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2022-11-20任丽丽

读与写 2022年23期
关键词:拟题预设阅读教学

任丽丽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码头镇西刘桥小学 山东 广饶 257338)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够通过阅读发散思维活力,收获更多的知识信息,实现文学素养的提升。为了更好地落实阅读目标,课堂提问就是关键的引领,能够对素质培育形成重要辅助。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总结了基本的课堂提问过程以及有效开展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设计提供有效的建议。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1.1 依照文本特点来设计。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要依照课文文本的特点来设计,小学语文教材之中包括古诗词、小说、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的体裁,那么课堂提问的内容也要结合这些文本的特点,让问题能够启发学生去揭示这些文本体裁的特点,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1.2 依循三维目标来设计。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要依循课堂三维目标来设计,三维目标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设定,阅读问题的设计就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三维目标,教师要紧紧围绕这一点,将问题与三维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1.3 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课堂教学不能只围绕一部分优等生来进行,必须要在问题设计上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形成更为分层、多元化的问题格局,确保所有同学都能够参与到阅读问题的思考之中。

1.4 适合课堂探究与合作。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要确保问题本身适合进行课堂探究与合作,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这样啊?”“是不是表达了爱国情绪啊?”这类的问题是不应该出现的。问题也不应该过难,让学生看到问题就第一时间放弃了。最为正确的方法是要让学生看到问题之后,有探究和合作讨论的兴趣,这种问题是最优化的阅读提问。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基本过程

2.1 拟题。拟题就是设计问题,设计问题是教师备课的关键,教师要深入研究文本,并且结合学生的情况,设计阅读课堂提问,并且能够对问题做出更多的预设。一般情况下,拟题的方式包括:(1)针对文本的情节开展提问。(2)从文本情怀开展提问。(3)从反向思维开展提问。(4)从学生角度开展问题。(5)总结的角度开展提问。

2.2 呈现。问题的呈现要紧随课堂节奏,确保问题的呈现与学生的思维步骤紧密结合。具体从呈现方式包括:(1)导入之后直接提问。(2)自读后提出问题。(3)提出合作学习的任务。(4)观察学生的表现,提出问题。(5)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

2.3 候答。候答活动则是教师等待学生给出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预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并才有多种方法来进行课堂观察。

2.4 理答。理答阶段就是教师要快速理清学生的答案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给出的反馈来开展一个阶段的教学活动。理答环节最为考验教师的素质,也是教师准确把握课堂的关键。

2.5 反思。反思阶段是阅读提问互动后的总结,反思需要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整理学习经验;需要教师进行反思,反思自己课堂提问后学生的反馈情况,确保问题是否促进了学生是思考。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3.1 拟题阶段。

3.1.1 学情分析,确立三维目标。阅读提问的拟题必须要先进行学情分析,精准地设计三维目标,这样才能够结合三维目标来开展下一步问题的设计。学情分析的方法很多,最为简单方便的就是结合教师对班级学生的熟悉程度,组织预习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快速收集到学生自学的结果。通过预习,可以发现学生自学后不理解的地方,那么教师就将这些内容设计为重难点,并结合《新课程标准》来设计三维目标。

3.1.2 难易适当,设计多层次内容。阅读提问的拟题要难以适当,设计出多层次的问题内容,确保所有同学都能够得到学习满足感。例如:人教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少年闰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分层次的探讨问题,包括比较简单的问题“文章两次写到了闰土看瓜刺猹,两处描写有什么不同?”;比较难的问题“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读后将出自己喜欢的理由(评析词句)或谈谈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场景是什么,并说出理由。”这两个问题分别照顾了中等生与优等生,中等生问题主要是通过教材的仔细阅读就能够找到答案,而优等生的问题相当于句子赏析,也是小升初的尝试过度。

3.1.3 斟酌问题,贴近生活经验。阅读提问的拟题要求教师对拟定好的问题进行反复的斟酌,确保问题能够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避免因为过于脱离实际,而使得学生无法产生文本的情感共鸣。例如:例如:人教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少年闰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那么有过短暂玩耍的小伙伴吗?说说那段经历吧。在这样的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就会仔细思考,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了对文章的共鸣,感受到那种童年的小伙伴虽然不能长时间在一起,但是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如《少年闰土》的作者一样。

3.2 呈现阶段。

3.2.1 直观趣味化呈现。阅读问题的呈现要尽可能保证直观趣味化,因为小学生都喜欢更为直观的感受,以直观有趣的形式来展示问题,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具体做法可以多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音声画面的整合呈现。例如:人教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田园的图片,形成直观的感受,然后借助网络技术,让学生可以操作鼠标进行园子内容的布置,形成趣味化的、虚拟的“园子布置”。然后,提出问题,让我们来阅读课文,具体看一看祖父的园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大家边阅读边用笔画出园子的基本情况,并将重点句子、词汇在图中标注出来吧。这新奇的问题内容,结合直观趣味的活动,学生阅读兴趣空前高涨。

3.2.2 抓住问题的时机。阅读问题的呈现要抓住问题产生的时机,在学生最为困惑的时候,提出问题;或者是在学生最感兴趣,最渴望讨论的时候呈现问题。例如:人教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描绘园子的十七自然段,然后明显发现到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对园子的内容特别感兴趣,然后教师就适时地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选择这段内喜欢的句子,然后圈出句子中的某个词汇,以这个词汇来概括园子的特点。”这样的问题下,学生会圈出“自由”等词汇,实现对主题的提炼。

3.2.3 吸引学生合作探索。阅读问题的呈现应该以引发学生合作探索为主,例如:例如:人教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弄清前因后果读懂故事,感受周瑜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然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怎么样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生就会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多读几遍课文、用思维导图整理故事线索、画出文中人物语言动作分析等。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基础,教师适度引导,提出新的学习方法:(1)学会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整理故事线索。(2)借助人物语言,说一说自己的第一感受,然后再详细分析语言,总结人物形象。结合这个方法,引发学生的合作探究兴趣,自然地开展合作讨论,解决本节课的问题重难点。

3.3 候答阶段。

3.3.1 合理调度时间。课堂候答阶段要合理调度时间,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虽然给学生更多讨论的时间是较好的,但是也不能一直围绕固定问题结束课堂。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反应来合理调度时间。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合作讨论的情况来调转候答时间。其次,教师要在学生面对问题产生困惑,不断延长时间的时候,做出适当的调整,确保问题适当简单化,实现有效调整。

3.3.2 面向全体学生。候答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优等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就组织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了。整体候答时间的控制要以中等生的速度为主,而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时间调整要利用组内协助来完成,优等生多余的时间可以进行问题的深度思考,后进生不足的时间要通过记录笔记,课后进行补充学习。总之,语文阅读能力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到显著提高的,它是一个慢性的发展过程,要求教师充分地运用分层次教学法,逐步地拉近各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水平,发展学生自主创新阅读意识,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言素养。

3.3.3 适当启发引导。候答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适当进行启发与引导,确保课堂节奏更为稳定。启发和引导之前,教师要全面观察学生的表现,在学生出现共性问题的时候,集体启发。而在合作候答的时候,教师要观察各小组的情况,可以直接深入各小组来进行启发引导。例如:人教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阅读合作任务是“祥子的相貌能看出来他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找找关键词。”然后,教师深入各小组观察同学们的表现,发现小组讨论都能够总结出“祥子”体型高大结实,但是对于“祥子”的外貌理解却不够深刻,教师就适当引导学生思考:“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这样的描写就是隐含地说明了“祥子”的长相,仔细想一想。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回馈就会理解到“没什么模样”应该就是说明他长相一般,但是很有精气神,这样的外貌描写是很成功的。

3.4 理答阶段。

3.4.1 抓住重点倾听。教师要想第一时间理清提问反馈结果,就要抓住学生的反馈重点,仔细的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反馈,也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按照标准答案去回答。例如:人教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引导教学,然后重点提出了十七段之中“就”字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就”一共出现了几次?你们认为作者是不经意写的,还是特意写的?教师本来预设学生会回答是特意写的,但是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却发现,很多学生觉得不是特意写的,这个“就”是个普通的词汇,没有特殊含义。这样的回答会让很多教师感觉困惑,不断要求学生去更正回答,希望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回答问题。其实,完全不必如此,教师通过耐心的倾听就会发现,学生强调了“就是个普通的词汇”,这说明学生觉得重点的词汇不应该是这样的单字词,而应该是像“自由”这样的关键词。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请同学们去朗读,发现这个字在语气表达上的特殊,进而理解到:“就”的反复出现,是为了强调这些事物是自由的。总之,教师要学会重点倾听,从学生的答案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强硬地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想法去完成思考。

3.4.2 重视结合预设。阅读时要分清内容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还要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所以教师要借助提问来实现全面的阅读探索,而学生往往不会按照教师渔乡的回答问题,所以教师要理清学生的问题反馈,要做好问题预设,也就是在备课环节就预设好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反馈情况。预设充分之后,即使学生出现了与预设内容不一致的答案,教师要能够根据预设做出有效评价,而且有经验的教师预设的答案基本包括了学生反馈情况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另外,老师可以通过设计前置性学习要求、自己搜集资料、策划实践活动等方式扩大学生的学习经验,实现知识广度、深度和关联度的自主学习。在扩大学习经验的过程中,获得必要的问题预设信息。总之,从选择问题内容绘本到熟悉问题所引发的思考,了解提问带动的课堂结构,再到教学内容的准备,提问内容及方式的确定,学生回答的预设等,课堂的每一个步骤,老师们都要十分用心地思考和设计。

3.5 反思阶段。

3.5.1 利用课堂评价量表。阅读提问的反思要利用课堂评价量表,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评价量表应运而生,从课前准备、课中表现、课后作业等多角度进行全方位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形成阅读思维,提升文学素养。课前准备的自我反思要考虑到预习单自己解决问题的情况,结合课堂上教学的内容进行,思考自己是否准确地完成了独立的阅读思考;课中表现要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考虑到自己是否有正确的思考方向;课后作业的反思要不断思考自己是否延续了课堂上教师启发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办法。

3.5.2 阅读知识自主总结。阅读提问的反思要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自我反思,形成阅读知识的自主总结。具体总结的方式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课堂随笔等来进行。思维导图可以在预习阶段就开展起来,然后阅读结束之后,对自己绘制的知识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在有条理的整理下,阅读知识点整合起来了,而且教师提出的课堂问题是学生整理知识点的关键依据,也是思维导图形成的关键。课堂随笔则是相当于课后感想的记录,教师提问的内容就是随笔反馈的关键,学生可以记录在问题提出后,自己的思考过程,形成对语文思维的有效训练。

综上所述,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师生互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小学语文阅读中课堂提问的拟题设计要重视学情分析,难易适当,让问题能够贴近生活经验;呈现问题则是要形成更为直观趣味化,能够抓住问题的时机,吸引学生开展合作与探索;候答阶段则是要合理调度时间,做好启发引导;理清答案和反思问题都要重视做好师生互动,实现有效的总结,启发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猜你喜欢

拟题预设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扮靓作文之“眼”
擦亮文章的“眼睛”
擦亮文章的“眼睛”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种种巧拟题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