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管探索与实践

2022-11-17张海波杜英豪

工程质量 2022年10期
关键词:工程验收青岛市轨道交通

张海波,崔 峰,杜英豪

(青岛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山东 青岛 266022)

0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重要民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事关绿色、低碳、高效发展,事关政府形象。要统筹发展与安全,严把安全关、质量关,不断提升建设品质水平。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监管,确保交付安全、可靠、便捷的优质工程,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不同于一般的房屋和市政工程,涉及工程专业多、参建单位多、验收环节多,是动态、线性工程。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4〕42 号),明确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分为单位工程验收、项目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3 个阶段。主管部门(或委托的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验收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青岛市结合当地工程实践特点,创新性贯彻落实政策规范要求,取得积极工作成效。

1 具体做法

青岛地铁自 2009 年试验段开工建设至今,已建成通车线路 6 条、运营里程 284 km,在建线路 7 条、138 km。始终秉承“安全第一、质量至上”,逐步形成“全过程质量管控,全流程验收监督”,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突出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抓牢抓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不断提升工程质量品质。

1.1 强化全过程质量管控

1)完善全过程标准化管控体系。下发《关于全面推进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实施意见》《青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实践实施方案》《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指引(行为篇)》《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控制要点》等文件,系统规范原材料验收及试验检测、现场作业及工序质量控制、质量验收、成品保护、缺陷处理等内容,明确建设单位质量首要责任,落实参建各方质量管理职责,规范质量管理行为,促进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2)发挥样板引路和强化质量追溯并重。发布《关于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样板验收工作的通知》《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关键工序(部位)质量追溯管理规定》。规范样板验收工作,全面实行“无样板不施工”。严格隐蔽验收过程影像记录,从事前(交底培训)、事中(验收记录)、事后(实体质量检测、追溯记录)3 个阶段,如实记录各关键工序的质量管理信息,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确保质量可追溯性。

3)强化监督检查和实体质量抽测。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入第三方质量服务机构,邀请业内专家开展专项检查,加大专业技术力量支持。对工程实体质量、功能进行抽测,用检验数据校验工程实体质量和各方质量行为。

4)探索推进工地智慧化管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形成工程管理的“轨道云”。实时、全面掌控原材料质量检测、工程实体检测等一线信息。利用BIM 技术实现可视化交底,对现场施工的重要工序和工艺流程进行全程模拟,指导现场施工。

1.2 规范全流程验收监督

1)结合实际出台实施细则。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4〕42 号)各项规定,结合青岛地铁实际,编制发布《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监督实施细则》,补充、细化、明确部分内容,进一步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验收工作。且单位工程划分应符合国家、行业等现行有关规定和标准,如表 1 所示。

表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划分表

续表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划分表

2)督促完善企业标准。指导建设单位编制《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汇报报告编制导则》《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行基本条件》《城市轨道交通三权移交(接管)管理办法》《项目工程验收、竣工验收工作规范》等企业标准,细化相关要求。

3)完善 3 阶段验收监管工作体系。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点和实际,对验收工作提出了“严格标准、关口前移、高效推进”的监管理念,形成了局、站、科 3 级验收监管组织体系,明确职责,建立制度,完善标准,为高质量完成验收监管工作打下基础。建立完善的 3 阶段验收体系,将验收监督的各项工作贯穿始终,确保验收工作有序、高效,如图 1 所示。

4)规范各阶段验收程序和内容。细化完善(子)单位工程验收、项目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程序和内容。按照规定程序,监督机构组织施工资料抽查和实体质量抽查,对存在问题下达整改意见,督促遗留问题整改落实。对验收组织形式、程序、执行标准等情况进行监督,宣读验收监督意见,或出具质量监督报告,如图 2 所示。

2 工作成效

1)追求卓越打造精品工程。青岛始终坚持质量至上、长抓不懈的管控思路,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2016 年以来,青岛市地铁 3 号线工程、辽阳东路应急指挥中心、2 号线一期工程、运营控制中心、一期工程(3 号线)车辆段与综合基地、2 号线一期工程辽阳东路车辆段与综合基地、辽阳东路应急指挥中心等工程项目分别获得詹天佑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及国家优质工程奖。

2)质量优良率逐步提升。经过不断探索实践,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精细化理念深入人心,参建单位对单位工程验收、项目工程验收、竣工验收执行标准深刻理解,工程实体质量、项目阶段验收、试运行效果以及后期运营指标等方面均体现出逐年提升的良好态势。

自 2015 年青岛地铁首条线路开展验收工作以来,共完成 6 条线路(9 段)、1 172 个(子)单位工程验收,9次项目工程验收,9 次竣工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实体质量验收一次性通过率和观感质量验收优良率逐年提升,项目工程验收条件严格执行到位,试运行各阶段指标高于国家标准,如表 2 所示。

图1 局、站、科 3 级验收监管组织体系

图2 3 阶段验收程序和内容划分

3)试运行更加规范。从基本条件和组织运行两个方面进一步规范试运行工作。试运行基本条件包括:轨行区工程建设完成、取得多车信号上线认证、与初期跑图相关系统联调完成。组织运行是指,由建设单位委托试运行单位开展对设备设施进行验证和深入调试,以及运营组织管理进行磨合,分阶段提升功能水平、逐步按运营生产运作,最终达到按开通运行图运营条件和标准的多列车按运行图上线行车活动的过程。青岛地铁对试运行期间划分了 4 个阶段:第 1 阶段(人机磨合阶段):约 15 d,上线列车 6~8 列(开通列车占比约 50 %),上线时长>8 h,行车间隔约 15 min 左右,信号级别采用 ITC、BM 等降级模式,主要验证设备功能,进行综合联调测试。第 2 阶段(试运行稳健进行阶段):约 15 d,上线列车约 10~12 列(开通列车占比约 85 %),上线时长>8 h,行车间隔约 10 min 左右,信号级别采用 CBTC 模式,为综合联调收尾工作预留了施工时间,验证运行图参数。第 3 阶段(高密度跑图阶段):约 10 d,上线列车约 12~20 列(开通列车占比约120 %),上线时长约 14 h,最小行车间隔 2 min,信号级别为 CBTC/ITC 模式混跑,验证车辆、信号、通信、供电、机电等设备系统的可靠性。第 4 阶段(模拟运营阶段):约 50 d,采用初期运营时刻表组织行车,正线信号级别为 CBTC,列车采用 AM 模式运行,期间从中取 20 d 进行指标测算,如表 3、表 4 所示。

表2 2015-2021 年各线路(子)单位验收数量汇总

表3 部分线路试运行阶段上线列车统计表

表4 部分线路试运行各阶段指标要求及实际指标情况

4)建设运营交付顺畅。落实建设工程各环节质量验收,明晰建设、运营职责边界,确保交付合格产品,实现建设为运营安全服务的目标。通过运营部门对已通车线路运营效果统计,初期运营后各专业设备设施运转水平总体稳定,列车正点率、设备设施可靠度、故障率等各项指标正常,总体满意度逐年提升。截至目前,青岛地铁全线网运营总体满意度达到了 93.29 %。

3 结语

通过不断探索实践,青岛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精细化水平有所提高,参建单位对三阶段验收执行进一步规范,工程实体质量、项目阶段验收、试运行效果以及后期运营指标等方面均体现出逐年提升的良好态势。青岛市将进一步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环节验收程序及标准,巩固和提升各环节验收成熟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政策措施,不断促进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Q

猜你喜欢

工程验收青岛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无线传输应用
弄月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抓好技改现场管理工作
单片机在智能建筑网络工程验收中的应用
业扩工程验收的关键点分析