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窦初开时
——八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2022-11-20苏志芳

江苏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小菊界限橡皮泥

苏志芳

【设计理念】

进入青春期后,学生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却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朦胧又美好的感情。因此,带领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性心理发展规律,正确看待自己对异性的好感,学习与异性正确交往的方式,更好地了解、接受自己,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会对学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课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加强对两性交往的理性思考,学会守护自己的界限,进而理性面对异性交往问题,建立正确的感情观。

【教学过程】

一、团体暖身:快乐捏捏

PPT 展示游戏规则:每人用红、绿、黄三色橡皮泥捏3 个扁圆;每人任意捏2 个图形,分别代表男生小强、女生小菊。小强,八年级男生,明星脸,身材也好,写得一手好字。同班女生小菊,青春靓丽、性格开朗、身材匀称,画得一手好画。他们住在同一个小区,一起上下学。小菊向小强请教不会做的数学题,帮小强背英语课文。

学生活动,互相欣赏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捏橡皮泥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引入课题做准备。

二、团体转化:男女有别

教师:同学们,相比同性伙伴,我们在与异性伙伴相处时有什么不同感受?他们有什么优点?

学生1:虽然现在有些女同学是“女汉子”性格,但相对而言,女生更细腻温柔,更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学生2:班级里,男生的理科成绩比女生的要好,文科成绩则相反,女生分数高。

教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进一步了解男女生生理发育的不同之处。

教师播放视频。

视频内容:青春期男女生的生理发育特点,男女生互相吸引的生理原因。

设计意图:结合视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了解男女生的不同特点。

三、团体工作:情窦初开

1.怦然心动,保持自我。

PPT 展示情境1:一天,小强和小菊在教室里面对面坐着写作业。两个男生起哄:“快来看看这小两口吧!”小菊又气又羞,赶快回到自己座位上。小强的心里泛起了涟漪:小菊长得好看,性格大方,自己确实喜欢她,要不要向她表白?

教师:请同学们用刚才捏的红、绿、黄三色扁圆进行现场投票,红、绿、黄三色分别代表反对、支持、观望态度。

教师:小强认定小菊就是自己喜欢的人,改变悄悄发生了。请同学们拿出代表小强的图形,发挥想象,捏一捏,变一变。说说这些改变会带来什么?

学生1:小强的目光开始紧紧追随小菊,上课看她,下课找她,小菊在哪,他就跟哪儿。慢慢地,其他同学疏远小菊了。小菊很烦恼,小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学生2:小强变得积极向上了,他为了小菊更努力学习,变成更优秀的人。

教师:把喜欢变成一种动力,促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未尝不可。但是,怦然心动的时候,别忘了保持自我。

2.有理有情,学会婉拒。

PPT 展示情境2:面对小强的表白,小菊从未想过与他建立“恋爱”关系,但又不希望失去友谊,她该如何回复小强呢?

教师:请小组讨论,共同帮小菊写一封回信。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内容。

学生:小强,谢谢你对我的关注。老师和家长都说初二是“分水岭”,现在的学习任务重、难度大,无奋斗,不青春!我们一起迎接挑战,战胜困难,还做好朋友,好吗?

教师:从大家的回复中看到,小菊的态度是委婉的,理由是充分的,既不伤害小强,又给他台阶下。经过这件事,小菊在处事上更成熟了。

教师请学生拿出代表小菊的图形,捏出小菊的变化。

3.奔赴美好,学会等待。

PPT 展示情境3:经历了这些波折,小强更阳光自信,小菊更温婉体贴,两个人的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两颗本来就彼此欣赏的心贴得更紧了。当遇到相互喜欢的人时,要不要在一起?

教师请学生再次用红、绿、黄三色扁圆进行现场投票并阐述理由。

学生1: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两个人可以选择在一起,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学生2:如果真的在一起了,青春期朦胧的美好感觉可能就被打破了。

PPT 展示改编过的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主要内容:失落的一角不断寻觅,终于遇见了和自己匹配又能组成圆的另一半。它们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甜蜜的。可是,好景不长,失落的一角长大了,与另一半不再契合了。于是,失落的一角继续前行,遇见了圆满,经过磨炼,它自己也成了圆满。最终,它与另一个圆满彼此独立,共同奔赴美好未来。

教师:十年后,成了圆满后的一角会对曾经的自己说什么?

学生:时间会改变很多事,要有耐心,踏实前行,生活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教师:请同学们再次发挥想象,捏捏橡皮泥,十年后小强和小菊会是什么样的?他们再次相遇时会对初中时的自己说什么?

学生:踏上各自工作岗位的他们,已经有了各自的男女朋友。他们一起笑着回忆美好的青春时光,也感谢自己在该学习的年龄把更多时间放在学习上。

教师:每个人成长的脚步不同,随着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化,曾经在某个阶段和自己特别契合的人,也会变得不再契合,这就是青春期情感的烦恼。与其苦苦追寻,不如静待成长。唯有成熟的爱,才能走得最远。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两性交往,学会深入思考、理性判断,树立正确的感情观。

四、团体整合:守护界限

教师: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明显的边界线,如篱笆、隔离带。在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互动中有一条无形的言行限制边界线,那就是界限。怦然心动的时候,保持自我;面对表白的时候,学会婉拒;彼此喜欢的时候,学会等待,这些都是有清晰界限的行为。我们在和异性同学交往时,还有哪些行为也是有界限的表现?

学生1:减少单独相处的机会,尽量几个同学一起玩。

学生2:与异性交往时不能让对方随意触碰自己的身体部位,要学会控制冲动情绪,也要守护好身体界限。

教师:界限看似限制了行为,其实给我们带来的是安全感和自由。

设计意图:通过聚焦问题讨论,增强学生守护界限的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五、团体结束:心系个体

教师:今天的课上,有的同学没有完全暴露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一种守护界限的做法。大家可以把心中的秘密写在纸条上,塞进信箱,也可以走进心理辅导室,与老师聊一聊。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首小诗:愿或不愿,老师在/写或不写,老师在/来或不来,老师在/念或不念,老师一直在……

设计意图:通过小诗,鼓励学生在课后寻求帮助,从而获得更多情感支持。

【教学反思】

青春期异性交往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在欢乐、安全、温暖的课堂氛围中活动、体验、思考、讨论,大胆表达、真诚分享,有助于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首先,贯穿课堂的捏橡皮泥、现场投票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人人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其次,精心创设的情境中罗列的3 种属于青春期的“甜蜜的烦恼”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很有代入感,有话可说,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思辨中发展认知、完善行为。最后,笔者在课堂结束环节有意识地让学生树立界限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并鼓励有需要的学生向心理老师求助。

【点评】

本节课有以下4 个显著特点值得借鉴。首先,学生立场,让学生“主动”。整节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畅所欲言,学生的参与度、情感的共鸣度非常高。其次,问题驱动,让学生“身动”。学习是需要“学习”的,让“学习可见”“让学习具象化”。通过动手捏橡皮泥,真正做到让学生“身动”。再次,积极探究,让学生“心动”。教师创设情境,并做到一“境”到底,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深度思考、追寻答案。课堂上,学生能全身心投入,经历思维过程,获得深度体验。最后,多元互动,让课堂“生动”。教师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每个学生在愉快的合作、互动学习环境中提升能力、发展自我。

猜你喜欢

小菊界限橡皮泥
界限
间隙
过去
破次元
结局开始了
少女的遭遇
秋后算账
借像皮泥
海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