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权威性再造党报评论传播力

2022-11-19李斌

中国记者 2022年10期
关键词:权威性党报权威

不久前,《人民日报》要闻四版“人民论坛”栏目刊发了一组四篇署名为仲音、副题为《共同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的文章,“@人民日报评论”微博设置同名话题,短短几天就实现了1.6亿次阅读。一次常规议题设置都能取得如此海量关注,成为人民日报评论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一个生动缩影。

为什么人民日报评论总是备受舆论关注,近年来尤其如此?这个问题不管怎么解答,都绕不开“权威性”这个关键词。新闻传播语境下的权威性是主流媒体特质和优势的重要体现。正向看,权威性是阐释讲话时的系统深刻,是理论宣传时的全面准确,是政治立场上的旗帜鲜明,是重大斗争中的不怒自威,是舆论纷纭时的一锤定音,是针砭问题时的理直气壮。反向看,权威性并不靠强力产生,也不能靠灌输实现,权威性带给受众的是信服感、舒适感。评论作为一类输出观点、给出判断、传递价值、引导情绪的新闻体裁,权威性是其生命力,权威性强不强直接决定了阅读率高不高、好评度多不多。

权威性由媒体属性和新闻使命决定,由媒体自身实践和记者编辑自身努力来实现。提高党报评论的权威性,是信息传播态势和舆论引导形势的客观所需。在今天这样一个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推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不是越来越不重要,而是越来越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信息内容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元的情况下,难免出现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不仅真假常常难辨,而且观点容易两极化,情绪容易冲动,给公众造成了信息择取困难和价值甄别烦恼。这些新变化新问题,表面看会增加舆论引导、凝聚共识的难度,却也反证了以权威性信息、权威性评论开展舆论引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优质内容永远是稀缺资源,权威声音永远是刚性需求。不妨从以下方面理解党报评论的权威性:

(1)权威阐释为政治传播立威信。越是政治传播越需要提高权威性,以权威性扩大覆盖面、影响力。人民日报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评论员文章常常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辅导材料。不久前,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召开,《人民日报》在消息通稿见报第二天即推出“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系列评论员文章,以权威及时准确的阐释发挥举旗定向作用,有力推动了全党全国深入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权威解读为社会认知谋共识。无论是重大话题设置还是热点事件舆情引导,难免碰到众说纷纭、各行其是、一筹莫展的情况,人们期待看到权威观点,听到权威声音。2021年底,某海报、某电影引发“眯眯眼”争论,“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及时推出《人民日报多角度思考“眯眯眼”争议》一文,以圆桌讨论的形式给出观点态度,起到了定分止争、凝聚共识的作用。增强输出权威声音的能力,写出顶天立地的大文章,既给出有态度、有温度的观点判断,也提供看问题、解问题的方法论,才能更好守护世道人心,挺起精神脊梁,凝聚社会共识。

(3)权威引导为多元舆论立主导。在重要时期、重大事件、关键时刻,唯有权威性高的评论才能扩大主流价值阵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来,自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到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几乎每天一篇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为传递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抗击疫情合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主流声音在纷繁复杂舆论环境中更响亮,靠的就是权威性和公信力。

(4)权威亮剑为重大斗争添助力。要实现激浊扬清,非理直气壮不足以形成震慑;要实现万众一心,非黄钟大吕不足以触及心灵。那些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腐败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等各类矛盾,都是党报评论的靶心所向。从中美贸易争端到香港修例风波,从新疆人权被抹黑到佩洛西窜访台湾,《人民日报》总是第一时间在头版发声亮剑,阐释中国立场,揭露西方嘴脸,牢牢占据舆论制高点,获得广泛关注。可以说,党报评论是开展重大斗争的重要资源、重要工具,敢于发声亮剑是党报评论讲政治的重要体现。

怎样提高评论权威性,从《人民日报》各类政论看,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找遵循。人民日报评论从前期的选题策划到中期的稿件创作,再到后期的审稿校检,每一个流程都格外重视学讲话、用讲话。从文章立意到逻辑论证,再到语句叙述,每一个环节乃至每一句话都格外强调严谨性、准确性,旗帜鲜明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梳理某一领域重要论述策划系列评论,围绕总书记考察出访时的金句建构文章框架,把总书记重要讲话学深学透,这些方法都大大增强了党报评论的权威性。

二是从人民立场人民观点人民需要中找站位。高度决定力度、站位决定方向。与群众站一起、坐一起,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党报评论要善于与人民心心相印、与时代同频共振,善于站稳人民立场、传播人民观点、满足人民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击中人心中绷得最紧的那根弦。在选题上,像动态清零、养老诈骗、大数据杀熟、社区团购等,可以多从群众切身利益角度审视话题的评论角度,主动展开舆论引导。在写法上,可以用细微案例作论证切口,用场景式扫描拉近与受众距离,用熟悉的道理解析未知的事物,等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描画人民奋斗、歌颂人民品德、传递人民诉求、服务人民需要,有助于增强党报评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三是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找效力。评论向来被视作说服的艺术,观点鲜明与否,逻辑严密与否,论述有力与否,都需要诉诸科学理性的方式方法。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恰恰是评论讲道理所需要的思维工具。写出一篇具有真知灼见、能够让人醍醐灌顶的好文章,必然需要写作者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看待问题。党报评论不能自话自说,也不能信口胡说,无论是挺起腰板开展舆论斗争,还是情理交融开展热点事件舆情引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让文章逻辑严密、论述完整、文本精致,发挥很强的影响力和战斗力。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还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取决于我们掌握怎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探究复杂问题,应对棘手舆情,提出建设性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不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擦亮慧眼、激发智慧。

这里还需要补充说明一点,强调权威性、准确性并不是否定创新性、生动性。提高党报评论的权威性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处理好高韬与贴近、严肃与鲜活、宏大与具体等重要关系,尽最大努力实现“二者得兼”。增强权威性,意味着要讲大道理,同时也要尽力从小层面来论证;意味着要增强理性逻辑,但也要运用好感性逻辑,让理智与情感交相辉映;意味着要增强大局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同时也要练就“一线能力”,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生活;意味着要义正辞严说硬话,但绝不能板着面孔说冷话、内容空洞呆板说废话。权威不权威,要用传播效果来检验,要让读者来评说。

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建构是一个长期过程,来不得半点花架子,更不能只追求眼球效应。不说过头话、不打任何形式的擦边球,才能树立起媒体的好形象。对写作者而言,提高评论权威性意味着千钧重担,意味着更高要求。要善于在时代大潮中坚守主流价值、输出正确价值判断,在多元舆论环境下坚守正确政治立场、把准正确舆论导向,让党报评论从内涵到气质都符合政治需要、人民需要。要始终明白,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报评论员,第一职责是对接党心民意,第一角色是落实党中央的部署、服务人民群众的需要。不要为了加入过多文采而损害党报评论的严谨性、严肃性,也不要为了掺杂个人观点而损害党报评论的政治性、人民性。放下自我,方能成就大我。

猜你喜欢

权威性党报权威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权威的证成困境及其解决——对《法律的权威性:基于实践哲学的研究》的评析
哲学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
“全媒体”语境下党报更应坚守权威性
权威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