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的指标特征分析与发展建议

2022-11-21王宁宁张振伟魏均民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载文对标英文版

吕 鹏 王 越 王宁宁 张振伟 崔 轶 刘 冰 魏均民*

1)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癌症发生与治疗(英文)》编辑部,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100052

2)国家新闻出版署医学期刊知识挖掘与服务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100052

3)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市大兴区华佗路31号 102629

4)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门脉高压与肝硬化(英文)》编辑部,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100052

5)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100052

6)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慢性疾病与转化医学(英文)》编辑部,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100052

7)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100052

科技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是学术成果传播的重要媒介,其不但发挥着“科研活动备忘录”的作用,而且肩负了科研成果“评议书”的功能,尤其是一流期刊,在科技发展导向性、科技评价影响力、科学活动话语权等方面占据独特地位[1]。但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相比,直接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话语权的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我国已成为期刊大国,但缺乏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存在明显劣势,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为此,我国从国家层面提出,要以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优化期刊结构化布局,着力提升期刊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期刊规模化、集约化建设[2-3]。2019 年,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4],明确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目标: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2019 年9月,中国科协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有关项目申报的通知》,提出优化学科布局、聚焦优先领域,着力提升期刊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文化自信,最终确定入选项目共280项,其中受资助额度最大的是22项领军期刊项目。“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项目的实施目的就是遴选一批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和潜力的英文科技期刊作为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突破口,面向世界、对标一流,快速推动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期刊,全面带动提升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4-5]。

目前,学者针对获得“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项目资助的期刊(以下简称“领军期刊”),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田瑞强等[6]以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领军期刊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分析领军期刊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具体差距。郭巳秋等[7]通过比较领军期刊《光:科学与应用》与其对标期刊NaturePhotonics,探讨缩小我国期刊与世界顶级期刊差距的对策与措施。但鲜有关于领军期刊与其对标期刊的整体对比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中领军期刊与其对标期刊的相关指标,从文献计量学角度,探讨领军期刊的发展情况,引导各刊精准发展,找准问题、聚焦靶心、加速追赶,以期为各刊及时调整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参考,助力我国世界一流期刊建设,为实现我国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以2019 年的22种领军期刊与各期刊所对应学科的高影响力期刊(对标期刊)为样本期刊,利用Web of Science (WoS) 数据库和期刊官网进行查询、分析和总结,得到样本期刊的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期刊引用指标(Journal Citation Indicator, JCI)、期刊学科排名、被引半衰期等相关数据,指标的评价时间跨度为2016—2020年,数据获取时间截至 2021 年12月 31 日。由于各数据库在解析期刊电子数据时对文章作出的分类不同,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笔者同时参考威科集团(Wolters Kluwer)提供的年度出版数据进行分析。

2 期刊整体表现与问题分析

2.1 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的基本情况

从样本期刊的出版平台、创刊年份、每年出版期次、JCR分区(按影响因子划分)、出版国家,以及是否为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期刊方面对其进行总结分析(表1)。

由表1可见,22种领军期刊中,有81.82%的期刊与国际四大出版商合作运营,依靠国内出版机构运营的期刊仅4种,分别是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的《纳米研究(英文版)》和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英文版)》《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版)》《中国科学:数学(英文版)》。而纵观各期刊的对标期刊,发现54.55%的期刊选择与国际四大出版商合作,接近一半(45.45%)的期刊选择了自身所属的学会(协会)或者大学的出版平台作为自己的出版机构。

22种领军期刊中,除创刊于1887年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与1950年创办的《科学通报(英文)》和《中国科学:数学(英文版)》外,绝大部分都为近20年创办的新刊。反观各刊的对标期刊,绝大部分都创刊50年以上,其中:《国家科学评论(英文)》的对标期刊Science于1880年创刊,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中国科学:数学(英文版)》的对标期刊AnnalsofMathematics创刊于1884年,已有138年的发展历史。对标期刊中,即使是最近20年才创办的新刊,也多为国际顶刊的子刊,如NaturePlants和NaturePhotonics。

分析样本期刊的每年出版期次发现:领军期刊中无周刊,半月刊仅有2种,分别为《科学通报(英文)》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月刊有8种,双月刊有6种,季刊有6种;对标期刊中无季刊,2种期刊以周刊形式出版,分别为Science和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半月刊有4种,月刊有14种,双月刊有2种。

22种领军期刊中,除《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与《中国科学:数学(英文版)》处于JCR Q2区外,其他都位于Q1区。对标期刊均位于对应学科的JCR Q1区。绝大部分领军期刊为OA期刊(占68.18%)。对标期刊中仅JournalforImmunotherapyofCancer是OA期刊,其余均为付费订阅期刊。对标期刊中,10种期刊在美国出版发行,占45.45%;7种期刊在英国出版,在荷兰与加拿大出版的期刊各有2种,瑞士有1种。

2.2 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的载文量

分析2016—2020年样本期刊发表的Article 和Review文章数量,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2020年领军期刊共发表上述两种类型文章4025篇,比2019年的2630篇增长了53.0%,比2018年的2480篇增长了62.3%;2020年刊均载文量为183篇,比2019年的120篇增长了53.0%,比2018年的118篇增长了54.9%。载文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0%的期刊有2种——《摩擦(英文)》(162.9%)和《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135.6%)。2016—2020年,仅有2种期刊(《中国科学:数学(英文版)》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载文量与对标期刊相比保持绝对优势,但《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载文量却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令人鼓舞的是,2020年《光:科学与应用》的载文量(182篇)实现了对其对标期刊NaturePhotonics载文量(126篇)的超越。其余各刊虽然与对标期刊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纵观领军期刊近5年的数据发现,领军期刊载文量总体上保持稳步提升的趋势,特别是在2019年获得“卓越行动计划”资助后,领军期刊的载文量总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

图1 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2016—2020 年载文量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a)对标期刊;(b)领军期刊

2.3 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的被引频次

JCR显示,22种领军期刊在2020年的被引频次均值为6983次。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是《细胞研究》,为24108次;其次是《纳米研究(英文版)》,被引频次为23105 次;《分子植物》的被引频次为15778 次,排在第3位。被引频次最少的是清华大学创办的 《摩擦(英文)》,其被引频次仅为1628次。除《分子植物》的被引频次(15778次)远高于对标期刊NaturePlant(9424次)外,其他领军期刊的被引频次与对标期刊的差距还比较大。但总体来看,2016—2020年,对标期刊被引频次上升趋势明显,特别是2019—2020年度被引频次增幅较大;领军期刊的被引频次总体呈振荡上升趋势(图2)。

图2 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2016—2020 年被引频次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a)对标期刊;(b)领军期刊

被引频次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期刊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学术影响力[8],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在被引频次上差距较大,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领军期刊发展时间相对较短,领军期刊大部分为近30年创办的新刊,累计载文量较少;另一方面,我国期刊的发文质量、国际影响力及载文量长期相对落后。另外,由于部分期刊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时间较短,部分年份的期刊数据无法获取。

2.4 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的影响因子

22 种领军期刊2020 年的刊均影响因子为9.235,比2019 年的7.222增长了27.9%,比2018 年的5.788 增长了59.5%;同时,对标期刊2020 年的刊均影响因子为13.983,相较于领军期刊高出33.96%。JCR显示,JCR收录的全部期刊的刊均影响因子的增长率为25.0%,可见22 种领军期刊影响因子的增长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卓越行动计划”实施的第二年(2020年),领军期刊取得了非常瞩目的发展成就:先后有8种期刊影响因子超越了对标期刊,完全实现了从追赶,到齐平,再到跨越的伟大迈进。领军期刊中,影响因子在20以上的有1种,即《细胞研究》,其影响因子达到了25.617,去掉自引后其影响因子也高达25.352,体现了该刊文章内容的高质量、高关注度和高影响力。2020年,影响因子在 10 分以上的领军期刊更有9 种之多,比2019 年增加4 种,比2018 年增加5 种,比2016和2017 年增加7 种。总体来看,2016—2020年,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的影响因子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领军期刊影响因子的增长更为明显(图3)。在进步的同时,我国期刊也应该看清楚差距,多数领军期刊的影响因子明显落后于对标期刊。鉴于此,除了着力提高文章质量外,领军期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国内外社交媒体的宣传力度,提升国内外综合影响力和显示度。

图3 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2016—2020 年影响因子情况(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a)对标期刊;(b)领军期刊

2.5 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的JCI

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CNCI)指标针对某一篇文章,从研究主题、出版类型、出版年份3个重要方面对文章的影响力进行统一计算,并给出综合数据,是一个排除了出版年、学科领域与文献类型作用的无偏倚影响力指标,可以进行不同规模、不同学科的论文集比较[9-10]。期刊的CNCI指标是期刊内收录文章的平均CNCI指标,可以表征期刊文章的平均影响力水平。JCI统计的是一种期刊近3年发表的所有文章(包括评论)的CNCI指标。在实际计算中,JCI高于1.0即表明该期刊超过平均引用水平,JCI低于1.0即期刊未达到平均引用水平。

鉴于Web of Science仅展示期刊2017年至今的JCI动态变化趋势,图4给出2017年以来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的JCI变化情况。2017年,共有17种领军期刊的JCI大于1.0;2018年,《国家科学评论(英文)》的JCI突破1.0,成为第18种JCI突破1.0的领军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后的2019年和2020年,均有20种领军期刊的JCI大于1.0。目前,只有《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和《石油科学(英文版)》的JCI仍低于1.0。在“卓越行动计划”等配套政策的支持下,2020年,已有7种领军期刊的JCI超越对标期刊。同时,2017—2020年,领军期刊整体的JCI稳中有升,但对标期刊整体的JCI却呈下降趋势,进一步表明了我国领军期刊论文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图4 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2017—2020 年JCI情况(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a)对标期刊;(b)领军期刊

2.6 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的学科排名

2016—2020 年,22种领军期刊的学科排名(按照影响因子排列)明显提升:2020年,已有7种领军期刊学科排名超越对标期刊,特别是《镁合金学报(英文)》已经占据了冶金或冶金工程学科的第一名。另有9种领军期刊在受到“卓越行动计划”支持后,在学科排名方面明显缩小了与对标期刊的差距,甚至有超越的可能性,如《国家科学评论(英文)》已占据多学科期刊排名的第三位,与对标期刊Science仅一位之差。近5年来,《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和《摩擦(英文)》的学科排名进步超过20名;《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和《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进步超过10名;《药学学报(英文)》进步超过5名。

2020年,22种领军期刊中,学科排名在前10%的领军期刊有16种,其中学科排名在前5%的有10种(表2)。数据表明:领军期刊学科排名呈现快速上升态势,领军期刊在多个学科已占据头部位置。当然,对标期刊的学科排名基本都处于本学科前10%,说明领军期刊载文的学术质量还需要提高。

表2 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2016—2020年学科排名情况

2.7 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的被引半衰期

被引半衰期 (Cited Half-life)指一种期刊从当前年度向前推算被引频次占截至当前年度该期刊的总被引频次50%的时间,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指标之一。被引半衰期能够反映期刊内容的时效性,因此,该指标也被公认为期刊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由被引半衰期的定义可知,期刊被引半衰期越大,则期刊被引用的时间越长,其老化的速度越慢[11-13]。由表3可见,22种领军期刊中,仅有3种期刊的被引半衰期略长于对标期刊,分别为《分子植物》《石油科学(英文版)》《中国免疫学杂志(英文版)》;领军期刊的平均被引半衰期为3.7年,远低于对标期刊的平均值(9.4年)。领军期刊中被引半衰期在5年以上的仅有5种,其中被引半衰期最长的为《细胞研究》(6.0年)。而对标期刊中被引半衰期在5年以上的有18种,其中10年以上的就有7种,被引半衰期最长的为AnnalsofMathematics,达到了32.9年,充分说明了对标期刊载文内容质量较高,能够在多年之后继续被参考和引用。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领军期刊载文的整体老化速度较快;就领军期刊而言,我国期刊在基础医学、动物科学和数学等学科的受关注度比较低,能够被国内外学者引用的时间较短。

表3 领军期刊与对标期刊2016—2020 年被引半衰期情况

3 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比研究领军期刊与其对标期刊发现,领军期刊作为我国冲击世界一流期刊的尖兵方阵,在载文量、被引频次、JCI及被引半衰期方面处于相对劣势,领军期刊的平均被引半衰期和载文量甚至低于JCR收录期刊的平均水平。为了缩小我国期刊与世界一流期刊的差距,本研究结合领军期刊的发展现状并借鉴对标期刊的质量标准与服务标准等先进经验,紧扣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要求,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3.1 构建良性的期刊发展生态,助力一流期刊发展

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的号召,构建自主的科技交流平台和科研评价体系。在政策引导下,一方面,要让学者们更加关注科研产出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以论文质量为导向,推行代表作制度,坚决落实破除“五唯”和“立新标”的精神[14];另一方面,要尽快编制完成并推广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15],对中外科技期刊进行同质等效认定,建立期刊与论文评价的中国标准,并形成动态调整机制,拓展高质量科技期刊收录范围,推动学会、高校、科研机构等将分级目录作为开展评价活动的重要参考,为破除“唯SCI”提供有力支撑。我国期刊应竞争一流成果的首发权,整体提升自身的国际话语权,从而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期刊生态圈建设与发展,不仅需要期刊界和出版界的参与,还需要管理部门、学术界、企业界、资本界等的共同参与,以催生科技期刊发展新业态,推动构建良性、可持续的科技期刊发展生态。

3.2 动态调整期刊的发展目标,实现期刊个性化跨越式发展

目前“卓越行动计划”已进入深入实施阶段,22 种领军期刊对标世界一流, “一刊一策”,稳步推进期刊建设,一些领军期刊的载文量、被引频次、学科排名等均超越了对标期刊;同时,领军期刊各指标的进步速度有所不同,反映出各领军期刊建设的侧重点不同。对此,国家应给出正向的引导与调整。例如,《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镁合金学报(英文)》《摩擦(英文)》《畜牧与生物技术杂志(英文版)》《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版)》《药学学报(英文)》《园艺研究(英文)》和《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等期刊的影响因子、JCI以及学科排名都持续大幅度提高,目前已超过对标期刊;但在载文量、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劣势。各期刊应认真剖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如:在媒体宣传和网络传播、吸引高质量稿源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加强与其他领军期刊的合作和交流;更多地采用新媒体和网络社交工具开展宣传工作。又如,《分子植物》的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与对标期刊不相上下,说明2种期刊的学科关注度相当;但《分子植物》在载文量、JCI以及学科排名方面均落后于对标期刊,建议该刊重视宣传与推广,进一步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增强作者黏性、提高优质文章占比。通过分析各领军期刊个性发展与共性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我国期刊可总结发展思路与经验,如:稳步增加载文量,有计划地设置具有中国优势的学科栏目,探索国际宣传和合作途径,继续加大在国内外社交媒体的宣传力度,提升国内外综合影响力和显示度,创新发行模式等。

3.3 紧扣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布局科技期刊发展方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设科技强国[16],这为科技期刊服务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科技期刊可根据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委的指导性文件梳理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例如,芯片行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与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以及先导性的产业,芯片产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近几年,我国芯片产业连续被欧美“卡脖子”。但在“卓越行动计划”项目中,特别是领军期刊中,并未看到以此类产业为支撑的科技期刊的身影。建议国家重点支持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战略性科技产业领域的期刊,改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大力推动一批重点领域的科技期刊平台的创建与发展。

3.4 重视人才发展与储备

目前的科技期刊编辑队伍面临年轻、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期刊编辑普遍被认为是“幕后人”“化妆师”或专业化水平低的简单文字匠,社会认可度比较低,且薪酬待遇偏低。上述的一系列情况大大限制了编辑行业的发展与精进,直接影响了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任何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都以人才为原动力。鉴于此,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学术期刊专业人才资助培养体系,促进编辑行业整体的长远发展。《细胞研究》是我国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国际性学术期刊,自2006年起一直致力于专业编辑培养,通过打造高水平的编辑队伍等“修炼内功”;其编辑团队不仅能够实现较快的审稿速度、提出到位的修改意见,而且能和学者在专业学术领域深度交流,从而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吸引更多高水平的论文。其次,应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国际化培养,鼓励编辑主动学习世界顶级期刊的办刊经验,积极开展实践学习,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对外交流能力等。再次,要提高编辑的地位,尊重编辑的劳动成果,建立合适的岗位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增强职业吸引力,形成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和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例如,科技期刊的资助项目可以参照科研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允许期刊将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人员经费支出,以调动编辑的积极性。最后,应建立完善的编辑人才资助体系,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行业的整体发展。从现有的学术期刊资助政策类别设置来看,针对编辑出版人才和团队能力提升项目类别的资助相对薄弱,虽然“卓越行动计划”设置了“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项目,但该项目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继续完善。期刊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流的编辑、出版、传播、运营和管理人才。通过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投身期刊事业,让科技期刊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内在推动力。

3.5 构建自主可控的国际传播平台与渠道

要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与显示度, 必须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出版模式,全力推进数字化、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进程。 虽然“借船出海”对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并非最佳选择。除了费用高昂、商业利润外流之外,从长远来看,“借船出海”还使我国期刊受制于人:我国大部分期刊在与国外出版商的合作中不具备话语权,这为未来的发展埋下很大隐患[17]。对国外出版商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科技期刊探索独立自主的国际化出版道路,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英文期刊学术出版集团或平台能够独立地走向全球市场[18]。在传播平台与渠道国际化方面,我国出版平台尚处于发展阶段。

受到“卓越行动计划”的支持,以科学出版社、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为代表的出版社已经建立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出版平台,如:科学出版社近年来积极并购国际科技出版机构,实现了“买船出海”的发展[19];2020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与Wiley集团合作,通过“自主设计+委托造船”的方式打造了期刊集群化发展学术平台——MedNexus,这也是我国期刊为建立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国际传播平台而作的努力与尝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期望通过MedNexus建立独立知识产权的、自主运营的全产业链出版服务平台,同时建成高质量医学期刊内容推广平台;积极推进开放办刊,逐步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同时利用该平台的沉淀资源打造数据分析与增值服务。

4 总结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资助项目的实施,以及科技评价政策的逐步改革和优化,我国科技期刊的质和量都有了很大提升。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领军期刊与其对标期刊发现,部分领军期刊虽在影响因子、JCI、学科排名等方面已超越其对标期刊,但距离建成“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仍有较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本研究成果或许能够为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供一些启示,如:通过设立海外办公室、举办国际会议、加强融媒体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吸纳来自全球的优质稿件,提高国际论文占比;提升期刊集约化、流程化的出版能力,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出版时效;加强对重点文章的宣传推广,提高受众群体的黏度与关注度;适时调整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领军期刊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使领军期刊带动我国期刊行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致谢衷心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彭亚光教授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猜你喜欢

载文对标英文版
胡春华强调:对标对表目标任务 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交通领域典型期刊载文知识图谱分析
对标找差寻思路 精准发力促发展——以一所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为例
坚持文化导向 打造精品科技期刊——《编辑学报》2008—2018年载文关键词分析
某N1类车辆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对标及改进
成都:以对标管理向国家中心城市“集团冲锋”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   Bilingual stories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   Bilingual stories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Bilingual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