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就业信心的支撑路径研究

2022-11-18何平

职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产教融合

何平

摘 要:当前,“保就业”成为社会多方主体的共同目标,产教融合正是“保就业”中针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一环。笔者通过搜集微博在线网页上用户关于大学生就业感受的文本数据,并采用内容分析法来分析微博文本数据,得到含应用型本科学生在内的大学生当前的就业信心数据,并试论证产教融合对大学生摆脱就业困境、增强就业信心的提振作用,从而提出对产教融合视域下更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 大学生就业 信心支撑

当前,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外部压力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我国就业市场受到了一定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愈发突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毕业人数连年增加,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新生代人才资源储备。然而,受全球经济下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用人需求大幅度减少,大学生就业出现了部分岗位供大于求的现象。同时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大学生难以参加线下招聘会、企业线下面试、实习工作及参加就业培训等与就业相关的活动,大学生择业、就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国家、社会、家庭等多方主体高度关心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稳定大学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信心分析

(一)就业信心

大学生就业信心属于“信心指数”,“信心指数”是景气指数的一种。景气指数常用以描述如生产增长、失业减少、信用活跃等经济繁荣现象的程度,多用于分析经济问题。

(二)调查方法

微博作为当前青年人比较青睐、使用频度较高的社交媒体,微博的用户发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基于此,笔者试从微博中截取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点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信心水平,样本选取的标准如下:一是发言用户客观真实存在,身份为大学生;二是用户为分享个人感受为目的的普通微博使用者,而非微博意见领袖或者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微博使用者,发言微博获赞小于20个赞;三是用户发言与大学生就业相关,为个人微博发言,非转发发言、评论发言;四是样本选取时间具有随机性,微博发言时间为2022年4月20日至2022年5月2日。

基于以上标准,笔者使用某数据采集软件,在微博以“应届生+工作”“毕业+工作”“秋招”“春招”为关键词采集数据3 129条,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剔除相关性较低的文本数据后得到2 019条有效数据。

笔者使用某内容挖掘系统软件,对特定关键词搜集到的微博文本数据进行文字分词,并对文字数据开展高频词分析、语义网络和社会网络分析、情感分析等文本内容分析,通过文本量化情感的手段来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水平。同时,笔者在保证数据精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经过分词、词频统计的文本数据进行了合理的预处理,明确词组的所指意义和能指意义,以便更好地分析数据。

(三)高频词分析

以“毕业”“应届”为关键词获得的微博文本数据中,应届大学生对就业的感想集中在疫情、面试、实习、经验、岗位、单位、个人态度等方面,大学生对就业相关方面的关注度较高,关注面较为广泛。

结合高频词分布及频数表格来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信心水平有下跌趋势,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下行背景下,部分企业劳动力需求下降。

二是应届大学生人数连年增加,就业竞争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竞争压力加大。

三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大学生获得相关职业实习、培训的机会少,参加线下面试、招聘会的难度提高,难以展现个人真实能力。

四是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分工趋势强化,部分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滞后性,使得大学生专业、能力、知识储备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工作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

五是部大学生求职焦虑程度加重。

(四)情感分析

笔者将大学生发言中的主观情感分为中性情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在随机抽取的2 019条微博文本数据中,可分出三类发言:中性情感发言、积极情感发言和消极情感发言。相关数据表明,受到当前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应届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着种种困难,样本中的微博用户表达了自己对大学生就业的看法,就业信心不足。这容易使得应届大学生难以发挥自己的优势,难以进入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中。

积极情感发言分为一般、中度、高度积极情绪发言。一般积极情绪发言占总比最大,中度积极情绪发言次之,高度积极情绪发言又次之。联系高频词分析可以看出,具有高度积极情绪发言的学生在微博上欣喜地表达了找到工作的幸福感,此类人群积极情绪较为强烈。

消极情感发言分为一般、中度、高度消极情绪发言。情绪表现为一般消极情感强度的占比较大,而情绪表现为高度消极情感强度的微博用户占比次之。

二、產教融合对大学生就业的正向影响

(一)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高职院校为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紧跟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根据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来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内容、产教融合方式。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比亚迪、华为等知名企业合作,学校与企业携手制定专业标准、课程内容、实践培训内容,学校人才供给侧和企业需求侧衔接契合,有利于大学生成为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与硕森高级定制工作室开展合作,硕森高级定制工作室的创办者便是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的毕业生。这名毕业生在学校就读时,通过产教融合体验到职业教育赋予的技能实用性,分析自己的就业能力、就业优势,提升了自己的就业信心。毕业后,这名学生通过所学技能成功创办独立工作室。

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严丝合缝,通过产教融合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多维度能力素质,稳扎稳打帮助大学生增强就业信心。

(二)勤工俭学圆梦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抗风险能力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产教融合为大学生提供了参加企业培训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未来能够有谋生立足之本。

产教融合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技能的平台,同时,产教融合为大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借助产教融合这一校企共育人才的机制,不仅为在校生免除了学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各项费用,还给予大学生实习补贴,让学生身无负担地去学习,让家长们没有后顾之忧地支持孩子读书。贫困地区的学生迫切需要一个既能学习技能,又能获得一定生活补贴的平台,而产教融合则提供了一个卓有成效的教育扶贫平台。

产教融合不仅减轻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压力,还减轻了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存储积蓄,提高大学生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强就业信心。

(三)实践熔铸创新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大学生在学校接受了较为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具备一定的变革思维。在企业的工作环境中,大学生容易激发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广东华立科技职业学院会计学院与深圳德永信集团合作,共设“工学交替创新实践班”,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与跨专业综合能力。

同时,大学生习惯带着问题去学习,极有可能在产教融合实践中提出新想法,能为工作带来不一样视角的认知反馈,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宜兴中专成功申报了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创办了“产教融合园”。一批宜兴中专学生与教师共同建设电商工作室,作为创业创新项目之一。工作室学生与当地一家传统经营模式的环保设备公司合作,学生们为该公司搭建了线上电商店铺,并提供了电商平台的运营方案。该公司在转型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份价值百万的环保设备订单,公司经营模式成功革新转型。

(四)搭建实习培训平台,强化大学生和企业之间联系

产教融合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渐认识、了解不同类型的企业,有助于大学生制定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努力学习,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中山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与当地粤菜餐饮、特色服装、燃具电气等多种类型的公司携手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大学生可以选择在不同类型的公司参加产教融合的实训,在实践中对未来工作进行规划。

同时,大学生亲身接触职场环境,有益于他们提高对未来就业环境的认识,缩短工作环境适应周期,迅速融入职场,有利于减少企业培训成本,因此企业更愿意接纳参与过产教融合的学生。

三、深挖产教融合潜力,增强大学生就业信心

(一)扩大辐射范围,产教融合焕发新活力

产教融合能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现行需求对接,要扩大产教融合的辐射院校类型,产教融合不能只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

目前产教融合主要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覆盖范围较小。针对广大大学生群体出现就业信心不足这一现象,建议相关主管单位扩大开展产教融合的院校范围,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起点开展产教融合,其他类型的院校有序开展产教融合,将企业与高校紧密相连,让科研与生产对接。校企之间整合彼此之间的优势资源,相生共长,提高学校的育人水平和教学能力,企业得以增强自身的生产创造力和创新性活力。

(二)多方主体深入协作,构建完整产教融合系统

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主体共同构建产教融合系统,要以“整体大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的系统性思维开展产教融合,各个主体之间应该加强联系,搭建数据、资源共通,让有效信息、资源、人才在彼此间流动,构建一个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高效系统。

(三)专业职能机构构建合作渠道,助推校企开展产教融合

针对目前产教融合中校企沟通的痛点问题,应建立针对产教融合的专业职能机构,专业职能机构负责联系校企双方,搭建校企开展产教融合的联络平台。职能机构有效发挥自身资源整合的作用,打通校企联络的多节点渠道,为校企合作起到推进、衔接作用。专业职能机构负责协调双方利益,使双方利益最大化,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交流及合作机制,让双方都能够在合作中各取所需。

(四)以人为本,多方协助大学生全面发展

针对部分大学生就业信心严重不足的现状,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设置关注就业心理指导的课程,構建完善的就业心理疏导系统体系,缓解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帮助大学生增强就业信心。学校要鼓励大学生借助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和校园学术教学资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身优劣势所在,积极补短板、延长板。

大学生应尽可能地领会、贯通学校、企业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提高执行能力,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大学生在保证课业学习、确保自身安全、遵守防疫规则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寻找实习工作,并适当外出实习,体验在企业工作的完整流程,以便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消除对就业的恐惧,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

四、小结

产教融合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疫情带来的大学生缺少实习、培训机会等问题,且产教融合带来的实际利益也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参与产教融合活动,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助力大学生增强就业信心,以乐观的心态去求职,发挥出自身实力。

在当前复杂形势下,产教融合中的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主体应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助力产教融合的推进与深化。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研究扩大产教融合的辐射范围,产教融合不应仅局限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扩展至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使产教融合迸发出新活力,进而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高大学生就业信心。

参考文献:

[1]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

[2]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1).

[3]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5).

[4]和震.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

[5]周红霞.大学生就业信心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6]徐琳宏,林鸿飞,潘宇,等.情感词汇本体的构造[J].情报学报,2008(2).

(作者单位:广州市天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