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编研一体”现状与可行性路径研究

2022-11-21刘天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编研一体科学研究

王 娟 刘天星

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社,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48号 100084

“编研一体”主要指将编辑工作与学术研究工作融为一体,同时开展编辑工作和学术研究工作,以编促研,以研带编[1]。学术期刊从诞生起就有着“编研一体”的特点。在期刊创办和发展过程中,编辑、作者、读者身份往往是重叠的,如《新青年》的创办人陈独秀、《湘江评论》的创办人毛泽东在担任编辑的同时,也自己撰写文章。随着工作的不断细化,在1980年前后,我国的编辑与学者身份出现了分化,编辑身份建构理论不断演化[2];编辑作为一个群体从学者队伍中分离出来,专门负责稿件选编、修改等工作。直到现在,我国学术期刊仍然主要由学术机构(高校、研究单位或学会等)主办,编辑仍然是所属单位的职工,这种办刊模式为“编研一体”提供了框架逻辑[3]。同时,学术期刊的性质决定了“编研一体”的必要性。学术期刊对编辑提出了“科研”和“编辑”两个方面的要求:编辑既需要有编辑业务能力,还需要有科研能力。某些学术期刊在招聘时会对编辑提出科研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比如要求应聘者必须拥有某领域的博士学位,最好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能够判断期刊所属学科领域研究的创新性和意义等。世界名刊Nature的编辑几乎都具有博士学位,而且很大一部分拥有博士后研究经历[4]。还有一些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由学者兼职完成:学者在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参与稿件的审核与编校工作[5-6]。由此可见,编辑“编研一体”是由学术期刊的内涵和性质决定的。

学术期刊编辑实现“编研一体”有重要意义。(1)学术期刊的发展需要编辑实现“编研一体”。期刊编辑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内在动力,为期刊的持续发展建立强大的专业支撑,为世界一流期刊建设提供保障。编辑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期刊的未来发展。具体而言,学术期刊的编辑做到“编研一体”,对于期刊的选题策划和优化、稿件筛选、约稿组稿等具有重要意义。(2)编辑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需要编辑实现“编研一体”。工作中,编辑面临着低认同、高倦怠的身份困境。“编研一体”可以帮助编辑增强自信,提升身份认同感,增加职业发展的机会。目前已有研究关注到“编研一体”,如:欧阳菁[7]对学术期刊的“编研结合”模式进行了思考,指出学术编辑应把握好“编”和“研”的平衡,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蒋宇[8]、张辉洁等[9]、杜生权[10]、王海蓉等[11]探讨了“编辑学者化”和“学者型编辑”的内涵、“学者型编辑”的重要价值和实现路径等方面的问题;何蓉等[12]、施莼等[13]、孙继华等[14]提出学术期刊编辑进行科学研究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性,编辑应积极从事各类科研活动;贾志云等[15]提出了“科技期刊编辑是科研人员的一部分”的观点;任卫娜[16]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开展编辑学、出版学研究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刘普等[3]探讨了“编研一体”制度下期刊编辑的职业认同。这些研究为学术期刊编辑实现“编研一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或观点支持,但是大部分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少数实证研究集中分析了个刊经验或某一类群的期刊编辑。目前,尚缺少对“编研一体”的实证调查;研究者对学术期刊编辑“编研一体”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缺乏了解,对“编研一体”模式的可行性和实现路径缺乏实证分析。

本研究以学术编辑和相关学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实证层面探讨学术期刊编辑“编研一体”的可行性和实现路径,了解吸纳学者进入编辑队伍、丰富“编研一体”体系的可行性和路径,践行2021年6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支持办刊单位出台政策措施,探索编研结合模式,将优秀学者和科研人员引入办刊队伍,支持教育科研单位教学科研人员与办刊人员双向流动”,为学术期刊编辑队伍优化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调查问卷,在正式发放问卷前分别邀请了5位学术期刊编辑(学术编辑)和7位学者进行预调研,以完善问卷内容。通过问卷星在线发放问卷,面向编辑的问卷主要通过多个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进行投放;面向学者的问卷主要通过科研相关的微信群、QQ群进行投放。问卷投放范围具有交叉性,但是调查对象只能选择一个身份(编辑身份或学者身份)填写问卷,问卷具有排他性。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和可信性,在设计问卷的具体问题时,对相同问题先后进行了重复提问和反向提问。

问卷1面向以编辑为主要职业的在学术期刊(语种不限)编辑部(杂志社)工作的学术编辑,主要内容涉及:(1)编辑对于“编研一体”的态度与意见;(2)编辑近3年参与学术研究的情况;(3)编辑在实现“编研一体”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4)实现“编研一体”的路径与方法。问卷2面向学者,主要内容涉及:(1)如何看待编辑“编研一体”;(2)是否有兴趣参与编辑工作,做一名全职或兼职编辑;(3)参与编辑工作的最大的顾虑。为确定学者身份,问卷2设置了“近3年是否在学术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的问题,认为回答“是”的调查对象从事了科学研究,具有学者身份,回答为“否”的问卷则不纳入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9月15日。共回收了121份有效问卷1和185份有效问卷2。

1.2 案例分析

从现有的“编研一体”程度较高的学术期刊编辑部或编辑中找出若干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纳入期刊涵盖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综合类学报、文史类学术期刊,以便于更全面地进行分析。本研究选取的编辑部和编辑如下: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编辑部、上海大学期刊社、《文史哲》编辑部、Light:Science&Applications编辑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仲伟民、《科学观察》编辑部主任翁彦琴。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术期刊编辑“编研一体”的情况分析

2.1.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参与调查的121位学术期刊编辑的基本情况见表1。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1~50岁(77.69%),其次是51~60岁。调查对象中,副高级职称人员占比最高(43.80%),其次是中级职称人员(36.36%),正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较低(13.22%),占比最低的是初级职称人员(6.61%)。在学历方面,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比较高(83.47%),其次是本科学历人员(15.70%),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仅1人,这体现出学术期刊的编辑队伍是一支具有高学历的人才队伍。调查对象中既有刚入职的编辑,也有工作20年以上的资深编辑。调查对象所在单位大多为高校和研究所(分别占40.50%和33.88%),符合大多数学术期刊由学术机构主办的特点。调查对象所在期刊大部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刊物。

表1 参与问卷调查的学术期刊编辑的基本信息

2.1.2 学术期刊编辑参与科学研究的现状和意愿

调查的121名学术期刊编辑中,109人表示在近3年参与了科学研究,占90.08%,但表示开展过较多科学研究的编辑仅占21.49%。发表过3篇以上学术论文的编辑占比为34.71%,参与过3项以上课题研究的编辑占比为25.62%。编辑从事科学研究的专业方向主要有三大类:(1)编辑出版学方向(30.28%);(2)期刊所在领域方向(31.19%);(3)编辑出版学方向与期刊所在领域方向(16.51%)。

尽管大部分编辑参与的科研活动数量不多,但是22.31%的编辑认为学术期刊编辑“非常有必要”参加科学研究,21.49%的编辑认为“很有必要”,47.93%的编辑认为“有必要”,总体占比为91.73%(图1),说明大多数编辑已经认识到参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图1 学术期刊编辑对参加科学研究的看法

2.1.3 学术期刊编辑参与科学研究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

在探讨参与科学研究的促进因素时,76.86%的编辑认为科学研究“对编辑工作和自身发展有帮助”,57.02%的编辑“个人喜爱科研,有浓厚的兴趣”,35.54%的编辑认为“所在单位科研氛围足够,有专业人员引导和指导”有助于编辑积极参与科学研究,35.54%的编辑认为“所在单位有较为合理的科研奖励机制”,可以帮助编辑参与科学研究(图2)。

图2 编辑参加科学研究的促进因素

在探讨参与科学研究的制约因素时,88.43%的编辑选择了“平时的工作事务较多,工作量较大”,46.28%的编辑选择了“工作时间固定,没有合适的时间开展科研工作”(图3)。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所在单位科研氛围不够,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和“所在单位对科研的奖励机制不够”作为制约因素的编辑占比较高,说明所在单位对编辑参与科学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图3 编辑参加科学研究的制约因素

2.2 学者参与编辑工作的意愿分析

2.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参与调查的185位学者中,超过一半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57.02%),81.08%的学者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工龄10年以上的学者占50.81%,所在单位为高校的学者占68.11%(表2)。

表2 参与问卷调查的学者的基本信息

2.2.2 学者参与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意愿

在调查的185位学者中,94人(50.81%)表示有兴趣从事期刊编辑工作,其中的77人(91.91%)愿意从事兼职编辑工作,9人有兴趣从事全职编辑工作,8人有兴趣开展临时性的期刊编辑工作。

在探讨愿意参加期刊编辑工作的原因时发现,79.79%的学者主观认为“在学术期刊的平台上,可以与更多的专家学者交流”。选择“多了解编辑工作的流程,有助于自身和周围人群发表文章”(69.15%)、“可以提高自身的学术影响力”(51.06%)的学者占比也较高(图4)。

图4 学者愿意从事期刊编辑工作的原因

这些愿意参与期刊编辑工作的学者也有一些顾虑,选择“没有编辑经验,担心不能高质量完成编辑工作”和“没有合理的途径和机制开展编辑工作”的人数最多,工作时间、编辑身份转化通道、收入水平等因素也影响着学者的意愿。91名不愿意从事期刊编辑工作的学者中,26.37%选择了“没有合理的途径和机制开展编辑工作”。由此推测,建立合理的开展编辑工作的途径和机制可能会促使更多的学者从事期刊编辑工作。

2.3 实现“编研一体”的典型案例

本研究选取了4个较为知名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和2名编辑代表进行分析,通过查询中国知网、期刊官网、期刊官方微博账号等获取相关资料。资料显示,这些优秀的编辑部和编辑在“编研结合”方面表现出色。

2.3.1 编辑部案例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编辑部相继创办了6种口腔医学期刊,建立了良好的口腔期刊群;在编辑队伍建设中具有鲜明特色,编辑部有9位期刊编辑具有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编辑部充分利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和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形成“编辑—医生—教师”三位一体的编辑人才培养体系[17]。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编辑部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2021年青年科研基金和其他专项基金中获得5项资助,编辑部成员还荣获202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编辑称号。

上海大学期刊社是目前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机构之一,下设15个期刊编辑部,拥有9种科技类期刊和6种人文社科类期刊。上海大学期刊社的编辑队伍是一支高职称、高学历的中青年编辑队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6人,占编辑总人数的42.1%;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占编辑总人数的31.6%;具有硕士学位者24人,占编辑总人数的63.2%。上海大学期刊社为新进人员和年轻编辑制定了学者型编辑职业生涯规划制度,把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专业学习深造等结合起来,鼓励编辑进行研究工作[18],使得编辑取得了一批学术成果,仅2021年一年就发表了31篇论文(数据来自中国知网)。

《文史哲》是反映中国大学文科学术水准的老牌学报,在人文学界卓有声望。《文史哲》编辑部真正实现了“编研一体”:编辑部成员既是编辑,又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学者,各自有独特的研究领域。在《文史哲》编辑部的网站主页上设置有“编研队伍”版块,介绍所有编辑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成果。

Light:Science&Applications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主办的顶尖期刊。在编辑部成员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占80%,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历人员占87%,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访问经历人员占50%。此外,Light:Science&Applications编辑部还引进了2名“中国科学院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人才计划”择优支持人员,引进了一名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注重提升编辑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形成了一支热爱期刊事业、精于编辑出版业务、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光学发展前沿热点、年龄结构合理、专兼职编辑通力合作的编辑团队[19]。

上述编辑部有相应的措施和政策鼓励甚至奖励编辑从事科研活动,如: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编辑部形成了“编辑—医生—教师”三位一体的编辑人才培养体系[17];上海大学期刊社形成了学者型编辑职业生涯规划制度[18];《文史哲》编辑部直接将编辑部和研究院融合发展;Light:Science&Applications编辑部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编辑待遇,吸引学者到编辑部从事专、兼职工作。这些政策与措施促进了“编研一体”的发展,使学术期刊编辑既具有编辑业务能力,又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形成了业务能力过硬的编辑团队。

2.3.2 编辑案例

从编辑个人来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仲伟民和《科学观察》编辑部主任翁彦琴长期工作在编辑一线,仍然积极参加科学研究。

仲伟民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2010年,获原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称号。仲伟民的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经济史、史学理论、学术评价,专著有《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宋神宗》等,发表了多篇论文。

翁彦琴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文献服务部副主任、《科学观察》编辑部主任、硕士生导师,一直坚持从事科学研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承担了多项研究课题,研究方向为科技信息编辑与传播,重点关注学术出版模式的演变及未来发展。翁彦琴在2019—2021年发表了13篇论文(数据来自中国知网)。

仲伟民与翁彦琴充分利用了所在单位大学或研究所的优势和资源,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分别成为了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从研究领域来看,他们结合单位资源、期刊发展特点和自身优势进行科学研究,成为了“编研一体”的编辑人才。

3 实现“编研一体”的可行性与路径分析

3.1 可行性分析

3.1.1 客观基础

学术期刊编辑实现“编研一体”有着多方面的客观基础。(1)工作的性质为学术期刊编辑提供了实现“编研一体”的机会。学术期刊发表最新的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因此期刊编辑能够快速掌握行业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能够经常接触领域内的众多知名专家和学者,可较快掌握相关研究前沿。(2)期刊所在的主管主办部门为学术期刊编辑提供了“编研一体”的客观基础。很多学术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为高校或科研院所,这些主管主办单位兼具科研资源与科研人员,可以为编辑从事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氛围、人员支持以及开展科研活动的场所等。(3)学术期刊编辑自身的有利条件为“编研一体”提供了基础。大部分学术期刊编辑具有较高的学历,调查显示,高达83.47%的学术期刊编辑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受到了系统的科研训练,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为进行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3.1.2 主观因素

大多数的学术期刊编辑从主观上已经认识到参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调查显示,91.73%的编辑认为“有必要”“很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参与科学研究。学术期刊编辑需要承担稿件初审、送审等工作,这就要求编辑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能够初步判断稿件的学术质量,找到合适的审稿人,推进稿件的审理工作。同时,期刊编辑参与科学研究也能满足其职称晋升的要求,对于提升编辑职业信心和职业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编辑自身对科研工作的兴趣浓厚。以上因素都可能成为编辑人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原动力。

3.2 路径分析

3.2.1 主管主办单位政策的支持是实现“编研一体”的基石

从本研究选取的编辑部和编辑案例可以看出,编辑部或编辑在实现“编研一体”的过程中离不开主管主办单位的支持。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编辑部、《文史哲》编辑部、上海大学期刊社、Light:Science&Applications编辑部均采用了相应的措施和政策来助力编辑朝着“编研一体”方向发展;编辑代表充分依托主管主办单位的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从而获得了较好的“编研一体”发展。调查问卷的结果也充分表明,主管主办单位及其政策的支持是学术期刊编辑实现“编研一体”的基石。

要想更好地实现“编研一体”,主管主办单位首先要意识到编辑部的作用和价值,肯定学术期刊编辑的价值;在此前提下,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具体的措施,优化工作制度,使编辑能够合理分配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解决编辑工作事务较多、工作时间固定等问题,让编辑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参与科研活动;加强与其他科研部门的沟通,适当邀请学者为编辑作科研指导,答疑解惑;鼓励编辑参加单位科研部门和学者的课题研究,增强编辑部与学者的科研黏性,提高编辑的科研水平;给予科研经费支持,制定合理、明确的科研奖励机制,激励编辑更多地从事科学研究。

3.2.2 鼓励编辑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准研究方向

要想实现“编研一体”,学术期刊编辑首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学习与提升。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编辑都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但是编辑还需要进行自我督促、自我学习,以真正开展科学研究。同时,编辑可以从个人兴趣、个人优势、所在单位的特点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以下提供3个研究领域供编辑参考,编辑可选择某一具体方向切入研究,实现“编研一体”。

(1) 开展期刊所在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学术期刊的编辑大部分不是出版学专业的毕业生,例如:医学学术期刊的编辑大多来自医学专业,历史学科的学术期刊编辑大多具有历史学学科背景,化学学术期刊编辑多出身化学相关专业。编辑对期刊所在学科领域并不陌生,对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熟知,尤其是具有高学历的编辑在某些学科领域往往有一定的研究经验、体会与思考,十分熟悉相关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甚至拥有一定的科研人脉。编辑继续开展期刊所在学科领域的研究能更快上手,且可以与作者、读者和审稿专家进行更为频繁、紧密的联系,获得更多新的科研信息;跟踪学术发展动态,承担相关课题项目,撰写相关学术论文或专著;参加学术会议,发表自己的观点,保持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度沟通的能力;同时,编辑可利用主管主办单位的有利条件和资源,加入合适的研究团队。选择加入主管主办单位的相关研究团队对于选择继续开展物理、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科研的编辑来说可能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因为编辑很难获得充足的实验团队人员配备和实验条件。如果能加入合适的研究团队或者与研究团队合作,编辑可以解决自身无法解决的研究团队、实验室、实验仪器等方面的问题。

(2) 开展编辑出版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作为一名编辑,要不断提升编辑素养,掌握编辑出版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编辑出版学研究对于编辑提升工作能力甚至获得更高一级职称大有裨益。大多数学术期刊编辑都不是出版学专业出身,因此,寻找合适的选题成为编辑开展编辑出版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解决此问题需要编辑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留心各种问题,勤于钻研,多与编辑同仁沟通,以快速准确地发现科研主题。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等编辑出版学相关期刊所发文章可以看出,目前编辑出版学领域已开展包括期刊国际化、期刊数字化、开放出版、学术伦理、编辑人才培养等多个主题的研究,编辑可以借鉴这些文章。另外,出版相关学会、研究会等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科研活动,并给予编辑越来越多的经费支持和选题参考。编辑可多参加相关的研讨活动,以获得优质选题,甚至得到科研经费支持,这对于顺利开展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3) 开展多领域研究。学术期刊编辑兼顾期刊所在学科领域的研究和编辑出版学领域的研究,既可以满足工作中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进行判断的需求,又可以解决编辑工作中的专业问题,还有利于自身发展。同时进行多个方向的研究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编辑在学术研究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这对于编辑来说或许是一项挑战。把学科领域与编辑出版学融合在一起会是更好的选择,比如结合出版学与历史学的出版史方向的研究、结合心理学与编辑学的编辑心理学方向的研究等等。如果编辑能发现这些交叉方向的科研选题,将会更有利于“编研一体”的实现。

综上所述,学术期刊编辑要想实现“编研一体”,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解决实验条件、选题等重点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无论从事哪个领域的研究,编辑都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学习、勤思考、多投入,不断提升自身的研究水平。

3.2.3 吸纳学者加入编辑队伍

在期刊创办和发展的过程中,学者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虽然现在编辑与学者成为了两个独立的身份,但学术期刊在办刊过程中仍然依赖于学者的帮助。学术期刊除了需要学者承担审稿工作之外,往往还会邀请学者担任编委、客座主编、客座编辑等。高水平科研人员具有较强的学术洞察力,能够抓住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他们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有着独特的优势。学者担任编辑,可以更为准确地评判稿件的学术质量并筛选稿件,从而缩短审稿周期,解决审稿周期长这一许多期刊发展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另外,学者较熟悉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可以更深入地与同领域学者沟通,在开展约稿等工作时事半功倍。而且,学者可以带动编辑进行相关的科研活动,提高编辑部整体的科研水平。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半数左右的学者愿意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50.81%),但大多数学者愿意从事的是兼职编辑工作,这说明将学者纳入编辑队伍开展兼职编辑工作具有可行性。编辑部可以此为切入点,从学者担任兼职编辑开始,制定相关制度与政策,逐渐吸引更多的学者加入编辑队伍;在提高刊物学术质量的同时,提高编辑队伍“编研一体”的水平。(1)提高编辑待遇,以此吸引学者,加强学者的职业归属感。编辑与学者相比,在社会地位、职业归属感、收入水平方面处于较低水平。政府和主管主办单位应制定完善的制度,肯定编辑职业的价值,加强编辑的职业归属感,提高编辑的薪酬,吸引优秀学者加入编辑队伍。(2)制定具体的学者从事兼职编辑工作的方案。在调查中,很多学者认为“没有合理的途径和机制开展编辑工作”,且“没有编辑经验,担心不能高质量完成编辑工作”。主管主办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如:建立学者邀请制度,邀请学者从事兼职编辑工作;选调学者到编辑部工作一段时间;平时多为学者提供编辑专业培训资源等。这些举措可拉近编辑与学者的距离,让更多的学者参与编辑工作,让学者和编辑共同进步。同时,编辑部要厘清兼职编辑与全职编辑的分工与职责,并根据刊物和编辑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兼职编辑。如果综合性刊物缺少某一重要学科领域的全职编辑,应考虑长期聘用该学科领域的学者担任兼职编辑;如果需要针对某一新的重大研究方向进行约稿组稿,可根据实际需求短期聘请学者担任兼职编辑(或客座主编)。(3)建立合理的身份转换机制。在工作中,有些学者长期工作在期刊出版一线,但是保留了副教授、教授的职称,其中一个原因是一旦转为编辑身份,职称归属出版系列后,学者的职称就几乎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系列,这是很多学者的顾虑之一。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让学者彻底加入编辑队伍,需要政府部门充分从实际出发,建立合理的身份转换机制,制定相应的“转换通道”,明确“准出”“准进”的要求和标准,让学者与编辑可以进行灵活的身份转化。

4 结语

从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学术期刊编辑以编促研、以研促编,实现“编研一体”具有现实需求和可行性。实现“编研一体”需要主管主办单位给予多方位的支持;编辑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主管主办单位和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找准研究方向,解决难点,积极开展研究工作;编辑部可更多吸纳学者加入编辑队伍。但是,在吸纳学者加入编辑队伍,尤其在邀请学者担任兼职学术编辑时,编辑部需要注意具体的量和度的把握,深入研究兼职编辑与全职编辑的定位。希望本研究提出的“编研一体”实现路径有助于推动学术期刊实现“编研一体”,提升学术编辑队伍的科研素养,从而促进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编研一体科学研究
档案资源编研开发的途径探究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谈谈房地产档案的编研
科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认识
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同频同向
童第周:中国海洋科学研究奠基者
信息时代档案编研工作开展思考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雄浑豪迈于一体灵秀磅礴熔一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