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百千万”文艺人才培养赋能乡村振兴

2022-11-19石晓红

百花 2022年9期
关键词:旬阳领军骨干

石晓红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是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关键。近年来,陕西省旬阳市聚焦基层文艺人才发展,创新实施了选拔百名文艺领军人才、发展千名文艺骨干、带动万名文艺爱好者的“百千万”文艺人才培养工程,夯实了基层文化人才基础,走出了一条以文艺人才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与乡村文化振兴之路。其创新做法,被陕西省文旅厅发文推广,受到同行业学习借鉴。

一、基本情况

旬陽市地处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城区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曲水环流,状若太极,被誉为“中华天然太极城”。全市总面积3541平方公里,辖21个镇、309个村(社区),户籍人口44.7万人。在撤县立市之前,曾是革命老区县,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示范县,全国文化文物工作先进县,全省教育强县、双拥模范县、治安模范县、卫生县城、园林县城,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扩权试点县。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于2021年1月20日批复,同意陕西省撤销旬阳县、设立县级旬阳市。近年来,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成功创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得到了质的飞跃,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也由先前享受“送文化”,逐渐向全民共建共享公共文化转变。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文化要靠人才来兴。新时期,县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更需要一支热爱文化、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文艺人才队伍。面对长期以来乡村文艺人才短缺的现状,旬阳市结合市情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在全市选拔百名文艺领军人才、发展千名文艺骨干、带动万名文艺爱好者的“百千万”文艺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实施分为调查摸底、组织评定和组织实施三个阶段,通过对基层舞蹈、音乐、创作等9大类14小类的艺术门类和21个镇的文艺骨干及文艺团体进行摸底、登记、建档、培养,整合市内优秀文艺人才资源,建立一支热爱文化、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能够服务于当地的文艺人才队伍,形成市、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全市共推荐文艺领军人才228人、文艺骨干1330人,在册文艺爱好者10020人。登记文艺团体83个,村民自乐班200余个,红白理事会67个。按照“发现一个、培养一个、储备一个”的原则和“一人一档、一类一库”的总体布局,建立一支能够服务于当地的文艺人才队伍,同时制定文艺人才队伍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整合市内优秀文艺人才资源,使其成为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为实现“兴文强旅”目标提供人才支撑,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二、主要做法

旬阳市本着“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的理念,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强化基层”的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原则;提出并实施的“百千万”工程,夯实了基层文化人才基础,助力了乡村文化振兴。

一是创新机制,激发乡村人才活力。建立健全乡村文艺人才利用和培育机制,组织各艺术门类专家对已推荐的乡村领军人才进行研判、选拔,为选拔出的部分领军人才颁发聘书,聘为群文辅导员。制定乡村文艺领军人才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奖补、评优、推荐外出学习等举措,激发基层文艺人才活力,吸引更多文艺领军人才和文艺骨干留在家乡,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对乡镇村民自乐班、文艺团体、红白理事会和城区优秀文艺社团进行摸底、建档;采取公开招募和资格审定的方式在城区选拔一批优秀文艺社团,成立旬阳市优秀文艺社团联盟;组织举行优秀文艺社团联盟成立大会,对联盟社团进行授牌并开展文艺社团优秀节目展演,进一步提升文艺社团综合素质,带动广大文艺爱好者加入文艺社团。

二是强化培育,激活乡村内生动力。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育乡村文艺人才,邀请国家、省级专家来旬阳为乡村领军人才进行辅导培训;定期对21个镇文、图“两馆”分馆长及文艺社团骨干开展各艺术门类培训;采用“短期+长期、线上+线下、重点+普及”的方式培养各个领域的文艺爱好者。旬阳民歌、民间舞蹈、民间器乐、书画摄影、非遗技艺等艺术普及培训实现常态化,年均举办示范性培训班30余期,累计培训6万余人次。为加强汉调二黄、旬阳民歌等非遗项目推广和后备人才培养,2022年旬阳市政府又启动实施了“百千万”文艺人才培育暨“非遗新苗培育工作”,培育工程以“育人才”为目标,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在学校开展以旬阳民歌、汉调二黄等为主要内容的非遗演唱培训。已选拔学员150余名,创作、改编了适合学生传唱的《游子吟》《少年强》等旬阳民歌和汉调二黄作品20余首,培养了一批优秀非遗新苗,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厚植了人才基础。

三是创新模式,提升乡村服务能力。组织开展“百千万”文艺人才培养工程暨全民艺术普及走基层“点单式”服务,将乡村文艺领军人才和文艺骨干作为志愿者,深入镇村免费指导文艺骨干学习技能。同时根据社会各界不同需求,组织志愿者开展文化进校园、厂企、景区、乡村、社区的“五进”活动,先后在段家河薛家湾、蜀河古镇、仁河口镇水泉坪、太极城森林公园等地开展文化“进乡村、进景区”志愿服务活动,以最接地气的形式把民歌、舞蹈、花艺、器乐演奏等文化产品送给群众和游客,为乡村旅游注入文化内涵,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四是搭建平台,展示乡村人才魅力。旬阳市文旅部门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通过举办农民文化节、乡村网络春晚、广场舞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方式,让乡村文艺人才在农村舞台绽放光彩。旬阳市当地农民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组成唢呐、秧歌、舞狮等表演队伍,各村自乐班骨干分子活跃在乡村大舞台,每到农闲时节,就自发组织起来为群众表演节目。村民们感慨地说:“如今农村的文化生活不比城市里差!”从以前的“送文化”到今天的“种文化”,群众从“接受者”变为“参与者”,培育了村民文化生活自我供给能力,打造村民“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公共文化供给新模式。

三、经验成效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新形势下,旬阳市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创新实施的文艺人才“百千万”工程,积极推进全市文艺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和管理创新,更好地实现和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实现旬阳“兴文强旅”目标提供了人才支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文化助力。此工程从2021年3月正式启动,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实施精准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定期在全市21个镇开展以文艺领军人才和文艺骨干为师资力量的全民艺术普及走基层活动,提高了供给品质,实现了供需精准对接,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针对老年群体开展“百千万”文艺人才示范项目合唱、器乐等培训;针对女性群体开展“魅力女性训练营”公益培训;针对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开展专技培养。同时给予农村优秀文艺人才更多关怀、帮助和支持,稳定了农村文艺人才队伍。

二是开展志愿活动,助力文旅融合发展。组织文艺骨干开展以非遗展览、培训辅导、民歌演唱、民俗表演、广场舞、器乐演奏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志愿服务“五进”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以每年组织开展的旬阳市段家河镇“醉美薛家湾 浪漫樱花季”为例:组织文化志愿者70余人,分为4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在樱桃园入口、樱桃山庄、薛家湾小广场和观景台同时进行展演展示,将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送到群众身边,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鉴于段家河镇“樱花节”成功经验,又进一步组织文化志愿者200余人在太极城森林公园、滨河公园、蜀河古镇等地开展“文化进景区”志愿服务活动,共开展活动百余场次,服务群众8万余人次。

三是强化人才引领,弘扬乡村文明新风。旬阳市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依据村情实际,创新推行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项目,将村民自乐班、文艺团体、红白理事会、乡贤会等全部纳入乡村文化理事会。各镇成立文艺轻骑兵小分队,用写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将当地的道德模范、乡贤能人的先进事迹传播给群众。积极开展宣讲、演出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乡村骨干文艺人才影响和带动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活动,有效推进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提升了乡村文化社会治理能力,培育了乡村文化自主发展新动能,推动了“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在旬阳市纵深开展。

陕西省旬阳市创新实施的“百千万”文艺人才培养工程,在乡村培养一批有热情、懂文化、爱农村的本土文艺人才,使其立足家乡、扎根农村,为当地群众开展文化服务,变文化“输血”为文化“造血”,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补齐了乡村公共文化人才短板,促进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旬阳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

猜你喜欢

旬阳领军骨干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传统音乐类】 旬阳民歌
“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旬阳民歌大家唱活动正式上线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骨干风采展示
从领军国内到走向世界——中铁一院砥砺奋进的五年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
旬阳烤烟新品种(系)区域比较研究
春天旬阳
新领军格兰仕参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