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创造性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

2022-11-18王凌霄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教材学会高中语文

王凌霄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 重庆 沙坪坝 400037)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自主探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促进综合素质和各种技能的提高。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主要学科的语文教学如何创新才能彻底摆脱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的传统教学模式,成为语文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笔者从创造性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入手,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创新改革。创造性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就是教师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根据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处理,将静态的语文教材赋予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语文学习升华到一种新的境界,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延伸语文学习内容 拓展学生思维

即使新编的语文教材一般也要延用几年甚至十几年,也就是说短时间内教材内容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教学时要灵活机动,巧妙创新,如同种庄稼一样,科学规划,精耕细作,才能增产增收。

因此,语文教学要创新,通过增加延伸语文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一是增加一个情节。如学完《孔乙己》 后,引导学生想象,给作品续写一个结尾。二是增加一个角度。如学习《谈骨气》时,增加一段没有骨气的反面例子,使文章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三是增加一段描写。如在学习《我的老师》一文后,让学生在作品适当位置加上一段心理描写,来表达对恩师的一片真情。四是增加一个标题。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给作品的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2 大胆取舍 突出教学重点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很多篇幅都比较长,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精讲多练,把课堂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教学时,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大胆取舍,灵活使用教材,真正实现教师“精讲”,促学生“多练”,留给学生更多潜心思考、深入研读、巩固练习的时间,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综合发展。

一是采取点与面结合的方式。即在总览全文的基础上,重点学习作品的精彩段落,深度挖掘剖析,从而深刻理解整体。如学习《江南的冬景》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总体内容后,问学生喜欢江南冬景的哪一幅图景,然后对该段落重点深度分析。二是抓重点词语和句子。如从中心句、过渡段设置主问题,以问促读,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三是采取片段式教学。如教学《听听那冷雨》课文时,第九、十段是文章的重点段,教学时,从这些重点段入手学习理解诗人用“冷雨”意象的形、声、质描写雨水的缠绵,体会通过语言描写来表达作者情感的写作方法。而在第十段中,作者以绵延不绝的长句表现了雨水的连绵不断,传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眷恋之情,从而品味和体会作者诗化语言艺术的语言魅力。

3 改换人称和表达方式 体会不同效果

将课文中有关内容、表达方式、文章结构等进行更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拓展思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改换人称。如《我儿子一家》一课,是以作品中儿子为第一人称“我”来表述的,可换成作品中的“妈妈”为第一人称来叙述。②改换结构。如将《背影》开头的“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放到文章最后,把第二段作为文章的开头,变倒叙为顺叙的表达方式。③改换写法。如《驿路梨花》 是逆向构思,不妨改成以解放军盖小茅屋作为文章的开头,使整篇文章变成顺向构思。④改换对象。如《皇帝的新装》中,“小孩子”在皇帝举行游行大典时说“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如果把这句话改换为某一个大人或一个大臣来说会是怎样的结果?⑤改换题目。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后,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主题内容,给作品换个题目《惜别康桥》 《康桥惜情》 《难忘的康桥》等。

猜你喜欢

新教材学会高中语文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学会分享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