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背景下中职学校美育实践探究

2022-11-21徐孝才

教师博览 2022年7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美育育人

徐孝才

(霍邱工业学校,安徽六安 237000)

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将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的各学段,以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凸显了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三全育人”背景下中职学校开展美育工作明确了方向。

一、中职学校实施美育的现实意义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赋予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凸显了职业教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特殊作用。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环节,承载着为高等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价值观多元化和信息源广泛存在的今天,良莠不齐的审美观念会影响思想尚未发展成熟的中职学生。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渴望独立、展现个性,但是由于缺乏必备的审美知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一旦受到不良审美思潮的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就极易出现偏差。在中职学校开展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还对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等职业学校美育仍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当下,深入推进“三全育人”下的中职学校的美育工作,探索美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现实依据上都显得十分重要。

二、中职学校美育现状分析

2021年2月,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安徽省16所中职学校的356 名师生做了问卷调查。经调查发现,当前中职学校的美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以学校为主体的美育育人机制建设不够完备

中职学校普遍对美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美育制度建设欠缺,“三全育人”机制尚未得到充分建立。美育工作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而这个工程的实施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各方面的合力。在受调的16所中职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设置了专门的美育领导部门、专职的责任领导和专业的研究机构,75%的学校没有制定美育制度,68.75%的学校未将美育工作列入学校的重点工作,37.5%学校的工作计划中未涉及美育工作。“三结合”的美育机制未得到建立,重技能、轻美育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中职学校美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美育效果不够明显

在问卷结果中我们发现,中职学生对美的追求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他们对美的追求意愿越来越强烈,对美育知识的学习热情也不断高涨。中职学校美育工作却显得相当滞后,甚至少数学校还存在美育被极端边缘化的现象,这就严重抑制了中职学生的美育需求。

1.美育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着较大短板。美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62.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美育课程单一。大部分学校只开设了音乐、美术等基本的美育课程,只有1所学校开设了美学基础知识课程,一些和美育关系紧密的戏剧、影视欣赏等课程未被提及,学生能接触到的美育类课程十分有限;68.75%的学校美育类课程课时较少,甚至有些学校的音乐、美术课在整个中职学段只开设了一个学期;美育资源缺乏,学生只能从仅有的几本教材中获得美育知识;美育内容简单、形式单调,部分教师一味迎合学生喜好,导致在课堂教学中重流行、轻经典的现象十分严重;美育实践活动开展不足,87.5%的中职学校的美育课程是在教室里完成的;美育未得到其他学科教师的重视,绝大部分学校未能将美育融入其他学科的课程教学中。

2.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满足美育教学活动需求。教师是学生的心灵导师,也是学生成长之路的领路人。但在问卷结果中我们发现,包括音乐、美术在内的大多数教师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对美育熏陶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更不能把美育融入日常的教学中;75%的学校师资结构不合理,美育教师短缺现象十分严重;美育教师学习培训渠道不通畅,美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及美学修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50%以上的美育教师不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大部分教师把美育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层面,美育活动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美育效果难以实现。

3.设施、设备不能满足美育教学活动的需求,活动内容形式单一。除了少数以艺术专业为主和部分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绝大部分中职学校都存在美育设施陈旧、设备不足的问题。在所调研的16 所学校中,美育课外活动往往停留在年复一年的书法作品展、联欢会上。调查表明,95.5%的学生希望多增加美育社会实践活动,66%的学生希望建立美育社团,90.2%的学生希望学校多开展美育活动,以满足学生对美育的要求。

4.校园文化建设千篇一律,美育特色不鲜明。环境育人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中职学校的校园建设大多停留在绿化、香化层面,而美化方面明显不足,常见的雕塑、文化墙、音乐柱等美育元素较少。

5.美育效果评价和结果应用不充分。美育教育的评价结果未得到应有的运用。在调查中,81.25%的中职学校未对美育的质量和效果进行量化考核;18.75%的学校虽然进行了美育质量考核,但考核评价存在考核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简单、评价流于形式等问题。

(三)学生在美育中应有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发挥

美育的对象是人,中职学生是中职美育的受教者、受益者和实现者,是学校美育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美育学习、美育实践和美育活动,激发起对美的追求,并逐步内化成美育自觉。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中职学校美育的实施方法

(一)坚持五育并举,重视美育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中职学校要充分认识美育在社会发展、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把美育与德、智、体、劳摆在同等地位。通过成立美育领导小组,强化学校对美育工作的组织。做到美育工作组织到位、制度到位、人员到位、保障到位、实施到位,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让学校美育成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全面深化中职学校美育改革,使学校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

1.开足美育课程,丰富美育活动内容。中职学校要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要求的基础上,加大音乐、美术、舞蹈、器乐和艺术欣赏等艺术类课程比例,并结合学生成长需要开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元素的美育选修课程,不断丰富美育课程内容,丰富育人内涵。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符合学生特点、贴近学生实际的美育实践活动形式。通过经典诵读,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育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通过职教活动周、校园文化节、美育主题班会和社团活动,为全体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机会,将美育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中;通过开展参观、研学等美育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自然美、社会美,享受美的浸润。

2.优化师资结构,提高育人能力。美育工作能否得到顺利开展,教师队伍是关键。中职学校要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要求,加强对美育教师的培养,提高美育教师的育人能力,不断优化师资结构,补齐美育教师不足的短板,着力打造一支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过硬专业素质、扎实美育学识的高水平美育师资队伍,保障中职学校美育的长足发展。

美育教师应树立高度的育人责任感,运用更新颖、更真实、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开展美育活动,把教学思想的现代美、教学主体的形象美、教学语言的艺术美、教学气氛的和谐美等融入教学中,让美育课堂洋溢美、充满美。

3.扩展育人渠道,创新育人载体。中职学校要不断拓展育人渠道,丰富育人载体。特别是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当下,中职学校要强化“互联网+”背景下的美育活动,积极开发优质美育数字课程和网络教学资源;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充分挖掘富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美育元素;通过合力搭建艺术交流平台,不断满足学生对美的渴望和追求;鼓励学生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并形成艺术专长。

4.改善育人环境,提升育人能力。校园环境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建设富有本地、本校美育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学校要充分发挥校旗、校歌、校园广播、校刊校报、宣传橱窗、校园小品、班级板报等校园文化工具的美育功能,积极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美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美的升华。学校还要持续加强美育硬件设施建设,通过添置美育教学设备、建设美育功能教室、拓展美育活动空间,确保美育课程和美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落实“三全育人”,合力做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三全育人”的核心是“人”,根本是“育”,关键是“全”,基础是“合”。“三全育人”既是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整合,又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构建。

1.做到全员育人。中职学校要制定教师、干部和职工在学校美育中的工作目标,明确全员在美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强化对每一位成员美育工作的考核。积极构建全员育人的美育网络,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学校管理部门要制定好学校美育制度和美育方案,大力保障美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广大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美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广大职工要做好服务美育的工作,在服务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美德,让美育工作在中职学校落地生根。

2.做到全方位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中职学校要强化以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为主的“四风”建设,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将美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深入持久、扎实细致地开展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工作,将美育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3.做到全过程育人。中职学校要结合学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文化基础等个性化特点,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捕捉美育时机,将美育贯穿学生学校生活的始终,渗透到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

(四)科学运用评价机制,强化中职学校美育的功能运用

积极推进美育评价改革。按照《意见》中的重要精神,建立健全美育评价机制。坚持导向性、整体性和发展性的评价原则,建立多元化评价主体,充分发挥学生、教师、学校、家长、企业、社会等不同主体的作用。将课堂学习评价和实践活动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并将美育评价结果应用到用人单位招聘、学生毕业和对口升学中,从制度上保障美育课程的重要地位。

美是一种力量,美育更是一个合力培育、长期养成的过程,只有贴近学生心灵、服务学生成长、贴合学生实际、与时俱进的美育,才是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美育。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美育育人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论公民美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美育教师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