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茱萸的炮制及药理研究进展

2022-11-19

光明中医 2022年21期
关键词:山茱萸提取液辅料

姬 涛

山茱萸的主要产地集中于中国的河南、浙江、陕西、山西和四川等地,是一种平补阴阳的中药,药性平和,所以在当前的用途非常广泛。它的味道酸涩,主要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和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症等方面的治疗,是中医常用药物。中药炮制是中国一门独特的技术,也是中医药的一大特色,通过炮制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中药疗效、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味,功能和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查阅,围绕着山茱萸炮制的情况展开相关分析,并对其药理作用展开进一步的说明。

1 山茱萸炮制进展研究

1.1 山茱萸炮制的历史发展情况中药材经过炮制后它的药效是会出现根本性的改变,通过炮制能够起到增效、减轻毒素和缓解药性等诸多效果[1]。经过炮制后的中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山茱萸最早出现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炮制的方法最早出现于汉代《金匮玉函经》中,而后在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中,多次提到了在使用山茱萸时一定要去除内核和外皮,因为它的内核有滑精的效果。到了宋代,对其炮制方法又进行了更为针对性的说明,借助于酒浸和酒拌之后,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更加成熟[2]。首先要对其进行净制,就是可以用温水浸泡之后,取出它的肉,去除它的核,然后进行切制,这些在宋代明代的书籍中都有一定的记载。然后山茱萸的炮制方法主要分为2大类,①不加辅料的一种炮制法;②加辅料之后的炮制法。

1.2 山茱萸炮制方法概述不加辅料炮制法分为炒法和蒸法,这2种方法就是在没有添加任何辅料情况下,在进行前期的处理工作后,炒法是将山茱萸用火炒,蒸法就是去核后,洗净用火蒸。关于山茱萸的炒法,在宋代和元代的相关书籍中都有明确记录,蒸法也在明代和清代的书籍中有记载[3]。接着就是加辅料之后的炮制方法,这样的炮制方法主要分为酒制法、脂制法和盐制法。关于酒制法就是围绕初期处理步骤,取出山茱萸的果肉,然后取出酒水,用酒水浸泡山茱萸的果肉或者是用酒水蒸透,后来经过这种方法的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利用酒浸泡一夜后,再通过蒸法将其烘干,然后应用。脂法是在清代的《本草述》中所记载的,通过酒拌润后去核取皮,利用酒蒸,再通过羊油炙烤,再用盐炒[4]。盐制法则是借助食盐来炒山茱萸的果肉。

通过上文的描述,能够发现山茱萸炮制方法,在宋代之前多分为去核和不加辅料的炮制法[5]。从宋代开始,对山茱萸的炮制方法除了沿用上述方法之外,提出了添加相关辅料的方法,然后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对于山茱萸炮制方法更加的丰富。在近代还提出了醋制法和蜜汁法等,在当前最常用的是酒制法。

2 山茱萸的应用研究

有研究表明,山茱萸的炮制品山萸肉和酒萸肉,它们都有补益肝肾和收涩固脱的功效[6]。山茱萸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它的别名有实枣、肉枣、枣皮和药枣等,它的果肉偏薄,容易皱缩,呈现不规则椭圆形状,每个大小和小拇指尖大小差不多。

山茱萸的主要成分包括没食子酸、酒石酸、苹果酸和维生素A类等物质。在治疗肾虚患者、月经过多血气虚弱患者和心腹疼痛等患者都有明显的效果[7]。山茱萸在古代对于消渴症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消渴症就是现代的糖尿病。山茱萸对正常患者血糖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因为糖尿病所引起的血糖增高,就能够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山茱萸的果肉酸涩收敛,能够益肾固精,对于身体虚弱、头晕乏力等患者,配合熟地黄、杜仲和枸杞子等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山茱萸还有收敛汗液的作用,和龙骨、牡蛎进行联合应用[8]。山茱萸对于贫血和化疗、放疗所引发的白细胞减少症都能够达到明显的效果。现代山茱萸的应用就更为广泛,山茱萸鲜果中含有丰富的VC和VA,其中VC的含量大约是1个苹果的21倍,其中,含有16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全部都有[9]。所以山茱萸被国家列为药食两用的中药材之一,除了以果肉直接入药外,还可以配合其他的中药,例如山楂、枸杞子、菊花等制成绿色保健品,同时还能够与苹果、桃子、红枣等加工成食品[10]。

3 药理作用

山茱萸植物化学成分丰富,共从中分离出233个化合物,其中以环烯醚萜类、鞣质、黄酮类及其衍生物类化合物为主,此外还包括三萜类、有机酸、苯丙素、挥发油类、其他类等。对山茱萸果肉进行成分分析,能够发现它的果肉主要包括糖苷类和苷元、有机酸和脂类、鞣质类、微量元素和其他的重要组成成分[11]。环烯醚萜类是山茱萸中的特征性成分,且在山茱萸中的含量最高,广泛存在于山茱萸的果实、叶、枝条等部位,它的结构类型包括环戊烷型环烯醚萜、裂环环烯醚萜和环烯醚萜二聚体,大部分与糖相连形成环烯醚萜苷;鞣质类化合物同样是山茱萸植物重要化学成分,归属于可水解鞣质,其所含糖部分为葡萄糖或者多元醇,多数含有逆没食子酸衍生的六羟基联苯基、去氢六羟基联苯基和由双分子没食子酸衍生的去氢双没食子酰基,主要存在于果实、果壳、叶等部位;除此之外,在山茱萸的果实部位还广泛存在黄酮类化合物,多数具有生物活性,结构类型主要包括黄酮醇、二氢黄酮、花色苷和黄烷醇等,多在 C3-OH 位成苷。山茱萸的化学成分构成复杂多样,其活性成分是作为传统中药材发挥药理作用的关键,进一步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发现它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一定的作用,对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抵抗作用,还可以起到降血糖、抗炎、抑菌和抗氧化的效果。

3.1 免疫系统山茱萸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积极的作用,它既能增强免疫系统,又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12]。主要是因为山茱萸中多糖类成分能够兴奋免疫系统,而其中所含的苷类成分又能够让免疫系统得到有效抑制,所以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过多糖对小鼠免疫系统实验的影响,发现大剂量和小剂量的山茱萸多糖都能够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13]。同时山茱萸经过分离后的提取物山茱萸总苷,能够抑制细胞毒性的增殖,对日常的风湿类关节炎具有明显的作用。还有在小鼠实验中,通过山茱萸煎水服用,然后给小鼠的腹腔内注射山茱萸总苷,能够让小鼠移植心脏存活的时间延长。

3.2 抗心律失常在临床中发现山茱萸总提取液、乙酸乙酯提取液和山茱萸提取残余液对抗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效果[14]。例如借助乌头碱和氯化钙诱导大鼠心律失常,然后给大鼠注射山茱萸,观察大鼠心脏乳头肌收缩节律的具体效果,通过结果发现出现心律失常的大鼠注射山茱萸后,心肌收缩节律得到了明显改善。除此之外,山茱萸有效成分莫诺苷和马钱苷对小鼠心肌的干预作用,对2型糖尿病小鼠给予高脂饮料喂养并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莫诺苷高剂量组与马钱苷高剂量组心肌病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细胞排列整齐,血糖、心体比明显下降,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和一氧化氮合酶(NOS) 含量明显增加。表明莫诺苷和马钱苷对糖尿病小鼠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3.3 降血糖相关的研究发现山茱萸乙醇提取液对二型糖尿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注射山茱萸乙醇提取液能够有效降低大鼠进食量和饮水量,对于实验的大鼠饮食后血糖水平有明显控制作用,且促进胰岛增生。同时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对糖尿病肾病病变和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都有极好的保护作用。应用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复制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模型,选择参芪降糖颗粒为阳性对照药,山茱萸总萜(TCF) 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灌胃给药,探讨山茱萸总萜的降血糖作用途径。山茱萸总萜高剂量组 1 h 内血糖水平和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HbA1c和GSP水平也显著降低,山茱萸总萜对 ICR 小鼠的淀粉糖耐量和葡萄糖耐量显著改善。综上,山茱萸总萜能促进葡萄糖在机体内的利用,并抑制葡萄糖体内吸收等作用,这一路径主要通过非胰岛素依赖途径发挥降糖作用。

3.4 抗炎抑菌山茱萸的抗炎作用主要表现在借助山茱萸水煎剂能够有效抑制,因醋酸所引发的大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和肉芽组织增生的情况[15]。借助于无水已醇对山茱萸果肉进行浸泡后,通过提取得到了山茱萸的提取液,利用这些提取液对几种常见食品微生物进行抑菌活性的反应。结果发现对于细菌和部分酵母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山茱萸对于霉菌的抑制效果非常不明显,但是对一些免疫性疾病的炎症反应,例如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就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3.5 抗衰老近年来人们愈发关注抗衰老的相关药物,围绕抗衰老进行研究,发现肾虚是导致人们出现衰老的主要原因。面对这样的情况,对几只大鼠展开实验研究,山茱萸能够有效增强血红蛋白的含量,同时能增强大鼠的体力和抗疲劳能力。说明山茱萸叶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除此之外,山茱萸中的多酚类和黄酮类成分多具有抗菌活性,山茱萸乙醇提取液在10 mg /ml的浓度下,对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超过70% ,总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 值>200,表明其强大的抗氧化能力[16]。山茱萸果核多酚对 DPPH 自由基、亚硝酸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且还原能力较强,表明山茱萸果核中的多酚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这些都说明山茱萸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积极作用。

3.6 抗肿瘤山茱萸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莫诺苷对人体胚胎肺纤维细胞(HELF) 和肺癌细胞(A549) 有抑制作用,通过抑制 HELF 细胞凋亡以维持正常细胞的生态学特征,并减少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在HELF细胞的表达[17]。同时,蛋白质印迹法显示,莫诺苷还能显著降低 HELF 细胞的Rb蛋白的表达,以此防止细胞的异常增生。山茱萸多糖对肉瘤(S180 )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增加外周血 CD4+T 细胞表达,降低CD8+T 细胞表达,提高白细胞介素 IL-2 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 IL-4水平,通过调节荷瘤小鼠异常的免疫状态而发挥抗肿瘤作用[18]。部分研究还使用 MTT 法、免疫组化法探讨了山茱萸多糖对人宫颈癌 Hela 细胞增殖、凋亡情况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19,20],结果显示山茱萸多糖可诱导人宫颈癌 HeLa 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降低肿瘤细胞的 Bcl- 2 基因表达有关。

4 展望

山茱萸作为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滋阴而不腻隔,收敛而不留邪,被历代医药学家所喜用。但主要以果肉直接入药,相对单一;山茱萸用于大规模的食品加工时间较短,加工难度较大,目前已经上市的产品无论数量还是品种都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因此应加强对营养补品、保健饮料、药酒、药膳、罐头、副食品等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同时需注重基础研究,从研究每个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来确定山茱萸的有效物质,制订出品质可靠和易控的质量标准;还应增加科技含量,改进优化加工工艺流程,更新完善技术设备,引进、研制开发山茱萸系列新产品,实现山茱萸加工转化和升级换代以提高山茱萸产品的价值,当前山茱萸营养液饮料、舒脑降压保健品、舒心增智液保健品、山茱萸茶等系列保健品、食品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围绕山茱萸炮制进展和药理作用展开分析研究,通过对其炮制进展分析,了解到山茱萸炮制从古至今的一个发展史,接着对不添加辅料的炮制法和添加辅料的炮制法进行了相关说明,接着对山茱萸的应用又进一步的论述。在中医治疗用药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在现代化社会,作为保健品和加工食品的应用进行了有效概述,然后对山茱萸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分析,发现它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既有增强又有抑制的功能,在抗心律失常方面起到明显的作用,还有效的降血糖、抗炎抑菌,最主要的是在抗衰老、抗肿瘤方面有积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同时基于山茱萸的药理特性和独特优势,阐述其未来的发展前景,需重点关注基础研究和科技含量,以此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充分发挥中国传统中药材的药用价值和市场价值,为拓展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山茱萸提取液辅料
黄芪提取及提取液陶瓷膜超滤纯化工艺研究
山茱萸真空干燥特性研究
地榆槐米蜜饮加工工艺研究
药片为什么大多是白色的
诗词中的山茱萸与养生药膳
收敛固脱山茱萸
补益肝肾山茱萸
药片为什么大多是白色的
药片为什么大多是白色的
包烧工艺中芭蕉叶及提取液抑菌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