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明形象的海外建构
——从认知叙事看罗慕士英译《三国演义》

2022-11-21杨嘉仪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孔明第一人称译本

杨嘉仪

(广州工商学院 外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被称为“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的译介作品在英语世界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自1920年开始,陆续有西方人将《三国演义》节选翻译成英文,这些人多数为传教士、商人和外交官。1991年,罗慕士(Moss Roberts)的首个英文全译本“Three Kingdoms”由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和中国外文出版社联合出版。罗慕士是一位学养丰富的美籍汉学家,他的英译本受到西方评论界、学术界和读者的高度赞誉,被称为“一丝不苟的学术性翻译的典范”[1],许多当代著名英美汉学家为其撰写书评。著名历史学家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评论道:“罗慕士对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演义的优雅有力的翻译恰当地传达了原作史诗般的描写”[2]。国内学者对《三国演义》的研究多是围绕其不同语言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或就其文学语言的艺术阐释展开论述,较少从叙事理论角度探讨作品人物“自我形象”的海外建构以及形象构建与翻译活动的关联。本文基于弗卢德尼克(Fludernik)的普适认知模式中的视角框架,以北京外文出版社和湖南人民出版社于2000年联合出版的《三国演义》(Three Kingdoms)中的汉英对照为例,探讨罗慕士是如何成功再现孔明“完人”形象的。

一、框架视角下罗慕士译本的孔明形象建构

认知叙事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生的由叙事学与认知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聚焦于认知过程在叙事理解中如何起作用,以及读者如何在大脑中重构故事世界。认知叙事学家探讨文本中有哪些认知提示来引导读者的叙事理解,促使读者采用特定的认知策略[3]。弗卢德尼克是认知叙事学的先驱,她提出了五种不同的“视角框架”,即“行动”“讲述”“体验”“目击”和“思考评价”[4]。视角框架指读者在不同叙事视角下对叙事材料安排的期待。叙事视角体现人类的经验,同时协调叙事的内容。视角可以反映主人公的意识(经验视角),可以反映叙事者的意识(讲述视角),还可以反映观察者的意识(旁观视角)等。把叙事的主题界定为叙述者的情感或非情感体验,有助于读者通过规约性阐释框架解读文本,重构故事世界。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孔明塑造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排阵用兵无往不胜的统帅。对孔明形象的海外建构进行有效性分析,能够为我国古典文学外译过程中民族形象的塑造与建构提供有益探索。

(一)“目击框架”与孔明的“智绝”

每说到空城计,读者无不对诸葛亮出奇制胜、神鬼莫测的智谋极度叹赏。《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中,马谡失街亭,导致蜀汉大军进退不得,同时司马懿率领魏国大军直奔孔明所在的西城而来。千钧一发之际,孔明使出“空城计”。为了突出孔明的勇进与谋略,罗慕士在叙述策略上进行了调整。“目击框架”采用第三人称摄像式外视角,以冷静旁观为特征。聚焦者完全是局外人,仅起一部摄像机的作用。叙述者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以局外人身份对情节、事件和人物作客观叙述和介绍,在情节、事件、人物和读者之间起中介作用。这种叙事模式能宏观地展现广阔的场景,也能微观地展现人物意识的流动。随着“镜头”从失守的街亭到西城的转换,读者像是在观看舞台上的场景或电影中的镜头。罗慕士在英译时,忠实于原文信息,同时善于采用摄像式视角,使读者身临其境。从飞马禀报大军临近“A dozen mounted couriers arrived and reported”,到孔明身边将领缺乏,再到众人失色“The officials turned pale at the news of Sima Yi’s approach”,读者无不为蜀国担忧、为孔明着急。然而,孔明传令下去:“大开四门,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罗慕士没有采用原文的直接引语形式,而是用第三人称视角,接连用动词陈述孔明的指令。

Kongming ordered the town’s four gated opened wide; disguised as commoners, swept the roadway. The soldiers had been told to make no untoward move when the Wei army arrived, as Kongming was following a plan of his own.[5]

此处使用被动语态表示士兵们听从孔明的指示,似乎一切尽在孔明掌控之中。司马懿等人见孔明及二小童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皆不敢进。司马懿猜测孔明平生谨慎,若进必中其计。因此速退。

Sima Yi said to his son, “Kongming has always been a man of extreme caution, never one to tempt the fates. He opened the gates because he had set an ambush. On entering, we would have been trapped. You are too young to know! Hurry the retreat!”[5]

罗慕士在对司马懿和司马昭的对话处理上,使用了直接引语方式。从第三人称“Kongming”“He”到第二人称“you”进行转换,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从孔明及众人身处严重缺乏兵力的西城时的焦虑,到司马懿考量形势决定退兵后紧张局势得以缓和,目的语读者同样体验到原作者精心设计的让人惊心动魄的情节效果。译者以全知视角展现了孔明的聪明才智,并增译了司马懿对次子司马昭说的话语:“You are too young to know! ”从侧面加强了司马懿对孔明的敬畏之意。在翻译中,罗慕士用词清楚易懂,适当加入解释,力求准确再现每一个细节,让读者对孔明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印象。

(二)“体验框架”与孔明的“忠贞”

诸葛亮为报君臣知遇之恩的佳话,千载以来依旧令人动容。刘备三顾茅庐,一方面突显了他求贤若渴的心理和尊重人才的仁君形象,另一方面衬托出诸葛亮的智慧和能力。孔明一直忠于刘备,刘备死后,孔明继续尽忠于后主。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和临终托孤的知遇之恩,孔明“亲理细事,汗流终日”,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第一百四回,孔明临终前唤众人至榻前,流涕曰:“吾不幸中道丧亡,虚废国家大事,得罪于天下。我死后,公等宜竭忠辅主。国家旧制,不可改易,吾所用之人,亦不可轻废。”

Kongming said, “Ill fate takes me now, my task but half done. I have forsaken the Emperor’s cause and I have failed the empire. After my death all of you must guide and support the Emperor with unstinting devotion. The dynasty’s institutions must not be altered, nor the men I have brought into service dismissed.”[5]

在“视角框架”中,“体验”指涉的是在第三人称叙述中采用人物意识来聚焦的视角模式。[6]弗卢德尼克采用以口头叙事为依据的“体验”时,仍然使用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方法。罗慕士忠于原文,以第一人称视角向读者展示了孔明的内心世界。他连续使用第一人称“me”“my”“I”,并用“my task but half done”和“I have failed the empire”等话语刻画出孔明谦逊、严于责己、忠贞的个人品质。译者通过第一人称叙事,表达了孔明对自身往事之情感体验。读者能够基于孔明的经历及其讲述的故事,构建相对独立的文本世界。从刘备三顾茅庐到孔明临死前矢忠于刘氏天下,罗慕士通过整合并推断作者意图,把孔明塑造为封建社会“忠义”的典范。

(三)“讲述框架”与孔明的“先知先觉”

在《三国演义》诸多章节中,罗贯中把孔明塑造成“先知先觉”的人物。如第一百三回,孔明在五丈原病重时,他仰望天文,说自己命在旦夕。“我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之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比死矣。闲杂人等,休教放入。凡一应需用之物,只令二小童搬运。”

I will pray to the Northern Dipper. If the main lamp stays lit seven more days, my life may last another circuit of the zodiac. If the lamp goes out, I will die. Please keep unauthorized persons out of the area. Anything I need can be brought in by my two young assistants.[5]

“讲述框架”视角包括第一人称叙述和全知叙述。孔明病危时预言自己的寿命,从原文的“我”“吾”,到罗慕士译文中的三处“I”和两处“my”,突出了以孔明为中心的先验主义思想。罗慕士在保持原作第一人称叙述的基础上,作出了顺应的翻译策略。他使用第一人称叙述,还原了孔明在故事层次上对事件的情感体验,把主灯的灭否与自己生命的长短关联起来,属于第一人称主人公的体验性叙事。

刘备第三次造访茅庐才目睹孔明风采。原作中正面描绘了这一山中高士的智慧与谋略,彰显其不同凡俗[7]。

To Xuande, Kongming appeared singularly tall, with a face like gleaming jade and a plaited silken band around his head. Cloaked in crane down, he had the buoyant air of a spiritual transcendent.[5]

刘备前两次拜访孔明而未得见,因此三顾茅庐时孔明出场是读者对故事情节的期待。罗慕士翻译描述人物外貌的文字时,增译了“To Xuande”,以全知视角叙事方式实现了从“Xuande”“Kongming”到“he” 的人称转换。原文对孔明的外貌形象连续用了四处动宾结构四字词,译文则用“singularly”这个程度副词突出孔明的身高。“gleaming jade”“silken ban”这些直译字眼对英语读者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因此罗慕士通过浅显易懂、明白晓畅的词语“buoyant air of a spiritual transcendent”展现孔明的“神仙”形象。

原著第三十八回,刘备拜谢孔明,称其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罗慕士翻译道:

Xuande pressed his head to the ground to show his respect. By this single interview Kongming, who had never left his thatched cottage, demonstrated his foreknowledge of the tripodal balance of power — truly an incomparable man in any generation![5]

此处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即从刘备的角度阐述,侧面凸显孔明的先知智慧。

二、读者对罗慕士译本的反馈

读者评论是最为直接的衡量读者对作品反馈的重要指征。为了了解海外读者对《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的接受情况,笔者登陆Goodreads和Amazon网站查阅读者评论信息。

Goodreads素有“美国豆瓣”之称。笔者在Goodreads搜索关键词“Three Kingdoms”,发现2008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罗慕士英译版平装本有4883条读者评分、406条书评。其中2811位读者对罗慕士的译文给予五星好评,占57%;1346位读者打出四星等级,占27%。在4883位读者打分中,82%以上的读者给予高分好评。其中saÏd是一名活跃的读者,累计写下4546条书评。他在2021年12月20日评论道:“这是一部令人惊叹不已的史诗巨作,罗慕士1991年的译本是迄今为止最准确、最全面的英文版本。它非常长,如果想要寻找最接近原作的真实版本,罗慕士译本是目前最佳选择。”读者Bernice Lo Lok Yan在2017年7月22日留言评论道,《三国演义》故事教会他运用日常生活中的道理,例如做事要有恒心,不能轻易放弃。只有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做出想要的成就。在406条读者留言评论中,许多读者提到了小说中被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总体而言,读者基本都表达了对罗慕士译本中宏大历史事件描写的惊叹。

Amazon网站系统会考虑读者的评论时间并验证其评论的可信性,因此读者对作品的评价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笔者查阅了纽约万神殿书局(Pantheon Books)1977年出版的罗慕士英译本“Three Kingdoms: China’s Epic Drama”的读者评论,共有458位读者作出星级评价,其中74%的读者给予五星好评,14%的读者给予四星评价。以“positive”为关键词筛选评论,发现在402条读者评论中有191条对该译本持肯定态度。许多读者认为罗慕士英译本是最佳译本。一位署名为CC的美国读者在2019年9月30日评论罗慕士译本,认为这是唯一一个由孜孜不倦研究中国历史和语言的英语母语人士翻译的未删节版本。一位名为Daetrin的读者在2018年7月22日写下评论,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奇幻的文学作品,而罗慕士译本是最佳译作。还有部分读者认为该译作篇幅很长,但这并不阻挡他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热情。

褒贬迥异的读者评论能够较好地反映作品在海外的接受情况。在文学外译传播中,译者的译作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外读者对作品的文化解读。

三、结语

《三国演义》强化了孔明的“智绝”和“忠贞”形象。在视角框架的不同规约下,罗慕士还原了孔明真实、本然的形象,试图重新为他的历史角色定位,让读者如见其人。译本重构的孔明形象依然是鞠躬尽瘁的忠臣、奇技百出的军师、安邦定国的宰相,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全才”,是道德的完美化身。孔明的被神化,凝聚着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人格精神和道德思想。对目的语读者而言,罗慕士是《三国演义》历史事件的再叙述者。遵照原作的叙事模式,罗慕士从框架视角下的“目击”“体验”和“讲述”维度构建叙事文本,通过改写与重构,生动地还原了孔明这一历史人物形象。孔明形象的海外建构,显示了其积极正面的自我形象。罗慕士译本向国外读者展示了中国古代封建的英雄史观,增进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为三国人物西行之旅架起了金色桥梁。

猜你喜欢

孔明第一人称译本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我爱孔明锁
检查(短篇)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也说『个个孔明诸葛亮』
周瑜与诸葛亮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