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V助力融媒体作品“出圈”策略探析

2022-11-19夏似飞胡盼盼

中国记者 2022年10期
关键词:湖南日报出圈中非

□ 夏似飞 胡盼盼

音乐曾在新闻领域中作为背景配乐,MV也主要用于音乐专业领域。媒体融合后,越来越多MV运用到新闻传播实践之中,持续打造出一批出圈的爆款作品。

人民日报推出的《建党百年主题MV〈少年〉》,全网阅读观看量超过1.6亿次,成为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宣传报道中的爆款。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期间,新华社推出的M V《七子新歌》,4天时间,全网总浏览量高达2.74亿次。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前夕,湖南日报推出的MV《非洲的朋友来“湘”会》,不但刷屏国内,还走向国际朋友圈,被多个外国媒体转发。2022年北京冬奥会,湖南日报推出的MV《2022冬奥Style》,被央视频等平台转载,成功“出圈”。四川日报推出的三星堆主题MV《我怎么这么好看》,仅3天时间就刷屏各大新媒体平台,播放量超5亿次,使三千年古蜀文明在国内外火起来。

探究这些融媒体作品成功的原因,不难发现,MV在新闻传播中具有独特作用,且形成了可复制的出圈策略和传播新模式。

一、MV在助推融媒体作品“出圈”中的作用

(一)寓教于乐,让主题宣传更轻松活泼

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作用,是党媒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然而主题宣传需要不断创新,否则就会给人说教、灌输、刻板的印象,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近年来,寓教于乐作为提升新闻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方式,在主题宣传中被广泛采用。传统的寓教于乐是将价值观蕴藏在艺术作品中,而新型的寓教于乐则是把艺术作品作为传播介质,核心是更加易于感知和接受的传播内容。[1]

▲ 作品《2022冬奥Style》截图

MV作为声画一体的媒介形式,将音乐之美与画面之美巧妙结合,让用户在“听歌看剧”中,轻松愉悦地接受主题宣传。中非经贸博览会是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唯一的经贸合作平台,也是湖南第一个国家级、国际性对外开放平台。中非经贸博览会宣传主题重大,严肃又端庄。湖南日报推出MV《非洲的朋友来“湘”会》,巧妙改编老歌,邀请中非青年合唱,用通俗应景的歌词、非洲朋友的汉语演唱、中非友好合作的视频画面,将高端的国际交往融入寻常的百姓生活里,让看似遥远的国际传播融入国内外网友的日常“朋友圈”中,不少非洲友人主动在社交媒体上转发。

(二)情感共振,让主流媒体传播“破圈”

媒体基于自身定位,拥有较为固定的传播对象与圈层。如何让作品突破原有的传播圈层,成为“破圈”的爆款?学者喻国明认为,构建关系与情感认同是传播制胜的关键所在。[2]只有激发人们心灵共振、产生情感认同的作品,才能突破圈层,直抵受众心里。

不同于主流媒体传统的新闻叙事,MV通过音画营造的感官快感、情感氛围,快速将用户拉入沉浸式场景,激发情感共鸣,从而实现快速传播。2021年,张吉怀(张家界至吉首至怀化)高铁开通,让千百年来藏在深山里的秀美湘西,向世界款款走来。湖南日报策划推出MV《坐上高铁去湘西》,由张家界著名歌手“山水组合”演唱,以山歌民谣的形式,用激情高亢的曲调、热情奔放的少数民族舞蹈,展现秀美湘西的山水自然之美、人文历史之美,唱出了通高铁后湘西人民的喜悦与欢快。快乐相互传递,作品迅速刷屏,从省内走向省外,众多央媒转发,成为现象级爆款。

(三)通俗易懂,让专业传播渗透到普通大众

MV有利于主流媒体将高端专业的主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主流传播走进网友心里。

2021年9月,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长沙举行,其内容科技含量高、专业知识多。湖南日报改编流行歌曲,推出MV《〈你是我的眼〉,听完你就更懂北斗了》,巧借眼睛比喻北斗在导航定位等方面的应用,有效地将天上北斗和身边的北斗联系起来,为高精尖技术报道开启了新的“打开方式”。此作品一经发布,就全网刷屏。网友纷纷表示:“终于找到了认识北斗的正确姿势。”

二、MV助力融媒体作品成功“出圈”的策略

成功“出圈”的MV融媒体作品,或许主题各异,但在歌曲、歌词、演唱者、画面镜头四大组成要素,以及传播推广方面,具有可借鉴推广的共通之处。

(一)歌曲选择:熟悉记忆激发情感共鸣

以MV形式创新融媒体报道,最终目标是借助MV实现报道“出圈”。因此,MV歌曲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作品给受众的第一印象,从而影响作品的点击和传播。改编知名度高的歌曲,用熟悉的歌声唤起情感深处的记忆,这无疑是MV融媒体作品创作的重要方法之一。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期间,新华社推出《七子新歌》,让人瞬间联想起20年前迎接澳门回归、家喻户晓的著名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歌声悠长中,澳门回归20年来的巨大变化令人感叹,祖国统一的强烈自豪感扑面而来。作品牢牢抓住了用户的情感需求,一发即中。作品一经发出,即成爆款。4天时间,全网总浏览量高达2.74亿次。

此外,歌曲情感倾向要与宣传的目标受众相贴切。只有歌曲的感情倾向与目标用户的情感偏好相符合,才能让作品走进用户的心里,激发情感共鸣。党史学习教育是主流媒体的重要报道任务。人民日报盯紧青少年受众群体,选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网络热门歌曲《少年》,推出《建党百年主题M V〈少年〉》,选择年轻人喜爱的很“燃”的剪辑风格,将百年党史以年轻态的方式推出,迅速刷屏“出圈”。全网阅读量超过1.6亿次,成为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宣传报道中的爆款。

(二)歌词创作:深度挖掘唤起价值认同

一个让人印象深刻、拍手叫好的作品,不仅能在感官上给人愉悦,更能在深层次上传递价值、赋予意义。因此,成功的MV作品,不仅要通过熟悉曲调,唤醒感性共鸣,还需要通过歌词,唤醒理性认同。在MV创作中,要擅长结合宣传主题,通过歌词改编,重新进行内容创作,赋予老歌新内涵,引发深层次价值认同。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盛会。然而这次冬奥会,没有湖南运动员参加。作为湖南省委机关报,如何体现湖南的参与感、找到湖南人的共情点?湖南日报推出《2022冬奥Style》音乐MV,歌词“湖南有个赛艇名将名字叫张亮/梦想不止他当领队参加北欧两项”,点出了冬奥会上最鲜明的湖南元素。并套用《浏阳河》的曲调:“冬奥会/来到了北京/双奥之城/亮呀么亮晶晶/冬奥会上/争金又夺银啊/冰火双奥的荣光/照耀我前行/这次一定赢”,用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唱出了湖南人的自豪。作品被央视频、腾讯、百度等平台和湖北日报等省级媒体转发,成为冬奥前夕的爆款产品。

(三)演唱者选择:个人风格强化主题表现

作为MV的重要组成元素,演唱者对主题的表现力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演唱者的身份背景、风格定位、社会影响、个人魅力等,直接影响到整个作品的表达与传播。

巧借演唱者知名度,实现作品出圈。湖南日报在制作《坐上高铁去湘西》时,不惜大费周章,特意聘请湘西歌手“山水组合”出镜演唱。一是因为“山水组合”是湘西人,湘西通高铁,请本地人倾情演唱,情感更充沛、更有贴近性;二是通过“山水组合”的名气,借船出海,效果更佳。湖南日报在标题制作中,突出“‘山水组合’倾情演唱”,瞬间引发网友围观,创意传播大获成功。

突出演唱者身份,增添主题表现力。《非洲的朋友来“湘”会》中,创作者费尽心思,花费近半个月时间教会非洲朋友唱这首中文歌,最后由中非青年出镜合唱。尽管非洲朋友的唱音不太标准,但热情率真的表演,让人倍感亲切,更具感染力。作品推出后,央视以《非洲的朋友来“湘”会 中非青年用歌声为中非合作点赞》为题转载该作品。演唱者所在的非洲国家媒体,也转载了该作品。

(四)画面表现:凸显感染力与核心主题

一个成功出圈的MV融媒体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喜闻乐见,更要在内涵上见功夫。视频画面作为MV的重要元素,是表现内容的重要载体,不仅要讲究美感、与歌词相配合,其更重要的目标是结合现实,凸显宣传的核心主题。

《建党百年主题MV〈少年〉》作品,时长仅4分5秒,但视频画面纵贯百年历史。创作团队大量阅读党史方面书籍和音影资料,最终选取了五四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开国大典、两弹一星、改革开放、新时代等一系列重大时间节点和事件,厘清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地讲述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让青年群体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五)发布平台:全媒体、多平台联动传播

扩大MV作品影响力,需要整合资源,实现全媒体、多平台联动传播。

一是整合自有平台,在圈内形成突出影响力,而后实现出圈。湖南日报精心打造出《坐上高铁去湘西》等精品作品后,利用集团全媒体优势,在客户端、网站、微博、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等几十个新媒体平台进行大范围推广,打造一股强势宣传潮流,进而引发全网关注,让出圈成为可能。例如,《〈你是我的眼〉,听完你就更懂北斗了》凭借独特的创意表达,推出后在集团内部引发轰动,集团媒体主动转发,推动作品迅速出圈。

二是利用外宣平台,推动作品海外出圈。互联网时代,重大主题报道要擅长利用外宣平台,推动作品走向世界,讲好中国好故事、传播好中国好声音。《非洲的朋友来“湘”会》从创作初期,就将外宣作为重要目标,邀请中非青年共同演唱,配中英文双语字幕,而后利用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官网、新湖南客户端推特、在华留学生和在非华侨等相关外宣渠道,进行外宣推广。作品不但引起不少非洲朋友转发,更被乌干达、尼日利亚、加纳、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官方媒体转发。不少非洲朋友留言:“感受到与中国合作带来的利好”“期待也能去长沙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

三是借用专业力量,推动作品跨界“出圈”。M V借用音乐元素创新融合报道,同时,成功的M V产品也可以反哺音乐创作。《七子新歌》MV推出之后,新华社充分运用新媒体矩阵进行传播,并发动参与歌曲演唱的明星、工作室及其粉丝团相继转发。同时,在网易云音乐等专业音乐平台进行传播,让融媒体作品成为音乐架上的常住“居民”,让报道影响力持续存在。

技术更迭不断,融合创新不止。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要主动拥抱新技术,充分发挥新技术优势,充分尊重新技术规律,不断创新报道表达形式、传播形态、传播渠道,让主流媒体声音在互联网时代传得更开、更广、更深。

【注释】

[1]臧海萍,邓博.融媒体时代M V的运用与新闻传播模式创新——基于新华社M V《七子新歌》的启示[J].传媒,2021(01):48-49+51.

[2]喻国明.理解未来传播:生存法则与发展逻辑[J].新闻与写作,2020(12):61-64.

猜你喜欢

湖南日报出圈中非
严正声明
萌囧动物出圈记
探索品牌出圈的底层逻辑
“国潮”出圈之旅:从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纪检新手“出圈”记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报刊交邮发行公告
党报发展探新路 融合创造“新湖南”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