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语文要素的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为例

2022-11-21

教师博览 2022年7期
关键词:老舍要素习作

武 萱

(南京市力学小学海德北岸分校,江苏南京 210000)

统编版语文教材结构明晰,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从小学三年级起,每个单元在单元导语中都明确了语文要素,教师要在单元课文中落实语文要素,在语文园地中强化语文要素,在词句段运用和习作中引导学生实践运用单元学习到的方法,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以语文要素为统领,树立单元整体教学观,则能打造真正高效的课堂。

一、整体把握单元主题,明确单元编排

第四单元以“动物朋友”为主题,紧扣“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一单元语文要素,编排了《猫》《母鸡》《白鹅》三篇名家名作。《猫》一课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母鸡》则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在《白鹅》这篇文章中,作者从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写出了白鹅的特点——高傲。在作者笔下,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高傲的白鹅,个个性格鲜明,就像是我们身边可亲、可爱的朋友。每篇文章描写的角度及表达方法虽各有不同,但都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此外,《猫》和《白鹅》课后的“阅读链接”,还安排了其他中外名家写动物的文章或片段,意在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作家表达对动物喜爱之情的不同方式。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也用课文和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强化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本单元的习作创设了三种情境,鼓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

二、找准单元语文要素,明晰内在联系

统编版教材的使用要以语文要素为统领,树立整体教学观。综观中、高学段,从四年级第一单元的“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到六年级的“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语文要素的呈现是拾级而上、梯度明显的,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表情达意的方法。本册书中关于表情达意的语文要素的用词也在变化,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而本册书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的提出并非零起点,是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又提高了要求。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体会情感,“体会”是关键词。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不仅要能体会情感,更重要的是揣摩表达的方法。教学的重点、难点、突破点都落在“如何表达”四个字上。同样,本单元的另一个语文要素是写作要素——“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这里的“喜欢”同样是表达情感的词语,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几篇课文学习表达方法,落实该语文要素也变得水到渠成。

语文要素的整体教学观不仅体现在要清晰地了解语文要素纵向的发展脉络上,还体现在要了解单元内部之间的关联上。教师要在每个单元的导语中点明要素,通过课文落实语文要素,同时贯穿方法指导,再通过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进一步提炼方法,使学生能在词语段学习和习作实践中运用习得的方法。在第四单元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前三篇课文从不同的切入点落实了“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一语文要素,同时通过阅读链接和小练笔为习作要素的实践做好铺垫。在“交流平台”中,进一步总结了要学习作家运用明贬实褒的写作方法。笔者还鼓励学生将习作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课文中几位作家对动物的描写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习作范例。

三、围绕语文要素,定准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可以保证课堂教学内容不偏离方向。单元目标的解读,既是对学情的深入思考,也是对语文要素的落实做整体全局的把控,从而完成单元整体教学。

围绕本单元的主题、语文要素与单元总体目标,笔者制定了以下单元目标。

1.阅读描写动物的文章,初步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观察、了解小动物的意愿和热情。

2.能找出作者所描写的动物的特点,再品读具体的词语和句子,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一特点描述清楚的。

3.细读文章,能依据具体的词语和句子举例说出作家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学会使用表达方法,并将这种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关注描写动物的文章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写法,丰富语言积累和经验,并能尝试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写法描写动物。

四、厘清教学步骤,落实语文要素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所以教学时,教师要把课后习题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活动,要注意习题设计的内在逻辑,从而以课后习题为落脚点,促进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

下面笔者以《猫》一课的教学为例,来具体谈一谈如何在教学中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一语文要素。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围绕语文要素,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结构,厘清层次,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古怪特点写具体的。

2.品读语言文字,通过学习明贬实褒、巧用修辞等方式,体会作家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

接下来通过四个教学步骤,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落实步骤一:课堂伊始,笔者围绕课后习题“说说课文围绕猫的可爱讲了哪几层意思”,引导学生通过找关键词句的方法强化思考,学生在默读课文时很快发现——猫的可爱有“古怪”“淘气”两个方面。在第一课时重点聚焦大猫的“古怪”。

落实步骤二:抓住“古怪”这个关键词,教师通过“研学单”任务,让学生默读课文第2~第4自然段,看看老舍先生具体从哪些方面来写猫的古怪。填写表格后,学生会发现所填的词均为互相矛盾的。正是在这样的“矛盾对比”中,学生更能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紧接着,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以进一步感知这份喜爱之情,使学生既能共情,又能习得“矛盾对比”的写作方法,从而落实语文要素。

落实步骤三:在学生完成“研学单”任务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第2~第4 自然段中的具体事例,研读作者表达喜爱的方法。例如,“无忧无虑,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过问”这一句话,就是通过拟人这一修辞手法展现老舍先生对猫深深的喜爱之情。通过对比朗读“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一句中的语气词,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再如“小梅花”这一细节性的比喻,足见老舍先生对小猫的喜爱。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发现在字里行间中充满了浓浓的喜爱之情,可是老舍先生说这只猫实在古怪、贪玩、胆小,这些词都是在说猫的不好,教师这时点出“明贬实褒”这一写作手法,落实语文要素。

落实步四:经过第2~第4自然段的学习,学生体会了老舍先生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方法。随后,笔者借机引导,回顾总结老舍先生是通过矛盾对比、巧用修辞、明贬实褒三种方法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这样的整体回顾,既巩固了所学方法,又落实了语文要素。

总之,要想有效落实语文要素,就要善于在单元中找到不同内容的连接点,再连点成线,梳理出不同要素的教学链,树立整体的单元教学意识,准确地把握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老舍要素习作
解人之难的老舍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老舍的求婚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习作展示
在济南,重寻老舍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