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中法律问题研究

2022-11-21白悦明

法制博览 2022年24期
关键词:法律法规纠纷群体

白悦明 赵 辉

1.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群体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扩招带来的直接困扰,则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当做政府民生工程中的重点问题。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新兴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出现了部分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激励着大学生群体创业积极性。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首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法律问题。毕竟缺少对我国法律法规的认知,大学生创业将会极为艰难。目前来看,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自主创业支持的法律还是明显不足。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创业中法律问题的重要性,分析大学生创业中法律相关问题,探讨大学生创业中法律问题的解决思路,为高校大学生在创业中法律问题规避和处理方面提供可行性思路。

一、大学生创业中法律问题的重要性

创业是一项风险系数极高的社会性活动,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讲更是如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参与社会性创业已经极为常见。但是大学生创业背后的风险问题,一直没有引起广泛关注。大学生创业,其中最大风险就是创业法律盲区风险。因此,加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法律问题的分析,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法律问题可以规范创业行为,提高市场中创业竞争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在创业初期,选择何种企业法律形式、选择何种责任形式,包括利益分配模式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学生只有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则进行深入了解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地规范市场行为,使自己的市场创业竞争力得到极大提高[1]。另外,市场参与主体复杂多样,不可避免会出现违法乱纪行为。虽然国家法律法规在市场行为规范中,对企业组织机构、交易成本、交易公平、交易安全方面,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和约束。但不可避免的是,违法乱纪行为依然层出不穷。只有对创业知识和法律制度有一定的掌握,才可以使得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对遇到的利益纠纷和法律风险,进行及时规避和解除。其次,可以降低法律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创业是一项风险系数极高的社会性活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同样会遇到各种法律风险。例如,合同纠纷、劳务纠纷、知识产权纠纷、违法经营纠纷、侵权纠纷、人力资源纠纷、不正当竞争纠纷、产品品质纠纷、售后服务纠纷等等。这一系列纠纷都会给大学生创业带来巨大阻碍,创业本身自带法律风险,严重者会导致企业倒闭和破产[2]。为此,大学生只有在创业过程中,对于市场基础法律知识有一定掌握,才可以提高自己创业中抵御各种纠纷的能力,降低法律风险的同时,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大学生创业中法律相关问题分析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还是比较低的。据有关数据表明,2021年毕业大学生中,参与创业的人数仅仅占到全部毕业人数的1.5%左右。我国毕业大学生参与自动创业的比例极少,是受到多种因素干扰的,例如,市场环境、法律法规、教育政策、就业理念等。其中,法律问题是干扰毕业大学生创业的核心要素之一。目前来看,学生创业中法律相关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创业,可以为其提供保障的法律法规有限,而且我国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立法层次不高。虽然我国发布的《就业促进法》,对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提供了条件,但很多法律内容与制度较为模糊,所起到的作用也有限,操作性不是很强[3]。其次,大学生创业财税和金融制度不完善。财税和金融制度对市场经济主体有极强的约束能力。目前针对大学生创业方面,地方政府、金融银行、教育部门等,对于大学生创业缺乏政策性引导和支持。就财税政策而言,银行对于大学生创业所提供的贷款额度较少,且免息、免税等民生政策涉及到大学生创业方面不多。而且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税种起征点和免征点,都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资金需求。最后,大学生创业社会歧视度高。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不同,大学生群体普遍年龄较小,且缺少社会经验,在创业过程中经常上当受骗,免不了受到社会的排挤和别人的歧视。加上大学生的能力与资源有限,在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力,使得大学生群体创业备受人们怀疑。然而,我国在反对大学生创业歧视方面,还是处于法律空白区,很多法律规范不能真正的体现出创业的公平性和公开性,甚至在创业规范上缺少系统性和原则性,导致大学生群体创业遭受歧视的同时,创业进展也极为艰难。

三、大学生创业中法律问题解决思路

(一)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增强自身法律风险意识

大学生如果缺少创业过程中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意识,未能及时考虑到触犯法律的风险,那么将会给自己创业带来极大的困扰和麻烦。尤其在利益面前,如果经不住利益的诱惑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将会导致创业的失败和刑罚的处罚。为此,大学生在正式的创业之前,首先就要利用寒暑假时间,通过各种实习或者兼职,学习一些关于创业的相关知识,有必要的话,可以采取先就业再创业的模式,提前了解到创业运营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为自己独自创业先行打“法律预防针”。其次,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咨询法律从业人员,提前了解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可以使得自己在创业中减少阻力、减少困难[4]。与此同时,要提前学习创业的法律知识,努力做好创业过程中各种法律风险防范举措,降低自己在创业过程中的风险。例如,在创立公司时,需要领取营业执照,要提前了解《公司登记管理制度》;要提前了解税法和财务制度,聘请专业的财务从业资格人员;要懂得知识产权、民商法律以及行业管理规范,在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制度约束下,进行规范性操作,降低创业的潜在风险。

(二)高校要提前做好大学生创业法律知识培训

虽然高等教育下的大学生,或多或少对法律法规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是毕竟缺乏系统性法律法规理论学习机会,他们对于法律法规还处于懵懂的初级感性阶段。他们自身法律思维意识以及法律维权意识不足,在面临创业法律纠纷时,很难做到自我保护。为此,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要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和法律法规教育的义务。首先,高校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法律课程体系设置,根据本校课程设置需要,设置独立的基础法律教育课程。例如,《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实务》《民法典》合同编、《公司法》《合伙企业法》《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劳动合同法》以及其他相关知识产权类的法律法规课程,使得大学生可以在学校期间,全面而系统地学习创业相关法律知识,为大学生毕业参加社会竞争开展创业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5]。其次,高校可以与社会上律师事务所等法律相关机构,开展联合教学或提供法律实习实践基地,努力开拓社会法律知识实践的校外“第二课堂”。让大学生在各种创业案例学习中、在各种创业法律问题纠纷中,不断进行自我摸索和学习,从而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成长。最后,高校要在校园内部开展普法教育,多多引导学生观看创业型法律节目,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校内模拟现场法庭或者去参观监狱、劳教所等,让学生耳濡目染中得到法律法规教育启迪。

(三)社会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应扶持服务

相比于其他社会人员,大学生群体创业的难度要高得多。因此,社会中各相关机构,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应扶持服务,保护好幼小薄弱且充满生机活力的学生创业群体。首先,社会中的法律相关机构,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关法律援助,帮助大学生群体解决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法律纠纷,甚至可以为大学生创业群体提供无偿无报酬的法律咨询服务。其次,银行部门要针对大学生创业群体,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创业融资方案,减少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社会性融资,减少融资中的法律风险,也进一步缓解了大学生创业的资金压力。再次,搭建大学生创业服务和沟通平台,将参与到创业中的大学生和法律机构,引导至创业服务平台之上。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随时可以在平台之上进行咨询,第一时间可以获得法律援助[6]。与此同时,在创业服务平台之上,不同的大学生创业群体,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借鉴经验相互鼓励,减少创业中的法律纠纷和风险,减少在创业过程中走弯路。最后,社会其他部门,也要重点支持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敞开大门,减少羁绊,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解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和创业难题。

(四)政府要适当干预,完善大学生创业法律法规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不同,市场经济是一种分散性的经济形态。每一个市场中的经济主体,都需要自己对市场环境及市场信息进行搜集和决策。但是,市场经济并不是任性妄为的,而是在政府主导下,采取的可控性经济运营模式。市场经济行为中遇到的问题,只有借助法律援助,才可以减少各种市场经济纠纷。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同样也要借助法律法规,对自己的创业行为和经济动作进行自我保护。由此才可以提高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竞争力,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此外,除了政府要适当干预市场经济行为以外,完善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也是极为重要的大学生创业保护手段。从国家层面,要针对弱势的大学生创业群体,出台相关偏向性法律法规,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地方各级政府在对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坚决执行的同时,也要做好对大学生创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完善工作[7]。例如,地方政府可以从大学生创业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大学生创业需求的地方性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群体进行适度保护。再例如,地方政府建立公益性学生创业法律援助机构,对出现创业法律纠纷的学生,提高无偿性和公益性的法律援助,保障好学生创业群体的利益和需求。

(五)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营造良好创业法律氛围和环境

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经济公平,经济公平是良性市场竞争的重要指标,是经济自由的重要补充。因此,经济力量和经济公平,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更是市场中各类经济主体参与社会市场竞争的关键。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讲也是如此,经济平等与市场竞争自由,是保障大学生创业不受歧视的主要手段。我国《宪法》对于人人平等有着明确的指向,“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在享有平等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一定的义务”。而我国的《劳动法》,更是对平等权利做了明确的阐述[8]。大学生群体虽然较为弱势,但是也是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组成,是社会经济平等的重要服务对象。为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创业大学生的保护力度,加大对大学生经济公平的重视程度,减少对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歧视行为,使得大学生可以在法律法规保护下、在市场竞争经济平等约束下,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保护好大学生创业相关利益。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创新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而且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价值和服务,可以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虽然目前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大学生创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还是极高的。虽然我国在保障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对大学生创业法律问题进行保护,但是从实际创业法律问题发生频率来看,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为此,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法律知识培训、政府主导提供相应扶持服务、适当干预保障大学生创业路径、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市场竞争体现经济公平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面服务,为大学生顺畅、安全创业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法律法规纠纷群体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署名先后引纠纷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纠纷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