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2022-11-18徐兴兴王建梅韩宏伟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科专业课程园林

徐兴兴 张 锐 王建梅 韩宏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对中国高等农林教育提出了要求[1],明确了新农科建设要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守好课堂教学这一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3]。《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农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4]。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被教育部、农业部、国家园林局列为“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复合应用型)”,主要担负着培养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和职业教育的“双师素质”高级专门人才,在“新农科”建设中肩负着振兴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使命。同时园林专业所教授的课程涵盖维度较广,涉及生态学、生物学、建筑学、教育学、美学等学科,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因此本文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探索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5]。

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专业思政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学校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因此,为促进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重构符合新农科和三全育人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系统梳理本专业人才培养所需要达到的思政目标,将课程思政目标细化融入到“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支撑矩阵中,分别为每门园林专业课程对应的12 条毕业要求设置权重值,可作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依据。

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思政素养

教师是实施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强化自身思政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坚持育人者先自育,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其次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要整合思政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师、辅导员等教师资源,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专业课课与思政课协同共进;再次院系定期组织思政教育培训活动,如观摩思政示范课、教学研讨会、讲座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学团队的思政教育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最后强调师生共建,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矩阵图将每门课程的思政目标纳入学生评价考核中,激励教师重视课程思政教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3 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深度挖掘思政资源

为了实现园林专业课程思政目标,专业课教师需要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认真梳理课程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教学中。如《园林生态学》和《气象学》等课程,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课程,通过对园林专业的学生进行生态意识的培养和渗透,使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激发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感,使园林专业大学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园林花卉栽培与应用》 《园林树木认知与应用》等课程中穿插一些与园林植物有关的诗词,如白居易描写牡丹的诗句“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等,将蕴含花文化的诗词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能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在《中国园林史》课程教学中,通过领略中国古代著名建筑师的“匠人匠心”,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在《园林建筑设计》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等设计类的专业技能训练课中,严格按照设计行业的规范,对作品精益求精,深化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通过带领园林专业的学生参观、游览北京世园会等现代园林,让学生在游览过程中体会创新、智慧、科技和文化交融的现代园林,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思政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

在教学手段上,应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程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园林专业课程中。如园林植物类课程,可以结合视频资源,让学生在欣赏婀娜多姿、丰富多彩的花卉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观看关于生态环境破坏的视频,让学生树立“生态优先”的园林设计理念。教师可以利用中国大学MOOC 等网络资源提前预习,利用雨课堂、智慧树等网络平台布置作业,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分组汇报,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双重育人效果。

5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增强课程思政效果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制订多元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对于教师的考核评价,可以采取督导评价、同行评价、院系领导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教师可以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道德行为、创新能力等指标纳入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中,通过期末考试,教师对课程内容和思政教育效果进行一次终结性评价,以确定课程思政目标达成情况。

猜你喜欢

农科专业课程园林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以新农科理念为导向的生物农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新农科背景下“线性代数”融合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守百年强农初心 育一流农科人才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