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作风革命效能建设推进“一地一城”建设

2022-11-21李德琦中共永平县委书记

社会主义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永平建设工作

文 李德琦 中共永平县委书记

2022年以来,云南省永平县在巩固拓展“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把握关键点,找准结合点,真抓实干出实招、动真碰硬转作风,推动作风革命效能建设,开展“学做”活动见行见效,有力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紧扣定位立足实际抓谋划

永平县在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的基础上,紧扣“绿色食品加工贸易集散地、生态文化新城”发展定位,聚焦优势、着眼长远,谋划制定了“一地”“一城”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统揽,全力以赴把发展蓝图逐步变为美好现实。一是实施“绿色食品加工贸易集散地”建设行动。聚焦生态、有机、绿色的发展方向,围绕核桃、高山生态茶、特色果蔬、中药材、生猪、肉牛(奶牛)、山地鸡、永平白鹅等重点产业,强化科技支撑,通过建设一批绿色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绿色食品企业、打造一批县域主导农产品、建设一批绿色食品加工区、构建绿色食品贸易流通体系等“五大行动”,努力补齐永平农业大而不强的短板,发挥永平绿色生态优势,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实施“生态文化新城”建设行动。统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美丽县城、智慧城市“五城同创”工作,实施项目集中攻坚、市容市貌整治、绿化美化提升、文明素质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曲硐古镇保护开发、产城融合提升等“七大行动”,挖掘好永平生态和文化优势,着力将永平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文化新城。三是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围绕组织建设好、特色产业好、环境整治好、集体经济好、乡风文明好、群众参与好、隙地利用好、文化赋能好、网格管理好、长效机制好”这“十个好”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全县一户都不返贫的“红线”;建立健全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股份合作机制和扶志扶智长效机制,不断实现“富脑袋”和“富口袋”的协调推进;积极做好行业部门监管、项目资金管理、沪滇协作帮扶、社会力量参与、培训就业等工作;按照“一户一策”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农村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确保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聚焦投资重点突出抓项目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理念,千方百计谋划争取、全力以赴攻坚推进,全县上下掀起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一是敢于“无中生有”谋项目。在项目谋划上敢想,以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产业优势谋项目,增强项目谋划的预见性和超前性,并根据国家和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确定的产业项目重点、导向和标准,重点聚焦产业发展、“三张牌”、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能源建设、数字经济等领域,谋划108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同时,丰富“永平干部讲堂”授课内容,要求领导干部上台讲解行业形势,剖析政策导向,着力营造人人“学项目、懂项目、谋项目、抓项目”良好氛围。二是善于多措并举推项目。坚持“待批项目抓前期、已批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持续推行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龙头企业等制度,并积极引导各级各部门树牢“项目为零、一切为零”的强烈共识,对项目立项、要素保障、规划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梳理,编制全流程落实计划表,倒排节点、挂图作战、限时督办,集中力量抓好云永、永昌高速公路、岔河水库等全县重大项目。三是勇于创新机制抓项目。不断健全完善抓项目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周调度、月分析、季评比、年考核”工作制度化,并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机制建设,积极探索建立项目包装申报、立项审批、入库纳入统筹机制,做到流程规范、操作便捷。同时,持续加强项目储备,实行常年筛选、动态跟踪、滚动储备的办法,动态优化项目储备库。四是勤于汇报对接争项目。千方百计与上级部门汇报沟通、精准对接,坚持党政“一把手”带头跑项目抓招商,要求县级部门抢抓机遇、主动出击,积极到省州对口部门汇报工作、协调项目、争取资金,形成月汇报、周对接的项目沟通机制,力争更多项目落地、更多支持到位。

优化方法一线问效抓效能

一是坚持清单推进明职责。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对重点工作实行专班推进,并做到一日一回顾、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调度,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确保工作推进不悬空、抓得实。为高质量推进作风革命效能建设开展“学做”活动,结合年度目标任务和“十四五”规划,研究确定了项目攻坚、新城提升、园区建设、民生改善等10件永平当下之事,并细化86项重点攻坚事项,实行单月报告进展、双月调度推进,确保活动推进有力有效。二是坚持一线问效保落实。推进“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巩固成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组织干部职工走村入户开展“我为群众算笔账”专项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帮助群众算清“民生账”“产业账”“未来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乡镇、村(社区)、企业等工作制度,定期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三服务”工作,机关党员干部按要求到社区参加“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活动。特别是针对园区建设和部分重大项目,相关工作专班吃住在现场、办公在一线、日夜抓推进,确保各项问题都能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三是坚持典型引路促带动。聚焦社会治理难题,在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工作中,总结出体现时代特征、符合永平实际的“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五治”协同发力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引领基层治理走向规范化、多元化,全力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围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的巩固提升,博南镇曲硐村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促民族团结”“五个抓实”的新路子;聚焦乡村振兴“十个好”建设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总结提炼、宣传推广龙街镇古富村“三洁一绿一规范”和水泄乡护水、护林、护路、护环境“四护行动”及厂街乡岔路村“五堆十乱”整治等典型经验和做法,在大力开展典型培树、示范创建工作的同时,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拓展活动成果,推动全县各级各部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竞相出彩”的浓厚氛围。

紧盯作风着眼长效抓机制

一是推动作风大转变。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来推动工作。针对企业招引难、办事难、发展难“三大难题”,组建产业招商中心,着力打造“大厅之外无审批”的政务环境。同时,探索建立“驻企店小二”服务体系和“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之亲商恳谈会”等制度,形成从“招引”“落地”到“发展”的全天候服务保障体系。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少发文、发短文,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抓工作落实。二是强化结果运用。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重基层、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制定出台永平县关于激发干部干事热情激励担当作为十条措施,完善干部“能下”常态化制度,探索建立职级公务员激励管理和事业人员职员等级晋升制度,鼓励干部敢于担当作为。精心设置考核指标、科学确定分值占比,实行差异化考核,真正让干得多、干得好的部门和乡镇工作人员得实惠有奔头。三是创新督查方式。不断优化督查方式,充分整合县纪委监委、县委大督委、“两办”督查室等部门力量,采取挂牌督办、限期解决、持续追踪、到期销号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对作风改进、效能提升、工作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跟踪问效。

猜你喜欢

永平建设工作
例谈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复习策略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小刺猬的秘密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不工作,爽飞了?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小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