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

2022-11-20王炀

名师在线 2022年14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班主任

文/王炀

引言

德育与文化课教学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无法通过分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说,德育是无声的,是需要不断内化的[1]。因此,班主任开展小学德育工作,应结合学生发展规律,做学生的人生导师,更加科学地践行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育和品德一手抓,真正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2]。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小学正是学生行为和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重要阶段,学生对是非观念有了初步的认知,所以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要结合现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分析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后,重点加强对其法律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懂得荣辱、知道廉耻和是非,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3]。

(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进入小学阶段后,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活动几乎都是通过集体的方式来完成的,包括学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学生共同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等。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的价值和重要意义,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内容之一。在具体的授课与教学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有意识地组织集体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

(三)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德育是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不

局限于道德与法治内容,还包括对学生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学校主要表现为对教师和同学的尊重,对班级规章制度的尊重,对校规校纪的维护,可以认真和独立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讲文明、有礼貌、懂感恩,在家积极承担家庭责任,主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等。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价值所在

(一)促进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在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背景下,德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所在,应该贯穿于所有的教学管理环节[4]。因此,小学班主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正确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理念和道德观念。如此,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提升,其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程度也会不断提升,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吻合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与素质教育理念是非常契合的。因此,小学班主任要重视德育工作,通过思想教育活动的实施,引导学生辨别是非,树立是非观念和科学的学习理念。而在这个重要的人生阶段,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最信任的人,应利用多样化的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德育工作,将德育渗透到班级和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判。

(三)抵御不良风气的蔓延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生所接触的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日益加速的生活节奏和日新月异的教育理念,使很多学生从小就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想。与此同时,一些不良风气也影响了学生。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可以时刻引导与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并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抵御不良风气的影响。

三、当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遇到的困境

(一)德育工作重视度不足

德育强调的是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学生的素质养成和行为习惯培养,最重要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我国教育体系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对学生层次的划分以成绩为准绳,严重忽略了品德教育,导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更加倾向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品德及素质的培养,最终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班主任德育专业知识受限

德育虽然不是一门学科,但是德育工作的开展也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素养。但实际上,小学班主任身兼其他课程的教学工作,无法很好地兼顾德育,花费在德育方面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将过多的时间放在了班级纪律管理及提高学生成绩上,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素质教育缺乏明确的约束标准。班主任在德育专业知识方面的缺失,也成为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外部因素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想要培养优秀的学生就必须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环境,家长也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但在现实中,除学校和教师外,家长、社会等对学生的要求都放在了成绩上,将成绩视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如果社会、家庭都只用成绩衡量学生的好坏,并将责任都推到班主任身上,那么必然会影响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途径

(一)构建平等、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制约,教师被视为课堂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接受管理,长此以往不良影响将会逐渐暴露。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育管理侧重于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因此,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必须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入手,认真分析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关系,针对学生的课堂及日常表现,给予积极评价。例如,对于学生犯错误的行为,班主任要先接受,后思考解决对策,不能对学生过分苛责,要采取积极教育与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敢于承担后果,积极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被尊重,对于班主任才会更加尊重和信赖,彼此间的关系才会更紧密。此外,班主任在学习与生活中要多关注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足够的动力和自信心,这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意义重大[5]。

(二)德育方法的创新与丰富

小学生年龄小,身心发展还不健全,对各种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十分有限,这给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传统单一的德育方法进行创新,多开展实践类的教学活动,将德育融入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例如,小学班主任要经常开展不同主题的班会,班会内容可以是唱歌、跳舞,也可以是演讲,或者组织一些主题讨论和答辩会等,在其中要融入德育内容,让德育变得更有趣味性和艺术性,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和愉快的德育学习环境。例如,在小学传统文化“孝文化”的传承和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和讨论一些古代关于孝道的故事,也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孝道的重要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这样开展多种类型的德育工作,更有利于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学生今后行为品德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班主任要加强心理学知识的运用

首先,班主任要扎实地掌握心理学知识。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思想单纯,但也会有叛逆的时候,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小学生的心理,懂得学生的所思所想,并有针对性地施教。学校应重视对班主任心理素质的培养,让他们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时刻保持良好的言行。这有助于班主任做好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工作,更好地分析学生的需求。因此,班主任必须主动地学习心理学相关的专业知识,认识到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影响,之后整合班级所有学生的情况,抓住时机,做好德育管理[6]。

其次,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不同,所以德育方式也应该不同。因此,教师加强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利用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影响和教化,可以让学生用更加积极和乐观的心态看待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克服自卑情绪和焦虑情绪,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集体活动。如教师可以“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党的祝福。有的学生绘画手抄报,有的学生献唱歌曲,有的学生表演民族舞蹈,有的学生编创了小品。不同的方式给人的感受和带来的力量都是不同的,这会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在欢乐的氛围中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适应力。

(四)应用科学的竞争机制和评价策略

竞争是学习的动力和不断进步的源泉,所以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也要应用科学的竞争机制和评价策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将他们的胜负欲激发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共同进步。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组织各种各样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产生相互竞争和不断进步的动力,激发内在潜能,树立为班级争光、为自己争荣誉的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升他们的凝聚力。

评价策略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需要班主任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对于优势,要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和学习;对于缺点,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引导他们积极改正。在应用评价策略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坚持全面性原则,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对学生的日常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保证评价的全面性[7]。为了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班主任要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评价,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五)尊重差异,不断提升自己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也要坚持差异性,尊重每个个体的独立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果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严重的抗拒情绪,班主任要多加关注和引导,组织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如果学生对班主任的肯定和鼓励表现得很欣喜,班主任则应该多采用此种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偏好和差异,找准他们的动机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引导。此外,班主任也要坚持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小学生受身心发展的限制,对年长的人、成年人及权威性较高的人有一定的崇拜心理,这些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对小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班主任与学生长期相处,其教育方式、管理方式及平时的行为等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如果班主任是一个知识丰富、有条不紊、温柔可亲的人,那么学生会非常赞同班主任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会试图模仿班主任的行为。因此,班主任要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从思想和行为上给学生做出好的表率,通过自己的行为,在无形中影响学生,与学生一起站在德育实践活动的第一线。例如,如果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非常节俭和干净,经常主动捡拾垃圾,打扫公共区域的卫生,班级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热爱劳动、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是小学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仅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和综合素质发展。因此,班主任作为管理者和主要负责人员,要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班主任
《中国德育》
我的班主任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