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讨

2022-11-19杨权威

名师在线 2022年6期
关键词:防线生物学教师

文 /杨权威

引 言

生物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也是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建立对生命、大自然和世界的正确认知。在日常学习中,学生除了学习生物学相关的知识外,还需要培养对生物界的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一、初中生物学教学现状

(一)初中生对生物学学习热情不高

生物学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大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但从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现状来看,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的整体环境。初中生虽然学习任务没有高中那么重,但是也要面临中考。在初中阶段,生物学的课时较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就仅限于背诵和记忆。另一方面是生物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在传统的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起到了主导者的作用,并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导致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处于一种非常不活跃的状态[1]。

(二)初中生对生物学学科的认知存在偏差

在初中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这其实表明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态度,即学生认为学习生物学就是背诵大量的知识点。其实,生物学是一门探究性课程,即探究身边出现的新现象并解释它,探究发现的新物种并认识它[2]。可见,学生对生物学的认知存在偏差。要想纠正学生这种错误的认知,生物学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重要性。生物学教师可以开展生物学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单独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感受生物学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学习热情。同时,生物学教师也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作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二、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作用

要想提高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生物学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共同完成某一既定的学习任务。

(一)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在同一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有些学生可能对生物学的兴趣浓厚,对生物学知识的接收能力强一些,学习的效果好一些,而有些学生可能对生物学不感兴趣,不重视对生物学现象的分析与探究。合作学习可以将生物学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薄弱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内,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学的学习,一同钻研问题,实现共同进步[3]。

(二)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自我价值

有些学生在个体学习状态下学习意愿很低,存在消极的自我认知。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围绕同一个生物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收集资料,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计划。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任务,而且是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务,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的努力都会得到肯定。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发现自我价值。

(三)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以往的生物学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即使教师提出一个非常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常也会因为怕出错而不敢积极回应,导致课堂气氛非常沉闷。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畅所欲言,达成一致的意见后由小组代表进行表述。可见,合作学习实现了大部分学生对课堂讨论的参与,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4]。

三、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

合作学习对提高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效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呢?接下来,就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笔者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一)基于学情分析,构建合作小组

合作小组的合理设置是保证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有些教师在设置合作小组时为了方便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往往是按就近原则划分,但这样很有可能造成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全分在了同一个小组,而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分在了同一个小组,导致小组之间能力悬殊较大。所以,生物学教师要认真分析班级学情,科学地划分合作小组,尽量保证小组间水平均衡。此外,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一般以4~6人为宜。在具体分组时,生物学教师可以先将每个小组里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确定下来,然后让其他学生填报愿意加入的小组,考虑学生意愿、小组讨论实施的便利性,最终确定合作小组的成员[5]。

(二)融入情境教学,营造合作氛围

在刚开始进行合作学习时,学生可能比较被动,所以,生物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自然地融入合作学习中。生物学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合作的快乐,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氛围。

比如,在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24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防线”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知道人体的免疫防线有几种,分别是什么,具体执行什么样的功能。在开始教学前,生物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合作小组的安排阅读教材,找出答案。在小组讨论后,生物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确定人体免疫有三道免疫防线。但这三道免疫防线具体是什么呢?生物学教师不要着急公布答案,可以先安排某些合作小组扮演病原菌,安排其他合作小组分别扮演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合作小组如果有正确的讨论结果,就能够摆出每道防线大致的状态。第一道防线的摆设应该是合作小组成员手拉手,呈现出皮肤或黏膜的连续状态;第二道防线的摆设同样是合作小组成员手拉手,但呈现出一个近似于圆形的细胞状态;在摆设第三道防线时,合作小组应该摆成一个“Y”字形的结构。当病原菌入侵时,每道防线做出相应的反击,体现不同免疫防线的功能。第一道防线始终是连续的状态,将大部分病原菌阻挡在外,乘机侵入的病原菌会被第二道防线吞噬,而进入第三道防线的病原菌会与“Y”字结合在一起,最终促使病原菌被吞噬细胞清除或失去致病性。免疫防线的情境创设不仅考查了合作小组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还考查了合作小组间的合作状态,每一道防线都不是两三个人可以完成的,承担同一功能的小组必须齐心协力,才能演绎出免疫系统的强大。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营造了浓厚的合作氛围,使学生在合作中更好地理解了生物学知识。

(三)小组明确分工,培养合作意识

生物学教师要善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合作小组中明确个人分工,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比如,在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24章第二节“传染病的预防”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人类在发展史上遇到的传染病有很多,但在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还是有一些共同之处的。生物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共同之处,实现生物学知识的拓展。2020年的新冠疫情也是传染病的一种,学生对此有着非常深的感触。生物学教师可以借助新冠疫情,考查学生对传染病预防的掌握情况。生物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制作一组关于新冠疫情防治的PPT。合作小组接到任务后,小组成员需要对任务进行分解,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在四人一组的合作小组中,一人统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速度,一人查找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措施,一人分析作为初中生能够为新冠疫情防治做些什么,还有一人负责信息的整合和PPT的制作。在合作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要完成的任务,任何一个小组成员拖拉,都会造成小组整体进度的落后,任何一位成员的敷衍,也都会造成小组任务整体质量的下降。所以,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心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积极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尽到自己的责任,合作意识得以加强。

(四)制订学习任务,激发合作兴趣

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任务太简单,学生会产生自我膨胀的心理,对待学习缺少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相反,如果学习任务的难度太大,学生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畏难心理。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对自我能力的肯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生物学本就是一门探究性的学科,有很多开放性的问题可以作为学生讨论的话题,生物学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能力选择合适的项目,将其制订为学习任务,下发给每个合作小组,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

比如,在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26章第二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介绍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知识——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也介绍了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如外来生物的入侵、人类的乱砍滥伐、环境污染等。其中,环境污染是影响当今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环境污染又包括温室气体的释放、有毒物质的排放、重金属污染等。生物学教师可以选取其中的一项进行拓展,下面以重金属污染为例进行说明。重金属污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存在于大气、河流和土壤中,那它们会不会存在于动物、植物或人体中呢?如果它能存在于这些生物体中,我们怎样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其存在呢?如何比较其存在量的大小?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重金属污染呢?这些问题其实在生活中都是很常见的,只需要学生用心发现即可。合作小组得到了这样的任务内容,都积极地搜寻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论证说明。有些学生表示医院里测定微量元素的方法就可以用于测定其他生物体内的重金属;有的学生表示可以设计一张检测卡,把待检测物质的溶液滴在上面就可以知道检测结果,方便快捷;还有的学生表示如果到初三学了化学,就能掌握更多的检测方法了。这些想法的提出充分证明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这种拓展性的学习任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兴趣,还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五)教师科学评价,巩固合作成果

合作学习方式的维持与延续需要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性的评价。生物学教师要积极改变评价的标准,将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重过程的评价。在合作学习中,生物学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将学生每次合作学习的表现用图表的形式记录下来。对表现特别优异的学生,生物学教师可以用照片的形式将精彩瞬间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表现的曲线图就会形成。教师可以将曲线图和精彩瞬间发给学生,让学生看到合作学习中自己的变化,坚定学好生物学的信心,从心理上认同和接受合作学习,从而使合作学习在学生的生物学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 语

合作学习有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合作小组成员在相互鼓励下一同探讨问题,能够发散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法,需要生物学教师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营造合作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巩固学生的合作成果,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防线生物学教师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哼,我比你想象的还要重要!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美育教师
圆我教师梦
筑一道抗“毒”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