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投资区位多样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2022-11-21吴佳雪

技术与市场 2022年11期
关键词:广度区位产品质量

吴佳雪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上海 201600)

0 引言

自2001年开始,中国就全力实施“走出去”,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各种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帮助下,不少企业开始参与对外直接投资。1970—2015年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表明,对外投资次数达到3次的企业中,约有一半的企业选择在多个市场进行投资,只有不到20%的企业坚持在同一市场投资。

随着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跨国经营的企业也在不断追求投资目的地的多样化,以通过更加广泛的投资布局来获取更丰富的国际市场信息与前沿的技术来提高自己的产品竞争力[1]。跨国企业通过不断扩大的投资布局将从外界获得知识、技术等资源与自身条件进行整合,形成复杂而独特的知识网络,通过逆向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进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众多研究表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率和创新能力产生积极影响[2],并且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也会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3]。

目前关于对外投资区位多样化对企业的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名录3个权威来源的数据,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角度研究以对外投资广度衡量的企业对外投资布局多样化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并分析企业的异质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企业对外投资广度即为企业对外投资过的国家数目。

1 文献综述

本文的研究与两方面的文献有关。一方面是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使企业积累各种知识和技术,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4],从而显著促进企业创新[5]。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有效地了解到国外市场动态,获得一手市场需求信息以及重要资源,以此促进母国本土企业的产品升级[6]。王杰等人[7]从企业的出口贸易结构和企业从事出口贸易的时间这两方面入手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质升级。程中海和袁凯彬[8]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可通过促使企业更多地进口高质量的中间品这一途径来提高企业出口的产品质量。当企业在多个市场进行投资,就会接触到多种多样的知识和技术等资源,加之面对更加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企业会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提质升级。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文献的研究结论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多样化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Wuyts和Dutta[9]研究发现,吸收并整合来自不同区域的知识可以有效地促进创新。因为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要素,包括带有地区特征的知识、人才和市场等,而这些对企业有利的要素分布往往分布在各个区域,无法从本地直接获得[10],因此能够有效整合各地区优质资源的跨国经济活动对企业产品的创新与生产就显得至关重要。创新能力的提升又会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出口产品提质升级[11]。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多元化可以帮助对外投资的企业利用区位优势与当地企业合作来获得不同地区的差异化资源,积累各个领域的知识与技术[12],激励企业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地对产品进行提质升级。

综上所述,现有的对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文献很少从投资区位多样化的角度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难以洞察跨国经营网络与产品质量之间的联系,但从各种文献研究得出的结论来看,本文提出假设: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广度提高,能有效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

2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和数据处理

2.1 计量模型设定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评估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区位多样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实证策略中,本文采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广度来衡量对外投资区位多样化,即企业对外投资的国家数量。本文借鉴已有文献,基准模型如下所示:

qualityicft=α0+α1breadthft+θXft+γifc+τft+εicf

(1)

式中,qualityicft表示为t年企业f出口到c国的产品i的质量;breadthft是关键解释变量,即企业对外投资广度,是企业f截至t年投资过的国家数目,估计系数α1的大小可以显示企业对外投资区位多样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Xft为企业层面的控制变量向量,θ是待估计的参数向量。模型中加入了产品—企业—出口目的国的固定效应γifc以及产品—年份固定效应τft来识别企业—产品—出口目的国维度的质量变化和控制产品随时间变化的因素,εicf为随机扰动项,标准误聚类到企业层面。

2.2 变量选取及说明

1)被解释变量:出口产品质量(qualityicft)。本文借鉴施炳展和邵文波[13]的思路测度出口产品质量,产品需求函数用式(2)表示:

(2)

式中,i、c、f、t分别表示产品、出口目的国、企业和年份。

对(2)式两边取对数,进行化简后得到式(3):

lnqicft=χct-σlnpicft+μicft

(3)

式中,χct=lnEct-lnPct为出口目的国—年份层面上的虚拟变量,Inpicft为企业出口的产品价格,μicft=σ-lnλicft为包含产品质量信息的误差项。因为产品价格往往随产品质量的提高而提高,所以两者之间一般是正相关关系。因此本文仍参照施炳展和邵文波[13]的做法,选取企业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同种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picft的工具变量来处理这种相关性可能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再对式(3)进行回归,得到衡量出口产品质量的指标,即:

(4)

式中,σ参照以往文献取值为3。

为了便于后续分析,需要标准化式(4)的质量指标,即:

(5)

式中,maxqualityicft和minqualityicft分别表示出口的产品i的最高质量和最低质量。为了做进一步的稳健性分析,本文以出口价值对出口的产品质量进行加权,得到式(6):

(6)

式中,valueicft表示企业f在t年对国家c出口产品i的价值总额。

2)核心解释变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广度(breadthft)。该变量按照境内对外投资企业f截至t年投资过的目的地国家数目进行统计。这一指标越大意味着企业对外投资的范围越大,即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更加多样化。

3)控制变量:①企业年龄,采用企业开业年份与当年年份的差额减一的对数表。②企业规模,采用企业年末从业人数的对数表示。③企业利润率,表示为利润总额减去补贴收入得到的差额与企业销售额之比。④国有企业虚拟变量,表示企业是否为国有企业,如果该企业的所有制类型为国有,则这一变量取1,否则取值为0。⑤内部融资约束,表示为企业现金流除以总资产。⑥资本密集度,表示为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与企业职工数量的比值。

2.3 数据处理

本文总共使用了3个数据库。其中,企业生产层面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选取了2000—2009年的制造业企业样本,借鉴Cai[14]和Brandt[15]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产品贸易数据来自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海关数据库,本文选取了2000—2009年的数据。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关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度量指标,本文参考施炳展和邵文波[13]的做法对海关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然后根据Yu[16]的方法,将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按照企业基本信息进行精确匹配。关于企业对外投资信息的数据来自商务部发布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最后将3个数据库按照企业信息进行一一匹配,得到本文使用的数据样本,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3.1 基准回归结果

基准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无高维固定效应的回归中仅控制了企业和年份固定效应,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企业投资区位范围的扩大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其次,回归中加入了2个更高维度的固定效应之后,此时核心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仍然显著为正;最后,回归中同时加入了高维固定效应和全部控制变量,结果显示,企业对外投资广度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依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表2 基准回归结果

3.2 稳健性检验

3.2.1 内生性问题

考虑到自选择效应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即出口产品质量本身就较高的企业会倾向于向更多的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种情况可能会高估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多样化的影响。本文以滞后一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广度这一核心解释变量作为工具变量来处理自选择效应可能会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回归结果显示,工具变量通过了识别不足检验弱识别检验,并且核心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的显著性与正负与先前的回归估计结果一致。

3.2.2 产品质量测度指标变换

前文分析中采用的均是产品-出口目的国-企业-年份层面上的产品质量测度指标。在变量定义部分,本文计算了标准化的产品质量指标和加权过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前者是产品层面的指标,后者是企业层面的指标。现用这2个质量指标代替原先使用的质量指标进行回归。估计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广度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与基准回归估计结果保持一致。

3.3 质性分析

为了探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多样化是否因企业的异质性特征而对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异质性影响,本文按照企业投资动机与企业出口的产品的贸易方式对企业分类做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

3.3.1 企业出口产品的贸易方式差异化的影响

本文根据贸易方式将企业出口的产品分为一般贸易产品和非一般贸易产品。前者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原材料做进一步加工后再对外出口的产品,这类产品往往对企业的技术要求更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也因此会更加显著地体现在这类产品的质量方面。非一般贸易产品主要是指加工贸易类产品,企业通过进口组装的方式产出该类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包含的技术水平不高,因此这类产品对提质升级作用的要求也不高。本文预计,企业对外投资布局多样化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作用会集中体现在一般贸易产品上。估计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广度的提质升级作用在企业出口的一般贸易产品中体现得更加显著,而在非一般贸易产品上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3.3.2 企业投资动机差异化的影响

具有不同投资动机的企业在进行跨国投资时获取当地市场信息、先进技术与创新资源的能力与意愿都有所不同,这些影响最终会反馈到境外投资主体企业上,进而影响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本文根据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中被投资的海外子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信息,通过关键字提取再分类的方法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划分为研究开发类出口企业、贸易销售类出口企业和生产制造类出口企业3种类型,考察不同投资动机下对外投资广度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回归结果显示以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为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企业对出口产品质量具有负面影响。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的原因是这两类企业在样本中的占比较少,且这些企业的投资范围较小。根据黄远浙等[17]研究发现,只有企业向足够多的地区进行投资来获得更加多样的资源时才能够有效地刺激企业进行创新,从而提升产品质量,较低水平的对外投资广度反而不利于创新。并且海外研究开发风险大,周期长,因此本文推测这类投资无法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广度对出口产品的提质升级。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2000—2009年中国出口企业的微观数据,就出口产品质量提升问题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多样化会对出口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随着企业投资目的国数量的增多,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一结论在解决了内生性问题和替换质量度量指标后仍然稳健。其次,本文还着重探讨了企业的异质性影响,根据出口产品贸易方式和企业投资动机进行分类后发现,企业出口的一般贸易产品的质量受对外直接投资布局的影响较大;而对以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为投资动机的企业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多样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负面影响。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同时从事海外投资和产品出口的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要着重考虑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布局,注重对外投资区位的多样化。企业应当合理布局跨国经营网络,在不同的投资市场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投资经营网络,汲取不同地区的先进技术与市场资源,以提高自身的创新开发能力,最终正向作用于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

猜你喜欢

广度区位产品质量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斜杠青年”的斜与不斜——“斜杠”实际是对青春宽度与广度的追求
追求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政治课堂提问技巧探微
地理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