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花开”乡村振兴路

2022-11-19张凡

农民文摘 2022年11期
关键词:香包绣娘刺绣

最近,在山西省镇原县开边镇的刺绣培训班里,一群绣娘在绣布上忙碌着,银针下的图案精美自然。这些绣娘大多是农村留守妇女或返乡农民工,在为她们手把手传授刺绣技艺的人,正是镇原县香包刺绣民俗文化产业带头人任艳艳。

任艳艳受家庭影响,从小就和刺绣结下了不解之缘。2017 年,任艳艳注册成立了庆阳妙丽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注香包、刺绣、剪纸、皮影、编织品等非物质文化民俗遗产传承创新和相关技能培训、产品设计、研发加工、批发零售。2019 年,她申请了“妙丽香”品牌商标,产品远销于上海、台湾、广州、天津、北京、深圳及欧洲等地。

任艳艳开设了“非遗”手艺培训班60 多期,直接培训学员10000 多人。同时,依靠“公司+基地+农户”“订单集中,分散制作,最后定型”和“生产户、设计者、研究人员互相捆绑互利共赢”3 种经营模式,带动5000 多名农村妇女从事香包、刺绣、鞋垫、布鞋等产品加工,实现促进保护非遗文化和农村、城市共同发展,从而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取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重效益。

在传承香包、刺绣、剪纸等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任艳艳积极挖掘镇原县独特文化内涵,融入国内外元素,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健全民俗产业全产业链条,丰富其相关联产业,形成了“3+N”(香包、刺绣、剪纸+服饰、编织、玩具、纪念品、文创产品等)生产模式,建成生产基地5 个。

与此同时,任艳艳还组织起新媒体团队,在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开设“妙丽香”营销号,开设网络直播课、网络培训班和直播带货3 个专栏,以科普传统“非遗”文化为核心,以培养“非遗”能人为依托,以销售“非遗”产品为驱动,让网络真正成为“非遗”文化传播、发展的主战场,让网友以近距离的视角了解非遗工艺、了解非遗继承人,全方位、立体式呈现非遗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价值,引发网友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猜你喜欢

香包绣娘刺绣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端午香包
一家三代绣娘,用百年风华传承乱针绣
钱晨霞:“江南绣娘”的“綵衣堂”创业之旅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清新唯美的刺绣
萌萌鸡小香包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绣花针」——绣娘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