间,需要进行一段高强度的育肥,增强身体素质改善肉质。在育肥阶段,将整个育肥期划分成育成期和育肥期两个阶段。育成期主要以增长肌肉时间,在60周~72周,要保证每天的日增重达到0.6 kg~0.8 kg,确保营养全面,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调整好精粗饲料比,一般控制在3∶7,粗饲料主要以青草、酒糟、氨化秸秆为主。育成期可以采用放牧养殖和舍饲养殖相结合的方式。进入育肥期之后,需进行有效的增重处理,培育优质的牛肉加速脂肪的沉积。增重阶段主要以增加粗纤维含量为主,确保初步形成脂肪,多投喂精饲料,减少粗饲料的投喂量,每天日增重达到0.9 kg以上,时间在3~4个月。当肉牛的体重达到450 kg左右之后就可以进入到肉质改善期,这个时期重点要沉积脂肪,保障日增重在0.6 kg以上,育肥阶段在2~3个月。同时,要保证矿物质微量元素科学供给,干物质的采食量占到体重的2%,精饲料由少到多,7 d~10 d达到规定投喂标准,按照60 kg体重投喂混合精饲料1 kg的比例添加。

6 养殖场规划建造

6.1 圈舍科学建造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圈舍的建造、确定最佳的养殖规模及选择相适应的生产工艺是肉牛养殖场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举措。在肉牛圈舍建造过程中,需从牛栏、饮水设备及投喂设备等方面保障配置的科学合理。妊娠母牛的牛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体牛栏,由金属材料焊接而成,长度2 m,宽度0.65 m,高度1 m~1.5 m,分娩圈舍的尺寸与选择的肉用母牛品种密切相关,一般长度2 m~2.2 m,宽度1.7 m~2 m。母牛限位栏的宽度0.6 m~0.65 m,高度1.0 m。犊牛活动围栏每侧的宽度0.6 m~0.7 m,高度0.5 m,栏棚间距5 cm。对于中型肉牛养殖场犊牛保育栏多采用高床网上培育方式,其是由金属编织网的漏缝地板围栏、自动投食装置组成,漏放地板通过支架架设在粪沟上方,或者实体的水泥地面上,相邻的两个栏选择使用一个共用的自动实槽,每个栏舍设置一个自动饮水器。育成育肥栏可以有多种形式,其地板多为混凝土结构或水泥漏缝地板,也有采用1/3的漏缝地板条2/3的混凝土地面。混凝土在建造过程中通常与地面保持3%的坡度,育成育肥栏的高度一般控制在1 m~1.2 m,采用栅栏式结构,栅栏间距控制在8 cm~10 cm。牛群在育肥养殖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饮水设备种类多样,包括了鸭嘴式、杯式、乳头式,由于乳头式和杯式自动饮水设备的结构和性能不如鸭嘴式的饮水器性能好,当前在肉用牛养殖管理过程中,普遍采用鸭嘴式的自动饮水器。另外,在肉牛养殖管理过程中,一般选择使用固定饲料槽,水泥一般浇筑在隔离墙或者隔离栏的下边,两边设置料槽。每个栏舍当中饲料槽的长度需根据肉牛的种类、生长发育情况、年龄综合确定。中等规模的肉牛养殖场,一般采用方形自动的落料饲料槽,单开式的一面固定在走廊隔栏或者隔墙上,双开式的则安放在两个圈舍隔栏或者隔墙上,自动落料,饲料槽采用镀锌的铁皮制作而成,并选择使用钢筋进行加固处理。

6.2 污染设施的配置

污染设施的配置主要包括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及泛污处理设施。肉牛在育肥养殖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发病和死亡现象,母牛在妊娠阶段可能存在流产,产下的胎衣和死胎当中往往夹杂着大量的病原,数量较大,如果不实施严格的无害化处理,将会对养殖场牛群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养殖场在规划建造过程中,一定要配置完善的无害化处理设施,除了要采取土壤掩埋消毒等处理办法之外,养殖场还应该设计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小型焚烧炉,对病死肉牛等废弃物进行严格的焚烧处理,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在肉牛养殖,尤其是规模化养殖模式下,为了减轻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需在养殖场当中配置完善的污染物清理设施,通过推广应用自动干清粪方式,能够实现对粪污的自动化清理。在设计粪污处理方式的过程中,应考虑净道和污道分开设置,防止交叉污染,且各个区域都应配置专用的处理场所,防止通过粪便将污染物带入到肉牛圈舍中。另外,需避免外来运输车辆和肉牛运粪车转运车频繁接触,否则容易造成交叉污染。有条件的养殖场应在内部建造发酵池、沉淀池,发酵的污水直接用于农业种植,同时还可以将肉牛养殖、沼气发酵、果蔬种植有效结合,实现节能和粪污的高效处理。

7 结语

要想更好地推动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掌握肉牛在每个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并重点做好肉牛育肥养殖管理阶段的技术推广,指导养殖户转变传统的养殖管理方案,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确保肉牛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陈思业.种养同舍循环的肉牛养殖新模式[J].广西畜牧兽医,2019,35(4):167-168.

[2]牛术华.浅谈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3):67.

[3]扎科.肉牛饲养及育肥技术[J].中国动物保健,2019,21(7):46-47.

[4]杨光维,团勇,刘建明,等.肉牛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预防的措施探讨[J].中兽医学杂志,2020(5):21-22.

[5]张春桂.肉牛育肥饲养管理方法与要求[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7):65-66.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3.20

S823

A

2095-1205(2022)03-61-03

穆天龙(1966- ),男,汉族,云南镇雄人,本科,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为畜牧。

猜你喜欢

精饲料圈舍牛群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与牛共眠
肉羊舍饲养殖中精饲料营养价值及调制方法
牛群成和牛的故事
奶牛饲料合理的饲喂方法
肉牛常用的精饲料及其加工方法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精饲料水平对育肥山羊玉米苞叶自由采食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牛牛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